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冰河时代的出埃及记:出发,去地上!| 2022科幻春晚返场

二戈 不存在科幻 2022-07-18
编者按2022科幻春晚返场小说来啦!今年科幻春晚,未来局科幻写作社群的作者们也围绕主题进行了匿名比赛,经过专业评审和大众投票选出了优胜作品。二戈的《冰原林海》获得了匿名赛的第一名。近未来气候变化的冰川时代,幸存的人类移居到地下生活。一天,主角通过“共感石”体温般的触感,发觉地上可能气候回暖……即使大部分人都选择安全苟且,总有些勇者,会冒险去寻找出路。

冰原林海作者 | 二戈科幻小新,法律行业起步。追求科幻故事中的真实感,让读者相信在设定的世界中,讲述的是一个会真实发生的故事。全文约9500字,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


每年岁末的时候,我都会跟周围的人讲这个故事,尽管很多人嗤之以鼻,但并不妨碍我再讲一遍。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冰冷的时代里,需要有奇迹来让人保持热情。至少,应该让人知道这个故事。
七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从温茧里醒来,地下城也正在逐渐苏醒。为期一年的休眠结束了,大家活络全身的筋骨,准备去补充热量。大家行动很利索,毕竟只有一天活动时间,很快又将进入下一年的循环。地下城默认在旧历春节这一天醒来,延续这项上千年前留下的传统。对于春天的到来,我们仍然寄予希望。我醒得不算早,已经有不少人苏醒了。这么说,肯定已经有人验过同感石了。但地下城依旧很冷寂,没有任何欢呼的动静,说明地面上并没有回暖。我走出温茧,看到周围有人挖出了同感石。他伸手去试探,然后像是摸到冰块一样迅速扔开,把手缩回袖子里。虽然没有必要,而且会浪费热量,但我还是挖出了我的同感石。我把手伸了过去,准备摸一摸我的石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算是给一年的等待划上句号吧。我这个人,总喜欢执着于一些没有益处的仪式感。但,我摸到了,不是冰冷的触感,而是温暖的体温——人的体温。“暖了!”我不敢相信,小声疑惑地说。我把石头握在手心里,两只手来回摩挲确认,石头的确是暖的。“我的石头暖了!”我高高举起来,亢奋地喊道。周围的人立刻看着我,人群向我聚拢过来。方平从人群里凑出个脑袋,他身子板瘦弱,从人缝里挤到我旁边,期待地看着我手里的石头。然后他也立刻挖出了同感石,兴奋地伸手去摸。但他碰到之后瞬间打了个冷战,嘴巴吸溜了一声:“没有,还是冰的。”方平本就看上去单薄,受冷一哆嗦,更显得弱不禁风了。其他人也都挖出了同感石,伸手试了试温度,也都是冰的。看来,只有我的石头是暖的。这从道理上说不通,大家开始议论起来。人群越围越多,治邦队的队长也给吸引了过来。他是最早一批进入地下城的开拓者,对城邦贡献卓巨,颇有威信,被一致推举为队长,负责治理城邦的秩序。见到能拿主意的人来了,人群哄乱声稍微抑制下来。队长伸手摸了摸我的同感石,眉头一皱:“嗯,确实是暖的。”听到这话,议论声又起伏了一层。队长看我手上的石头,不动声色地思索着。同感石由特殊的合成材料铸造,石头表面的比热容无限大,内部比热容无限小。同感石一模双生,互为一对。两颗同感石相生相连,表里互通,能够同步交换温度。在撤离进地下城之前,大家在地面上留下同感石,把另一颗携带在身上,方便随时观测地表的温度,等待着冰河世纪的结束。实际上,同感石倒不如说更是一种寄托。人类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地面,手里的石头就像是从故乡带走的一抔土,得以缅怀曾经温暖的地面。现在的地面,是冰与雪的荒凉世界,留在地表的同感石,也理应像冰块一样寒冷。但现在,我的同感石变暖了——说明地面上有温度了!队长的嘴巴一啧,终于要说话了。