查看原文
其他

在提取记忆的实验中,看见自己和对方 | 科幻小说

松泉 不存在科幻 2020-09-02

本周的主题是“理解”。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源于一些误解。

如果我们能够窥视人们的记忆,是否就能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做出一些改变呢?


欢迎在公众号后台以“小说名+评论”的格式点评小说!精选留言将出现在不定期放送的【读者专区】中。

*也可以添加未来局接待员微信:FAA-110,在“不存在科幻”小说讨论群中参与小说讨论。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为你喜爱的12月小说投票

| 松泉 | 天体物理博士,给星星写故事的人。科幻小新,学习之路漫漫修远,为写出有意思、有价值的故事而努力着。代表作《星变》发表于“不存在”科幻公众号。

妈妈不怕

(全文约10300字,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若担心时间线中途断裂,点右上角菜单选择浮窗,随时回传!) 


(一)母亲的话

对,我六十岁了。

你也看得出?是啊,看看这些皱纹,真吓人。还有这头发,一抓掉一把,都白了,全是这两年累的。

怎么累的?你还没孩子吧。每天买菜、做饭,喂外孙女吃喝,带她出去玩,一天没点休息,真是比狗还累。

其实累也就罢了,心里不舒坦才要命哩。

 

唉,一说这个我就来气。你说我招谁惹谁了?他们这么对我?两个人合起伙来欺负我!

我在老家过得好好的,来这么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图的什么?不就是为了照顾外孙女,帮他们分担一下?结果他们呢?一点感恩心都没有。每天不给我好脸色,说句话就给我顶回来,真是受够了!你去小区打听打听,哪个不说我心眼好?哪个不跟我和和气气的?就在他俩眼里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对!我干嘛要受这个罪!真没法过了!(激素水平条如海浪般动荡起伏)

 

我老家?没什么好讲的。他在家过得好好的,跟我没啥关系!本来也没啥关系,就凑合结个婚,各过各的日子,反正我们也很久没说话了……不说话好,一说话就得吵架。连看个电视剧都能吵翻天。你说这人吧,没本事脾气又犟,简直就是厕所里的石头……那话怎么说来着?又臭又硬!

嗯,我有兄弟姐妹,仨妹妹,俩弟弟。我是老大。当然了,是个大家庭。

我啊,从小就是照顾人的命。爸妈在地里干活,我就得照顾弟弟妹妹,给他们做饭、洗衣服。农活忙的时候,我还得下地帮着干活,春天种花生,夏天收麦子,秋天收玉米,一年都上不了几天学!照顾完弟弟妹妹,就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接着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孩子。等她们长大成人,这不,又得照顾外孙女。这就是命,唉!

我跟他们关系都不错……不过平时也不怎么联系,就逢年过节见个面吃顿饭。他们过得都好着呢,都比我好……

 

我这女儿啊……说起来真是气得牙痒痒。我养她也算尽心尽力了,从小好吃好喝的都买给她。生她的时候是腊月,刚好最冷的时候,出了满月我就开始上班,骑着车子到十几里外的工厂干活,晚上回来还要喂奶,有时整晚都睡不好觉。就是那时候,我这身体落下了病根。这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一点凉气受不得。好歹把她抚养成人,却越来越不省心。前段时间她们学校升职,让她给级部主任送个礼吧,她偏不。这个社会,你不送礼谁帮你办事?结果呢?果然没升上去。你看小区老刘的孩子,跟她一年进的学校,人家都小组长了,她还是个普通班主任。不求上进!老刘每次见我时那神情!你是没看见,那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这女儿吧,虽然有时也跟我吵架,平时还是听我话的。她上班又忙,回家还要批作业、备课、做家务、照看孩子,也不容易……我现在做这些不都是为了她么?

