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活动|我系志愿者赴香洲区十九小宣传白海豚保护知识

2017-06-19 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6月16日下午,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青马班志愿者踏“竹”而至,来到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九小学,与六年级的孩子们一起,认识令人着迷的海精灵——中华白海豚。



       认识中华白海豚之前,与我们首先见面的是一只可爱的白鳍豚“淇淇”。


白鳍豚“淇淇”


      “淇淇”是世界上第一头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也是生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时间最长的白鳍豚。在武汉生活了23年,社会各界、世界各地关心白鳍豚的人们纷纷前来参观。它已成为无数关心大自然的孩子们的朋友。2001年,这位白鳍豚界的“明星”,安详离去。

 

       以“淇淇”为代表的白鳍豚,在2007年正式被宣布功能性灭绝。每一类动物的灭绝都让人心痛,这是不可挽回的遗憾。“淇淇”的故事,白鳍豚的结局,也让同学们面色沉重。



      正是那一些灭绝的生灵,告诫我们必须重视起尚能在这个世界上寻觅一处安详之地的动物们。



      中华白海豚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是中国唯一的鲸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珠江口种群已经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一个中华白海豚种群,但数量也只有2500头。

 

从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到外貌、习性等,志愿者们深入浅出,与同学们一起在问答中愉快地学习知识。



       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志愿者以渔民宰杀中华白海豚的新闻为例,从中华白海豚面临的直接威胁和来自各方面的长久威胁两方面介绍中华白海豚的目前情状,继而对应相关保护措施。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从他们的角度,积极表达对中华白海豚的认识和对保护措施的理解。



        我们希望通过“中华白海豚”知识课堂,能够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颗保护动物的种子,培育孩子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今后身体力行,落实许下的保护诺言。再次感谢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九小学和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的老师及志愿者们。



采编丨万淑铭

摄影丨万淑铭 范钟炜 王迎春

排版丨林钰滢

中文系(珠海)新闻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