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圆桌丨保安、监控、阻门器,独居的朋友们还要来点啥?

NYLON编辑部 NYLON尼龙 2021-11-29
















#unpopularopinions(不受欢迎的观点)是最近的 Tiktok 热门话题,这个话题下,一个女生的视频引发了广泛讨论——她对着镜头几乎是在质问:“为什么结婚了之后我就要跟别人共享一个房间?!我要我自己的房间!”她的观点并没有那么不受欢迎,毫无疑问,现代人对独立空间的需求已经被长期的居家隔离生活点亮。


年轻人告诉我们:“独居是爽的!”,但它也有黑暗的背面。上海长宁女子惨遭行李箱抛尸登上微博热搜后,她的独居状态,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落点。独居怎么做到精神自洽?我们跟五位一个人住的女孩聊了聊。





独居的快乐


Vivian,毕业 4 年,独居 2 年

现居地:杭州 


“我 2020 年从成都搬到杭州生活,毕业到现在搬过五次家了。目前住在一个商住公寓,商场就在楼下,不怎么跟邻居交流哈哈哈。”


云之,大学预科在读,第一次独居

现居地:北京


“我今年本来要去伦敦读插画专业,结果因为疫情,要先在北京上一年。学校安排的宿舍太远,我就自己在附近的胡同租了房子。我租的房子有露天独院,密码锁进院后还要用钥匙开门。邻居大爷挺热心照顾我的,会问我一些英文单词,还会帮我收拾快递纸盒子什么的。因为我网购东西太多,经常堆在家门口,大爷还给我取了个外号叫‘购物达人’哈哈。”


Amber,毕业 1 年,独居 2 年

现居地:上海


“我第一次独居是在北京,大概八个月。目前住在长宁一个老小区,一室一厅,租金不便宜。小区门口永远有老人们带着小孩儿在聊天,一层楼三户人家,我是中间那户。”


玉子,27 岁,独居一年多

现居地:上海


“我去年 6 月从合租公寓搬出来,开始独居生活,之后一共住过两个地方,都是上海法租界老洋房。邻居以老年人为主,彼此互不打扰,但要注意晚归的动静。老洋房就是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出门遍地餐厅酒吧咖啡馆,但是楼道大都破旧拥挤,以前住过一个楼梯特别难走的亭子间,每次上下楼都像登山探险。”


🦊,24 岁,独居 3 年

现居地:上海


“我目前沪漂半年,留学回国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房屋中介。独居可以追溯到在日本的留学生活。现在住在一个处处都有摄像头的公寓里,门禁需要面部识别。房子的装修风格我也比较喜欢,就是小了点,以及隔音不太好。”


Paola Ciarska



你为什么选择独居?

请讲讲独居的快乐。


Vivian

一个人住真的很快乐很自由,我谈恋爱之后也没有同居的想法,只是说两个人偶尔在家一起做饭吃火锅还蛮温馨的,但是我一个人的时候会更放松。确实有时候会觉得孤身一人蛮危险的,尤其是看到那种洗澡滑倒的新闻,会脑补如果是自己晕倒了,不知道要过多久才会被人发现,想想还是有点害怕。但两个人一起生活,我又觉得不够自在,哎呀,真的还蛮矛盾的。


云之

这是我第一次独居,所以很有新鲜感!胡同里有老北京的生活氛围,一家一户贴得很近,能闻到饭香真的馋死我了,缺点是周末睡觉隔音差。毕竟是学艺术的,所以我是一个很需要个人空间去思考、去发现灵感的人。加上可能我本身也比较宅,我觉得与人社交的难度和危险,大于独处时需要克服的孤独感。独居的快乐就在于可以自己做生活中的所有决定,我在这个时候更像是我自己。


Paola Ciarska



Amber

我家里有两个孩子(猫),独居是很快乐的。下班回到家,点外卖,撸猫,打游戏,真的可以实现可能范围内的想干嘛干嘛。


玉子

独居是一种未来趋势,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生活能力。有时候我也会思考独居的危险,但,与人合住就真的安全吗?危险的源头是人,而不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对我来说,独居就已经是安全感来源了,它意味着对个人时间和空间的支配权,这很珍贵。其次是周围街道住着很多熟悉的朋友,彼此之间是“一碗热汤的距离”,有事没事都能互相照应。


🦊

因为自己对独卫比较耿耿于怀,所以喜欢一个人住。现在独居都是那种很小很小的房子,没有很空旷的感觉,也不用配合别人的作息,我不太想因为自己产生的噪音影响到别人。



快乐的阴影


电影《门锁》剧照 / themoviedb



一个人住害怕吗?

你怕的是什么?