 

我女婿?说这个才来气呢!我最不满女儿的就是找了这么个女婿。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万里挑一!我说个事你给评评理。第一次见家长该怎么做?得买点礼物吧。这个女婿倒好,就买了一包橘子,哎呦我那个气啊!我是一直反对他们在一起的,可女儿长大不听话了,我也没办法。结婚之后,我看这女婿更不顺眼,他脾气太坏,经常跟我女儿吵架,有时还想动手呢!

就说有一次吧,他在家看珊珊,也就是我外孙女。珊珊想坐在地上玩玩具,他不准,嫌脏,就抱着珊珊看电视,看什么踢足球的,哎呦真是目不转睛啊。那我外孙女不喜欢,就哇哇哭,想使劲挣开,他也不理。过了一会,可能把他哭烦了,他突然把珊珊举到空中,一下翻了个身。也就一秒钟的样子吧,很快。把我外孙女吓的啊,直接没声了,脸变得刷白,呆呆地像丢了魂儿一样。

我赶紧把珊珊抱过来,轻轻拍着后背安慰她。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哇一声大哭起来。我一看裤子都尿湿了。你评评理,有这么当爹的么?对自己女儿这么狠心!我们隔壁孩子也是差不多大,人家爹看娃累得瘦了二十斤,他呢?胖了二十斤!没法比!我跟你说,凡是孩子出生爹体重增加的,都是没真正照看孩子的。

那天我女儿回家,看到后气得不行,说了他一句,然后两人就吵起来了。我看不过去,就说“吵什么吵?都把孩子吓成这样了,还不赶紧安慰安慰!”结果他还呛我了!你说可不可气!还大学生呢,什么素质!平时对我不冷不热的,一看就没把我当娘。还真把我当保姆了?!

唉,我这费心巴力的,真是都喂了狗了……

 

(二)伪脑1

“小同志很有耐心啊,我在这都快听不下去了。”老李看见我,笑呵呵地说道。

老李是这起案件的主要负责人。在实验的准备和安排上,给了我很多帮助。

“她的伪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血糖飙升,你看,肾上腺髓质激素的释放一直处于高水平。”

“看来她真的是不满已久啊……不过,我是门外汉啊,我就问下,你们这玩意儿,可信么?”

 

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伪脑系统时,问的是相同的问题。导师看着我,善意地笑了笑,说,必须的。

意识科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实验心理学,但研究方法已经截然不同,不再是心理学自己的单打独斗,而是结合了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工程制造等诸多领域,企图将意识这种复杂而神秘的行为公式化、具象化。

伪脑系统便是这种大趋势下的产物。脱胎于镜像神经元研究的信息输入系统,起源于人脑连接组计划的记忆提取系统,通过全息技术建立的输出后端,是伪脑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

信息输入系统的作用是将外部输入转换为大脑可理解的信息流:通过外部刺激和脑活动分析,记录不同脑区域对外部输入的反应,记录不同记忆回路的连接方式、思维信号传播与反馈的方式;然后通过深度学习进行亿万次模拟,将神经元的集体行为进行解析,破译其行为模式的编码机制。

记忆提取系统是通过磁共振脑成像技术扫描其大脑负责记忆的区域,包括内侧颞叶、海马区、前额叶、额顶区等,详细纪录每个区域对不同输入(问题)的反应,建立记忆的所有存储位置,绘制出个人的脑记忆图谱,进而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信息输出后端,则是利用全息技术对实验者进行形体模拟。模拟体的身体、动作、声音都会与实验者保持一致。在记忆提取时,模拟体也会同步产生身体反应。比如,情绪反应激烈时,模拟体声调会升高,同时产生血糖、激素水平的模拟升高信号。

 

导师说,记忆就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不同的数据存放于不同的扇区,而记忆也会存放于不同的神经元集群。大脑如同一台无比精密的仪器,当我们回忆过去,所有与事件相关的记忆回路被瞬间打通,无数的信息流沿着这些回路奔涌至脑核心区域,在那里进行时间、地点、人物的编码,通过进一步的梳理排序后将记忆释放。只要我们的大脑没有死亡,伪脑系统就能提取大脑中所有的记忆信息。

