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后的水电工程师,为宇宙旅人留下希望的光 | 科幻小说

苏民 不存在科幻 2023-02-06
9月,不存在科幻的主题是「新旅程」。人类一批批去往太空移民,只有地球水电站的工程师不舍得离开自己的事业,留了下来。多年后,人类移民的后代路过了这个“爷爷他们住的星系”……本文收录于未来局科幻选集《大国重器》。

苏民 | 科幻作家,科幻编剧。短篇小说代表作《地球倒影》《替囊》《后意识时代》等,长篇代表作《时间病人》。《后意识时代》被选为2020年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引力奖)最佳短篇小说。科幻剧本《一次和解》获中国科普科幻协会2021年“青年之星”。

守灯人全文约5900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杨老头其实不算老,才六十多,但自从去年冬天和他一块儿入职的师兄去世后,他就成了水电站最老的人。
四十年来,他每天七点起床,七点二十分出门,走那条表面被磨得光滑发亮的水泥小路去上班。越靠近水电站所在的龙羊峡,路两边从山上滚落的碎石便越多。但他并无畏惧,他熟悉这座山谷的每一个棱角和风中的每一粒沙烁。他迎着太阳眯缝起眼,检视领地般扫视了一遍横亘在峡谷之间的平直的大坝,和大坝下游绿色水面上盘旋的鸟群。鸟儿们的翅膀像跳跃的水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笔直的大坝与两边棱角分明的山体融为一体,堡垒般坚实可靠。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座水电站将在半年后被水淹没。沉重的电梯发出机械特有的呜鸣声,将他带到地下的监控室。通常,他们会先开个早会,给操作人员派发任务票和操作票,然后便面对电脑上颜色复杂的图表和一整面墙的监控录像坐上一整天。只要数值有一丁点儿不正常,就要派操作人员前往机组厂房排查。不过归功于水电站整体的稳定,他们经常连续好几个月什么事也没有,这使得日常的监控工作相当枯燥无聊。但杨老头不敢有一丝怠慢,作为一个经历过事儿的老人,他知道懈怠意味着什么。平日里他还可以和其他同事们聊聊天,拉拉家常,看看年轻同事们的打闹。可如今,这偌大的监控室空空如也,唯一剩下的一名同事小吴正弯腰收拾东西。杨老头叹了口气,在自己的工位上坐下,调出观测数据来浏览。小吴扭过头:“杨老,您还不走呀?”“都走了,这些机器谁看着啊。”“再不去县里的临时待机点,怕是要赶不上飞船喽。”“有什么可着急的,龙羊峡不是一点事都没么,还能住人。”“这可是第一趟人类星际移民的飞船呐,你就一点都不激动?”杨老头笑了笑,“确实是你们年轻人该激动的事。”
洛莉将头抵在飞船的窗玻璃上,注视着外面无边的黑暗,觉得自己快被虚空吞噬了。他们已经连续飞行了135天,飞出了仙女星系37万光年,却一颗可供开采的小行星也没发现。星际资源开采本来是个炙手可热的行业,但随着周围的小行星逐渐开采殆尽,需要航行的距离越来越远,成本也随之提高,反倒成了一个苦差事。“我们回去吧,这趟选的方向太失败了。”洛莉说。哥哥里克皱着眉,紧盯着搜索地图,“不行,空手回去连燃料费都回不了本。”“赚了钱又怎样?”洛莉叹了口气,“现在经济越来越差,连个苹果都买不到,没劲。”“等到通胀到连米都买不起,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赚钱了。”洛莉撇撇嘴,“至于么,那么悲观。”洛莉他们生活的星球,几乎没有重力,没有风,没有水流。漫天的沙尘漂浮于空气之中,从指间、睫毛间、袖口各个缝隙侵入,又悄无声息地溜走。当初祖辈移民时,选中它的唯一原因是大气里有充足的气态水分子。祖辈们建起棚屋,将外界的水分子分解成氢和氧,供棚屋内的人们呼吸。棚屋越造越大,几乎每座棚屋都等于一个城市。分解水分子的工作需要大量能源,这个星球无法产生任何水能或风能,矿物也算不上丰富,尽管高能转化器的不断升级已经使燃料的使用率比先辈那会儿提高了150倍之多,能源缺口仍填不上。他们只能不断从周围的小行星挖掘可燃矿,来维持分解机的持续运作。洛莉伸了一个懒腰,“这日子没法过了啊,要是我们继承了爷爷的遗产就好了。”“都不在一个星球上了,爷爷就算没在移民路上去世,那点房地产也早就不值钱了。”“唉……听我爸说,我们爷爷那辈根本不是这么过日子的。他们那时候遍地都是资源,风能水能太阳能,用都用不完,根本不用外出找资源累个半死。”“那有什么用,还不是被水淹了。”里克过于冷静的声音显得冷漠。洛莉不做声了,又盯着窗外发起呆来。
