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年的记忆会被修剪掉,为什么人还会受到原生家庭影响呢?酷炫脑主创的13个回答

酷炫脑主创 酷炫脑 2019-04-10

文字稿 | 樱桃同学

编辑 | Mandy



酷炫脑最近发起了“与酷炫脑主创语音 30 分钟”的抽奖活动,上一周我们抽出了第一位幸运鹅樱桃同学。有趣又nice的樱桃同学授权酷炫脑,与大家分享这次愉快的交流~


以下是本次聊天的精华剪辑:


(本次交流的授权录音


问题1.


樱桃:你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或者你最看重什么呢


酷炫脑:这个问题很好,我也经常和我的朋友们讨论。


我最看重的东西应该还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吧。  但我的连接又不是特别大范围的这种,因为我是很喜欢和每一个人有非常深刻的交流,所以我会和特定的一小部分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有特别深的交流的这种关系。但是我对整个人类的这个群体非常感兴趣,因为人和人都很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这个整体是我的一个兴趣点。


然后呢,人生中最重要的点,我觉得其实很难把它给描述出来。我只能感觉当下做什么是有意思的,做什么是没意思的。然后呢,我只会做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我不会做那些只是为了钱、名声,但我却不感兴趣的东西。


樱桃:其实你说的小范围连接是 5±3 这样的吗


酷炫脑:差不多,就是基本上在某个特定时间段 <5。 


问题2.


樱桃:那么从你读博,再到博后,你有什么特别想分享的感受吗


酷炫脑:感受还是有一些的,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现在多大


樱桃:大三。


酷炫脑:大三,我在你这个年纪其实非常迷茫,整个大学期间其实都挺迷茫的。就是想“我要做些什么呀”、“人生有什么意义呀”之类的问题。当然现在也会想,但是就不会有当时那么空的状态。


我觉得随着人生的积累,只要你在每一个时刻做的事情都是对你有积极意义并且是累积性的事情,比如你学一项对你特别喜欢,对你来说又特别有意义的技能,或者去读一些特别经典的书,或者为比较长远的目标而去积累自己的一些能力……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使当下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你现在选择这个时间段做这个事情肯定是没有错的。


问题3.


樱桃: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没有发育好,他可能会有斜视之类的问题,这个会不会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


酷炫脑:这个要看年龄段了,我们的大脑有个发育的窗口期。


如果是刚出生时就有这个问题,就会影响到人的视觉平衡的发育,那可能终生都不可见。即使这个人的眼睛完好无损,那他也是终身盲人了。如果是过了这个关键期再出一些问题的话,是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有这么深层次的影响。


问题4.


樱桃:吃药对缓解抑郁或者焦虑有效吗


酷炫脑:我最近在写一本书,书里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抑郁吃药只对一部分人有效,另一部分人需要选择其他的疗法,并且每个人也不是对同一种药物有效。基本上吃药对抑郁有效,但我们要选择正确适合自己的药。焦虑吃药效果则比较小,药物也不是最推荐的方式。


樱桃:抑郁会有一些冗思,而想法是由大脑产生的。如果对抗抑郁药有效的那群人,吃药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吗


酷炫脑:可以的。


很多人会认为“我的想法是想法,情绪是情绪。”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情绪是我们认知更加底层的架构,情绪对认知影响很大,但大部分人意识不到这一点。


例如今天情绪很不好,在于他人交往或是规划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容易倾向往负面的方向想,比如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自己的未来比较灰暗等等。虽然这些都是认知层面的东西,但实际这些想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情绪的影响。当你情绪好的时候,你整个的认知架构就很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认知可以说是很主观的东西。当然,认知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比如在遇上某些事情时,我们就想去解释它,而你正向或负面解释就会对情绪产生不同影响。


问题5.


樱桃:精神分析中的一个观点是:任何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比如我说我特别抑郁,那么精神分析就会就此发问是什么让你抑郁,最后可能得出的例如“弑父冲动”的结果。我的问题是,我们此时此刻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呢背后会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吗会有一些生物原因,或是只是生物原因产生的化学结果呢? 


