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颗星球没有好吃的,但能让人做梦 | 科幻小说

蔚东 不存在科幻 2021-12-06
6月,「不存在科幻」的主题是「人类的朋友们」。一些物种,人类曾以为永远不会与它们成为朋友,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它们却进入到了我们的生命中。一些物种,人类以为它们永远会是自己身边的伙伴,然而它们却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迅速变化成长着,最终离开。今天这篇小说,讲述了星际开发时代,人类的一名考察员来到了有着奇特地质构造的外星球,与当地外星生物一段梦幻般的友谊和冒险。
蔚东 | 科幻作者,曾为游戏杂志撰稿。力图创作出有趣的故事,将科幻的遥远和现实的情感结合起来。代表作《古巢》。

春潮全文约9800字,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
“傻小子,你从哪来的?”一个长相怪异、身子肥硕的怪家伙对我问道。“我……想不起来了……”我迷茫地望着四周,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来到这个奇怪的地方。“以前从没见过这家伙,实在是很可疑。”面部微红并长有十只触手的另一个家伙说道。“咱们带他去见长老,让长老决定怎么处置。”话音刚落,第三个家伙就扇动着鱼鳍一般的扁长翅膀,缓缓浮到了空中。我被刚才两个家伙一左一右擒着,他们开始摆动自己的身躯和触手,拖着我升到半空,紧紧跟在第三个家伙身后。途中,三个怪家伙对我说,他们住在一个被称为“窝群”的聚居地。在那个地方,一切都要听长老的。由于他们从没见过像我这样的奇怪家伙,所以必须向长老报告和请示。三个家伙分别叫做大壮、红面和扁翼,我仔细观察他们奇特的身体,并没有看到任何类似“嘴”一样的发声器官。后来我发觉,他们的声音能够直接传入我的大脑,在脑海中与我对话和交流。而我很快也学会了这种交流方式。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一座幽深的山谷,山谷周围光秃秃的,两侧的山崖边挂着许多形状奇特的小房子。这个山谷非常狭小,山崖之间的距离大概只有两百米,那些小房子从崖顶一直蔓延到山脚,像是一个个长在山脊上的藤壶。他们带我飞到谷底最大的一座房子前,见到了一个长着彩色羽冠的家伙。看样子,这就是他们口中的长老。听了三个家伙的报告后,长老悠悠询问道:“陌生人,你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我努力回想,可脑子里始终有一种混沌不清的感觉,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隐约浮现。“失控……下坠……”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回想起这些画面,心中便感到惊慌失措,“考察船……弹出……下坠……失控……”我不停重复这几个词。“傻小子,你怎么了?你说的是什么?”大壮过来察看我的状况。我一下把他推开,整个人缩成一团,继续默念那些词汇。“真是个可怜人。”长老叹道,“让他先在这里住下吧,你们给他找一个窝。”长老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待我逐渐平静后,三个家伙把我带到一个药罐似的小房子前,对我说:“这个窝空了好久了,以后你就住这儿。”他们将一个刻着双峰的徽记交给我,说:“从现在起,你就是‘双岩群’的正式居民,咱们以后就是朋友了。”三个家伙开始手舞足蹈,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喜悦。朋友吗,也不错,我已经很久没有交到朋友了。


考察日记02来到这个星球的第二天,我终于找到了那艘该死的飞船。在我兴致勃勃接下考察任务,驾驶它进入这个星球的大气层时,操作系统突然失灵。飞船失去控制,在气流中剧烈颠簸,以极快的速度倾斜下坠。我及时登上小型飞行器,将自己弹射出去,才避免了粉身碎骨的下场。它静静地躺在前方的沙石地上,坠地时在地面划出一条长长的伤痕。飞船外壳被撞得破损变形,没有散架已然是万幸。我进入残破的飞船,仔细检查各个系统的完好性。结果令人绝望,除紧急求救系统外,其他系统全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故障。包括一名考察员赖以生存的生态循环系统。没有了这个系统,我消耗掉的食物将无法进入循环合成流程。若找不到新的食物来源,我将会饿死。我把剩下的储备食物和瓶装水全部收集起来,按最低消耗量分成了30份,勉强够我吃一个月。随后,我启动紧急求救系统,在100万公里内广播求救信号。现在,我只能希望,有哪艘飞船会在一个月内从星球附近经过。


