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CD影促会 2018-05-25

四季影展2018春“南方季风”

影片及导演介绍

▲ 《湄公酒店》海报,版权归Match Factory所有

《湄公酒店》

Mekong Hotel 2012 / Thai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61 min


湄公河畔的一家酒店内,围绕着一对母女之间情感的羁绊展开,一部真假难辨、虚实相间的电影在正在反复排练。《湄公酒店》中的镜头,在洪水中不断建构和解构,交织着漂泊不定的未来幻梦。本片可说是阿彼察邦凭借《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摘得金棕榈奖之后,给观众们的献上的一份姊妹篇礼物。相较前者,本片中对泰国民俗、灵性文化和当代社会政治的呈现更加深入浅出,但依旧秉承了阿彼察邦电影引人入胜的神秘色彩。


阿彼察邦 · 韦拉斯哈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

阿彼察邦· 韦拉斯哈古是泰国独立艺术电影的旗手级人物,同时他也以影像艺术家的身份活跃于全世界的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阿彼察邦关注的主题包括梦境、自然,性(包括他本身的同性恋经历),西方对泰国和亚洲的认知等,在形式上也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和拍摄方式。他影片的主要特点有淡化影片的意义、淡化演员的功能性、淡化道具感等。自第一部长片《正午显影》被《电影评论》列为年度十佳以来,阿彼察邦陆续横扫了几乎所有重要电影节大奖,包括提名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以《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一举斩获戛纳金棕榈。除了自己创作,阿彼察邦还成立了公司Kick the Machine,致力于推动实验电影和独立电影的发展。

▲ 《南方来信》海报,版权归凤凰视频与大荒电影所有

《南方来信》 

Letters from the South 2013 / 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05 min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东南沿海的华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或因战乱或为从商掀起过数次“下南洋”的洪潮,这些数量庞大的移民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东南亚各国的历史。现今,华人无疑已经是东南亚各国本地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排华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论是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的又或者还在努力求生华人,家乡都是他们避不过的话题。也因此,凤凰视频邀请了六名东南亚华裔导演,制作了《此时此刻》、《薄饼》、《新新熊猫》、《安老衣》、《马六甲夜话》、《行在水上》这六部以原乡和离散为主题的短片。之后,导演陈翠梅又将这些影片重新剪辑排列成了这部《南方来信》。


▲ 《丹绒马有棵树》剧照,版权归导演所有

《丹绒马林有棵树》

 A Tree in Tanjung Malim 2004 / 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25 min


这是一部导演虚构的少年自传。十七岁的少女逃学来到吉隆坡。她和一个朋友吃晚餐,去大钟楼看灯,在公寓外的草场打赌最后关灯的是哪一间,有一句没一句地唱歌。她告诉他早上搭巴士迷路的事。她说路旁有棵大树,不断地下着白花,薄薄的,像纸巾一样。


▲ 《每一天每一天》剧照,版权归导演所有

《每一天每一天》

Everyday Everyday 2009 / 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8 min


《每一天每一天》是陈翠梅的短片集《我的失败之作》中的一部,讲述了对秘鲁充满向往、辞职在家写作的女主角,和一个不理解她的老公,在几天之内的情感危机和修复的故事。影片具有一种非戏剧性的粗糙感,但却能够在平凡无聊的日常生活中,抓住人物间最细腻的情感,甚至对价值观的冲突和情感矛盾作出豁达而风趣的消解。

 

陈翠梅 

Tan Chui Mui

197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陈翠梅是一名以短片创作为主的导演,曾在地方报社和杂志社担任专栏作家。陈翠梅在电影行业非常地活跃,除了自己拍摄颇具实验性的短片以外,也以编剧、策划、电影评审等不同身份参与各类电影项目及电影节。2004年,她联同其他导演创办了大荒电影公司,在短短数年之内,成功地把马来西亚独立电影带到了世界各地的影展。在釜山电影节推出第二部长片《无夏之年》后,陈翠梅搬到北京,与贾樟柯合作项目,并开始了长期的微小说写作计划。

▲ 《爪哇安魂曲》海报,版权归导演所有

《爪哇安魂曲》

Opera Jawa 2006  / Indonesia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20 min


