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访谈 | 马西尼:语言教育改变世界

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语合中心 2021-04-1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语合中心





语合中心







费德里科•马西尼(Federico  Masini),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意大利中文教育家、著名汉学家,现为罗马大学多语言中心主任,任教于罗马大学东方学院,从事中文教学20余年。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文教师被纳入意大利国家公务员系统,他还牵头为意大利教育部制定《高中汉语教学大纲》,主编了大纲配套教材和《意大利人学汉语》系列教材。
他撰写的《意大利与中国》一书,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因其在中文教学和文化传播领域的卓越贡献,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中意友谊贡献奖”和“中华图书贡献奖”。


与他交谈时,你不仅能听到一口字正腔圆的流利中文,还能听到他信手拈来的文学典故与唐诗宋词。





与中文相遇,和中国结缘


1976年,马西尼开始学习中文,至今已与中国文化打了40余年的交道。回想起初次与中国文化相遇,马西尼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我只有八岁,爸爸妈妈带给我各式各样的书,其中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三四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黑白纪录片《中国》(Chung Kuo—Cina,1972),纪录片里的中国影像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1976年,罗马大学开设了中文课。当时还在上高中的马西尼,每个周六上午,都会去大学上中文课。进入罗马大学就读后,马西尼依旧孜孜不倦地学习中文。1983年9月,他获得国家奖学金,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进修。


“语言本身并无难易之分,学习者的母语和所学外语的亲疏距离不同,会给学习者带来不同的外语学习难度。对非汉字文化圈的零起点学习者来说,学习中文要比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难得多。”


马西尼说在他开始学习中文时,会觉得中文的语音难、汉字难,“中文是有声调的语言,需要多听、多说。在语言学习之初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必须明白学习没有捷径,更何况中文的难亦是它的美所在。





赤子之心,春风化雨


从北京回到罗马,马西尼便投身于中文研究和教学之中。1994年,他在罗马大学东方研究所任教,1997年任罗马大学东方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2001年任院长。



从中文学习者到中文教授的身份转变,并没有改变他对中文的赤子之心。“我被这个世界过去和今天发生的事情深深吸引着,我的阅读也因此从未间断过。一个人在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是不会自己独享的,所以我经常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对这个奇妙世界不了解和知之甚少的人听。”马西尼说。


他始终认为,无论哪个时代学习中文,中国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任何一门语言,在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和内涵的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学好的,学习中文也不例外。”所以,马西尼在教授中文的时候,会首先鼓励学生对中国文化持有开放的态度。


他提到,有些学生表示只对说中文有兴趣,根本不去学习汉字。而从实际情况看,如果他们不认识汉字,便不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就不可能用中文流利地表达超出日常用语范围的话题。因此,马西尼认为,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目标和自身水平,分两个层次进行中文和中国文化教学。


“习得一种语言,不仅要会说,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学好一门语言,意味着了解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用全新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世界,我们要让更多外国人获得理解中国的钥匙。”马西尼说。


作为教师,马西尼会带着学生尽可能地多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之后则由他们自己进行判断。


“如果一开始就能让学生们认识到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帮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语言学习态度,让他们接触多元文化的同时心态更开放,从而促进他们的中文学习,甚至对他们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就会让我很有成就感。我希望能继续培养新一代的中文教师,实现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马西尼表示,我们把中国这样一个欧洲之外的遥远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介绍给了学生,为他们打开了认识中国、了解亚洲的窗口。或者说,我们通过语言和文化的介绍增进了学生对各国人民的了解,由此促进世界和平建设与文明发展,我认为这才是意大利人学习中文的真正意义,这也是我理解的“教书育人”





提高意大利的整体中文教育水平


教材、教法和教师是影响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2006年,马西尼主编的系列教材《意大利人学汉语》在意大利一出版就受到广泛欢迎,并在2010年获得了 “世界优秀本土汉语教材奖”。



《意大利人学汉语》是意大利中文教学史上第一部针对意大利人的综合性中文教材。教材的内容以一群热爱中国文化的意大利年轻人在意大利和中国学习中文的故事为主线,涵盖了生活、学习、出行、交际等各个方面的语言要点,同时也根据课文线索,巧妙地对中意两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习俗作了详细的介绍和比较。”马西尼说。



2016年,意大利教育部颁布了高中汉语教学大纲,马西尼也参与了编写,他说:“编写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的想法源于2015年9月举办的意大利首届全国高中汉语语言与文化教学会议。


会后,意大利教育部委托我组织意大利各大学中文系教师、各高中中文教师和专业人员,迅速成立‘意大利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编写委员会’,并于一年后完成了大纲编写工作。”



作为指导性文件,大纲旨在推动意大利高中中文教学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又给教师一定的灵活自由性。在大纲编写过程中,考虑到意大利南北的地理差异,加入了“下雪”“游泳”等词,还有体现意大利地理特色的词,比如“港口”“郊区”“山区”等。


而针对意大利高中中文大纲,马西尼还编写了《我们说汉语》的配套教材,“这是根据意大利高中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高中中文本土系列教材,教材总目标是高中毕业时,学生的中文水平达到HSK四级或五级。”马西尼说。


在新词语方面,《我们说汉语》教材中还提供了“办卡”“刷卡”“微信”等词,适应学生中小学阶段参加中国夏令营、高中阶段中长期或短期留学中国的需求。


马西尼将大量精力投入书籍的编写之中,如在语言学界有很大影响力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已被译成中文、日文和韩文出版发行。他还参与编写了《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等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马西尼也致力于为意大利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去中国看一看。现在,罗马大学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交流。马西尼说:互通有无,是学习上的交流,也是中意两国间长久的文化交流。


作为汉学家与中文教育家,马西尼也期望新一代的汉学家,除了应该具有更高的语言能力外,还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某一具体学科,还要跨学科学习,对不同的领域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新一代的汉学家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大的格局和广阔的眼界,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汉学家。”马西尼说。



栏目介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和现状,我们开设了《人物访谈》栏目,邀请知名汉学家、专家学者、中文教师,探讨当地中文教学情况和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看法。栏目将从本周起每周进行推送,欢迎大家关注~



来源:外研社国际汉语、文明互鉴、人民日报


投稿方式                              

如果您有感言见闻、学员故事、教学方法、知识干货等想跟更多人分享,欢迎通过weixin@chinese.cn邮箱给我们投稿~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新浪微博:@语言合作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