第三波移民飞船飞走的早上,杨老头的儿子出现在他家门口。他的妻子早逝,儿子自从去了省城做房地产生意,便忙得不可开交,再没回来过这个单调陈旧的地方。儿子已有中年人的发福,胖了不少,一瞬间他竟没认出来。“爸。”儿子的叫声有几分生分。“他们说你不肯去市里的待机点。”杨老头低头喝了一口热粥,“我不急,我最后走就行,我还要留在这儿发电呢。”“还发什么电,这地方马上就要被水淹了!”“能有啥事?一九八一年那么大洪水都没事。”“这可不是一场洪水那么简单的事。东边半个中国已经被淹了!”“噢。是吗。”杨老头点燃一根饭后烟,“我说最近怎么水电站的储电量下去的这么慢,到现在都还有4343兆。”儿子见他仍无动于衷,有些恼火起来,“您老真是越来越顽固了,这个破地方到底有什么可守的!当初还非想让我报水电专业替你接着守,要不是我硬着头皮跑出去闯,哪有今天!”他激动地在空中挥动双臂,价格不菲的西服敞开来,显露出腰间闪闪发光的英文logo。“到时候整个地球都被水全淹了,包括这个水电站!”“噢,是吗。”杨老头慢吞吞地吐出一口烟。“你到底懂不懂我在说什么啊?!”杨老头不是不懂,他还没老到老糊涂的地步。他也能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他能理解一切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奔向新生活的人们。可唯独他自己无法放弃。昨晚,他梦见龙羊峡整个站了起来。它庞大的水泥身躯与两边的山体错开,两旁碎石与泥沙不断滚落,缓慢的轰隆声回荡在整个山谷。它站了起来,脱离山体,向他奔跑而来。一个水电站怎么会透出那么强的孤寂感,让人难以置信。可在他眼里,就是这样的。在他眼里,水电站就像一个依赖他的孩子,而他是必须要为它提供庇护的人。可他无法向儿子解释这些,他只是说:“你先走吧,不用管我。我再待会儿。”儿子焦躁地背过身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了几趟,然后说,“好,那您先待着吧。反正到时候不走的人也会被强制清理带走。”说完这话,儿子扬长而去。
飞船继续飞往宇宙深处。路过银河系时,洛莉才稍微来了点精神。她指着闪闪发亮的银盘说,“这就是爷爷他们住的星系吧?”“嗯。”“这里能找到能源吗?”“应该不会,如果有的话,老一辈何必飞出银河系这么远,到仙女星系定居。”“看那里,不是有一颗在发光的吗?”洛莉指着银盘中央一颗光芒耀眼的黄色球体说道。“那是太阳,据说表面一直在燃烧,温度极高,飞船或者人一上去,就会立马被气化。”“唉,真没用……”洛莉的话还没说完,被一连串坚实的金属撞击声打断。船舱沉闷地颤抖了几下,舱内的警报器一阵乱响。洛莉摔了一跤,靠在墙角说:“太倒霉了吧,居然遇到陨石雨!”里克赶紧避开洒豆子般密集而下的陨石雨,调转方向,往太阳的方向驶去。洛莉兴奋起来,没心没肺地露出笑脸,“我们这是要去银河系逛逛吗?”“没办法,只能往银河系穿过了。”里克可没洛莉那么傻乎乎的乐观,“你快去检查下飞船外壳,看有没有损坏。”“怎么又是我!”洛莉不情愿地穿上宇航服,乘小型飞行器来到舱外。舱外检查是例行公事,她却始终不适应双脚踩在虚空中的感觉。她在旧小说里看到“溺水”这个词时,就想,这一定是用来形容舱外作业的。她围绕着飞船转了一圈,只见飞船尾部像洒水车洒水一般,撒出一道浅褐色的水花。那水花的质感粘稠光滑,在黑色的真空里发着光,洛莉反应过来,那是燃油。飞船侧面挂着的三个燃油罐全被打破了。那是他们为回程准备的燃料。
