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你猜中了上帝的骰子,会跟祂去赌一把吗?| 科幻小说

李鹏 不存在科幻 2022-07-18
6月,不存在科幻的主题是「命运的交错」上帝是否投骰子,是物理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个故事里,一位物理学家把握到了其中的秘密,想要和上帝做一个交易……
李鹏 | 计算机博士,大学教师,现从事雷达目标跟踪和智能信息处理相关研究,2021年蝌蚪五线谱最佳新人,代表作《赌徒悖论》《非观察者》《137》《至永远不会收到此信的爱人》等散见于不存在科幻、银河边缘、蝌蚪五线谱、ONE·一个等平台。

赌徒悖论全文约13300字,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再次见到陆琛时,他残了一条胳膊,正把唯一健全的手伸进垃圾箱里,似乎在翻找着什么。不一会儿,一个脏兮兮的矿泉水瓶出现在了他手里,陆琛脸上也流露出一丝笑容,小心翼翼地放进挂在腰间的编织袋里,然后一瘸一拐地向另一个垃圾桶走去……说实话,见到陆琛如今变成这副模样,我有些纠结到底要不要见他一面?但纠结过后,内心中的愧疚最终战胜了怯懦,于是我快步向他走了过去。陆琛见到我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我会来访,他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张了张嘴没说出半个字。最终,他带着我去了废品回收站里的一个破瓦房,那种屋顶都破了个洞的危房,也是他如今的住处。我们坐在屋里的小板凳上,沉默良久,因为似乎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直到我感到坐立不安时,陆琛率先开口了,问我最近过得怎么样?我回答说很好,不久前结了婚,妻子已经怀孕。他听后点点头,说很羡慕,再就没多说什么。就这样,我们再次陷入了沉默,不约而同都在望着屋顶的破洞发呆,就像在凝视记忆牢笼的一处缺口,里面藏着我与陆琛一起经历的离奇故事,那个关于希格斯粒子创造悖论的故事……陆琛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师,他从小就接受着最好的教育,也有幸长了一副俊朗的外表,上天似乎把一切人们所羡慕的东西都赐予了他。因此,他眼眸深处总散发着无法掩盖的自信,以及敢于挑战一切的反叛精神。陆琛博士毕业后任职于深圳大学,记得第一次见他就是在深圳大学主办的一个学术论坛上。那天,他兴冲冲地来到我面前,先是自我介绍说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然后说想在会后邀请我去喝杯咖啡,顺便聊聊合作研究的事。这种合作在学术领域很常见,我欣然同意。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场简短的谈话,改变了我们两个人的人生轨迹。那是学校内的一家小咖啡店,有校园气息,僻静,吧台上还趴着一只老板养的肥猫。我们在靠窗的角落坐下,点了两杯咖啡,然后陆琛开门见山向我介绍起了他的研究领域——量子叠加态原理。量子叠加态,也被大众称为“平行宇宙”,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即是说每种可能性都会引起宇宙进行一次分裂。实际上,物理学界对于这项理论褒贬不一,有人说它很好地诠释了薛定谔方程,但大部分人却认为这种无法证伪的诠释毫无意义。很不巧,我恰恰是大部分人之一,因此在陆琛滔滔不绝的时候,我实际上没太在意他讲了些什么,甚至注意力一度落在吧台上那只肥猫身上,在想那小家伙吃多少猫粮才能长出来这一身肉膘?陆琛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不在焉,就问我对他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吗?我点点头未作隐瞒,告诉他很难相信这项无法证伪的研究。他耸耸肩表示理解,说毕竟平行宇宙更像是科幻而非科学,但突然话锋一转,又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我有个有趣的想法,若平行宇宙之间能互相通信,是否就能证明平行宇宙存在了?”接下来,他向我讲述了这个想法。陆琛从兜里掏出一袋肉干零食,指了指吧台上那只肥猫,说要跟我打个赌,赌打开肉干后猫会不会过来?我想了想,看了看肥猫那肉嘟嘟的大圆脸,说应该会吧?于是他撕开包装袋,还特意冲肥猫挥了挥,结果小家伙只是懒洋洋往我们这边瞥了一眼,打了个哈欠,然后把头扭到一边假寐了起来……“哟,你输了。”陆琛笑着对我说,我点点头,的确没想到肥猫竟看不上这点肉。接着,陆琛向我解释了这场赌局的用意。