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诺奖研究告诉你,晚饭后为什么不宜辅导作业

万物 酷炫脑 2019-04-10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


你是不是有过这种感觉,每天最折磨人的时间段,莫过于晚饭后开始作业辅导的时候了。一到这个时候,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传出家长的怒吼一到这个时候,每个家长也都感觉自己快要心梗了……



实际上,家长们陪作业的时间似乎不太对。来自诺奖的研究发现,晚饭后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间。为了避免出现陪作业到爆血管的事故,请各位家长谨慎挑选陪写作业的时机



而这个负责调节我们的生理机能,使其与地球的 24 小时自转周期保持一致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昼夜节律”,或者更常见的说法——“生物钟”。


生物钟系统对于身体至关重要,能让我们在白天保持精力充沛,在夜晚顺利入眠,体温、血压,甚至免疫系统都会按照昼夜节律规律的进行周期性调节。


不止人类,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一套自己的昼夜循环系统,譬如天一黑,你养在阳台上那群宠物就开始躁动起来……这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地球自转规律的结果。



那么,这个内部“时钟”是如何顺利运行的靠的就是我们身体里为各个组织部门进行“报时”的“钟表匠”们。


1971 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在研究果蝇(又是这个万能的科研标本)时发现,当其体内一个基因产生突变后,原本生活作息规律的果蝇突然变得混乱起来。该基因突变的果蝇的昼夜节律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甚至完全消失了……



在此基础上,1984 年三位科学家(杰弗里·霍尔, 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成功地从果蝇体内分离提取出了该基因,并因此获得了 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个基因就是我们体内重要的“钟表匠”之一——Period 基因,简称 PER 基因。


其编码的蛋白被称为 PER 蛋白。在晚上,PER 蛋白会在果蝇体内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其浓度会循环震荡,周期为 24 小时,刚好和昼夜节律相同。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假设——PER 蛋白可以让 PER 基因失去活性。


当 PER 基因有活性的时候,可以合成 PER 信使 RNA ,后者进入细胞质后开始合成 PER 蛋白。随后,PER 蛋白进入细胞核,逐渐积累,抑制PER基因的活性,使其生产 PER 蛋白减少。这样,PER 蛋白与 PER 基因形成了一个抑制反馈的环路,PER蛋白可以抑制基因合成自己,形成了昼夜节律。


此外,PER 蛋白并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进入细胞核这种“机要之地”。它必须借助另一为“钟表匠”的帮助,这位钟表匠被称为节律基因——“TIM基因”。


只有在其编码的 TIM 蛋白与 PER 蛋白结合后,两个蛋白才可以一起进入细胞核,并且在那里抑制 PER 基因的活性。



用更通俗的说法,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个画面——


在一间昏暗的小屋子,辛勤的钟表匠“ PER 基因”埋头苦干,为了养家糊口不停的制造钟表零件,我们称它为 PER 匠。


造好的零件“ PER 蛋白”被堆积在院子里,越来越多,眼看就要挤进屋子了。


这时候老师傅的邻居“ TIM 蛋白”就拿着零件慌忙说:老哥,快别造零件了你看,门外已经堆不下,都挤进屋里啦!



PER 匠这才意识到:妈呀,做多了,赶紧停工吧,休息一下!


随后屋外的零件就会慢慢被运走(消失),等到 PER 匠发现屋里已经没有零件时,又慌忙开始辛勤的劳动起来。


制造制造,拥挤拥挤,停工停工,消失消失,制造制造,拥挤拥挤,停工停工,消失消失。这个过程就不断的循环往复下去……这样昼夜节律就形成啦!



但是为什么这个循环周期会保持在 24 小时左右呢这就要靠第三位“钟表匠”——DBT 基因。


这个基因最主要的工作是合理安排零件的消失周期,相当于钟表匠家里的库房管理者。其编码的 DBT 蛋白可延迟 PER 蛋白的积累,让 PER 蛋白循环的周期固定在 24 小时左右。


当然,我们的生物钟是个极其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其涉及到的关联基因远远不止于此。觉得上面的解释不够全面的朋友们,可以感受一下下面这张图:



不断的研究显示,参与调节生物钟的基因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 BMAL1, CLOCK, PER, CRY, DEC1, DEC2 等等,相关的研究也在持续探索中。


希望你还没有被绕晕,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很多辛勤的基因钟表匠都参与其中,为我们身体里的大时钟添砖加瓦就好啦~


生产钟表的匠人们各司其职,还需要一个总体协调人来给它们“对表”。这时候,就需要视交叉上核 SCN 的帮助了。


视交叉上核就是前侧下丘脑核,它是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调节系统的中枢结构,负责产生和调节睡眠与觉醒、激素、代谢和生殖等众多生物节律。


一到白天,SCN 接受到来自阳光的信号,扯开嗓子叫醒身体:现在是活动的好时候,各个机能部门都甩开膀子加油干啊


到了夜晚时,光照减弱,我们的身体则会产生褪黑色素,告诉我们该上床睡觉了。




可见光照对于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人体会据此调节内环境的“生物钟”系统。然而,这个经过万年进化演变而来的精密系统,近百年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灯光。



电灯的出现,让我们彻底点亮了黑夜。大家的夜生活也被极大的拓展,比如必需熬夜写作业了……时间被更有效的利用,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物钟开始出现混乱。


尤其是近些年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的出现,情况变得更为严重。电子产品的LED屏幕会发射大量蓝光,当这种蓝光信号被视网膜光敏细胞ipRGCs检测到时,它会错误的认为当前时段是白天。从而抑制褪黑色素的产生,人们就会毫无困意。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想要顺利入睡,已经离不开眼罩的帮助了。



长期的生物钟混乱会引起各种负面问题,比如注意力下降、免疫力下降、 肥胖、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等等等。


为了健康着想,还是放下手机,远离电脑,按照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让身体里的钟表匠们回复正常的活动吧


酷炫脑送福利啦

脑粉们,我们想要了解你

各位酷炫脑的粉丝们,下方的问卷大约会花上你 1-3 分钟~酷炫脑将在 3 月 8 号抽取一名真填写问卷的幸运鹅送出价值 89 元的“如何克服社交焦虑最有效的认知行为疗法来支招”的全新课程(了解更多课程内容,扫描下方课程海报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处即可进入)



本次抽奖赠送的课程


·END·


想要了解更多的脑科学知识吗

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酷炫脑课堂 



酷炫脑往期文章回顾


脑科学教你六种方法,让你不再感觉被掏空

如何克服信息超载?从自闭症我们可以学到这些技巧

我叫威尔·惠顿,我患有慢性抑郁症和⼴泛性焦虑症,我不觉得羞耻

如何更好地学习?除了终身学习的初学者心态,四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技巧

有一些人不懂什么是爱也很少有情绪体验述情障碍存在于一半的自闭症和一部分社交障碍者中

择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智商,可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女性愿意下嫁给不那么优秀的男性有哪些值得学习的思维模式

性的代价是缩短寿命,线粒体或许可以成两全

为什么我们应该同情施虐者

得不到的爱情永远在骚动:上瘾是渴望和想象,而不是实现



点亮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