他又摸了摸石头:“大家的同感石都是冰的,只有你的变暖了,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什么?”我握着石头问。“地面上有动物碰到了你的同感石,估计是误吞了。”队长一脸确信的样子。“地面上还有动物?”方平立刻睁大眼睛问。“虽然都是冰块,但应该也有极少数耐寒动物存活。”队长解释说。虽然有些失望,大家还是都恍然地点点头,这个解释确实说得通。但是不对,这个温度,不是动物的温度,和我的体温一模一样——这是人的体温。地面上有人捡到了我的同感石,地面上还有人!我猛然意识到这一点。队长刚才也摸到了石头,那他肯定也知道,那不是什么动物,而是一个人!队长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对视了我一眼,伸手放在我的肩膀上,用力压住了我,接着说:“地面的低温会持续剥取生命的热量,不管是什么动物,很快就会冻死,或者饿死,任何动物都活不下去。”我知道他的意思,地面上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他都一定会死。我们要去救援吗?这句话我没有问出来。地下城的闸门一旦打开,将会流失掉很多热量,救援队更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在这个冰河世纪里,热量就是一切,这些热量足以供应全城一个月的运转。浪费如此巨额的热量,去救一只动物,不值得。去救一个人,也不值得,但大家会背负见死不救的心理负担。队长很聪明,他为大家省去了这个麻烦。地面上确实还存活一个人,他可能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迁进地下城中。但在冰天雪地里,他已经被默认成一具僵尸了。“去补充热量吧。”队长抬起了手,他相信我们已经达成了默契。他看着石头对我说:“把石头重新埋起来吧,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凉的。”很显然,对地面上的生命,地下城已经做出了决定。至少,这句话听上去是伤感的。人群慢慢散去,方平看我状态不对,还陪在我身边。他才刚成年,比我小六岁,我们的温茧房挨得很近,可以用旧时代的“邻居”来形容,会互相帮衬一些。我没有把石头的内情告诉方平,队长的做法是明智的,知道了也无济于事,只会平添心理负担。在这个冰冷的时代里,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无奈地长舒一口气后,我把石头揣进兜里,准备前往城中心。我和方平结道而行,来到地下城的供能厅,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在领取热量份额。这里是地下城的中心,有一个全城最大的同感石,占地有四个足球场的范围。它的另一对埋在更深处的地核层,从那里置换来地心的热量,供应整个地下城的能量运转。可以说,这里是地下城名副其实的心脏。城中心只在春节这天才会开放,全城的人都会来领取热量,排队就要花掉大半天的时间。很多时候,在春节排队,就是地下城的全部生活了。队伍有序地向前行进,排到的人伸上手腕,领取下年度的热量份额。腕表上戴的能量转化装置,可以将中心同感石的热能转化为热量,用来维系身体的运转。在冰河世纪低温环境的考验下,人类终于突破了能量转化技术,可以把不同形式的可用能,诸如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光能、生物能等,直接分解成为人体需要的热量,不需要靠进食来摄入体内,而且损耗效率几乎接近于零。这是在冰河世界里,人类被逼上绝境后突破的生机。而且,同感石也正是基于这种原理制造而成,类似于两台电话之间将振动与电磁波来回变化,两颗同感石表里互通,实现热能与电磁能的连续互相转化,从而同步交换温度。过了三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伸出手腕,领到了下年度的热量。