Vivian

大多数时候我是不害怕的。但有时候突然有人敲门,并且又是男人的声音问:“有人吗?”我就会很紧张。有一次回家,有个人跟我一起上了电梯,但他没有按楼层,我到了之后他也跟我下来。我很警惕,故意走在他后面。他环顾了一圈说:“哎这不是办公楼啊?”,然后朝我走来。我当时非常紧张,都要吓得大叫了,结果他停在我面前说,你用过买菜软件吗?我们是推广这个 app 的。


云之

当然会害怕!每次天黑在院子里摸钥匙的时候,我都想会不会有人从外面翻进来.....有一次我很晚才从学校回家,大概十点。我住的胡同在深巷里,步行到有大灯的马路要十分钟。小巷子里根本没灯,特别黑,我感觉有个人一直尾随我,结果是虚惊一场。那个人从我旁边经过走进大院里,应该是我没见过的邻居。虽然说没发生什么,但我之后还是在门口买了一盏巨闪的灯。怎么会不害怕呢?如果真遇到歹徒,普通女生凭力量根本没办法自救,虽然每个独居女孩都对遇害这种事抱有侥幸,觉得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吧,但是那么多血淋淋的教训......还是防患于未然吧。


电影《门锁》剧照 / themoviedb



Amber

说实话,不害怕的时候居多,但要说真的安心那也不太可能。我右边那户邻居常常吵闹,甚至有一次听见男主人动手打人,我犹豫过要不要报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刚搬来时,有天早上到了个快递,我已经醒了,但还躺在床上,快递员径直打开门进来,走到玄关的位置,大声问,是不是你家的快递?我当时吓得人僵住了,问他怎么进来的。他反问我,你门不是没关吗?后来我才意识到,门有点老,需要用力才能关紧。老小区可能有很多人家平时会敞着门,但是真的把我吓得够呛,连续几天梦见家里门被陌生人打开。


电影《门锁》剧照 / themoviedb



玉子

一开始对我来说,独居最可怕的是必须独自面对老房子里的虫蛇鼠蚁(没有蛇)哈哈哈,被蟑螂蜘蛛老鼠吓到睡不着,半点不夸张。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凌晨十二点,我正在换衣服准备洗澡,突然听到门把手被人转动的声音,还用力推了一下,没推开,十几秒后才听到脚步声下楼离开。就那短短一瞬间,我心脏几乎要从喉咙口里跳出来,脑子里嗡嗡地响,心里闪过无数个自卫防御的方法,但身体却是僵硬的。当时的房门是那种关上后还必须再锁一次的老式木门,否则就可以随意打开,如果不是那天回家顺手反锁,对方就能在我换衣服的时候直接推门而入。至今我都不知道那天晚上的人到底是谁,从何而来,但我开始明白昆虫老鼠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人。


🦊:

一个人住倒不害怕,就是有两次忘记关好门。我喜欢裸睡,那两次被自己吓到。(我心好大...)除此之外,我在日本骨裂过,不能下床,孤身一人生活不能自理,这也是独居的风险之一。


Paola Ciarska



一个人住,为了增加安全感,

你都做了什么?


Vivian

我不敢住在比较偏的地方,几次搬家都住在商圈附近,这样就算有时候回家晚了路上也有人。租房会专门选需要梯控这类门禁的房子,心理上会更有安全感一些。晚上回家如果有男性跟我一起等电梯,我都会让他先上,我等下一班。搬家之后我一般会先记下物业保安的电话,设置成紧急联系人之一,之前看过报道说他们会比 110 来得更快一些。


云之

我买过阻门器,但它放在地上太不方便了,容易挡住我自己。我来北京之前,我爸给我买了一个拉环报警的东西。我以为它可以自动给警局报警,结果是个拉环之后只能发出巨大铃声还闪七彩光的东西。我当然一次都没用过,在人多的地方可能会有一点点用处,要是在空旷的路上,可能只会加快我凉的速度......我经常在社交软件上刷到求救音频,假装有人在家等你,或者问你走到哪里了,我会下载下来保存到相册里,感觉在紧要关头会比较有用。


Paola Ciarska



Amber

小区旁边就是派出所,所内的执勤民警我也已经有联系方式。我还会固定与朋友联系,更新自己的位置与活动,平常也尽量两点一线,可能有危险的事都不做。之前买过摄像头,后面也闲置了。被录像让我感到极度不舒服,我会在家里换衣服,洗完澡就随意走来走去,摄像头会让我担心数据泄露。后面越来越发现,很多案例,不是因为受害者没做防护,没有挣扎,而是有犯罪者的存在,才会有犯罪,所以我消极抵抗了。


玉子

挺奇怪的,虽然经历过一些近在咫尺的危机时刻,但还是没有要购买防身设备的意识,这可能是一种幸存者的侥幸心理,又或者潜意识里觉得不做准备反而能带来安全感。因为无需提心吊胆,本身就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权”。


🦊:

现在住的地方类似于酒店公寓,进房间要刷门卡。然后会晾晒一些男生的衣服,算是一个防护措施?