考察日记04我初步探查了坠落点附近的地区,这里的土地十分贫瘠,周围没有任何水源。不过在地势较低的地带,生存着许多较为原始的低等生物。这些生物扎根在沙土里,以沙土中的微生物和空气中的飘浮物为食。它们有一条或数条腕足,极少移动,腕足固定在地底。它们的个头很小,最高不超过30公分,但是外形各异。有的长得像一朵百合花,有的长得像一株珊瑚,还有的像一把折扇。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偶尔轻轻摇摆,仿佛一点活力也没有。我毫不费力就抓到了其中一只。回来后,我把战利品拿在手里左右端详。尽管看上去不像一道美味可口的大餐,但我还是把它扔进了烤箱。刚出炉的这玩意散发着一股怪异的气味,顺着热腾腾的气流钻进我的鼻腔。我屏住呼吸,大口咬下去。我的天,这绝对是我吃过最难吃的东西。关键是,这玩意的口感就像嚼不烂的老牛皮,实在令人难以下咽。我不得不把它吐出来。这意味着,我将会继续挨饿。


见到我无精打采的样子,三个家伙连忙凑过来,关心道:“你怎么了,又要发病了?”“我……我好饿……你们有吃的吗?”我有气无力地说。“饿?那是什么?”大壮好奇地晃动着自己的身体。“就是……吃不饱的感觉……”“你是说,吸收养分?”红面把触手盘在一起,伸向半空。“对,养分……我要养分……”“我们这儿没有养分。”扁翼说,“不过,如果你感觉难受的话,我们可以给你药。”“什么药?老子没病,老子要吃的。”我有些生气。三个家伙不由分说,拖着我从小窝顶上的洞口飞出去。我们停在山崖边的一块岩石上,只见三个家伙在阳光下聚精会神地维持着某种姿势。不多久,他们体内发出了微弱的光芒。光芒慢慢流向他们的手部,汇聚成一颗珍珠般的小光团。“喏,把这个吸收掉,就不难受了。”他们把小光团合在一起,递到我手里。一股柔和温暖的触觉从手掌传来,我打量着这个奇怪的光团,将信将疑地塞进嘴里。进入我口中的一瞬间,光团便立刻融化,如同一道暖流,融进了我的身体。“我好像,不饿了。”我摸摸肚子说。“这不是真正的养分,只能暂时缓解难受的感觉。”扁翼伸展一下翅膀说,“但马上就要到圣恩节了,到了那天,我们所有人都会去乐园,那里有吸收不尽的养分。”“乐园?那是什么地方?”“真是个土鳖,连乐园都不知道。”红面嘲笑道。“傻小子,让我来告诉你。”大壮装模作样地说,“乐园呢,就是乐园,是每个人都要去的地方。只要到了圣恩节,大家都可以通过容器去往乐园。”“容器?那又是什么?”我茫然道。“什么?你连容器都不知道。”红面惊讶地挥舞着触手,“你这家伙,该不会没有容器吧?”得知我没有容器后,三个家伙都感到很吃惊。他们告诉我,在这个世界,容器是通往乐园的媒介,同时也是每个人的命根子,只要谁的容器坏了,就会死掉。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活生生的奇迹,也是个十足的怪人。“我也想去乐园,帮我想想办法。”我不愿再遭受那种饥饿感。三个家伙陷入了思考,半天不说话。“有了。”红面突然说道,“我曾经听说,有的人一辈子只去一次乐园。”“我也听说过。”扁翼接过话头,“如果能找到去过乐园的人,说不定可以借到容器。”于是,他们决定帮我找一个愿意借出容器的人。我稀里糊涂地跟着他们,在窝群里一家一家询问。然而,大多数人都把我们赶了出来。但最后,我们在山脚下的一间小房子里,找到一个同意我们请求的老人。老人有一个条件,只要我们帮她找到孩子,她就把容器借给我。“我已经去过乐园了,我在那儿生了一个孩子。但我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在哪。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想见见他。只要你能找到他,我就把容器借给你。”老人这样对我说。我们得到的唯一线索是,跟老人一起生孩子的那个人,长着一条螺旋状的尾巴。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长有螺旋状尾巴的孩子。