他说按照平行宇宙的观点,在赌局产生的那一刻,宇宙在量子层面分裂成了两个,一个中的肥猫过来吃了肉干,而另一个中的肥猫则很傲娇地把头扭到一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完全无法感知平行宇宙的存在,历史仿佛是唯一且连续的,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每个平行宇宙中都会“分裂”出一个“我”,就像树枝不断地分叉,这些“我”共用着一个过去,却各自有着独立的未来,这也是平行宇宙既无法感知也无法证伪的原因。但事情若反过来想,虽然平行宇宙之间毫无关联,却共用着相同的过去。若有种方法可以从未来向过去发送信息,是否平行宇宙之间就能通信了?举例来说,在刚才关于肥猫的赌局中,若我有能力向过去的自己发送短信,写“猫没吃肉干”,那么过去的我是否能预知未来?仔细想想,答案或许是:我依然对未来依然一无所知,因为若平行宇宙理论正确,我接收到的就不会是一条短信,而是两条,分别是“猫没吃肉干”和“猫吃了肉干”,它们来自两个平行宇宙。这似是一个悖论,又似是一种证明平行宇宙存在的方法。说实话,陆琛这想法让我眼前一亮,我听到过不少关于“时空通讯”的想法或悖论,却第一次听到有人从平行宇宙角度来谈论这个话题。当然,他所说的这些都建立在“向过去发送信息”这个基础上,因此我立刻就明白这次来找我谈合作的原因了。实际上我最新的一项研究恰好与一种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粒子有关——单线态希格斯粒子,它拥有一项极为特殊的能力,就是波函数有机会坍缩到最多大约半小时之前的“过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给半小时前的自己发短信”即将成为现实,因为这种粒子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非干涉量子状态下才能跨越最多半小时的时间,且无法携带信息,所以并不违背那些时空悖论。“你是想……用希格斯粒子来验证平行宇宙的存在?”我问道。“没错,希格斯粒子虽然无法携带信息,但‘向过去发射粒子’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不是吗?”陆琛回答。就这样,那场改变命运的合作定了下来,我邀请陆琛有空到我位于澳门大学的实验室详细交流。陆琛笑了笑,说离得不远,随时有空。我也笑了,说随时欢迎。我们端起咖啡碰了个杯,共同憧憬着一个突破性的实验结果……
三天后,陆琛如约来到了我的实验室。我首先带他参观了有关希格斯粒子的实验设备,他一边听我讲解,一边摸着下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当我把整个实验流程介绍完毕后,陆琛突然问了一个很犀利的问题:“既然能把希格斯粒子发射回过去,有没有办法在过去接收到它?”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想过,但实施起来不容易,因此我向他解释了技术难点。却见陆琛听后点点头,说:“我倒是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试试。”于是,接下来几天里陆琛留在了我的实验室,研究起那台发射希格斯粒子的设备。不得不说,若让我描述出心目中天才的模样,那完全就是陆琛。在这次合作研究上,他搞起科研来就像是不知辛苦的蛮牛,除了去学校食堂吃饭就一直泡在实验室里,甚至有时晚上都不回宾馆休息。许多我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难题,他竟然一眼就看穿要点,然后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提出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不出意外,这家伙很快就研究出来了一个希格斯粒子的接收靶,并且还设计了一个验证平行宇宙的简单实验。实验的逻辑是这样的:他制定了一个规则,抛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就向过去发射希格斯粒子,反之则不发。规则简洁明了,却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悖论:若接收到粒子但硬币反面朝上,粒子是谁发射的?若未接收到粒子但硬币正面朝上,发射的粒子到哪里去了?很显然,这个简单的规则或许能打破历史的逻辑自洽,只有考虑上平行宇宙的因素,一切才能说得通。然而,当实验被实施后,我们所预言的“历史逻辑破缺”现象却并未发生。我们发现只要提前接收到了粒子,抛出来的硬币就必然是正面朝上,反之必然是反面朝上。这一实验结果不得不让我俩陷入深思,虽然它在证明平行宇宙方面失败了,却揭示了一个更加离奇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是否接收到粒子’来预知硬币的朝向!