或许是我多心了,份额似乎比去年少了一些。我看了一眼方平的,他的也同样变少了。回想起来,貌似领到的热量在一年比一年少。在这个冰河世纪里,所有的温度都在逐渐冷却,下面的那颗如同心脏的同感石,究竟能不能源源不断地置换热量呢?我不敢再往下想了。一天很快就要结束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已经进入尾声。我们重新回到了温茧里,又将进入下一轮的休眠。地下城供给的热量有限,睡觉是最节省热量的状态,我们不得不选择休眠的方式度过冰期。我躺在温茧里,把同感石握在手心,它还有人体的温度。通过这种方式,我与地面上素不相识的人交换体温。春节结束的时候,大家会把同感石埋进土里。在冰冷地面上,寒气会通过同感石传进地下城,埋进土地才能减少热量的置换流失。但我并没有把同感石埋回去,而是握在手心里睡下了。如果地面上的人在寒冷中死去,至少我手中的石头能为他传递最后的温暖。只是这样一来,我难免要浪费掉一部分热量。不,物尽其用就不能称为浪费。地面上的朋友,希望你在人生中最后一刻,还能感受到生命弥留的温暖。带着这样的祝愿,我进入了休眠。第二年的春节还没到来,我就已经醒了,我是冻醒的。我冷得全身直哆嗦,不禁打了个寒颤。我看了一眼日历,才是10月份的初秋。看来,由于我握着同感石睡去,热量已经提前消耗完了。更重要的是,我手里的同感石,已经没有了人类的温度,它变凉了。果然,他死了。很显然,他死后身体变凉,同感石还在源源不断地从我手心吸取热量,我才提前醒了过来。队长是对的,冰雪是生命的死地,没有人能活下去。我不免想到他冻死在雪地里的样子,不禁背后一阵发凉,我感觉更冷了。我需要尽快补充热量,不然就会失温而死。但春节还远远未到,城中心没有开放供应热量,地下城也没有其他的热量源了。意气用事就要接受代价。仅靠温茧里残存的热量,很难扛过剩下的三个月。我从舱体中走出来,打算在地下城里寻觅残余的可用能。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够找到残存的煤石块,可以把煤石的化学能转化为热量。虽然机会渺茫,但总好过坐以待毙。“叶明?”我突然听到有人叫我,“你怎么醒了!”我循声回头看,是隔壁温茧的方平。“小平?”我惊讶地看着他。他看出我脸色很差,上前摸着我的手,是冰凉的。“怎么这么凉!”方平搓着我的手说。“热量提前用完了。”我抱着肩膀,身体缩成一团,并没有托出其中的隐情。方平犹豫地看着我片刻,然后才说:“我分些给你!”“不用,你自己也需要。”我果断地拒绝了。“我有多余的热量。”我感到很意外,很快我又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醒来?”方平试探地看着我,他的眼神肯定藏着秘密,他在考量我是否可靠。最终,方平做出了决定,说:“叶哥,我带你去个地方。”我疑惑地跟在方平后面,难道他发现了某个隐藏的煤矿,又或者是潜藏的地热流?但无论是哪种可用能,他没有向上汇报,这就违反了地下城最基本的共享原则。也难怪方平诸多犹豫,但他愿意带我去,至少是信任我的。经过一番迂回的狭道,方平把我带到一个黑漆漆的窟窿洞口前。洞身不大,还没有一个人高,不像能藏匿大量煤石的样子。“这里有什么?”我问,说着就往洞里走。方平立刻拉住了我:“小心脚下,别踩死了。”“脚下?”我低头往地面看,还是黑漆漆的一片,我蹲下来伸手去摸。“轻点。”方平又提醒说。我摸到了,凉爽而且生涩的触感,柔软又坚韧。“叶子!”我大惊。“是地皮草。”方平纠正说。“植物!”我十分震惊,地下城里竟然能生长植物,连忙问:“你什么时候发现的。”“泥土里总有各种各样的种子。”方平挑挑眉说,“我在这里发现了种子颗粒,分出了一部分热量给它们,终于把种子萌发了!”难怪方平之前总是体寒,显得弱不禁风的。我又问:“那你的热量怎么够用?”方平蹲下来,温柔地摸着地皮草,说:“靠这些小家伙啊!现在它们已经能够生长了,会给我回馈生物能。我醒来需要的能量,都是它们提供的,而我醒来也是为了照看它们。”