酷炫脑:这是很多中国人会有的问题。中国精神医学和心理学其实非常落后,因为我们有着几十年的空白期。弗洛伊德的观念是20世纪初流行整个世界的理论,但在现在来看已经非常地过时了。精神分析的绝大多数的理论都无法得到后来以及现在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这个假设就是不对的。我们的一个行为或者想法,背后未必是有原因的,这个概率还很大,这点稍后解释。


精神分析的方法是弗洛伊德非常强势的一种假设,但实际上这个方法论是没有依据的。如果现在还在沿用,对于个体就会出现忽悠性质了,就好像“老中医”。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在心理咨询的体系非常落后,我们甚至连临床心理咨询的学位都没有。这方面在香港、台湾地区是有相关的学位认证的,在美国欧洲也是非常完善的。


回到我们的问题,我们想去找行为和想法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大脑本身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归因倾向。这个归因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理性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给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找个原因,但可能这背后并没有原因,只是我们给自己找一个原因,让我们觉得存在是合理的。


举个例子,有些人突然想到想要杀了谁。虽然产生这个想法的人当下会感到害怕,也会思考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想法,可能会想“一定是因为我内心积累了很多不满,或是我是个坏人,或是我内心压抑着很多的东西等等” 但其实未必,这些想法很可能仅仅是大脑随机产生的一个思维活动而已。


我们的行为也是同样的,我们通常倾向于先产生一个行为,然后才去对其进行解释。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公号“酷炫脑”早期有一篇关于《裂脑人》的文章  ,里面有详细的介绍。裂脑人左右脑不连接,所以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述出自己正看到的东西。医生让裂脑人画一个东西,但裂脑人却不能用语言这部分大脑去理解这个事。所以他就用掌管语言这部分大脑强行给自己做了个解释,为什么自己画了这个东西。这其实是大脑的一个适应世界的模式,但并不一定是理性、真实的。


樱桃:我自己在接受精神分析时,曾被精神分析师要求去想象一栋房子,自己见到过的也行。我就问对方为什么,然后精神分析师就问我“为什么你看过那么多的房子,但你就记住这一个呢?”我对此感到很困惑,一方面我觉得精神分析师说的 有道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哪里不对。我记住的东西就真的和我的内心有关吗


酷炫脑:专门针对这件事,你们两人说的都是有道理的。


我们大脑当中的反应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启动效应,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些新的信息时,大脑会留存这个信息,然后当下次我们再次遇到这个信息时,它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更加凸显出来。所以你选中了某一个房子,可能就是因为它的结构、颜色或是给你传达的一些情绪性的信息与你大脑中的某一部分熟悉的(信息)匹配了起来。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好几个房子对你来说都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只是说你可能是刚好眼光在扫过这些东西的时候,在某一个地方,可能是路径的关系,在某个地方停留的时间就是久了,那你可能就会想要选择这样东西,没有任何理由可言。这两个因素都可能会对你的选择造成影响。


樱桃:所以自由联想也是这个意思吗


酷炫脑:是的,自由联想也受这两个因素的联想。我们也不能过分地认为自己想到什么,背后一定是要有原因的。


问题6.


樱桃:抑郁和焦虑需要高蛋白饮食,但我看到一篇酷炫脑文章中推荐的是地中海饮食,而地中海饮食并不是那么的高蛋白(30%)。所以什么样的饮食对抑郁、焦虑更好呢


酷炫脑:高糖饮食对抑郁焦虑不利,会增加负面饮食。高添加剂饮食,反式脂肪酸饮食也不健康。高蛋白最好睡前三个小时不要吃,因为这样的食物会让人比较精神。健康饮食是高纤维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问题7.


樱桃:我自己在感到高兴的时候,身体反而会紧张?但教科书上不是说人在高兴状态下是放松的吗


酷炫脑:情绪行为是一个先发生的事情,然后我们才想去解释它是怎么一回事。


像你说的身体上的紧张,这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其实是先发生的,然后你才会把它解释称“高兴”。但是换一个场景,你的身体发生了同样的情况,而此时你对面有一个人令你害怕的人,这时你可能就会把这一身体反应解释成害怕,或是焦虑等等。所以我们的紧张还是兴奋等情绪,都是由当下所处的场景决定。


此外,你的肌肉紧张了,这可能说明了你不单单只是愉悦,可能还会有着挑战或者激动这样的成分在里面。


问题8.