更诡异的是,当我们临时决定不按规则执行时,时空也仿佛早就知道了一切,并精心埋下伏笔让逻辑通顺。比如有次实验中,接收靶未提前接收到粒子,抛出来的硬币不出意外是反面,陆琛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后突然开始操作粒子发射器,准备违背规则人为创造逻辑悖论。但当他完成发射操作后,意外发现接收靶有一处电源接触不良,因此“之前未接收到粒子”这件事的逻辑一下子变得自洽了起来……这种情况林林总总还有许多,我们发现时空异常偏爱“逻辑通顺”,似乎在用尽“一切手段”保证历史中不会出现悖论。这是为了保证平行宇宙的信息不会在历史中交叉吗?我和陆琛无从得知。目前,这场有关平行宇宙的实验,依然还保持着那种似是而非的朦胧感,我们似是发现了很多现象,却又无法严格证明其中任何一个。于是研究进入了瓶颈期,很久都未获得新的突破。直到有一天,情况出现了转机。那天,我早晨来到实验室,看到陆琛顶着个黑眼圈坐在椅子上,手里还拿了一副扑克牌,正望着实验设备发呆。看到我进门,他似乎一下子又来了精神,向我挥舞着手中的扑克牌,说要跟我玩个赌局。由于已经跟陆琛混得很熟,我第一反应不再是对他的异常举动感到莫名其妙,而是知道这家伙肯定又有新点子了。赌局很简单,我俩都从扑克牌中随机抽一张牌比大小。我刚做出动作来要抽牌,陆琛却制止了我,然后跑到实验设备那里捣鼓着什么,等他弄好后才开启这场赌局。我们依规定各抽了一张,然后同时翻开扑克牌,我抽到了7而陆琛抽到了J,这家伙赢下第一局。我很好奇地问陆琛搞这个赌局想表达什么?他却摆摆手让我先别急,继续赌几局再说。就这样,赌局一场又一场的持续着,但每次赌局开始前陆琛都要去设备那里操作。一开始我并不明白他在干什么,但慢慢,我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了。陆琛一直在赢,没输过!显然,他一直在赢的原因一定与希格斯粒子有关。但赌局必然会产生“输”和“赢”两个平行宇宙,理论上我们不可能一直分裂进“赢”的宇宙中,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已没心情玩这无聊的赌局,赶紧问陆琛是不是找到了“选择性进入”特定平行宇宙的方法?陆琛也把手中的牌往桌子上一扔,先是摇了摇头,而后又笑着点点头,告诉我这种说法既正确又不正确,因为进入自己喜欢的平行宇宙不一定非要“选择”,还可以……接下来,陆琛这家伙再一次向我证明了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抛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他说每件事情其实都有无数种可能,但分裂出平行宇宙的数量为什么是有限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时空在之前的实验中表现出“偏爱逻辑通顺”的特性,会选择逻辑上最“顺理成章”的情况进行分裂。例如,宇宙会分裂成“赌赢”或“赌输”这类逻辑通顺的情况,却不会分裂出“我变成超人操纵赌局”这种逻辑上很难实现的情况。因此利用好这一点,用悖论给宇宙施加分裂难度,就可以把自己不喜欢的宇宙统统“擦除”。就在昨晚,陆琛想出了一套有趣的“赌徒规则”:一、赌局结束后,除赌输之外,其余情况不论是否参加赌局,都必须向赌局前发送一个希格斯粒子;二、如果知道自己赌局会输,赌徒就不参加赌局。这套“赌徒规则”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条规则的答案很明显,只要陆琛在赌局前没接收到粒子就说明他赌输了,反之他有可能赢,也有可能根本没参加赌局。但第二条规则却与第一条冲突,因为输了就代表他必须发射粒子,这就在“输”的平行宇宙中人为创造了一个悖论。存在悖论的平行宇宙不符合时空对‘逻辑通顺’的偏好,因此‘输’的平行宇宙根本不会分裂出来。“在赌徒规则下,你作为一名赌徒将永远提前接收到粒子,预示着你永远不会输掉赌局。”当陆琛说出这个结论时,我直接惊呆在了原地,因为“永远赌赢”的逻辑实在太怪异了,以至于我无法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一切。陆琛说他昨晚也以为自己只是在异想天开,但刚才一遍又一遍地赌赢证明“赌徒规则”竟然真的可行,那岂不是说一个人可以在“赌徒规则”下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多么富有诱惑力的一句话,我能看出陆琛说出这句话时眼底有一抹疯狂在闪动。但时空真的会老老实实地被我们人为创造的悖论戏耍吗?或许,人不能太高估自己的力量……