方平拔出几株已经成熟的地皮草,用腕表把生物能转化为热量,输送给我了。我顿时感觉全身暖和起来,这些热量足够我用到春节了。真不敢相信,这层小小的地皮草,竟然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城存活了下来。“怎么想到要培植它们的?”我不禁问他。方平看着那层地皮草:“我觉得它们才是地下城的希望。”“靠这群不起眼的草吗?”我反问他,开口后才觉得有点冒失了。方平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抬起腕表说:“叶哥,或许你已经发现了,地下城供给的热量一年不如一年。”他昂头看着我,“在寒夜里,热量终究会不可逆转地散逸,地下城的可用能在不断地做减法,我们需要新的火苗。”我从没有想过,眼前这个后辈,竟然还藏着这种心思。“我们没有选择。”我对他说。“不,这层小小的地皮草就代表着另一种可能。它们把泥土里的不可用能转为生物能,它们增加了可用能的总和,这些东西才是我们的未来。生命以负熵为生,只要能培育出抗寒的植物,它们能从土地里源源不断地增加可用能。甚至,”方平越说越激动,兴奋地说,“甚至,我们能到地面上去!”我被他的激情感染了,那个瞬间,我甚至想象到了人类重回地面的画面。但也就在此刻,我的手指碰到了兜里的同感石,它冰凉的温度让我清醒过来。我看着眼前这个兴奋的少年,也要让他清醒过来。我摇着头说:“不可能的,没有生命能在寒冷的气候里活下去,睡在地下城里才是唯一的避难途径。”方平眼睛一怔,看着我说:“别把这里告诉别人。”我很清楚,他应该听不进我的话,年轻人都有不愿服输的劲。“如果被发现会怎么样?”我问。“历史上闹饥荒的时候,连种子都会被吃掉。”方平很清楚后果。“我不会恩将仇报。但我要告诫你,”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渴望奇迹,但奇迹并不会出现。节省些热量,回去睡觉吧。”方平未置可否,我重新回到温茧里,把同感石埋回了土里,进入休眠的轮回。多亏方平地皮草提供的热量,我成功挨到了岁末,在春节的时候醒了过来。有人挖出了同感石,石头依旧很冰冷,说明地面上还是寒冷的冬季。我犹豫再三,还是挖出了同感石,这是对地面最后的敬重。我摸了摸石头,果然是凉的。我叹口气,准备重新埋进土里。但是突然,我手上的同感石变暖了,是一股似曾相识的体温,是人的体温。难道他还活着,他在地面上活过了一年!温度又突然消失,接着再突然回来,间歇地变化,似有似无,短短长长。但那就是人类的体温,我很确信。我明白了,是摩斯密码!地面上的人通过控制触摸时间的长短,来传递信息。我试着翻译他传递的信息。“你醒了吗”“你醒了吗” “你醒了吗”……他在循环地询问。看来,他是在等我苏醒。他懂得地下城的作息之道,知道我们会在春节时醒来。那之前同感石变凉,是因为他知道我在休眠吗?他并没有被冻死。“是的。”经过一番思量后,我同样用莫斯密码回复了他。“终于等到你了。”他说。“为什么等我?”我问。“谢谢你!”“什么?”我又问。“你的体温孵化了一颗种子。”他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互相进行沟通。我这才了解到,他在地面上的生活方式。地面上确实都是冻土,要想存活,就要持续不断地寻找可用能,然后转化为热量。运气好的时候,他能在冰面上钓到鱼,把生物能转化为热量;有时候他能挖到残漏的煤石块,把化学能转化为热量;天气极清澈的时候,还能收集到微量的太阳能。总之,要在地面的冰冷环境里生活,就要不停地寻找残余的可用能,没有热量就会被冻死。这是一种与地下城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好像重新回到了远古的狩猎时代,通过劳作换取热量,过着朝乾夕惕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挖到了一颗雪松苗的种子。种子需要持续的热量才能催化开,而他需要寻找散碎的热量,没办法长时间催化种子。