五 水电站一线机械维修组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杨老头给自己派发了一张工作票,乘电梯下到机组房的深处。这个活对他不是问题,在他转岗监控前,做了十二年机械检查维修的工作。机组的每个叶片,每根线圈,和线圈之间的缝隙,他都亲手摸过,亲手清洗过。八一年大坝还未竣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冲破了大坝的外壳。洪水夹杂着污泥,从破损处大把大把涌入了厂房,像狂暴而贪婪的巨蟒。厂房内很快沦为一片沼泽,整个水电站停电,连盏灯也没了。电梯停运,他们不得不爬九十多级的楼梯下去机组清理污泥,用手。他们从叶片之间掏出泥污,一捧一捧地装进畚车,又爬九十多级楼梯上去运出去。每天来回十几趟,直到每个机组的叶片缝隙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他实在无法相信,现在大坝的墙面坚实如山,技术也更先进了,一场洪水还制止不了?可是每个人都说洪水快来了,每个人都在跑。没有人懂他,他去向别人说这些话,也只是被当成老顽固被嘲笑而已。 他凝视着四组轰鸣旋转着的机组,仿佛凝视着自己的孩子。你们,应该懂我的吧。他心里想。 市里最后一波移民工作人员来敲门时,杨老头正在龙羊峡半山腰一个人工挖出的山洞里。这个洞是早时为了方便物资转运挖出来堆放材料的,视野却出奇的好。从这里能够看到宽阔的山谷全景,看到大坝上下来往的人,但因为背阴,很难被路过的人很难发现。杨老头从很早以前就把它当成了秘密藏身之处,遇到心情烦闷的时候,就过来待一会儿。他从没对人说起过这个地方,每回消失一阵子回来,只对别人说去散步了。他看着工作人员从下面的马路开车上来,一边走向大坝一边喊自己的名字,他没有吱声。傍晚时分,天边出现玫红色的晚霞时,这群人返回来,开车走了。杨老头从洞里出来,悠哉地点一根烟,晃悠着回家去。这种悠哉,比他平日里更甚,是一种彻底的空荡。他知道有些东西再也回不来了。这个水电站,只剩他一个人了。
洛莉把燃油的情况告诉了里克,绝望在飞船内蔓延开来。“你去检查下备用电池和能源系统吧。”里克说道,仍然保持着冷静的面容。飞船有两套能源设备,一套是燃油,一套是电池,能源通道和高能转化器都正常,可是备用电池的电量也只剩8%了,这点电量,他们甚至飞不出银河系。“这是我们的最后一趟路途了吗……”洛莉禁不住嘴唇颤抖。里克竟一改往日的严肃,嘴角微微上扬,“地球原住民的人类有一句话,叫做‘落叶归根’。或许死在这里也不错吧。”“你竟然笑了,在这个时候……我还是第一次见你笑。”洛莉觉得不可思议,同时感到恐惧感消散了一些。“想不想去看看地球?”里克说道。“随便吧,反正都要死了。” 飞船开足马力,用剩余的能量飞进太阳系,慢慢逼近那颗蔚蓝色的星球。这颗叫做地球的古老星球,已经完全被水包裹了,它周身反射着水光,如水晶球般晶莹透亮。他们挨近地球的大气层,顺着它的赤道缓慢地飞行。洛莉看到水光下清晰的山脉,和一些细得夸张的楼房,其实它们只是比较高而已。他们以为自己飞的是赤道,其实是地球的黄道面。飞船慢慢偏向北方,洛莉看见一处山脉里有一簇馨黄色的光亮,仿佛有一群簇拥在一起的星星,躺在水波下晃荡着腿。“有光。”洛莉指向那一星光亮,一瞬间指尖仿佛被温暖包裹。 他们就像森林中迷路的旅人看见火把,满怀希望和热切地向着光亮奔去。星星点点的光亮越来越大,忽闪忽闪的光芒温暖着旅人疲惫的心。
山边的晚霞一点点隐去,最后一丝天光也消逝了,整个峡谷陷入黑暗,只剩了几盏顾影自怜的老旧路灯,和杨老头屋里透出的一窗灯光。这个夜晚安静地出奇,仿佛可以听见,草叶枯萎的声音。杨老头走在清冷的水泥路上,不可避免地回忆起他的一生。他出生在青海西边的一个偏僻村庄,不通水电,夜里都是点柴油灯。西北多干旱,庄稼总是吃不饱水。那时村里人为了打水要走十几里山路,去到附近唯一一条河的上游挑水。两桶水的重量使扁担在肩膀上压出深深的红印子,到了晚上,红印子毒蛇般钻入骨头,痛得他辗转难眠。这记忆深刻的痛楚便是他报考水电专业的初衷吧。村里很少有一个大学生,他考上水电专业的那天,大半个村的人都来庆贺。他深爱的姑娘也答应了他的求爱,后来成了他的妻子。那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之后他一直守着这大坝,再也没有过那般热闹的情境了。虽然他并不后悔,但也难免有寂寥的时刻。想到这里,他将仅有的几盏路灯拆下来,又进入无人的屋子,一间一间拆出能用的灯泡。他攒到了几百个灯泡,将他们用电线串在一起,固定在大坝的表面。真希望它们能一直亮下去呀,杨老头想。即使地球上再无人类,也能留下些人类的痕迹,为遥远星际中航行的人们提供一丝温暖。最好水电站也能一直运转下去,这样这个孩子就不用再在梦中向他哭诉孤独了吧。杨老头拿出大坝的图纸,细细考量起整个大坝被水淹没后的情形。为了保持大坝内的水压低于外面,他在大坝背后画了一个储水库,又画了个双重进水门;他计算着大坝各个面所能承受的压强,思考如何使机组厂房的密封性达到最高……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便是在严肃的水电工程的设计中度过的。作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类,他走的很安详,不带半点遗憾或孤独。