澳门,赌徒的天堂,空气里都回荡着筹码的脆响。我博士毕业后就一直在澳门大学任职,虽然对赌场充满好奇,但一直没跨进过它的大门。倒也不是怕赌场里有什么三教九流,澳门回归后博彩行业早已改革得非常正规,赌场也变得更像是一座休闲度假中心。实际上,我不去赌场的最大原因是我这人向来输不起,花掉一百块我不会心疼,但把一百块钱输掉会让我郁闷一整天,所以干脆就离着赌桌远点的好。我虽不想去赌场,但第一次来澳门的陆琛却充满了好奇,闲暇之余一直催着我带他去赌场开开眼。尤其是那天用扑克牌验证了赌徒规则之后,陆琛又找到一个去赌场的崇高理由——为了科学。他说我们两人之间的扑克牌实验太过简单,想要验证赌徒规则就必须用更加复杂的环境,显然赌场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此刻我们站在了澳门标志性的赌场——新葡京赌场的大厅里。“这地方跟电影里演的一样啊。”第一次来赌场,陆琛不禁感叹道。我也忍不住点头称是,环视四周摆满了大厅的牌桌和荷官,仿佛置身于90年代的香港赌神电影里。当然,惊叹之余我们并未忘记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做实验,看看赌徒规则在牵扯到众多人命运的赌场里能否起作用。陆琛已经事先把希格斯粒子的发射器和接收靶装载到了车的后备箱里,此刻他手持一个巴掌大的遥控器,这样就实现了在赌场里遥控车里的设备。等兑换完筹码后,我们选了个赌大小的牌桌来做实验。陆琛知道我有输不起的毛病,因此他都是用自己的钱下注,赢了钱自然也归他。结果发现,他只要把价值100元筹码放到桌上,一转眼筹码就变成了200元,这不禁令他感叹赌徒赚钱可真是快——尤其是不会输的赌徒。实际上,陆琛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手头上却一直缺钱。科学实验对金钱的消耗就像一个无底洞,像我这样有科研项目支持还好,但陆琛研究平行宇宙这种“小众”课题根本申请不到足够的资金,因此他一直在花自己的钱补贴实验消耗。如今,科学以这种奇怪的方式第一次回馈给他金钱,给人一种荒诞的讽刺感。慢慢地,陆琛手上的筹码越来越多,从两个变成五个,五个又变成十个……他似乎乐在其中,有些停不下来了的架势。“陆琛,今天就赌到这里吧。”当陆琛不想再小打小闹地下注,直接把所有筹码押上去时,我立刻讲话打断了他的动作。在我看来,今天到赌场的目的是来验证赌徒规则还有什么漏洞,陆琛却沉浸其中看上去真的像个赌徒,不禁让我内心有些不安。但陆琛却不以为然地让我放心,他说今天赢了这么多把说明赌徒规则无懈可击,再多玩儿两把就走。说完,陆琛把手上所有筹码押上牌桌,随着荷官开出最终结果,他又赢了。陆琛从牌桌上拿走双倍的筹码,掂了掂,满意地对我说:“虽然是搞科研,但没人跟钱过不去,要不要也来赌两把?”我从他眼神里看到了自信的光芒,搞得我心里痒痒的,毕竟搞科研真心挣不了多少钱,谁会跟钱过不去?不过钱来得太容易却让我心中有些不安,于是摇了摇头说下次再玩,就继续默默看着他不停地赢。然而,谁能想到在一小时之后,我却亲眼见证了他输光一切……毫无疑问,赌场里一直赢会招来麻烦,于是看陆琛赢得不少了,我对他说:“差不多了,今天先走吧,改天咱再一起来赢。”陆琛听后点点头,说去上个厕所马上回来,再赌最后一把就走。但他回来后,我却发现他手中的筹码竟然多了好几倍!我赶紧问他从哪搞来这么多筹码?他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些许疯狂,告诉我他把所有财产都兑换成了筹码……接下来就如我所言,陆琛输了,输光一切。当他看到赌局的结果时,整个人一下子陷入呆滞状态,一遍遍自语着“怎么可能”,而我站在一旁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这就是赌博,陆琛一瞬间输掉了自己所有的钱,甚至赔上了挪用的科研经费,只因为在赌桌上押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而已。我想要安慰他两句,却不知该怎么开口。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他会在押注前依然接收到那个代表着“赌赢”的粒子?“一定有什么漏洞!”看着手中的遥控器,陆琛喃喃自语,他很快又调整好情绪,那属于科学家的执著再次回到了眼眸中。只见他把那个并不大的遥控装置捧在手上,决定严格执行规则不发射粒子,想要弄明白空间是不是为了让他输而不惜产生悖论。然而,最终却发现事情的真相其实并不复杂。在时间即将到达30分钟这个窗口期的时候,竟然是一个匆匆而过的赌徒“碰巧”不小心碰掉了他手中的装置,而装置又“碰巧”落在一个掉在地上的筹码上,筹码最终“碰巧”触发了发送按钮……这就是时空给他演绎的答案,用一连串的“碰巧”来避免悖论产生,让他这个“不会输”的赌徒一次就输光一切……那一晚可以算是陆琛人生的转折点,他喝了很多酒,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像死尸一样的他拖回学校的宾馆。第二天我再过去时发现他已经退了房,连个招呼都没跟我打就匆匆离开了,给他打电话也不接,搞得我害怕这家伙是不是去借高利贷回赌场翻盘了?