看着伪脑系统的电波在各种颜色的神经元集群间奔流不息,导师说,你看,多像大地上的江河湖海,或者宇宙中的大尺度纤维结构,贼壮丽!导师的唾沫星子如同喷气机一样四处飞溅,而我想的却是,真像人生在无数岁月的驿站穿梭前行。

导师问我报考伪脑研究院的原因。我说为了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导师瞪大了双眼,嘴角不自觉抽搐了几下,旁边的师兄师姐们嘿嘿咯咯笑得浑身乱颤。

我的家庭并非不幸福,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但我总是感到一种隔膜,阻碍了亲密交流的发生。他们会把最好的吃的用的留给我,怕我冻着饿着,说着“父母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为我考虑学习外的所有问题;我却会跟他们发脾气,脸色、语气常常很坏,我不愿跟他们讨论我的朋友、情感和工作,对他们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也丝毫没兴趣。我是被惯坏了么?我不这么认为。这也不应该是一句“代沟”就能解释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三)男人的话

我跟小婉的关系?挺好的。我俩大学就是情侣,这么多年,还是过得不错的。也就孩子出生后,可能吵架多了些。

这也是正常的吧。一般家庭孩子出生后,夫妻的关系都会变差。一方面琐事太多,一方面生活压力变大。比如说,她是高中老师,又是班主任,白天本身工作时间就长,晚上还要回家批作业、备课,照顾家、带孩子的时间太少。因为这我们就吵过好几次。

嗯,是,我工作是相对轻松些。当然,由我来多照看下家庭也是可以的……可是她忙也就罢了,工资也少,还不如不干呢!

 

我跟岳母的关系啊,还行……唉,凑合吧。感觉她一直对我不满意。

怎么又提这事?那都什么时候的事了!而且那也不是正规的见面!只是上大学时,她来看小婉,然后我就匆匆去见了一面。那时也没怎么准备,而且学生嘛,也没钱,所以就买了一袋橘子和一袋苹果。我觉得买点水果也可以了吧。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干嘛这么较真!(肾上腺素水平急剧升高)

我觉得平时待她还行啊。经常出去吃个饭,小婉还时不时给她买个衣服之类的。但她一直对我们有意见,总是一副欠她的样子。对,她是来帮我们看孩子,可同时我们也在照顾她啊。老是抱怨,真没法一起过啊。

 

孩子教育方面嘛,我俩也没什么大矛盾。可能有时候我不够耐心……小婉觉得我不该对孩子管这管那,应该让她自由自在地成长。

对对,我知道这话说的没错,但操作起来就很难了。从一岁开始,我老婆就让珊珊自己吃饭,就是把吃的放在碗里,让她自己用匙子吃。她连匙子都不会拿,怎么能吃好饭?所以吃着吃着她就开始用手抓,还往脸上、衣服上抹。有时候还把碗筷直接扔地上,那饭菜汤粥啊,撒的到处都是。一次两次还好,每天都这样我就忍不住说她几句。我倒不会跟她发脾气,就是自己心里会很烦、会抱怨。有一次吃面条,她拿着碗直接扣到了头上,那面条、汤汁,简直糟透了!而且我刚刚拖完地,你说让人生气不?我当时一股怒气冲上头顶,直接起身走开了。

还有,让她在广场的地上乱爬,单独玩一些运动器械,又脏又危险!看到这些别提我多紧张了……你说我太焦虑了?可能吧。我也是为了她安全着想嘛。你说要是吃进去脏东西,或者不小心摔着碰着了咋办?

对,我是把她空翻过一次。那次我也是被烦得厉害了。我把她放到床上玩玩具嘛,结果她不肯,就一直哭。空翻是不安全,但我心里是有数的,后来也没啥事,孩子也好好的嘛。

那次小婉回来后,二话不说朝我扔茶杯、水果盘、茶壶,还好我躲得快,没打着我。我也生了怒气,一脚将地上的暖瓶踢碎了。我当时是被她娘俩的眼神刺激到了,你是没看到那种冷漠、还带些厌恶的眼神,能不让人生气么!这是身为男人的羞耻感!