《爪哇安魂曲》取材于古印度第一部史诗《罗摩衍那》,讲述了魔王诱惑罗摩王子的妻子悉多的故事。在印尼导演努格罗的镜头中,它变成了一场对暴力和自然灾害的受难者的安魂仪式。这部影片相当独特,有着浓郁的歌剧气氛:杂技式的歌舞编排,置景包括用人造花覆盖的五颜六色的山,和爪哇岛心脏地区的原始海滩和繁茂的森林。片中大量出现的替代性物品都呈现出强烈的象征意味,而演员的表演则挑战了自然主义风格,结合印尼传统的加麦兰音乐,及一些现代元素后,《爪哇安魂曲》带给观众的是超越一般歌舞电影的视听狂欢。


加林 · 努格罗 

Garin Nugroho

印度尼西亚导演加林·努格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分子。他于1961年出生在印尼日惹,现居住和生活在雅加达。从1991年起,他制作和执导了八部长片和记录片,使他成为以印尼当时唯一的,也是当今最具吸引力的电影人之一。他的电影美妙、非凡并且关注政治,每一部都展示了不同的对印尼和印尼在当今世界的位置的看法。努格罗的电影每一部都风格迥异,无论看起来,听起来,感觉起来都非常不同,可以说他在每一部电影的创作中,在语言和情感表达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步。

▲ 《未知的云朵》影像截帧,版权归艺术家及马凌画廊所有

《未知的云朵》

The Cloud of Unknowing 2011 / Single-Channel HD video with sound, no dialog / 28min


何子彦作品《未知的云朵》灵感来自法国符号学家、艺术史学家于贝尔 · 达米施的著作《云的理论》。何子彦通过影像来就“云”在东西方艺术史、哲学、宗教上的种种意涵进行了探讨。艺术家租用了新加坡低收入者聚集的公共屋村里垂直的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里各有一个人物:偷窥者、乐手、园丁、沉睡者、收集癖、厌世者、书写者、冒充者。他对每一人物的行为编排均围绕“云”的概念展开。除却艺术家对东南亚历史的层层呈现,以及严谨串联的多重文学、艺术史和音乐参照,这部作品通过创造一种模糊、戏剧化而又扣人心弦的多感官体验,直指观者内心的未知。



▲ 《4 x 4 - 新加坡艺术集,第一集,钟泗宾 - 热带生活之梦》影像截帧,版权归艺术家及马凌画廊所有

《4 x 4 - 新加坡艺术集,第一集,钟泗宾 - 热带生活之梦》

4 x 4 - Episodes of Singapore Art, Episode 1, Cheong Soo Pieng - A Dream of Tropical Life 2005 / Single-Channel video with sound /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 / 23min


《4 x 4 - 新加坡艺术集》是何子彦所创作的一组在电视节目上播出的系列作品,每集分别呈现了四位新加坡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本次影展将放映的为该系列的第一集,其中的艺术家为创作了结合中式水墨和西式水粉绘画手法的作品,《热带生活之梦》的画家,钟泗宾(1917-1983)。影片中,两名“电视主持人”戏剧性地站在由何子彦通过绿幕再创作的钟泗宾画作中,透过镜头面向屏幕另一端的观众,引导后者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通过二人频频发出的对这幅名作的争论和发问,何子彦以巧妙的方式抛出关于艺术话语权、权威性的质疑。

何子彦 

Ho Tzu Nyen

何子彦被认为是多界别艺术家,他的创作涉及电影、剧场、装置艺术、声音、写作等领域。无论以何种身份,何种媒介,何子彦思考的议题始终围绕在几个方面:东南亚地域政治与民间历史、神话、文化的研究;对电影语言、结构和符号的研究;与社会现实和内心幻想相关的种种视觉实验和隐喻。这些研究方向并非各自单独展开,而是相互关联、彼此补充地出现在作品中,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高密度和多层次的质感。他曾代表新加坡参加2011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 《日常对话》海报,版权归导演所有

《日常对话》

Small Talk 2016 / Hokkien / 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88 min


在中国台湾,当政治不再作为背景,电影人关注的是个体家庭与个体宿命。虽然没有赤裸的贫穷,个体身份对社会的让步同样对自身造成了伤害。《日常对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非专业电影出生的导演黄惠侦,也是这部片子的主人公之一,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影像语言,叙述了跨越几十年的家庭故事。当母女这对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始了迟到的对话,片中母亲这一性少数群体的社会处境,以及家庭的亲密关系等社会议题也被一一带出。