好在后来知道陆琛并没有那么莽撞,只是离开了澳门,或许是赌怕了,亦或许是想研究透输的原因再来赌吧。之后一直没再联系到陆琛,后来听说他因为擅自挪用经费的事被厦门大学辞退,好在学校给他留了几分面子没起诉他,至少免去了牢狱之灾。不过陆琛在科研圈子里肯定是再也混不下去了,此后只能剥离科学家的身份,做做其它行当。这件事过后我又过上了按部就班的科研生活,有了陆琛的教训赌博这件事我再也不敢去碰,希格斯粒子的相关研究也没有更大突破。大约在半年后,我在实验室里忙活论文的时候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发现消失已久的陆琛竟然站在门外。他没了半年前落魄,似乎初次见他时的自信与傲气又回来了。一见面,陆琛就向我解释说之前一直没脸见我,直到最近才慢慢缓过来,这次特意来找我是为了叙叙旧。我自然是持欢迎态度,毕竟那晚的疯狂只是鬼迷了心窍,若我当时也沉迷在“放下筹码就立刻能翻倍”的赌桌上,没准最终也会做出与陆琛相同的事情。我们在学校外面选了一家不起眼的咖啡店,如第一次见面一样,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起了这半年里的故事。我问陆琛半年来过得怎么样?他叹了口气,说输了后就一直在研究这个该死的宇宙,终于弄明白了他输的原因——时空不是没办法避免悖论,而是会考虑成本和收益。他告诉我,时空偏爱“逻辑通顺”是其亘古不变的特性,但靠着赌徒规则大幅改变命运会被时空视为“不通顺的逻辑”,而纠正这种不通顺,就是所谓的“收益”。同理,一系列复杂的巧合也是不通顺的逻辑,它们可以用来避免悖论出现,却也同样成为了所谓的“成本”。之前那场压上全部财富的豪赌,显然可以给命运带来重大转折,因此“收益”太大,赌徒规则也从必赢转为了必输。赌徒规则实际上是一场赌徒与时空的博弈,想要赢得更多,就必须让时空修复悖论付出的“成本”更大。陆琛告诉我,半年前虽然在赌场里经历了惨败,但被实验室开除后为了维持生计,他在这半年里又多次来到澳门去赌场赢钱,只不过不知该怎么面对我就没来找我罢了。不过探究出“成本”和“收益”的规则后,陆琛赌起来就收敛了许多,每次都会精心计算二者,保证自己能小赢一笔又不改变太多命运。说来也可笑,目前作为职业赌徒的陆琛,竟然比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我挣得多好几倍,搞得我难免心中有些不平衡。不过陆琛从低谷中走出来毕竟是好事,或许他一直这样精心求稳地赌下去,最终也会成为一个小富翁吧?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却再次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在这家小小的咖啡店里,我与陆琛聊了许久,有对过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但我发现在聊天的过程中,陆琛变得越来越心不在焉,时不时会向一个方向瞥一眼,我顺着那个方向看去,视线落在了吧台上。这家咖啡店刚开业不久,我也是第一次来,环境布置的很简洁,却也很温馨,能看出来开这家店的人在装修方面用心了。刚才吸引了陆琛注意的并不是吧台的摆设,而是站在吧台后那人——一个笑容像阳光般温暖的女人。似乎看出我发现了他眼神里的小秘密,陆琛呷了一口咖啡,笑着说今天的咖啡特别好喝。我自然是听懂了他的意思,也笑了笑,让他没事就多来澳门尝尝。厦门离澳门开车也就两小时的路程,因此之后的日子里陆琛经常叫我一起来喝咖啡,一来二去,我俩算是跟咖啡店的女老板混熟了。女老板名叫宋思娜,朋友们都称她娜娜,大专毕业后投奔亲戚来澳门发展,于是开了这家小咖啡店。当陆琛告诉娜娜我俩是物理学家的时候,她眼神里明显露出了崇拜的神情,并表示自己一直以为科学家都是戴着眼镜的书呆子,没想到会像陆琛这样长得还挺帅。被夸后陆琛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我呢,说实话被无视后有点小尴尬。陆琛与我这个一直单身至今的书呆子不同,他从小到大没少接触女孩子,因此跟娜娜聊天时一点不怯场,甚至有时还把对方逗得花枝乱颤。我则只能在一旁喝着咖啡听陆琛夸夸其谈,插不上什么话。不过这家伙虽然跟娜娜聊得火热,但我却看得出来娜娜只不过是好奇搞科研的生活罢了,其实对陆琛本人并没有其它的兴趣。所谓当局者迷,陆琛总是信心满满地表示自己追到娜娜易如反掌,我每次看到他自信的笑容也只能回以微笑,有些事不好戳穿。直到有一天,陆琛自认为时机成熟了,准备好一大堆鲜花和礼物来到咖啡店,准备给娜娜来一场浪漫的告白。然而,却发现一辆法拉利停在了店门口,车上下来一个高大英俊的帅哥,大步走进咖啡店,而娜娜像一只小鸟一样笑嘻嘻地扑到了对方怀里……我记得那晚陆琛喝了许多酒,他告诉我自己有如此有趣的灵魂,没想到却输在了那几个臭钱上。他抱怨说那开法拉利的家伙摆明了对娜娜只是玩玩而已,娜娜为什么这都看不明白?