考察日记07今天我看到了舒尔特-461c,我所在的这颗星球,是这个大家伙的第二个卫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舒尔特-461c在天空上显得非常巨大,它表面那白色与青色相间的纹路,让我想起了漂亮的青花瓷。观星之余,我修好了远程通讯设备,这能让我联络上两亿公里外的科研基地。可是,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我排查了所有故障,终于找到症结所在——这颗星球存在着强大的电磁干扰。我检查了磁场测量仪的数据,发现这里有明显的异常磁场现象。从数据上看,磁场会不时发生波动,并且似乎有两股磁场在彼此干扰和碰撞。难道除了星球本身的磁场外,还有其他磁场源?那些生活在低地的低等生物,我曾在它们体内检测到生物电活动,但那种微弱的生物电,应该不足以形成如此强大的磁场。不论如何,我总算明白了飞船坠毁的缘故。当这两股磁场发生碰撞时,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飞船的操作系统因此失控,继而坠落。而且,这种异常的磁场现象,或许就是我会做奇怪的梦的原因。


“你总算来了。”扁翼对于我消失又出现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帮你打听到了,老圆耳的孩子八成就在针石群。”红面将十只触手变成了针尖形状。“是我打听到的。”大壮把红面挤到一边说,“前不久我结识了一个巡风者,他说他在针石群见过长有螺旋尾巴的小孩。那一定就是我们要找的孩子。”“谢谢你,大壮。”我向他道谢。“咱们是朋友,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忙。”大壮鼓起胸膛说。虽然来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我已经学会了飞行。在这个世界,只要把天空当做游泳池,就可以翱翔天际。我跟着他们飞出去,来到山顶等待那个名为短须的巡风者。从他们兴奋的描述中,我得知巡风者是这个世界最受崇敬的人,唯有经过最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巡风者。“巡风者是最帅的,他们一直在保护世界。”“只有他们会开巡风船,他们最厉害!”“他们去过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三个家伙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就在我快要失去耐心时,空中传来一声长鸣。我抬头望去,看见一艘造型别致的飞行船正从远处驶来。“那就是短须大师的船,快!”大壮第一时间飞起来,往巡风船的方向飞去。我和其他人也紧随其后。越是高处,飞起来越吃力。我们四个人费劲所有力气,才赶到了巡风船附近。这时我终于看清了船的样子。我本以为会是一艘很大的船,但实际上只有帆船那么大。船身的材料跟我住的小房子差不多,不过似乎更薄更轻盈。船首前方有一个中空的凸出部位,又扁又宽,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哨子。船身中央立着一根高高的桅杆,一块倒梯形的薄板固定在桅杆上,犹如一对展开的双翼。“短须大师,是我,大壮。”大壮带我们登上船,对站在船首的人喊道。“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告诉过你,我在执行很重要的任务吗。”名为短须的巡风者转过身来,全身根须在空中不停飘动。“这就是我跟您说过的那个朋友。”大壮把我拽到前面,“我们想搭您的船去针石群,找到那个长有螺旋尾巴的孩子。”“是这样啊。”短须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说:“好吧,那我就破例改变航线,送你们去针石群。”答应我们的请求后,短须即刻转身,开始操纵那个复杂的控制装置。他在那些按钮和拉杆上操作一通,桅杆上的翼板随即动了起来,其中一面板子顺时针转动,与另一面板子形成接近直角的角度。船身在空中缓缓转向,随后往针石群的方向快速驶去。在船上,朋友们跟我说了许多关于巡风者的事情。在这个世界,巡风者们每天驾驶巡风船在各自的航线上巡游,他们身负保护世界的重任,若是没有巡风者,这个世界就会在“风”的侵袭下消逝和毁灭。“风?”我感到很困惑。“没错,那是最可怕的东西。”红面似乎很害怕。另外两人也对风充满畏惧,一谈起风,他们就显得惶恐不安。忽然,巡风船响起一阵刺耳的鸣笛声,短须的声音同时传入我们的脑海:“大家注意!风来了!”听到这句话,三个家伙害怕地缩成一团。我扶着桅杆站起来,看到前方的天空中浮现出一大片白色迷雾。“那是飓风!”扁翼直愣愣地望着迷雾,身体止不住地发抖。只见那片迷雾如急流一般袭来,像是一团不断蔓延的浓烟。当迷雾越来越近时,我发现那些白雾渐渐变得透明,那半透明的雾状体以某种规律扭动着,它周围的空间也随之被扭曲和撕裂。在那些被撕裂的空间后面,我什么都看不到,没有光,也没有黑暗,只有一片虚无。一股恐惧感从我的内心冒出,我的直觉告诉我,如果被那片迷雾吞进去,就算是高山也会在一瞬间湮灭。这一刻,我总算能理解那三个家伙的心情。“大家别害怕,坐稳了!”短须冲我们喊道。我紧紧抱着桅杆,看到短须手忙脚乱地在控制装置上忙活。巡风船迅速转向,绕到了迷雾侧面。短须抬起长满根须的手,向下拉动一根大大的操作杆。只听“呼”的一声,船体产生短暂震动,一阵像风一样的震波从船首的凸出部位喷出。那阵由船首喷出的风直直撞击迷雾,迷雾的一部分被吹散,被扭曲的空间恢复了原状。短须驾驶巡风船灵巧地避开迷雾,对着雾身又发射了好几次震波。最终,飓风被驱散,危机就此解除。