但捡到我的同感石后,他把种子和石头一块埋进了土里,经过三个月的热量供应,那颗种子竟然真得催发了!他告诉我,我的体温孵化了一颗种子,而那是他未来的希望。生命能为能量做加法,树苗能持续不断地从土地里转化能量,或许有一天,种子能够长成独当一面的大树。我们的信息传递效率很低,就这么一小段话,整整说了一个下午。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运气不错,聊天的时候找到了一块煤石,晚上不用挨冻了。”看起来,他还是有些幽默感的。聊天结束之后,地下城一天的活动日也快结束了,我匆匆去领取了热量,又将进入下一轮的休眠。在弥留的清醒时刻,我看到了方平的温茧。我想到了什么,起身走了过去。谢天谢地,他还没有进入休眠。尽管有些难为情,我对他鞠了一躬,郑重地说:“对不起,奇迹是存在的。旧时代有一句话,相信奇迹的人,本身就和奇迹一样了不起。”方平很意外,我知道,即便那时被我泼了冷水,他也并没有放弃地皮草,那孩子的眼睛里亮着炙热的光芒,那是寒冬里最宝贵的东西。再一年春节醒来的时候,我摸着手里的同感石,上面依旧还有人的体温。他又活过了一年。我间歇地摸着石头,传递消息:“我醒了。”“等下,我有个惊喜!”他回复得很快,似乎一直在等我。“什么?”我问。“猜一猜这是什么温度?”同感石变得暖暖的,比人的体温还要略高一些。“你发烧了?”我连忙问。“是雪狐狸,我养了一只。”什么!我十分惊讶,地面上竟然还存活着动物!人类拥有能量无损转化技术,能够在地面存活还能理解,那动物是如何觅食和保暖的呢?但转头一想,这并不是地球上第一次冰河时代,生命也还是传递了下来,总有顽强的生命能够存活下去。“它很可爱,毛茸茸的,抱着睡觉很舒服。”他继续说。“真想亲手摸一摸。”我说。不知不觉间,通过手心的同感石,我们成为了互相倾诉的朋友。第三个春节醒来的时候,我手中的石头依旧是暖暖的。他当然还活着,对此我已经不担心了。“醒了?”我感受到断断续续地触摸传出的信号。“嗯。”我回复他。突然,同感石的触感变得冰凉,但又有一股坚韧的感觉。“这是什么?”我问。“是你孵化的那颗种子,它已经长成了一颗树苗。”竟然真得能长大!我摸着同感石传来的触感,生命的温度在我手心里律动。“这个树苗已经能通过光合作用供给热量了。”他告诉我。生命能为可用能做加法,现在我才实际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接着,他告诉了我很多地面上的经历:他掉在冰窟里困了一整天的事,那只雪狐狸发现了一株雪莲的事,他在冰潭里钓到了一条鳌花鱼的事,每一件都非常有趣。相比之下,地下城的生活就显得呆板了。现在的地面是什么样子呢?我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好奇了。第四次春节的时候,我准时醒了过来。我立刻摸着石头,等待着他的信息。“给你个惊喜!”他告诉我,他触摸得很快,我能感到他急不可耐的情绪。“什么?”我问。“要小心了。”他说。我感到手上的同感石在快速升温,陡然变成了一颗烫手的山芋。我在两只手里来回扔,生怕被烫到。“这是什么!”等石头冷却下来后,我问。“火的温度。”“火!”他竟然释放了火。尽管火焰与人类的历史难舍难分,但从现在来看,火是一种极其浪费的能量转化方式,大量的热能散逸到空气中,无法被充分利用。他这种给人惊喜的方式,就好像富豪用银票折出了一束纸玫瑰。“好浪费。”我很感动,但却忍不住说。“我知道,但为了庆祝。”“庆祝什么!”“我利用富余的能量,孵化出了大量的雪松株苗,他们都长成了。”“雪松林?”我问,我能想象到那个画面,那我不敢相信那真得存在。“对!”接下来我才知道,他现在真是一个热量富豪。由于植物能够不断从土地里转化可用能,现在的他即使不去寻觅煤块,也有充足地热量生活下去。甚至,他把一部分能量反哺给我了。得益于此,我不用一整年都在休眠中度过。我们约好了,每季度我会醒来一次,听他讲述地面上的故事。第五年春节到来的时候,我从温茧中醒了过来。还没来得及传递信息,远远就听到了一阵哄闹声。