黄慧侦 

Hui-Chen Huang

六岁开始跟着母亲跳“阵头”的黄惠侦,二十岁转行从事社会工作,开始学习纪录片。曾任台北市纪录片工会秘书长。目前她是一名自由影像工作者和一个孩子的母亲。过去作品包括《八东病房》及《鸟将要回家》等短片。2017年,由于其纪录片《日常对话》获得柏林影展泰迪熊奖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这名成长于“社会大学”的纪录片作者一直关注移工、原住民、土地等议题,其作品充满了当下不可多得的质朴和真诚。

▲ 《离开的女人》海报,版权归Films Boutique所有

《离开的女人》 

The Woman Who Left 2016 / Chinese & English subtitles / 226 min 


这部长达近4小时的“金狮奖”作品,拉夫·达兹一贯创作的超长影片中只能算“短片“。全片以凝缓冷静的镜头讲述了一位含冤坐狱30年的女人被证清白后,精心策划一场复仇的故事。影片没有配乐,叙事单一,看似是个体的故事,实则从伦理和政治的角度探讨了菲律宾社会的现实,体现当地人民的挣扎和探索。正如导演在采访中所言“女主人公霍 · 西亚·索莫罗斯特罗在经历过磨难与不幸后,需要找回自己的灵魂和信念,我们国家和人民也在经历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所以影片也是一种社会批评,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诘问。”


拉夫·达兹 

Lav Diaz

拉夫·达兹是目前菲律宾最有影响力的新锐导演及独立电影制作人。自从影以来,他陆续获得过各种国际性电影大奖,包括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布鲁塞尔国际独立电影节评委会奖、威尼斯“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等。在获得银熊之后,其近作《离开的女人》更一举拿下了威尼斯“金狮”奖。拉夫·达兹的影片擅长于用固定镜头聚焦菲律宾当下社会、政治的现实状况,加上超长的片长,是当代电影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牛郎织女》海报,版权归导演所有

《牛郎织女》

Knitting 2008 / Mandarin /  Chinese subtitles / 100min


影片以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内地居民“下海”为背景,讲述了一对靠着开小巴车为生的情侣,和突然闯入他们生活的女人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共同在南方“闯荡创业”的故事。作为“下半身”写作最著名代表诗人尹丽川的第二部长片,《牛郎织女》不仅仅再现了那一年代城市底层最原始、本真的生活,导演更是以女性视角展现了两名女性之间的复杂情感。到影片末尾,伴随着男性的彻底离席,一个双女主角的故事好像刚刚开始......


尹丽川 

Lichuan Yin

早在90年代,尹丽川就开始以诗人的身份活跃在文坛,是名震一时的才女。之后,无论诗歌、小说、还是电影创作,她都游刃有余。先后出版过小说集《再舒服一些》,长篇小说《贱人》、诗集《再舒服一些》、《大门》等近十部文学作品。作为电影导演和编剧,尹丽川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克制的情感呈现了几部佳作,其中第二部长片《牛郎织女》曾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

▲ 《牧童》海报,版权归Pyramide International所有

《牧童》 

The Buffalo Boy 2004 / Vietnamese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02 min


1940年代法属越南金瓯地区旱涝频繁,一位男孩牵着两头赖以生存的牛到地势较高的地带吃草,他开始踏入成人的世界,发现了暴力、吸毒、酗酒,但也认识了爱情和友谊,而政治局势的变迁似乎对这片边缘土地毫无影响。导演以非凡的视觉表现力捕捉到当地特有的自然风光,极具地方特色的配乐和不断出现的水草意象,也给影片蒙上一层幽暗和神话的色彩。


吴古叶 

Minh Nguyen-Vo

吴古叶出生于越南,幼年时移居法国,他在那里学习工程学后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院学习物理,随后又修得电影学位。在拍摄了一部短片和一部纪录片之后,他以自编自导的影片《牧童》收获了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最近,吴古叶的新片,一部以2030年的越南为背景的未来主义电影《2030》,被选为了第64届柏林电影节全景片的开幕电影。

▲ 《36》海报,版权归导演所有

《36》

36 2012 /  Thai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68 min


36是传统胶卷的拍摄量,影片《36》则是以此为根据,用36个固定镜头拍摄而成。由于机位问题,时常不在镜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男女主角开始了一段由数码媒介记录的感情。然而,当媒介的载体出现问题时,他们的感情线索亦中断了。个人关系如云端数据般形同虚物,稍纵即逝。正如导演反复谈到的那样,进入数字时代,我们常忘记为何会去记录某个人,某个景,我们只是将他们放在硬盘里,以为自己记得,实际上连拍摄这件事本身都已被遗忘。电影《36》正是在讨论“影像社会”这一个概念。