没有边际的水铺满整个星球,这里没有飞船的可停泊之处。好在安全气囊还能用,里克打开全部的安全气囊,使飞船漂在水面上。近看光亮分散成一个个小的光源,每一个都有恒定的亮度和频率,应该是人造光,它们覆盖了一整面切面平整的水泥建筑,组成一个复杂的图案。他们十分惊讶,惊讶于这光亮的美,更惊讶于它们是如何亮起来的,在这被抛弃的荒无人烟的星球上。“一定有供能装置。”里克说,“下水看看,说不定我们能补充到能源。”他们把太空服当成潜水服,带着氧气罩潜入水下。洛莉终于体会到了水。原来溺水和太空行走不一样,水是有阻力的。她在大坝下面找到一扇小门,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她费劲地把门扒拉开,里面仍是充盈着水的世界,一些纸质文件与木质的桌椅漂浮于其中。墙上挂着的硕大的显示屏被水泡得变了形,有几个密封的数值显示机器还亮着,一排小绿灯规律地闪烁着,似乎还在正常工作,储电量一格显示着:189.2万千瓦。洛莉认出了电量的单位字母,透过头盔内的麦大喊道:“我们有救了!”此时里克正在大坝的背面。他看见六个两米高的铁门严丝合缝地贴在石砌的墙面上,每隔一分钟打开一次,使水流进来。考虑到地球上早已没了人类,这扇自动进水门应该已经自己运行了近百年。这进水门如何排污,如何避免杂物堵塞,如何不因关节生锈而迟钝?里克难以想象,这里面做了何等精妙的技术处理。当他寻着洛莉的叫声来到内部监控室,他明白过来,这是地球原住民造的一座水电站。“水电站?”“嗯。”里克说,“不过经过了改造,变成了一个水下水电站。”他们想下楼去到机组厂房,却发现下去的电梯和楼梯通道完全被水泥封死了。“这是对的。”里克说,“不密封上的话,里面的核心机械会被水泡坏。”洛莉再次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意思是说,里面的电能还能用?”“应该行。”洛莉大叫,“太走运啦!”里克的眼睛里闪着光亮,“这是地球的先辈留给我们的祝福。”他们找到一个输电口,拉了一条长长的电线接到飞船上。电流汩汩地从水电站流向飞船,很快就充满了电池。水电站的储电量显示158.1万千瓦,他们只用掉了三十万千瓦电,搭配飞船的高能转化器,足够飞回仙女星系了。他们得救了,得救于那位他们并不相识的曾祖父当年守着水电站不肯离去的固执。飞船再次起飞。闪烁的灯光逐渐变远变小。洛莉盯着星星般的光亮,不舍回头。“我总觉得,这些灯光的形状像文字。”洛莉说,“你认识吗?”里克摇摇头,“应该是古地球文吧,你拿语言翻译器试试。”洛莉拿出翻译器,对着灯光拍了一张照片,翻译器很快显示出那组亮光的含义:“欢迎回家。”(完)


///  

编者按苏民的这篇《守灯人》采用双线交替叙事,将祖孙两代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互相对比阐发。最后的结尾,通过未来人类外星移民的视角,回顾了地球上中国老一辈水电人对于电站的坚守,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情感成功抒发出来。文中杨老头看似“固执”,实则他的内心精神极具崇高感与人文关怀,打动人心。——水母
「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中短篇小说精选 大国重器未来事务管理局 出品刘慈欣、韩松联合推荐
新书!这本《大国重器》,制造中国的黄金时代硬核科幻
扫码或戳阅读原文入手

 推荐阅读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水母  题图 《流浪地球》截图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不存在科幻全内容

 点「赞」「在看」并转发朋友圈 传播中国科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