考察日记12为了搜寻更多的食物和水,我驾驶飞行器外出,对这颗星球进行全面勘察。在勘察的第一天,传感器发出异常信号,显示某处存在不寻常地形。我循着信号找去,来到一个宽阔的盆地区域。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大裂口。这个裂口以一种不规则的形状撕开地表,看上去至少有半个足球场那样大。无数条裂缝由裂口中心向周围蔓延,而裂口下方又黑又暗,深不见底。我放了一台探测器向裂口深处探索,在大约2200米深的位置,发现了液态水的存在。探测器提取一部分水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体具有一定温度,并且有微生物生存。越往下探索,水体的温度越高。看来那些微生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电量耗尽前,我收回了探测器。这一次的发现说明,裂口下方存在一个很大的地底湖。其实我一直怀疑这颗星球存在液态水,不然怎么会存在生命。遗憾的是,这是一个咸水湖,无法作为生存所需的水源。在后面几天的勘察中,我在其他地方又发现了更多大裂口,而且每一个裂口底下都存在地底湖。当我记录的大裂口数量超过一百时,我开始意识到,在那些裂口底下的根本不是什么地底湖。这颗星球,存在一个广袤的地下海洋。


“你知道怎么入灵吗?”红面歪着脖子,对我问道。我摇摇脑袋。“这是一种仪式。”扁翼解释道,“光是借到容器还不行,你必须完成仪式,才能使用容器。”“别担心,咱们带你去圣所,告诉你怎么做。”大壮在一旁拍拍肚皮说。在上次度过飓风危机之后,短须大师把我们送到了针石群。那是一个建立在针石地带的窝群,附近全是高大笔直的尖石。针石群里有一个教儿所,这个世界的小孩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他们从小全部在教儿所长大。我们去教儿所打听,却得知一个噩耗。教儿所的老师告诉我们,那个名叫小螺旋的孩子,不久前因为容器损坏而去世。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三个家伙说的全是真的,这个世界的人,生命不由自己掌控,容器的存亡,决定了他们的生死。而容器,是他们无法支配的存在。我们把这个消息带给老圆耳,老圆耳似乎不那么伤心,她只静静地默哀了一会。最后,她把自己的其中一对耳朵借给了我。三个家伙说,我得戴上这对滑溜溜的耳朵,在圣所里完成仪式,然后才可以使用老圆耳的容器。我跟着他们飞出双岩群,来到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前。小山下方有一个很大的山洞,我们从洞口飞进去,一直往里飞。山洞内部有来源不明的微光,可以勉强看清地形。飞了一段距离后,地势开始往下,我们就这样一路朝着深渊底下飞去。“这里就是圣所?”我狐疑地问道。“不,圣所在最下面。”扁翼回答,“这只是其中一条路,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路,全都通向圣所。”不知飞了多长时间,洞底的微光愈发明亮。很快,我们飞出山洞,来到了一个敞亮的空间。我四顾环望,这个空间非常广阔,几乎望不到边际。空间内空无一物,唯独最下方存在着某种东西。“那些就是容器。”大壮指着下方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说。我们继续往下飞,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那些东西的模样逐渐清晰,每一个都长得奇形怪状。倏然之间,一个印象闪过我的脑海,我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些东西。我四下扫视眼前的每一个容器,然后努力在脑海里回想。