纳瓦彭 · 坦荣瓜塔纳利 

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

纳瓦彭 · 坦荣瓜塔纳利是一名80后青年导演,他在大学时自学短片创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制作完成了20余部短片,其中很多参加了全球各地的国际影展。他的最新作品《切利是韩裔泰国人》获得了泰国短片电影节大奖,随后被邀请至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同时,纳瓦彭也是泰国最大的电影制片厂GTH的编剧。他的作品包括2009年票房冠军《曼谷轻轨恋曲》等。他也曾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天才训练营的学员。


▲ 《来自宾童龙的信》影像截帧,版权归艺术家所有

《来自宾童龙的信》

Letters from Panduranga 2015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35min


有感于越南政府在宁顺(曾经的宾童龙)建造核能源站的工程计划,对越南占族原住民的古老文化将造成的巨大冲击,阮纯诗以一对男女之间的信件往来为形式拍摄了这部散文电影。《来自宾童龙的信》摇摆于纪录片和虚构片之间,也让观者视觉体验摇摆于前景与背景、私密的人像拍摄与远处的风景之间。在这部影片中,可看到导演对田野作业、民族志、历史复杂性、殖民主义的延续、以及日常生活中潜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和观测,以及她通过艺术和艺术家在这些议题中处于的位置,所作出的介入。


▲ 《十一个男人》影像截帧,版权归艺术家所有

《十一个男人》

Eleven Men 2016 / Vietnamese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28 min


越南给所有人的印象,似乎总是蒙着一层西方视野的面纱。人们常常沉醉于她的风情,却忽略了她的历史。艺术家阮纯诗的作品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视角。在以卡夫卡的小说《十一个儿子》为文本参照创作的《十一个男人》中,她以越南传奇女演员阮如琼,1966年到2000年间c出演的影片为蓝本剪辑了一个20多分钟的短片。这些原片大多是国有制片,经过剪辑,其错位离奇的观感,充满讽刺意味的细节展示了历史的另一面。


阮纯诗 

Nguyen Trinh Thi

阮纯诗是一名有着多重身份的影像艺术工作者,除了艺术创作,她同时也作为学者,纪录片工作者,以及独立影像机构Doclab的创始人和运营者活跃在越南。其复杂的求学及生活背景让她选择了影像这一更容易传播和理解的媒介进行创作。她的作品充满着对历史、社会、体制、国家机器的反思、回应与抵抗。有别于常见的政治性和揭露性的文献纪录片,阮纯诗的作品力图从个人生命的角度用一些实验性和超现实的手法来表现历史,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细腻和敏感,展现了女性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时的特殊视角。



▲ 《69两头勾》海报,版权归Five Star Production所有

《69两头勾》

6ixtynin9 1999 / Thai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18 min


被公司裁员的覃本在心灰意冷之时,突然阴差阳错地收到了一大笔钱财,她想要拿着这笔钱财重新开始生活,但是却因此陷入各方社会势力的争斗之中,她逐渐明白,这份钱财将给会给她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就如影片所说“当上帝给你一份礼物时,他也给了你一顿鞭打”。这部影片是泰国新浪潮主将彭力·云旦拿域安扬名国际的力作,不仅将“盖里·奇”式的黑色幽默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也加入了他个人阴郁疏离的风格,更将当时泰国的社会人情风貌作出了喜剧式的呈现,是东南亚电影中不可多得的另辟蹊径之作。


彭力 · 云旦拿域安 

Pen-Ek Ratanaruang

1962年出生的泰国导演彭力 · 云旦拿域安是国际上屈指可数的艺术片导演,作为泰国新浪潮最重要的先驱之一,他在类型电影和作者电影之间游刃有余,而且在结合影像风格和本土文化方面上,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具国际意识的电影制作者。在拍摄《宇宙只有我和你》和《无形海浪》的“泛亚”时期,他与浅野忠信、杜可风合作,形成一种极具作者化的沉缓压抑的风格。但是在早期拍摄《死到临头唱生晒》、《69两头勾》、《走佬唱情歌》的彭力,更像一位摇滚青年和乡村乐手,在探讨个体困境的同时,融合了他对泰国流行乐的深沉爱恋,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鲜活感和丰富性。


▲ 《冲击城市》海报,版权归导演所有

《冲击城市》

 Clash 2009 / Filipino / Tagalog / Visaya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60 min