唉,反正当时吵了好久,具体吵什么我都忘了。其实跟小婉吵也就罢了,我岳母还非得掺和进来,说什么我不是好丈夫,不是好爸爸,从没好好看过孩子!这简直没法忍受!

我说个事你就明白了。珊珊有时哭闹声比较大,我们隔壁就跟我岳母说了。后来有一次,珊珊又哭闹,结果我岳母直接捂住她的嘴,不让她哭!你说让人生气不!有这么当姥姥的么?为了自己的面子这么对待外孙女?这简直是虐待啊!有什么资格说我不好好看孩子!我俩直接跟她大吵了一架!这还是让我看见了呢,那些我没有看见的呢?

 

我父母吗?他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关系还行,毕竟是原配嘛,虽然经常吵架,但很快会和好。比如说,我爸爱喝酒,经常喝得大醉,我妈又特别讨厌这个,所以每次就会骂我爸,骂得难听的时候,两人就会吵起来。有时候他们会让我评理,我才不管他们呢,爱咋吵咋吵,把耳机一戴,我就回到房间玩自己的。

我有时也讨厌他们,他们缺点太多了。我爸懒、做事拖沓,明明对事情不了解又偏要指点别人,爱大包大揽;我妈爱唠叨,管这管那、控制欲强,做事很焦虑,一有点事情就大呼小叫……他们的缺点啊,我真是给你讲一晚上都讲不完。而且啊,他们还有句口头禅,说“一切为了孩子”……别提多烦人了。

 

(四)伪脑2

“还真是匪夷所思……你说即便人不清醒,伪脑也能提取相关记忆是吧?这是咋做到的呢?”老李问。

“对,这就是信息输入系统做的事情。我简单做个比喻吧。这就类似于新生婴儿的成长过程。当婴儿从母体分离,那时的大脑相当于一个空盒子,对外部输入完全无法解析。他的所有感受是被屏蔽的。随着一天天长大,他看到、听到、尝到、摸到、感受到身边的一切,懂得了‘爸爸妈妈’的意思,了解了食物的酸甜苦辣,体验到了学步时的紧张和摔倒后的痛感……再后来,他读书、行走、看世界。最后,大脑可以完美地理解外部的感官刺激。我们就是通过不停地刺激大脑记忆区域,通过对其反应的分析破译它的编码机制,使其最终能够理解我们的输入信息。”

“那你们做这个输出端是为啥呢?”

“我们提取记忆不仅仅是提取事件本身,还包括当事人当时的情绪反应。输出端就是为了把当事人的情绪状态以激素水平、表情、肢体动作等更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样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

“高端科技,不明觉厉……”老李的头像老母鸡啄米一样点个不停。

 

不谦虚地说,伪脑系统是这个时代科技巅峰的代表之作。许多医学研究所已将伪脑系统应用于失忆症的刺激恢复、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等,还有人将其应用在意识不清醒的人身上,通过将伪脑系统与其大脑相接,实现记忆的提取。

有一天,国安局来与我们寻求合作。他们希望将伪脑系统用于不可知死亡的原因搜寻上。原理很简单,人在身体死亡,也就是心跳、呼吸停止后,大脑还能持续工作一段时间,直到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活动停止,我们称之为脑死亡。相比于身体死亡,脑死亡才是个体生命的真正逝去。在身体死亡到脑死亡这段时间里,如果足够迅速,可以充分将大脑中存放的记忆提取出来,并且按照时间顺序对记忆进行梳理排序。这样,自杀或是他杀?动机?手法?遗言?一目了然。

我们使死者重生,面对面与他们交谈,伪脑系统对观察者的问题进行采集、解析,从死者的记忆里提取类似问题的经历,然后进行重构、答案合成,最后配合当时的情绪反应,以死者的声音形态进行输出。