樱桃:当我们在问一个人的情绪状况时,那个人是怎么分辨自己的情绪的呢?这个人给出的反馈会不会只是他自己的解读呢


酷炫脑:对情绪的描述本身就是一种解读,但是这种解读的准确性是因人而异的,个体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酷炫脑最近的一篇推文中(《述情障碍》),讲的就是这样一种极端,有一些人是没有情绪感知的,但是身体上却会有同样的反应,例如肌肉紧张、出汗等等,和正常人没什么差别,但是这些人却没有办法在大脑中把这些身体反应加工成情绪,所以这群极端的人就无法了解自己的情绪;而另一个极端的人,非常了解自己的情绪的微妙变化,他们能根据具体的情景对自己当下的情绪作出精准的解读。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散落在两个极端的中间,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描述出一个大概的情绪,但却没有办法非常细分自己当下是有哪几种负责的情绪混合在一起,或者说是对自己情绪的解读不那么准确。


问题9.


樱桃:人真的能多任务工作吗


酷炫脑:当然可以,人是有一定的多任务模式的能力。一些最新的文章提到,随着手机的使用,人们多任务模式的能力可能有所提高。但这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多任务模式会对我们深度加工的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让我们在任何一项事情上都无法进行深度加工了。而一个更大的损害是在创造力上,这是因为创造一定是需要非常深度的加工,以及非常长的放空的时间才能达成的。


问题10.


樱桃:为什么我能在指尖感受到自己的心跳


酷炫脑:感受到心跳是一种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高度相关。一个无法感知自己情绪的人,通常他们对自己心跳的感知也会比较弱,甚至完全感知不到。高情绪感知能力的人对于自己心跳的这种比较细微的感知,或者预估自己心跳一分钟跳多少下的能力也会比较强一些。


问题11.


樱桃:童年的记忆会被修剪掉,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呢


酷炫脑:原生家庭对每个人都是会有影响的,而且可能会是比较明显的影响。原生家庭的影响更多是对一个人情绪底层的影响。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0-3 岁期间大脑经过了大量神经突触的修剪,从神经突触增多,到青春期后期神经突触变得越来越少,大脑趋于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架构了认知的模式。原生家庭对认知能力是会产生影响的,例如父母带孩子玩,聊天,产生高强度互动,都会让小孩子的智力水平比较高。


另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更多考虑的是如果小孩从小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那么会产生性格问题。性格更多的成分是情绪反应成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压力场景下,觉得焦虑,想要逃避,或者倾向于对事情做负面的解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安全感的性格。在动物实验中,猴子或者老鼠的实验中,出生以后没有妈妈的拥抱,舔毛的过程,那么老鼠基因甲基化会发生改变。这会导致小老鼠终身的基因表达都是这样,甚至可能会遗传,这对小老鼠的性格情绪会有影响,终身情绪反应会焦虑不合群,增加得抑郁症的风险,或者掉毛等等。


同样在人类中也是一样,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爱,或者让孩子一直暴露在缺乏安全感,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那么长大以后个体就容易焦虑,容易对人有敌意。容易产生负面的解读,并且这可能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或者亲密关系。


问题12.


樱桃:比如我想象我的手臂被打了,我感到很疼,但实际上我并没有被打。那么人能够通过想象自己身体上的疼痛,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吗或者真的感觉到疼痛吗


酷炫脑:会的,当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时,那一部分的神经可能会变得比较敏感,得到的信号就会被放大。其实我们皮肤或是其他部位上的神经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这外界的刺激,只是我们选择忽略它,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当你在进行类似的疼痛联系时,其实你就是在放大那一部分区域神经突触的信号,那么你就有可能感觉到疼。


问题13.