可我怎么也想不起,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容器。当降落到地面时,我才惊觉,这些容器竟然如此高大,每个都有三层楼那么高。三个家伙带我来到其中一个容器前,对我说,这就是老圆耳的容器。我抬头望去,这个容器的外形像是一株巨大的海葵,有如一棵大树矗立于我眼前。我按照三个家伙教我的方法,把双手贴到老圆耳的容器上,然后闭上眼睛,将所有感官集中于手掌。慢慢的,我仿佛感觉到了某种联结。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朦朦胧胧的景象。在这景象中,我看到了一片辽阔的沙地,以及由许许多多容器组成的茂密丛林。我置身于丛林深处,感受到容器与容器之间彼此连接、彼此感知、彼此交流……一种祥和、平静、慵懒的感觉在我心中渐渐生起。我睁开眼睛,仪式完成。


考察日记19系统发出警告时,整个星球正在剧烈颤动。我从睡梦中醒来,只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汹涌的波涛声。我急忙跑出飞船,查看发生了什么事。远远地,我就望见一股滔天巨浪从地平线处袭来。作为一名考察员的直觉告诉我,大事不妙。我用最快的速度登上飞行器,驾驶飞行器远离地面。在飞行器上,我清楚地看到,在离坠落点最近的大裂口的方向,一条水龙般的巨大水柱正从裂口处不断向外喷涌。源自地下海洋的海水在半空中化作数不尽的银白色颗粒,如沙暴一般由水柱顶端倾泻至地表。洪水奔流而来,淹没了每一寸土地,考察船瞬间被吞没。半天光景,我身下的陆地就变成了海洋,除少数高地外,目之所及均被海水填满。现在我明白,为何这个星球存在如此多的大裂口。当星球内部爆发剧烈地质活动时,地下海洋便会从地底喷发出来,冲破地表,形成前所未见的巨大海啸。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强烈的地质活动,目前还不得而知。


考察日记21我大概,会死在这个星球。逃离大潮水那天,我来不及拿任何东西,匆忙间便登上飞行器。如今,考察船不知被冲去了什么地方,飞行器上只剩下之前勘察时带的几个罐头。过不了几天,我就会饿死。在飞行器中避难的这些日子,我唯一的乐趣就是观察新出现的这片海洋。原本死气沉沉、扎根于地表的那些低等生物,在海水中竟然发生了奇妙变化。它们的体型变得更丰腴,外表变得更鲜艳。本来固定于地底的数条腕足,变成了水下游泳的利器。看样子,来自地下海洋的丰富养料,使它们的形态彻底改变。三天以来,我看到这些生物在水里四处游动,尽情地汲取养分,互相交配繁殖,每一只看上去都那么欢快。潮水似乎让它们从死寂中复苏,给它们带来了新生和狂欢。这景象令我不自觉地想到那些奇怪的梦,尽管无法记清所有细节,但我记得那些家伙对我说过关于“乐园”的事。如果说真的存在什么乐园,那不正是我所看到的这幅画面吗?我不禁冒出这样的想法,我在这个星球梦到的那个奇怪的世界,会不会跟这个星球存在某种联系。所谓的圣恩节和乐园,会不会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潮水,以及由潮水形成的海洋世界。顺着这个想法,我不由得把更多事情关联起来。一个奇异的联想在我的脑中诞生。也许,我梦到的那个地方,是以某种非现实形式存在的世界。生存于这颗星球表面的众多低等生物,由于平时处于较为干旱的环境,因此会进入一种低消耗的休眠状态。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学会了类似脑电波交流的方式把彼此联系起来。当越来越多的生物通过这种方式交流时,一个由生物电波组成的意识网络便形成了。在这个由全球生物构建的意识网络中,它们逐渐发展出智慧,化身为我所梦到的那些奇怪家伙,创造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对于它们而言,唯有大潮水会唤醒自己沉睡的躯体,也就是它们口中的容器。而海洋世界,就是它们最向往的乐园。