从这方面说,伪脑系统可称为新时代的法医。

有人说,记忆也不一定可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潜意识里不断修正自己的记忆,修改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没关系,这就像警察破案一样,分析、推理、归纳、重构。每个人的记忆就像各自的口供,是一个个独立而纠缠的故事。把这些故事打碎,重新勾连,去伪存真,描绘出最有可能的画面,那就是真相。

 

我告诉导师,我要参加这个项目。

什么原因会导致人选择死亡呢?一定是无法跨越的苦难吧。如果我能阅读尽可能多的这些人的记忆,便能找到造成不幸的各种原因,那么,避开它们,或者跨越它们,便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这个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大概是心理工作者的敏感吧,我觉得这里面隐藏着很多东西。或许伪脑系统真能告诉我们,在那千百条不幸的道路上,如何才能抵达幸福的终点。

 

(五)女人的话

为什么要跳楼?(沉默许久)

活不下去了呗。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几十年前,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男人,生了一个孩子。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还要照顾有病的丈夫和刚刚出生的娃。很累,但你知道,那个时候的女人,都是一根铁丝,生活能把她的身躯压弯,但永远压不断。所以,如果仅仅是这样,日子是能过下去的。但他丈夫的病越来越重,随之而来的是脾气暴躁,一不顺心就骂她打她。最后她实在熬不住了,跑了。一个人跑了。

然后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待她还好,但可惜没几年,就去世了。于是她又嫁给了一个人,一个带着仨女儿的单身男人。一开始吧,他们过得也还好,但这个男人一直想要个儿子,于是他们就生嘛。可惜偏偏不如人意,最后生的还是女儿。这时候女人也四十多了,没法再生了,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虽然他们还生活在一起,但就是凑合过着,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就像一个屋里的两家租户。

那个女人就是我的母亲。那个最小的女儿,就是我。

 

我的童年,其实也还好。妈妈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给我留着。虽然爸爸不亲我,妈妈有时太管我,我还是好好地长大了。我也会怨爸爸、怨妈妈,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生我;我也会怨自己,为什么不坚强,总是在被窝里偷偷地流眼泪。就这样过了童年,上了中学,又上了大学。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幸福,不能像他们一样,那样畸形地过一辈子。

然后我就遇到了他。他爱踢足球,也很阳光,他先追的我。我很喜欢。然后我们就在一起了。对啊,就这么简单。虽然他有时脾气不好,对我说很难听的话,但事后都会向我道歉,请我原谅。我也害怕,怕这样的他,怕以后不幸福。但又会对自己说,我们不会像父母一样,不会的。

我妈妈对他不满意,从一开始就如此。那一次妈妈去学校看我,我便带他去见面。我叮嘱他买点东西,不想他只买了一些水果就去了。我妈是好面子的人,自然也就没了好脸色。但生活是我俩的,不是跟上一辈的,也不是跟下一辈的,所以我坚持跟他在一起,即使我妈一直反对,即使跟我妈吵了好多次,我还是选择跟他结了婚。

结婚后我们俩的日子还是挺舒服的,没有外部的干扰,不能说无忧无虑,但也算自在。我们买了房,一步步地建设我们的家庭。他的脾气还是不好,吵架时能说出非常难听的话,那种让我即刻想离家出走的话。但我还是相信他,相信他能改,或者说,相信这不会给我们的幸福带来根本性的破坏。

 

一年前女儿出生了。这是全家最幸福的时刻。看到他抱着女儿,露出温馨的微笑,我觉得一切都值了。我妈也过来照顾我,帮我们照看孩子。

但我没有想到,这是幸福的开始,却也是最高点。然后幸福像跌落断崖一样,匆忙离我而去。

我妈和他倒没怎么吵架,但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距离。那不是家人的气息。这个世上,我最爱的两个人,对待彼此却像陌生人一般。那种疏离感,那种相互的漠视和不满,一眼便看得出来。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小区里遇到邻居大妈,对我说“你要对你妈好点啊,她太不容易了”。我立马傻住了。一股火气直接冲上了头,这又怎么了?我妈又在外面说什么了?我尽力平复下自己的情绪,尴尬地笑了笑,赶紧低头往家走去。周围的人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点点,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两个歪歪斜斜的大字:不孝!回家后跟我妈大吵了一架。这也是我们最激烈的一次争吵。我妈拒不认错,她是一个从来无错的人。