声音最大的是方平的,那孩子很文静,我从没有听到过他与人争吵。我顺着声音望去,是之前那个黑窟窿的方向。我猜到了,看来他种植的地皮草,被人发现了。我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我立刻摸着石头发出消息:“稍等,今天有些意外。” 然后连忙向窟窿的方向跑去。“我等你。”他回复我说。窟窿洞旁边围了一堆人,果然,是地皮草被发现了。不知不觉间,它们已经很旺盛了,都长到窟窿外面去了。看来,方平把它们照顾得很好,但是这也引来了祸患。树大招风,它们被发现了。队长正带人收缴这些地皮草,方平拼命地拦在窟窿前。他瘦弱的身躯毫不退缩,像个刚毅的战士,我不知道他原来可以如此勇敢。队长见执拗不过,冲着方平摇摇头,摆手让众人后退。他独身上前一步,但并没有硬闯,而是轻轻坐在了地上,摸着土地说:“小平,其实地下城之前也长过地皮草,就在这个位置。不只是地皮草,还有土豆、地莲、苋草。我们刚来到地下城的时候,也想过普及作物,可你现在还能见到它们吗?”方平沉默着没有回答他。“地下城没有阳光,植物活不下去,就算活下去了,也不可能大规模普及。”队长接着对他说。“队长,地下城的热量迟早会散逸掉,只有生命才能为可用能做加法,注入新的热量。”方平立刻争辩道。“这层地皮草只是沙漠里的一滴水,根本无济于事。”队长果断地摇头说。“等他们长大,”方平反驳说。“我们曾经实验过,最终都会死掉的。”队长笃定地说。我能看到方平眼里闪过一阵失落,他刚挺的身躯变得软弱了下来。队长见势站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平,地下城存在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的消耗,不要做无意义的尝试了。”他绕过方平,径直走向地草群,准备转化成热量。方平突然伸手拉住了他:“不行,我相信它们可以。”队长回头一怔,失望地摇了摇头,他面色一沉,说:“可以,这是你种植的地皮草,你当然有处置的权利。”他向后退一步,然后决绝地说:“但你生活下地下城里,就必须遵守地下城的共享原则。除非,你离开地下城,到外面去,带着你的地皮草,到外面去。看看在那片冰雪死地里,你们能不能活下去。”队长脸上一贯的和气全部消失了,方平怔怔地看着他。队长不怒而威,教育他说:“我们都有过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尝试过重返地面,但失败了,地面就是死地。你可以带上你所谓的希望,去试试。”方平回头望了一眼窟窿里的地皮草,又接着看向队长。他保护不了这层地皮草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养大的羊羔,被送上刀架。他陡然失去了力气,颓废地坐在了地上。我看着他失意的样子,眼里曾经炙热的光芒,变得茫然了。心怀热切的人不该是这样的结局。我摸着手里的同感石,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间歇地触摸问:“你以前在地下城吗?”良久之后,地面上才传来消息:“是的。”尽管迟疑,他还是回答了我。“为什么要离开地下城,到地面去?”我又问。“活着,但不应该只是活着。”这是他的答案。果然,他并非是被遗留在地面上,他是主动去地面的。或许,曾经的他和方平是同一类人,是相信生命奇迹的人。我看着坐在地上的方平,队长再一次绕过了他,迈向那片地皮草,但这一次,他并没有阻拦。我决然地做了一个决定,摸着同感石问:“坐标?”“东经116.42度,北纬23.47度。”他回答得很快,又接着发来一句,“随时欢迎。”我默默一笑,把同感石握在手里心里,高举着大喊一声:“住手!”队长正准备转化地皮草,被我的声音突然一震。我从人群中走上前,拦在他面前:“队长,你曾经尝试过重返地面,我想问你,那时候的你,是否真正做好了觉悟!”队长疑惑地看着我,没有回答我。我又上前一步:“你并没有决心生活在地面上。因为你心有后路,即使失败了,也可以回到地下城,就是因为抱有这种思想,才会一直被禁锢在这里。”