这次,我只见到了扁翼。他的翅膀垂得低低的,仿佛很伤心。“你错过了圣恩节。”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失落。“抱歉,我没有赶上。”我真诚地表达歉意,然后问:“怎么不见大壮和红面,那两个家伙呢?”“他们没有回来。”扁翼说。“什么意思?”“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乐园回来。”他语气低落地回答,“乐园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去的地方,有些人会回来,而有些人会永远留在那个世界。”我懵懂地点点头。得知以后不会再见到那两个家伙,使我有些难过。看到扁翼情绪低沉,我不想打扰他,一个人飞出了小窝。我在双岩群中胡乱转悠,发现群里多出了许多孩子,全部集中在由长老管理的教儿所内。同时,很多窝又空了出来,不少人跟大壮和红面一样,一去不返,永远留在了乐园。就在我准备返回自己的窝时,长老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的身边跟着一名守卫,守卫身上长着一对大大的螯。“就是他,把他抓住。”在长老的命令下,守卫快步来到我身边,用他的大螯牢牢钳住我的双臂。“怎么了,为什么要抓我?”我困惑地望着长老。长老慢慢走上前,对我问道:“听说,群里有一位居民把容器借给你。而后,你去圣所完成入灵仪式,正式承接了容器。有没有这回事?”“没错,我借了老圆耳的容器,可她是自愿借给我的。”我解释道。“不论她是否自愿,既然你承接了容器,就必须履行去乐园的使命。”长老说,“但你没有出现在乐园,这便触犯了我们这儿最神圣的规矩,必须接受最严厉的惩罚。”“可是,老圆耳已经去过乐园了。”“她是她,你是你。你知不知道,在你完成仪式不久后,她便去世了。”“什么,老圆耳死了?”我惊讶道。“只要失去容器,谁都无法继续生存。她因你而死。”长老严肃地说。听闻老圆耳去世的消息,我一下觉得很愧疚。尽管她是自愿借出容器的,可我还是为此感到自责。毕竟,我并不依赖容器而生。见我不再反抗,长老和守卫把我带到崖顶,将我关进一间狭小阴暗的石牢中。长老告诉我,即使我是一名外乡人,也要按照这里的方式进行处置。明天,他们会把我押到一个位于特定地点的刑场,让我接受“风刑”的惩罚。说罢,长老留下守卫,独自离开了。我一个人待在石牢内,一直在想长老说的话。根据他的说法,明天我要去的刑场,建立在一个会定期产生风的地点。他说的风,应该就是之前我在巡风船上见到的那种“风”。到时候,我会被装进一个牢笼里,挂在高大的刑架上,等待风来洗净我的罪孽。同时,我的存在会和罪孽一起,被完完全全抹除,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这就是“风刑”。我越想越觉得可怕,尤其是我曾亲眼目睹过飓风,那种扭曲、撕裂、虚无的骇人景象,让人一想起来便直冒冷汗。正当我继续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动静。不一会,动静停止了,石牢的门被打开。“快出来。”一个声音说。我出去一看,扁翼站在门口。那名长着大螯的守卫则倒在一旁,不省人事。“我听说你被抓了,明天还要接受风刑惩罚。”扁翼急切地说,“快逃吧,我不想再失去任何朋友了。”我看了看倒地的守卫,说:“那你怎么办?咱们两个一起逃吧。”“不。”扁翼晃晃翅膀,说:“在这个世界,无论我逃到哪里,最终都会被他们找到。而你不一样。虽然我不清楚你从哪来,但我知道,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只要你回到自己的世界,就不会被抓到。”“那,我们还会再见面吗?”我问。扁翼没有回答,他用两只翅膀把我推到崖边,让我赶快逃走。再过不久,就会有巡逻的守卫经过这里,发现我被放跑的事。我听从扁翼的话,从崖边跃上半空,朝着荒芜的群山飞去,远远逃离双岩群。“再见,朋友。”飞出一段距离后,扁翼的声音传入我的脑海。我回头望去,看到扁翼在崖边冲我挥动着双翼。我冲他挥挥手,随即转身飞去。