尽管是导演 21 岁的处女座,此片却囊获了威尼斯“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和威尼斯路易吉 · 德 · 劳伦蒂斯奖(新锐导演奖)等多个奖项。这部片长 58 分钟,预算仅 1 万欧元的电影全片只有一个镜头,它跌跌撞撞地跟随着主角穿梭于肮脏的平民区中,伴随着市长振振有词的宣言,帮派、毒品、枪支、妓女、暴政一一曝露在粗糙而摇晃的镜头面前。导演并没有影片中兜售贫穷,他只是用街头上演的生死离别道出了人物与大背景之间不言而喻的荒诞关系。

裴沛· 迪奥克碌 

Pepe Diokno

裴沛 · 迪奥克碌是菲律宾新生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致力于人权斗争的菲律宾议员何塞·迪奥克碌的孙子。他于21岁拍摄的处女座《冲击城市》非常生猛,一举拿下威尼斯电影节路易吉·德·劳伦蒂斯奖以及“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两个大奖。2014年的影片《云上》则提名了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的最佳影片。


▲ 《稻田里的人们》海报,版权归JBA Production所有

《稻田里的人们》

Rice People 1994 / Khmer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25 min


 “我们无惧看透痛苦和距离。”可以说《稻田里的人们》是柬埔寨当代电影大师潘礼德献给他的家人的现实主义之诗。他将镜头直接探触至柬埔寨的落后农村,以冷静中透露着悲悯的笔触,通过对一个不断深受苦难摧残的家庭的勾描,缩影式地再现了农民在无情的天灾和疾病下“蝼蚁”般的生活,以及因为缺少话语关注而产生的一代又一代的悲剧轮回。影片像是对印度电影大师萨蒂亚吉特 · 雷伊的《大河之歌》等“三部曲”的一次回归,更是一部能与路易斯 · 布努埃尔的名作《无粮的土地》并称“双璧”的“劳动人民的辛酸史”。


潘礼德 

Rithy Panh

潘礼德是当今世界上最广受好评的纪录片导演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柬埔寨导演。11岁时他和家人一起被波尔布特当局投入劳改营,4年后逃了出来,亡命泰国,1年后辗转巴黎,后考取巴黎高等电影学院,从此活跃于世界影坛。作为一名电影导演,潘礼德的创作不仅具备艺术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进行了反思和重建。潘礼德凭借自己的纪录片屡获国际大奖,包括欧洲电影奖年度最佳纪录片奖、戛纳电影节Francois Chalais 奖等,是一名备受尊重的记录者。


▲ 《黑虎的眼泪》海报,版权归Five Star Production所有

《黑虎的眼泪》

Tears of the Black Tiger 2000 / Thai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10 min


虽然这部电影拥有所有我们想象中的低俗老套的爱情肥皂剧的情节,有着亘古不变的三角结构:美人、英雄和复仇,但是这并不影响导演韦西 · 沙赞那庭据此成为泰国新浪潮中最具才气的怪才。他把美国西部片的外壳搬到泰国,将乡村音乐更换成更动人的本土流行歌曲,加之大胆、怪异、斑斓的色彩实验,穷遍人情温柔,挞尽人性险丑,为我们奉上一次酣畅淋漓的“咖喱西部片”之旅。更可贵的是,它以看似拙略的模仿和恶搞手法,对影片所代表的题材和形式作出了绝妙的反讽。


韦西 · 沙赞那庭 

Wisit Sasanatieng

1964年出生于泰国的沙赞那庭早年学习设计,毕业后,他充分挖掘了色彩在银幕上的构成方式与表现手段,以独树一帜的电影色彩语言与色彩思维崭露世界影坛。2000年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黑虎之泪》也是首部在戛纳电影节上映的泰国影片,并获当年温哥华电影节龙虎奖。2004年,其代表作《大狗民》问世后,吕克·贝松的公司随即买下海外版权,沙赞那庭的作品开始受到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 《附身“声”者》影像截帧,版权归艺术家所有

附身"声"者:梁美兰与埃米莉苏》

Ventriloquists: Liang-Mei Lan and Emily Su 2009 / Filipino/Hokkien/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来自台湾的艺术家余政达的作品《附身“声”者:梁美兰与埃米莉苏》记录了他与几位菲律宾籍中国台湾媳妇的对话,借以讨论一些少数族群的生存状况。影片中为了更好的交流他们分别使用了中文,台语,英语,由于语言的缝隙,各种费力的转译,作品呈现出了一种言语之外的乏力感和悲情意向。