“那样的环境下不可能活着。”队长肯定地申明说。“不对!”我大声反驳,“人类是能够在冰雪中活下去的。”我高举着手中的同感石,“地面上有人,他活过了五年。生物并不是第一次经历冰河世纪,我们并不脆弱!”人群变得骚动起来,都在议论着我手中的石头。我走到方平身边蹲下来,把同感石放在他的额头上,对他说:“这就是来自地面的温度,你是对的,生命才是加法。”他感受着额头的体温,眼睛重新焕发起光亮。“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并不是没有选择,上面有人活了下来,有动物活了下来,也有植物活了下来,你的地皮草也可以。”我对他说。方平摸着额头,确信刚才残留的余温。“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跟你一起到地面上,培育这些地皮草!”我对他承诺。方平抬头望了一眼黑窟窿,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我站了起来,对队长说:“不要转化它们,我们选择离开地下城。”我和方平站在地下城的闸门前,厚厚的塑革门分割地面与地下两个世界。方平怀里紧紧抱着那盆地皮草,它们被罩在温笼里,看起来就像是娇弱的婴儿。我扯了扯方平:“一旦打开这道闸门,我们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不劳而获的温暖将离我们而去,我们需要奋斗获取热量,还有随时冻死的风险。”“但,我们能活在阳光下。”方平笑着说,他笑得很灿烂。从知道地面上有人时起,我就知道,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生命都渴望萌发,没人愿意一直待在壳子里。我带着方平,果决地走出了地下城。迈过闸门的那一刻,我感觉似乎有一颗种子正破壳而出,拥抱着新生的活力。我们来到了地面上,根据指引前往坐标地。接近目的地的时候,我远远地望见了寒翠色的雪松林,其中最大最高的那一棵看上去格外亲切,好像与我有莫名的缘分。尽管它们才只有半个人那么高,但我仿佛看到了,在这片冰雪的世界里,连绵着一整片茂盛的林海。我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后来每年春节的时候,我都会回到地下城,向苏醒过来的人讲述这个故事。故事中的队长,比我想象得要宽宏大量,只要我以一块煤矿石为代价,弥补开门损失的热量,他就会放我进去。甚至到后来,我还在地面上遇到过他,与他畅谈了许久。再后来,地下城的大门就不是常年封闭了。总会有勇敢的生命,愿意在冰冷的雪地里创造奇迹。(完)




 · 戳【阅读原文】·收获2022科幻春晚小说

2022科幻春晚合作媒体

澎湃新闻 封面新闻 微博文学 微博科普 文学报


2022科幻春晚合作伙伴

喜马拉雅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博峰文化 博集天卷 次元书馆 戴森球计划 读客文化 果麦文化 后浪出版公司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机核 惊奇电台 科大讯飞 摩登天空MVM 摩点众筹 赛凡科幻空间 森雨漫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世纪文景 文化有限 星之所在科幻书店 仙境之桥 新经典文化 新星出版社 圆梦筑成 译林出版社 英美剧漫游指南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红披风 52TOYS ACTOYS AstroReality爱宇奇 BBC《神秘博士》 JOYTOY ROKR若客

责编 圈圈题图《星际穿越》截图主视觉 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