凭什么被有钱人戏弄?陆琛不断地絮絮叨叨,我则只能试着安慰他,说:“唉,既然比不过人家,就学会把心放宽吧。”没想到这句“比不过”一石激起千层浪,陆琛脸色阴沉下来,攥紧了拳头,反问我:“如果我有办法比得过呢?”最终,陆琛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赌一把。几天后,陆琛再一次来找我,一见面就悄悄掀起自己的衣角,给我看绑在他身上的东西。只瞥了一眼,我就被吓得后退了一步,冲他喊道:“你疯了!”在我眼里陆琛的确是疯了,因为我看到他身上绑着的,竟然是矿上用来炸石料的雷管!但他却摆摆手,告诉我他没疯,只是对方既然在金钱方面有优势,那自己就要靠智慧来赌一把大的,用赌徒规则来赢下娜娜。陆琛说他把粒子的发射器和接收靶都绑在了身上,二者之间设立了极为复杂的密匙,只有他自己知道,保证了只有通过发射器射出的粒子才能被接收靶捕获。接收靶一旦接收到粒子,被锁在身上无法取下来的雷管会立刻进入29分钟的爆炸倒计时。在整套装置中,唯一能阻止雷管爆炸的控制器镶在了那枚求婚戒指上,只有当娜娜纤细的手指戴上戒指时,雷管的爆炸倒计时才会停止。这项计划的逻辑还是基于赌徒规则,当陆琛想要获得的“收益”变大时,为了保证自己一定赢,就必须用难以弥合的悖论把空间的“成本”变大。雷管确保了陆琛、接收和发生装置共同毁灭,则接收到粒子后就形成不可能有人发射粒子的“绝对悖论”。因此陆琛赌输时,时空所付出的“成本”一定大于“收益”,也就是说时空一定会让他赢!说实话,这套逻辑虽然行得通,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似的,就问他万一真的赌输了怎么办?陆琛耸耸肩,微笑着说:“那就赔上条命呗,放心,快要炸的时候我自己跑开,不拖累别人。”说罢,陆琛让我一起去见证这场与时空的豪赌,然后拿着求婚戒指向外走去。而那一刻,我彻底见识到了这家伙骨子里的疯狂。不久后,我们来到了娜娜的咖啡店,但眼前却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咖啡店没开业……“这是什么情况?时空是想让你连赌桌都摸不到吗?”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我扭头问陆琛,他似乎也有些迷茫,摇头告诉我他也不清楚。然而,就在这时,我发现陆琛身上的雷管突然开始倒计时……赌局竟然启动了!但娜娜到底在哪?连赌桌都找不到,时空为什么会直接开启赌局?“赶紧分头找!”顾不得想清楚所有问题,陆琛当机立断冲我大喊一声,然后立刻朝一个方向找去。我也不敢有耽搁,跑向另一个方向去寻找娜娜。不知找了多久,当我已经有些绝望时,不远处的海边,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了我的视野——娜娜!那个美丽姑娘正独自一人坐在礁石上,手里拎着一个酒瓶,望着被夕阳映红了的大海,任海浪泛起的水花拍打在身上。找到了娜娜,我长舒一口气,赶紧给陆琛打电话让他过来。陆琛赶过来时气喘吁吁,但不敢有丝毫的耽搁,深吸了一口气,快步走向了那片礁石。醉醺醺的娜娜看到他时先是一愣,而后不知为何大笑了起来,随手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示意他坐下。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远远看着娜娜一边举着酒瓶子往嘴里灌,一边在向陆琛抱怨着什么。其实仔细想来,无非是感情被骗、出轨、捉奸之类的老套戏码。陆琛似乎也没兴趣听娜娜倾诉,一直在低头看表,显然雷管的倒计时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这场与时空的豪赌即将揭晓答案。最终,在时间所剩无几,我急得直跺脚的时候,陆琛终于强行打断了还在喋喋不休的娜娜,直接掏出来戒指,单膝跪地。结局自然不言而喻,王子一番深情告白,公主大哭着戴上戒指,陆琛赌赢了。时空终究是屈从于了对逻辑通顺的偏爱,甚至为了让逻辑更合理,还对这场突兀求婚的过程做了一系列铺垫。这也侧面说明时空拿足够疯狂的赌徒毫无办法,陆琛从此可以绑着炸弹赢取任何他想要的东西,钱财、声望、地位,甚至是另一个人的人生……