考察日记33地质活动逐渐平息,潮水渐渐退去。海水从大裂口回归地底,陆地再次出现。在海水完全退去前,那些生物重新扎根于地面。地下海洋的高温和黑暗不适合它们生存。在这持续了半个月的大狂欢中,很多个体完成了繁衍的使命,其中一些在不久后死去,而另一些会迎接新一轮生命诞生。仅剩的罐头早在一周前吃完,从抵达这个星球那天起,连续一个月的节食使我变得非常虚弱。潮水退去后,我感觉自己的半只脚已经踏进死亡的世界。我用最后的力气操控飞行器降落,拖着半死的身躯爬出舱门,一点一点向附近那些低等生物靠近。我颤抖地伸出手,抓住离我最近的一只,将它从沙地里拽出来。随后,我开始狼吞虎咽,一口一口,将整只生物生生吃下。此时的我,已然顾不上什么味道或口感,只凭本能在生死边缘挣扎。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些烤熟后犹如老牛皮的玩意,生吃的口感居然近似于生蚝。吞下一只后,我又抓了另外几只,直到把自己吃撑。饥饿的问题暂时解决,我回到飞行器上休息,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可没过多久,我便感到腹中不适,开始止不住地拉肚子。一连两个小时,我拉了五次,吃进去的东西几乎全部拉了出来。我变得比之前更加虚弱了。就在我快要失去知觉时,一艘飞船从天而降,停在了飞行器附近。一个救援小组将我抬到他们的飞船上,对我进行了紧急治疗。昏沉中,我被告知,自己将被带回科研基地。考察之旅就此结束。


最后一篇日记自那以后,我再没有去过那颗星球。回到科研基地我才知道,在发生大潮水那天,基地的观测人员发现舒尔特-461c出现了异常的重力扰动现象。受其影响,我所在的卫星爆发了强烈地质活动。他们担心我的安危,于是派了一艘救援船赶去。我因此捡回一条命。据观测人员计算,这种重力扰动现象呈周期性出现,每一次的间隔大约是三个地球年。有鉴于此,星球的危险系数被列为中危。而我带回来的考察数据,使人们相信,那只是一颗存在原始微生物和低等生物的普通卫星,不具有太多考察价值。离开那颗星球之后,我再也没有梦到那个世界,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叫做扁翼的奇怪家伙。直到现在我都不清楚,那个世界究竟是如我所想,是那些低等生物构筑的意识空间。还是,只是我的一个梦。我再也无法得知。(完)

  ///  

编者按
这篇双线叙事的小说里,与外星人梦中的交往的部分,如同一篇奇幻冒险故事,而考察员的见闻,则不断将我们拉回现实语境中。异星的奇特环境和物种,如同《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一样迷人,而这个不断让你产生幻梦的星球,又犹如《索拉里斯星》一样神秘莫测。人类在未来的星际探索中,会更加看重和渴望什么呢?资源,权力,还是真正的友谊?——宇镭

蔚东科幻小说 
上周科幻小说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宇镭  题图 《新SOS大东京探险队》截点击「阅读原文」,收获2019-2020年科幻小说目录

 点「赞」「在看」并转发朋友圈 你就不会不存在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