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武双全,又美又飒!“北斗女孩”盐碱地上种“面花”

点击蓝字关注👉 纵览新闻 2024-05-03

还记得去年

“带着馒头来参会”

让沧州面花馒头在全国出圈的

沧州90后妇代会代表张宸吗?

又是一年春耕时

张宸又忙了起来



3月19日一大早

河北省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张宸开着农机

一路颠簸着

又一次来到沧县兴济镇

赵庄子村西的田地上


设置农机基本参数

规划行进路线……

一系列操作娴熟有序、一气呵成

“这是装载了‘北斗’系统的

自动驾驶农机,

设置好参数后,

不用人驾驶就能匀速直行。”

张宸一脸自豪地说

相比于传统农机

自动驾驶农机作业效率

可提升20%至30%


3月19日,在沧县兴济镇赵庄子村田间,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宸正在农机上调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


1992年

张宸出生在沧县兴济镇

赵庄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是地地道道的“农二代”

父母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

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要是有个机器帮爸妈种地就好了。”

从小时候

张宸心里就埋下了

农业机械化的种子


2013年

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张宸

毅然选择回家做农民

亲人们都不理解

“好不容易考出去了,

为啥又回来?

何况家里耕种的那可是盐碱地啊,

你不是自找苦吃嘛!”


“您看着吧,

我肯定能干出点名堂来。”

说干就干

张宸接手了父亲经营的合作社

并在当年流转了4000亩地

她还多次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取经

加强栽培管理

提早预防病虫害

……

一年下来

每亩地产量比流转前增收约10%


张宸在农业合作社晾晒场观察高粱的含水量。图自:沧州广播新闻。


俗话说“种地是靠天吃饭”

张宸还没来得及高兴

第二年,一场不期而至的旱灾

让她遭遇了“滑铁卢”

小麦产量比不上往年的一半

合作社面临着不小的亏损


“在家‘丧’了几天,

想到自己手里还有这么多地,

我就又打起精神来了。”

吃一堑长一智

张宸认真复盘了种植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引进了更加耐旱的种子

将所有的地都上了商业保险

避免再次因自然灾害带来损失


3月19日,在沧县兴济镇赵庄子村田间,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宸正在检查化肥。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


在一次外出学习中

张宸偶然了解到

加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和无人驾驶系统后

农机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还能精准定量播种

然而,安装成本高达6万元

张宸父亲表示怀疑

“投入那么大,值得吗?”


张宸给父亲算了一笔账

原来播种一亩地的成本是 340 元

用“北斗”播种仅需 300 元

一亩地节省 40 元

一万亩地就能节省 40 万元


就这样

父亲被说服了

张宸陆续给11台农机安装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


张宸(左)指导农民用“北斗”种地。图自中国妇女


如今

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

已流转土地1.07万亩

托管土地7.3万亩

辐射带动5042户农户

2023年旱碱麦产量3620吨

玉米产量9760吨

亩产比上年平均增加10%以上


而且

播种、收割、平整地块、植保等环节

都实现了无人化和自动化

张宸的现代化农业梦

逐渐照进了现实


沧州旱碱麦“面花”馒头。张宸供图


“武”能开农机

“文”能下厨房

眼看着小麦生产逐渐走上正轨

张宸又把目光投入到

食品加工、销售领域


旱碱麦吸收了盐碱地里的矿物质

用它做出来的面花馒头很是Q弹

“我们有着天然的好原料,

为啥不自己试着加工销售?”

张宸“招兵买马”

开始了“面花”加工和销售


车间内

工人们熟练地进行

发面、压面、揉面、套模等10多道工序

一个个活灵活现、

造型各异的“面花”终于成型

而在另一头的电商中心

口感筋道、外形活泼的特色“面花”

正“迈”上云端

“走”向百姓餐桌


图自沧州统一战线


目前,她的合作社

用旱碱麦生产的各类面点

累计年销量达100余吨

带动农民就业400余人

“农村天地大有可为。

如今,我们盐碱地上

也‘种’出了香喷喷的‘面花。”


源/综合整理自纵览新闻客户端(记者吕若汐)、河北日报、中国妇女、沧州新闻广播、沧州统一战线等

编辑/宋子烨

青海一小学生玩闹时护栏坍塌致坠落受伤?当地通报→

今天,我刷到了苏轼、杜甫这些古代“顶流”的朋友圈

汽车高校撞人已致3死16伤!浙江台州再通报:司机系该校学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