人们总说,命运是最大的庄家,当它赐予你蝇头小利时,请保持头脑清醒,并立刻带走所有赢来的筹码。陆琛显然不喜欢这句话,自从他从时空手里赢得了娜娜后,似乎尝到了疯狂的甜头,于是开始了一段每日绑着炸弹的生活,甚至还去了一个更大的赌场——股市。陆琛设计了一套严谨的选股票策略,并用赌徒规则确保股票在卖出时只涨不跌。整个流程全自动完成,接收靶的密匙只有他自己知道,避免了时空把人为因素当做“巧合”来利用。若自动卖出时的股价下跌,相关技术资料、粒子发射器、乃至他本人,都会在炸弹的火光中化为灰烬,创造一个修复成本极其高昂的“终极悖论”。很快地,陆琛就成为了国内著名的金融投资人,每日灯红酒绿,与香车美女为伴。可惜苦了的,却是被他承诺过未来的娜娜。我一直觉得陆琛对娜娜的那场疯狂求婚只是赌气,是在赌场被时空戏耍后对全世界的赌气,或许他自己都没想到真的能赌赢。陆琛也的确对娜娜体贴了几年,但随着陆琛越赌越大,在名利场上越走越远,对娜娜的热情自然也就淡了。当那股子冲动劲过去后,当身边围绕着各色美女时,娜娜在他心中还会有地位吗?如果换做是我应该会保持初心,但心高气傲的陆琛显然不会。这几年我与陆琛也很少联系,我知道他不再关心科学,而他知道我依然不想成为赌徒,所以根本没什么可交流的。娜娜倒是经常联系我,每次都捧着电话向我倾诉几个小时,说陆琛不再关心他,说陆琛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说陆琛某天打了她……我默默听着,却无能为力,陆琛从时空手里赢来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妻子,却把婚姻发展成一场悲剧,我只能为娜娜的命运感到惋惜,希望她能早日结束这种痛苦。不过,娜娜似乎还舍不得拥有的上流社会生活,这点我也是知道的。就这样,陆琛度过了一大段顺风顺水的岁月,但令他想不到的是,最终岁月会戛然而止。那是一个宁静的下午,我在实验室里悠闲地看着论文,手机突然响了,号码显示是陆琛。陆琛的语气特别严肃,说想要约我见一面,有事求我帮忙。我答应了他,心里明白能让陆琛求到我的事情,一定又与赌徒规则有关。见面的地点约在了我们初遇娜娜的那家小咖啡店,已经换了老板,但店面的装修风格没变。我和陆琛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着希格斯粒子相关的事,竟有一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觉。没有多余的寒暄,陆琛直奔主题,说他遇到了生死攸关的大麻烦。陆琛说他最近又入手了一支股票,并用赌徒规则保证自动卖出时一定会涨。然而,这支股票最近却爆出了重大丑闻,股价正断崖式下跌,眼看是不可能涨回去了。他秘密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发现有另一家投资机构正在“做空”这支股票。这场赌局显得极其不正常,似乎时空突然发难想置陆琛于死地,难道时空已经不怕悖论了?还是说陆琛创造悖论的行为失败了?对于把炸弹锁在身上的陆琛而言,每一种可能都代表着死亡。他调查了那个正在做空股票的投资机构,结果发现幕后老板竟然是……陆琛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说道:“一个研究希格斯粒子的物理学家。”这句话令我大为震惊,瞬间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因为我发表的论文都是公开的,很可能有其他科学家也发现了悖论的事!难道那个“做空”股票机构的幕后老板也发现了赌徒规则?不知是一场单纯的巧合,还是一直在“输”的时空有意为之,两名利用悖论作弊的赌徒竟然碰到一起,开启了一场你死我亡的生死赌局。如今,两个赌徒站在了对立面上,说明不管谁输都会创造一个悖论,因此赌局的结果反而对时空而言没有区别,平行宇宙会照常分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赌局成了两个作弊者的一场公平较量,双方都需要用正常手段影响股价,来增加自己进入“赌赢”宇宙的概率。这就是陆琛今天来找我的原因,他想到一个破局的方法,需要我的帮助。我问他想到了什么方法?结果,这家伙再一次向我展示了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说出一个让我震惊的逻辑——向未来发送希格斯粒子!陆琛想要制造一个即合理又诡异的逻辑闭环。赌徒规则照旧,但在赌局前,接收靶接收到粒子后不再丢弃掉,而是把这个粒子发送到赌局结束后的未来。与此同时,未来赌赢的“陆琛”会在接收到粒子后,再把这个粒子发送回过去来完成赌徒规则。这样就形成一个闭环:“未来”的粒子来自“过去”,“过去”的粒子来自“未来”。希格斯粒子将会像一个囚徒一样被困在时空循环里,这也等于给时空嵌套了无数层悖论!当两个赌徒相遇时,双方比拼的就是谁能给时空创造更加难以弥合的悖论,陆琛的悖论等于把“赌赢的未来”和“过去”用一个嵌套的循环牢牢绑死,甚至时空都很难再用“巧合”来让陆琛赌输。“时间紧迫,这次希望你能帮我一起研究向未来发送希格斯粒子的技术,这关系到我的命!”陆琛的语气中带着恳求之情,但我却有些犹豫,毕竟赌桌的另一边也是一条人命……最终,我犹豫了良久,默默欣赏了一番这小咖啡馆熟悉的环境,告诉陆琛可以帮他,但赢了后要记住别再让娜娜伤心。陆琛听后大喜过望,发誓这次能活下来一定改过自新,不再每天花天酒地。就这样,我和陆琛又开始了合作研究,像当年一样,所有的技术难题都被快速解决,我们很快研究出了向未来发送希格斯粒子的技术。技术研发成功之后,那支决定陆琛命运的股票果然开始大幅上涨,甚至一度涨回了被“做空”之前的价格,我能体会到陆琛那种起死回生的喜悦。