我要快乐,我要能睡得安稳


「她在家 · WOMEN AT HOME」/ 戴显婧



怎样的独居环境才能让你真正觉得放松、安全和自在?

为了实现它,你需要什么帮助?


云之

我想,整个社会需要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大数据让陌生人都能准确说出你的门牌号、名字、购买的东西。前不久看到新闻,有个女生网购了筋膜枪,被快递员误认为情趣用品,进行言语羞辱,偷偷监视你的心理变态真的让人不寒而栗。还有就是希望相关法律能更完善。例如韩国,某些有前科或者危险倾向的人要佩戴电子脚铐,邻居会收到危险提醒。


「她在家 · WOMEN AT HOME」/ 戴显婧



玉子

理想的独居环境,位于市中心,交通和时间成本低,街上始终有人;所有设施必须在套内;邻居少且稳定。为了实现这些,我提高了不少租房预算,经常请信得过的朋友来家里玩,让他们了解我的住址,也营造出并非长期独身一人的生活状态。


从社会层面看,我认为不应该把独身/独居看作异类或者是暂时的过渡状态。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无形中定义了独居是一种单身和未婚的被迫选择,事实上它就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值得被尊重和保护。每当有独居女生被害,社会的焦点很容易放在她是否有男朋友这件事上,然而两者并没有必然因果联系。相反,正是这种默认女性是另一半“所有物”的概念,才纵容了暴力事件频发,所有人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

确实之前的新闻很令人害怕。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的可能是,每个人都要对他人有善意吧。从物业的角度讲,现在能做的还有安装更先进的安保系统,例如密码锁、指纹锁、面部识别等,改善独居户型的安全硬件设备。


「她在家 · WOMEN AT HOME」/ 戴显婧



为年轻人创造一个能安心独居的世界,

为什么是重要的?


Vivian

独居是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的选择,如果不在家乡生活,大部分人都要面临独居的问题。如果整个社会的治安啊、措施啊,都能够达到让年轻人放心独居了,那我想这样的环境也能够让其他所有人觉得安心吧。


P.S 独居真的很爽。


云之

家人朋友每天都在提醒你,走路不要低头玩手机,一个人走夜路不要戴耳机,遇到图谋不轨的人就扔包快跑......在我看来,独居女性的处境和行为是可悲又无奈的,我们只是为了自保就需要付出这么多额外的努力。每天教独居女生各种技巧,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有的人让女孩子少穿暴露衣服,不要大晚上出门,甚至是说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种反人类的话,让独居女性觉得,保护和尊重还是太少了。


「她在家 · WOMEN AT HOME」/ 戴显婧



Amber

是否独居应该是一个经济选择,而不是一个安全选择。偶尔我也想问,那我还能怎么样呢?我稳定工作,固定朋友圈,无债无感情纠纷,但万一出了问题,就是我做的还不够,我没有学防身术,我没有装阻门器,我没有把车牌号发给朋友,难道人应该这么生活吗?


玉子

在我看来,独居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它代表着我们的隐私、空间和个人活动不被侵犯,这种价值是普适性的,你可以不选择,但不能不拥有。如果独居就等同于危险,那不正说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疏离而冷漠的?根源不在独居,而在社会意识。试想生活在一个独居安全的世界,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彼此之间,实现了既自由又依存的完美平衡呢?


🦊:

年轻人独居大多数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离开家里的庇护去打拼。我留学过,并做过一段时间的房屋中介,这让我觉得,衣食住行是作为人的基本需求,各界都需要为保证个体的基本需求做出努力。最近有被推荐到一本书,《坏世界研究》,利他的最终结果就是有更好的世界,然后我们能成为更好世界的受益者。


「她在家 · WOMEN AT HOME」/ 戴显婧



这是一次充满笑点的对话。女孩子们分享的虚惊一场的故事和她们丰富的内心戏,好多都让人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是对那份紧张害怕的强烈共情——这么荒谬的事,理解起来却能顺理成章,这多少有点辛酸。尤其是想到,文中的五位,相比起开头提到的新闻里的主人公,实在是幸运的女孩、幸存的女孩。


整理这段对话时,有个担忧一直缠着我:“看到这篇的读者们,真的都能理解吗?会不会产生什么误会?”但转念一想,不理解也是好的。能不理解,也是种幸运。


就像作家 Virginia Woolf 的设想,希望每个女孩,每个年轻人,都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房间。





weibo :nylon-china

wechat:nylon尼龙

instagram :nylonchina


十年一战:终成传媒狼队


艺术与时尚联名?校花校草带你在北京逛展


年轻人追起传统文化来有多上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