我知道,最好的方式是分开住。几个好姐妹也一直跟我说,即使是家人也要保持边界。可是我妈还能去哪里呢?让她回老家么?她已经跟那个人过不下去了。这么多年的苦难,还让她落下了一身病。让她走就是抛弃她,我没法想象她会怎样活下去。我真的没有那样的魄力。是的,我太懦弱了。

 

跟老公吵架最激烈的一次?我已经不记得哪次最激烈了。只是有一次我印象最深。那天我加班,晚上回家时珊珊正在大哭,我妈正在安慰。我一问,原来是他不让珊珊好好玩,还突然把她空翻了一次。我赶紧把孩子接过来,孩子一边哭一边在我怀里发抖,我心痛得要死。

我又看他,发现他一脸没事的样子,就骂了他一句“你是亲爹么?有这么对自己孩子的么?”他却回我“是不是亲爹只有你知道啊。”我顿时火了,跟他大吵起来。我把茶几上的茶杯、水果盘朝他狠狠扔了过去,他躲开了,却一转身用脚踢飞了俩暖瓶。孩子哭得越发厉害,我妈上前拉架,他还推搡了我妈一下。

我把珊珊抱到阳台,就在那里呆呆地抱着她,直到她带着泪痕睡去。月光冷冷地照到我们身上,突然感觉好累。真想跳下去。

那次争吵很厉害,他骂了我妈,骂了我,骂了孩子。后来我说离婚吧,他对我说“行啊,但你别想要孩子,孩子是我的。如果你带走孩子,我就杀你们全家”。

 

我妈,还有他,都没有足够的耐心陪珊珊玩。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也管不住自己的手,他们一直在限制珊珊的成长。他们不让珊珊做任何危险的尝试,不让她做任何自由的探索,不让她放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个牢笼。如果继续这样,珊珊只会成为一只不会飞的鸟儿。然而,这些我还可以接受。只要我在,只要我能保证她健康地长大,等她离开了这个家,她总会学会飞翔。可安全感是我的底线。我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珊珊的安全感。他在很突然的情况下把珊珊空翻,我简直无法想象。直到现在,每次想起来我都会暗自颤抖。这种行为会给珊珊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这是我绝对不允许的。这是我的底线,我永远不会原谅。

有时躺在床上,想起这些事情,我会狠狠攥着床单,咬着枕巾。这世界的恶意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却又像巨石一次次碾过我的身体和灵魂,把我压的越来越扁,越来越小,压进床里,压进地下,直到压成一粒灰尘。

我是珊珊的希望。她也是我的希望,她的笑容是支撑我的动力。

然而最近她都变得安静了,不怎么爱说话了。我陪她玩好久,她才能再次跟我大笑。以前姥姥、爸爸照顾她时,她经常哭闹个不停。其实哭还好,她现在的安静才是我最担心的。

这些日子我经常睡不着觉,晚上胡思乱想,精神越来越差,我大概是抑郁了。

 

有一天下班后,我去坐公交车。到公交站后,恰好一辆公交车开走。然后我就看到一只小猫侧躺在地上打转。我想,这是谁家的小猫啊,这么可爱。接着我就看到小猫的身边有一滩暗红的液体,它的身上也在不停地冒泡泡。一股寒意瞬间袭遍我的全身,我的大脑忽然间空白了,双腿一下子软了下来。我倚着公交站牌,就像一万吨的石头压在心上,又像是喝了一种能够撕心裂肺的毒药,想哭却哭不出来,难受得要死。那小猫转啊转啊,一会就不动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只小猫嘴里吐着血,看着我,那眼神里透出的却不是痛苦,而是怜悯。我一个激灵醒了过来,突然意识到,这只小猫是来接我的。

