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简」《学术“全评价”体系论》

本文内容综合自“学术规范与评价”微信公众号。

《学术“全评价”体系论》

作者:叶继元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3


叶继元,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学院教学委员会主席。著有《核心期刊概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布局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等。


目 录



学术“全评价”体系




  • 评价主体(主导)

  • 评价客体(对象)

  • 评价目的(龙头)

  • 评价方法(工具)

  • 评价标准及指标(关键)

  • 评价制度(保障)




内容简介




本书构建了以六大要素、三个维度和六大推论等组成的学术“全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六大要素中,评价目的是龙头,制约其他五大要素。任何一种评价,都可以分成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个维度。评价目的制约论、同行专家主导论、评价制度保障论等六大推论,对于评价实践具有很强的解释性、指导性和预测性。




前言




本书的构想最初可以追溯到1998年,正式启动于2004年,正式写作则是2011年。从2011年写作到2021年本书出版,过去了整整10年。

早在1998年我就承担了南京大学校级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与学术规范研究”,并利用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在美国大学访学之际,我收集了一些国外相关资料。2001年通过招标竞争我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课题“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与评价系统研究”,2003年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研制与社会科学评价研究”,200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2010年底提交结项报告,名为《理论与应用: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两大册,约80万字。2010年我发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一文,作为该项目点题之作,正式提出了学术“全评价”体系。当时我计划对80万字的结项报告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30万字左右的专著,以《学术“全评价”体系论》之名,继续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因为该社在2008年已为我出版过项目阶段性成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布局研究》一书。

在这10年中,我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学术“全评价”体系(以下简称“全评价”)这个主题,优化章节结构,删减结项研究报告中某些与主题关联性不强的内容。这工作颇费精力,需要反复斟酌。不少有价值的内容,最终不得不忍痛割爱。但2010年之前的一些数据、案例等,因是2010年提出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根据,故被保留下来。还有在第4章“全评价”体系几大推论中,保留了比较多的有关评价标准及指标的内容,而较少保留文献计量法辅助验证论的一些文字。二是对学术“全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应用。例如,对法学、图书情报学期刊质量评价,学术图书的评价和学术图书引文数据库示范库的研制,对生物医药学术网站的评价,等等。同时,对国内外出现的一些评价实践,诸如大学排名、期刊评价、论文评价、学科评价等,笔者与团队则运用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分析框架来分析、评价其得失,以验证学术“全评价”体系的解释性和学理性,并将验证的情况撰写成数十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在这期间笔者多次应邀在北大、中国人民大学、武大、浙大、中国社科院等数十家机构作相关内容的报告。这些论文或报告的一些内容都被扼要增补到本书中。三是对“全评价”中一些创新点加以重点论述,诸如对六大要素、三个维度、若干推论的命名和定义;对引文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的观点;对创新有层次、有大小的观点;在一定的评价目的下,文学家鲁迅与画家齐白石在社会功能、影响力方面可以进行“跨类”比较评价;在具体评价中,在一定评价目的下,可以有共性指标,也可以有个性指标,可有定量指标,也可有定性指标;评价结果的相对原则;在精细评价中,务必重视评审专家的元评价和申诉制等观点;等等。

当然在这10年中,我的教学和其他科研任务(又承担了两个重大项目和一个重点项目)较多,以及过度追求“完美”的个性也是拖到2021年才出书的一些原因。好在经过这10年的不断修改和打磨,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其逻辑性、解释性、学理性等有了相应提高。

在本书修改期间,2012、2015年,国际学术界、出版界、教育界也针对学术评价中“唯”影响因子等问题进行研讨,分别发布《旧金山宣言》和《莱顿宣言》,提出评价目的的重要性,反对以影响因子评价论文、学者等,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在国内也被频繁引用。但仔细分析这两个宣言中的观点,实际上在2010年我提出的学术“全评价”体系及其六大推论中早已有所论及,且更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我感到,尽管“全评价”体系以论文形式发表已有多年,也被多次引用,甚至近几年还出现引用高峰,“全评价”体系已被列为全国研讨会的主题,也被不少作者称为一种“理论”或分析框架加以运用,在业内产生了较大反响,但是各学科很多学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全评价”仍然不知晓或理解不深。因此,较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全评价”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在评价领域进一步体现中国话语、扩大传播和推广应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018年以来,国务院各部委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学术评价的文件,明确要求破“四唯”“五唯”和“SCI至上”。这与学术“全评价”体系中要解决“六化”问题,即“过分数量化、过分形式化、过分行政化、创新力评价弱化、评审专家人情化、评价结果软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在“破”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开始逐步“立”新的评价体系。这个新体系的内容与组成学术“全评价”体系的六大要素,即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的内容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因此,本书的出版对于加快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无疑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术研究或科学研究的真谛是求真、唯实、创新、批判、包容、奉献和爱国爱人民。不断研究真问题,证实或证伪是学术研究不断发展的动力。同理,有关学术评价的研究也应遵循这样的研究路数。构建一个科学、权威、合理的新的评价体系的目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评价环境和创新生态,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激发和引导各类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和贡献。这既是评价体系/理论研究的目的,也是学术评价/实践的最终目的。

丰富多彩的研究实践和评价实践与评价体系/理论的研究不断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学术和文明的不断发展。评价实践为评价理论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而评价理论只有在应用于评价实践中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我在本书最后一章里列出了一些待深入探讨的一些议题,希望学术“全评价”体系能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完善,为最终构建一个科学、权威、合理的评价体系而不断努力。

本书的出版,拖了十年时间。我不敢说本书是“十年磨一剑”,更不敢妄言“文章不写半句空”,尽管重质量、出精品是我历来所向往与追求的。本书确实是我多年阅读、思考、实践(评价)、交流(与同行)的成果,自以为书中还有些新意在,以飨读者。

叶继元

2021年12月25日于南大和园




往期推荐

书简

《直面人文学术危机》

数迹

C刊公号热文——艺术学、民族学与文化学(一季度)

观点

人文学项目化管理的利与弊

方圆

《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刊界

一文了解十四种蒙古文学术期刊!

智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撷英

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5月)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