然而,在赌局结果揭晓的最后一刻,他却输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风吹进破旧的瓦房带进来些许凉意。我把思绪从过往中抽回,看了一眼身旁的陆琛,发现他依然眯着眼睛望向屋顶破洞外的天空,显然还沉浸在回忆里无法自拔。“这么多年了,我呀,一直想知道,时空是怎么填补掉那个悖论的?”陆琛突然开口,眼神也慢慢收回。他告诉我,他的身体快不行了,能撑到现在完全是为了等待时空的一个答案。接收靶的密匙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有别人发射粒子,在不知道密匙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被接收,那么赌徒规则里那个提前接收到的粒子到底来自哪里?他不甘心,不甘心时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无视了悖论。但今天看到我来,或许答案就要揭晓了……看着陆琛那执著的眼神,我的内心只剩下了叹息,或许这就是赌徒的宿命,不论当初从赌桌上获得过什么,只要让自己的贪婪膨胀,终将十倍奉还。正如眼前的陆琛,在那场赌局前他拥有世间最美好的人生,有娜娜这样美丽的妻子,有超越劳苦大众多少倍的财富,却在“永远赢”的贪欲中越陷越深,在炸弹的爆炸声中一切都化为乌有。那次爆炸中,陆琛的炸弹伤及了许多其它无辜的人,毁掉了半个交易所,却不知道时空是不是故意在愚弄他,竟让他活了下来,成了如今这副残疾的模样。之后,陆琛因涉嫌制造爆炸物接受了审判,没收掉全部所有财产,但监狱面对他这幅不人不鬼的模样,很快又通过减刑把他给放了出来,任他自生自灭。如今,背上案底后没人愿意雇他这个残废干活,更没人愿意再搭理他,陆琛只能靠着捡垃圾卑微地活着。至于娜娜,陆琛说自从他出事后,娜娜就再也没出现过……“你用那场赌局操纵了娜娜的命运,这件事她知道吗?”我突然问陆琛,他听到后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又点点头,似乎在逃避着什么。陆琛告诉我,虽然所有事情都瞒着娜娜,但她应该早就有所察觉。有一天,陆琛发现娜娜偷偷查看了他的专用电脑,里面有关于赌局的一切资料,或许那时候娜娜就知道真相了吧。“陆琛,别再执著于答案了,我这次只是来看看你,带不来时空的答案。”听了我的劝说,陆琛的目光黯淡了下来,点点头,说他明白了。然后他像失去了最后一丝力气似的再次望向天边,沉默不语。我看着陆琛如今这副模样,叹了口气,起身离开了瓦房。最终,陆琛至死都没有等到答案。其实,有时候答案真的很简单,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空间想要解决那个悖论根本不费吹灰之力。我相信以陆琛的智慧,他并不是想不到那一层答案,只是根本不愿去想吧。又过了半个月,我在证券交易所完成一场交易后,想再次探望一下陆琛,来到垃圾场后却发现那瓦房早已人去楼空。询问了附近的店铺老板才得知,陆琛早在几天前就在瓦房里离世了,社区收拾掉了他那些破烂儿遗物,这世上,从此失去了关于他的一切痕迹……那天,我怀着极为复杂的心情回到家,回想陆琛传奇的一生,内心算不上悲凉,却也有几分感慨。一旦上了一次赌桌就没有回头路了,内心的欲望会不断驱使着赌徒“再赌一局”,直到输光一切,直到付出生命。我不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陆琛,也不希望像他那样最后的理智被疯狂吞噬。“你怎么了?脸色不太好?”看我进屋后心情不好,怀孕的妻子挺着肚子过来询问。我摆摆手,告诉她没事,只是得知那个人走了,心里不太舒服。妻子显然知道我口中的“那个人”是谁,脸色也变得复杂了起来。我发现气氛不太对劲,赶紧卸下身上刚刚解锁的炸弹,把妻子揽进怀里,看着她美丽的眸子,温柔地说:“别担心,娜娜,我会给你世上最好的生活,不会成为下一个陆琛的……”(完)

  ///  

编者按本篇作品通过一个量子力学方面的因果悖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想:如果时空有自己的意志,而物理学家拥有了打破因果的能力,他能否去跟时空做交易,让因果顺从自己的意志来进行?于是,科学推论演绎到了生活伦理的抉择,总体来说,这是个劝善惩恶的故事,走过红线的物理学家最终受到了命运的惩罚,但是,小说中提出的可能性,在更广阔的的领域,能够引发我们更多的联想。 ——宇镭

 推荐阅读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宇镭  题图 《源代码》截图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不存在科幻全内容

 点「赞」「在看」并转发朋友圈 传播中国科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