 

过了几天,我下定了决心。

晚上,等他们熟睡后,我打开了煤气。然后我抱着女儿到了阳台。月光真好。她的睫毛微微晃动着,嘴角不时地翘起,大概是做了什么有趣的梦吧。我看着她,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一时间我有些退缩,她才这么小,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公平。我们离开就罢了,可她还没有好好经历自己的人生啊。

但我还是带她走了。

这世界太险恶,我怕她再轮回。

 

(六)尾记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样走出实验室的。只记得自己心如刀绞,无法呼吸。

我也曾被无边的孤独所包围,我深知它庞大而无法控制的力量,如同蛰伏于黑暗中的巨兽,能够轻易将生命撕得粉碎。然而,逃离孤独进入群居生活,从此让生命之间产生纠缠与羁绊,却也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利斯克之剑,充满力量又分外危险。我们依靠它与孤独相抗,也会被它刺得遍体鳞伤。是继续靠近,还是缩回自己的世界?幸福之路啊,你究竟在何方?

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窗外的明月已然挂上了树梢,裸白裸白,没有半点生气。月亮啊,你可还记得昨夜的亡魂?当时的她,是怎样无助而坚决?

但愿来世的你,能够拥有斩断轮回的勇气和力量。温柔而果敢。不求平和静好,但愿舒展丰盛。

 

见到老李时,他也一脸苍白,说:“这大概就是绝望吧。对世界绝望,对家人绝望,对自己绝望。你看她的眸子,一直是死灰色的。一直被折磨,但毕竟解脱了。”

我长叹了口气。

“你还要继续做类似的实验么?会不会对心理冲击太大了?”

“现实本就是残酷的吧。只有把血淋淋的真相揭开,我才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他们的死……也才是有价值的。”

“每个家庭都有或多或少这样的问题。你找出问题之后呢?”

“当然,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我利用伪脑寻找真相,并不是为了向原生家庭讨债,而是为了治愈自身,为了更多人避开类似的人生。”

我沉默了一会,继续说:“这个案件给了我一把钥匙。我把它叫做‘看见’——看见自己,看见对方。这位岳母没有看见自己,没有看见女儿和外孙女;这位父亲没有看见岳母和妻子,也没有看见女儿。因此整个家庭之间才会不停地冲突,最终酿成这起悲剧。要用心去看到自己的存在,感受他人真正想要的人生。拥有这种感受力,会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这将是走向幸福的第一步。我想,我对自己的从前,也有些明悟了。”

 

老李问:“对了,不是还有娃么?要不要也看下她的记忆?”

我摇了摇头,又点头,说:“这次伪脑系统耗费的资源巨大,利用了云超算服务器的大量内存,其他用户已经有意见了……不过,我们可以只看她情绪反应最激烈的那部分记忆,这样也节省资源。”

我启动伪脑系统,进行选择性记忆提取。无数的脑电波在神经元丛林间穿梭游荡,向世界诉说着一个个已经沉寂的故事。我突然感到有些心烦意乱。不一会儿,记忆提取完毕,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在实验室响了起来:


“妈妈不怕!


“妈妈不怕!


“妈妈不怕!


-FIN-

注:

1.  本文参考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部分心理学观点。

2.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人生若有相似,实属无心巧合。

这篇小说是关于一种新技术的、但更是关于人心的,技术试图找到人们情感关系的症结所在。然而,关心和看到他人,难道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吗?人类是什么时候丧失了这种能力,要依靠技术才能去找到它呢。也许这篇小说,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曾经拥有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责编 | 宇镭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我与科幻的故事”长期征集!


你是怎么喜欢上科幻的?

你看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科幻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欢迎来「不存在科幻」公众号后台讲给我们听~

在知乎、豆瓣、B站搜索“未来事务管理局”,了解关于科幻的更多内容

题图 | 电影 《湮灭》(2018)截图


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给我们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

为你喜欢的12月小说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