余政达 

Yu Cheng-Ta

198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的余政达,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系,现工作生活于台北。其影像作品往往带着一种特定的幽默和讽刺。余政达通过作品中表演者、受访者或主动、或被动的口头和肢体语言,在沟通的双方/多方的表达落差里讨论文化身份、权力关系、转换、表演等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情境。2009年他曾代表中国台湾参加第五十三届威尼斯双年展,并受邀参加奥地利林兹复刻双年展。他于2012年获得东京艺术博览会培根奖。

▲ 《巫山云雨》海报,版权归导演所有

《巫山云雨》

In Expectation 1996 / 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96 min


《巫山云雨》是由现代先锋作家朱文编剧,著名导演章明拍摄的一部剧情片。在“截断巫山云雨”的山峡工程这一大背景下,影片讲述了大龄单身男子麦强(张献民)与寡妇陈青之间一段错综迷离的感情故事。影片中章明以错乱的时间线,诗意的长镜头构建了一段既私人又公共的记忆。该片虽然一度无法在国内公映,却在国外影展收获了大量奖项。


▲ 《秘语十七小时》剧照,版权归导演所有

《秘语十七小时》

Weekend Plot 2001 / Mandarin / Chinese subtitles / 87 min


看似和谐的一场老同学重聚游玩,因为一张不知何人所写的 “爱你到死” 的纸条变成一场难熬的 72 小时的猜忌角斗之旅,最终将每个人推向了各自的感情深渊边缘。“第六代”导演章明继承了成名作《巫山云雨》的美学风格,在以微妙和搁置的手法处理金小蓓在爱人赵尘和前男友于栋之间的情感纠葛的同时,将叙事融入对边南地区神秘秀美的地理风光的抚摸之中。这似乎在说明,即使身处远离城市的原野中,人们仍无法修复相互之间关系的脆弱和抚平内心的不安躁动。


▲ 《郎在对门唱山歌》海报,版权归导演所有

《郎在对门唱山歌》

Folk Songs Singing 2011 / Mandarin /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 103 min


这部影片不动色的讲述了地方小城一对情侣从相知相恋到缘尽离散的故事。在章明契情达意的长镜头之下,男女的情爱被城市规则逐渐吞噬所产生的浮恸得到了深刻的剖析。它与《巫山云雨》和《秘语十七小时》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边城” 三部曲,所有离愁悲绪都化在歌谣“郎在对门呢唱山歌呃, 姐在房中哎织绫罗” 所化成的 “超现实” 之中,郎情妾意,留味无穷。


章明 

Ming Zhang

章明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专业为油画,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并留导演系任教。章明在学生时代就表现出众,曾应邀出席德国慕尼黑国际学生电影节,其第一部长片《巫山云雨》在获得众多大奖同时也奠定了他在第六代导演中的独特位置。章明的电影有着明显的个人美学特征,他擅长以充满诗意而阴郁的镜头表现平静的小城生活下人们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其松散的故事结构和影片色调相得益,在作者电影中是一个独特案例。



四季影展2018春“南风季风”排片表:


3月21日开售VCD春季赞助人会员票,以及3月至4月单场票。





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

World Organization Of Video Culture Development

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VCD 影促会)于 2017 年夏天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它致力于搭建一个观影、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向公众普及和推广艺术影像。一方面,VCD 影促会以举办影像资料展、文献展、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为更多人提供影像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它也通过自身平台挖掘更多优秀的影像艺术作品,在为其提供放映机会的同时助力青年影像艺术家持续创作。


“不一样” 四季影展

Lumen Quarterly

作为 VCD 影促会的主要落地项目,“不一样” 四季影展立足于长期稳定地为观众展映高质量的艺术影像作品,并通过主题论坛,讲座,文献梳理等方式优化观众的观影体验。有别于其他影展,“不一样” 四季影展更加看重个人经验在文化有机体中的作用,并试图由此出发,以最开放的态度,将艺术电影、实验影片、短片、动画,影像艺术等多种类的影像作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此,影展以我们所熟悉的春、夏、秋、冬为时间轴展开,每三个月邀请一位艺术家或文化人士担任策展,按主题挑选影片,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展映。通过这种穿插比照式的放映方式,VCD 影促会希望能够开放性地引起话题,使观众以更开阔的视野对包括电影及更多形式在内的动态影像本身产生更直观感性的认识。


我们的二维码都这么炫酷了,真的不来扫一下试试!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