樱桃:冥想能够缓解焦虑和压力,这也与注意力机制有关吗


酷炫脑:部分是的,但呼吸冥想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即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同时调节呼吸的缓慢的节奏是会影响到大脑当中脑的一个部分区域,这个部位和注意力焦虑情绪有很大的关联。这是一个很原始的区域,所以当我们调节呼吸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调节我们的注意力和情绪,这是有着大脑结构根源的。


以上就是樱桃同学和酷炫脑的 30 分钟交流精华,也想和酷炫脑来次一对一的交流吗在本篇推文的留言区分享你的社交焦虑经历,本周五(3月15日)晚 8:00,随机抽取一名幸运鹅赠下一次的语音咨询~



如何缓解社交焦虑是一个在本次问答中没有提到,但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针对社交焦虑的诸多有效的干预方法中,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


因此英国国家卫生与服务优化研究院于 2013 年发布的临床指南《社交焦虑障碍:识别、诊断和干预》中指出,社交焦虑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案为个体或团体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减少来自于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自己评判的威胁,关注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的感觉,重塑灾难性的思维方式,培养自己专注于当下与他人的能力。


酷炫脑将于 03 月 14 日,晚 8:00 点,带你了解如何科学地帮助自己克服社交焦虑。


 

讲师介绍


唐信峰:香港大学临床社会工作博士在读,认知行为疗法取向心理咨询师。早期教育经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受训经历:2011-2014 心理咨询硕士课程,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2014-2015 认知行为疗法培训,北京师范大学行为健康研究中心;2016-至今 认知行为疗法连续培训,香港认知治疗学会(ICT)。


唐导师师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黄富强教授。黄教授曾接受美国贝克学院(Beck Institute)的认知治疗训练,是中国地区唯二两名认知行为疗法协会成员之一。现为美国认知治疗师学会(ACT)认证治疗师及会士(Fellow,中国仅两位)。2007 年,黄教授成立了香港认知治疗学会并担任主席至今。 他对认知治疗进行大量的本土化实践并推展至更多临床工作范畴,如焦虑、抑郁、赌博成瘾及癌症等等,常被邀请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的培训及督导。发表了超过 100 篇学术论文,并撰写或主编十本书籍或治疗手册。


酷炫脑琳子博士:耶鲁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后,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心理学学士。从事脑科学研究多年,发表多篇国际知名期刊文章,研究方向涉及用脑成像手段观测幻觉、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等精神、神经、衰老相关疾病。从事科普多年,擅长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科学的用脑方法。


课程大纲


1、什么是社交焦虑

2、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社交焦虑

3、社交焦虑的成因有哪些(环境、大脑、人格和认知等)

4、认知行为疗法如何看待社交焦虑?

5、如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技巧自助缓解社交焦虑


听课收获


1、你将了解到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如注意偏向和认知偏差),从而对自己的问题建立起更清晰透彻的理解。

2、你将会学习到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巧(如注意偏向训练和认知重构),从而更高效地帮助自己减少社交焦虑。


适合人群


1、在社交场合(如参加聚会,当众报告)感到羞怯和焦虑的群体;

2、认为自己因为社交恐惧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的群体;

3、分不清楚自己是因为性格内向还是患有社交恐惧。


*两种报名方式


1、长按课程海报二维码;

2、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课程。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END·


想要了解更多的脑科学知识吗

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酷炫脑课堂 



酷炫脑往期文章回顾


脑科学教你六种方法,让你不再感觉被掏空

如何克服信息超载从自闭症我们可以学到这些技巧

我叫威尔·惠顿,我患有慢性抑郁症和⼴泛性焦虑症,我不觉得羞耻

如何更好地学习?除了终身学习的初学者心态,四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技巧

有一些人不懂什么是爱,也很少有情绪体验:述情障碍存在于一半的自闭症和一部分社交障碍者中

择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智商,可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女性愿意下嫁给不那么优秀的男性?

有哪些值得学习的思维模式?

性的代价是缩短寿命,线粒体或许可以成两全

为什么我们应该同情施虐者?

得不到的爱情永远在骚动:上瘾是渴望和想象,而不是实现



点亮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