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书录 |《北京私家园林志》纪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十一贝子 Author 十一贝子

我出生在大运河边的一座城市里,小时候则随父母住在市区20公里外的一个小县城中。这个小县城在历史上曾经繁盛一时,出过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兴建过几百座园林,可惜近代以后日渐衰落,旧园林几乎全部毁失了。

就在我家所住校园的旁边,有一个勺湖,形似一把勺子,湖边有一座古代所建的宝塔,周围全是杂草乱石,很荒芜的样子,后来县里下了大力气,围着湖面建了一个古典风格的公园。这园子范围不小,里面亭廊楼阁俱全,也有许多花木,水中还种了荷花芦苇,平时游客不多,颇为幽静。

我十二、三岁的时候一度对这个园子很有些着迷,三天两头跑进去逛,胡乱画了些写生图案,还自作主张品题了“勺湖十景”,什么“湖光塔影”、“古亭晚钟”之类,很郑重地抄在日记本上,觉得非常得意。今天看来,这园子其实平平无奇,但我对于园林的兴趣,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到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去离家乡不远的扬州春游,见到了瘦西湖、何园、个园,这才知道真正的古典园林是什么样子。再等到上了大学,去过了苏州、杭州,念了些造园方面的书,对园林的了解更深了一步,惊叹其意境之博大精深,却又觉得太过复杂,反而不敢再有研究的念头。

直到读博士的时候,选择了清代离宫朝寝空间为课题,这才重新拾起旧日对园林的热爱。清华校园本身即是康熙年间皇三子胤祉赐园旧址,又临近圆明园、颐和园,时时探访旧日亭台遗迹,觉得很有兴味。此后常有机会四处考察,中国现存的古典名园大多有幸造访过,也参观过外国的一些历史名园,兴趣日浓,才渐渐地希望自己能够以园林史研究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对于北京私家园林的研究有三个缘起。

北京可园

第一个缘起是1999年夏天担任本科三年级古建测绘课的助教,负责带一个小组去测绘北京东城区一个名叫“可园”的清代官僚宅第花园。这花园当时用作中央领导人的住处,平时并不开放,能有机会进去参观算是很幸运的事。头一天进去看了,觉得很平常,远不及江南的花园那么精致,甚至感到有些失望。可是连续去了好几天,指导学生之余,站在园中细细端详,慢慢地体会到其实这个园子设计得挺大方,有不少自己的优点,也很适合北方的日常起居生活。回去查书,发现以前的园林论著对这座宅园的介绍很少,而且有错误。于是兴致大起,下了点功夫,写成《北京可园》一文,发表在《建筑师》杂志上。这成为我研究北京私家园林的第一篇文章。

《鸿雪因缘图记》中的半亩园

第二个缘起是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麟庆的满族官僚曾经在我故乡任过九年的江南河道总督,并改建过总督署衙门的附属花园,这个叫清晏园的花园至今园址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还重新作了整修。麟庆曾写过一部自传性质的《鸿雪因缘图记》,里面图文并茂,有不少篇幅讲到我故乡的风物,也包括那座清晏园。我平时好读古人笔记一类的东西,便把这书找来读了。读到后面,发现书中记载麟庆离任前在北京买到了一座半亩园并大加修葺,回京后终日在此园中赏石看花,留下好些题咏。这半亩园的来头很大,相传是李笠翁的手笔,后来我在清人笔记中又见到不少有关它的记载,很有传奇色彩,这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北京私家园林的兴趣。

朱家溍先生像与手札

第三个缘起是有一次有幸去拜访著名的清史专家朱家溍先生。朱老恰有新作《故宫退食录》出版,其中有章节述及北京内城的宅园,娓娓道来,清新有味,而且他还在可园旁边的住宅中住过。于是便与朱老聊起相关话题,朱老慨叹自己20世纪40年代时曾经向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提议对北京的私家花园进行调查研究,但未被批准,到了今天,这些花园连遭毁弃,已经十不存一,连基础资料都没留下,殊为可惜。我由此联想,或许应该趁着今天还有实例和资料遗存,赶紧亡羊补牢,对北京私家园林进行系统研究,或可稍补遗憾,同时也可以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强对剩余宅园的保护。朱老对这个想法大加鼓励,最终促使我决心以此为题,好好地钻研一番。

于是从1999年底开始,即利用业余时间对北京的私家园林展开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一有机会就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转悠,寻找实例,或者去各大图书馆翻检文献。当时主要的精力要放在博士论文课题上,对北京私家园林的研究只能见缝插针,利用各种休息时间,而且完全没有经费支持,其辛苦窘迫自不待言。但是由于这一领域存在很多的空白,因此经常会有新的发现和进展,能让我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兴致。

2001年毕业留校后继续深入探讨下去,积攒的成果越来越多。2003年此课题终于得到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的支持,犹如雪中送炭;2006年更进一步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保证研究最终得以完成。

前期的调查工作包括测绘现场、搜求文献并探访园林的旧主人。这项工作异常琐碎,而且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一些保存尚好的园子往往为单位所占据,根本不开放,难以获得允可进入。又如有些园子早已面目全非,却找不到准确的文献佐证来推测其原貌。如此不一而足。

那家花园旧照

然而幸运的是,每到山穷水尽、束手无策的关头,常有机遇从天而降,也得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帮助,比如凭借朱家溍先生和傅熹年先生的指点,得以了解可园和藏园当年的一些具体情况;依靠那家后人张寿崇先生、马氏传人马旭初先生、郝家夫人刘聪女士的帮助,才得以最终完成对那家花园、马家花园、郝家花园的复原研究;法国学者邱志平先生从海外提供了有关半亩园的资料和照片,让我能够有机会对半亩园的早期格局重新进行考证;从东京大学所藏的流落海外的样式雷图中,找到了清末三贝子花园的图样;通过一些文物部门朋友的帮助,有幸得以一一进入少数宅门紧闭的旧花园进行测绘拍照;还常常在百般困惑中忽然发现一条文献记载或者一件档案材料,让问题迎刃而解;更难得是,清华建筑系前辈校友茹竞华先生慷慨地把自己19631964年所做的北京内城宅园的调研笔记赠送笔者,使许多今天已经难以了解的细节得以澄清。

这样“逢凶化吉”的情况一再出现,让我非常感动,甚至觉得冥冥之中似有天助。清朝道光年间麟庆在购得向往已久的半亩园时曾经感叹说“因缘天成,何其幸也”,我在研究过程中每逢柳暗花明,也时常会有类似的感受。

但我心中深知,所谓“天助”,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人助”。因此,在此需要对很多师友表示衷心感谢。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此书绝无完成的可能。

北京私家园林的保存现状极为堪忧。政府部门、社会各阶层乃至学术界都对北京私家园林及其巨大的价值缺乏基本的了解。我从事调查研究的十年中也亲眼目睹了一些花园继续衰败乃至被摧毁的过程,却无力阻止,倍感痛心。

作为一名研究者,所能做的工作是微薄的。此书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努力:

其一,注重文献考证、现场调研、平面实测、故旧访谈和摄影记录,力求最大限度地搜罗关于北京私家园林的所有基础资料,其中对历史档案和各类图像资料的挖掘较为深入。

傅熹年先生绘北京藏园图景

其二,经过反复调整,建立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论述框架。全书分为三卷,上卷“综合研究”部分对北京私家园林的历史源流、造园意匠、园居生活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论述,并对其保护对策进行探讨。中卷“实例萃编”部分对不同规模的36处典型园林实例的建置沿革进行考证,并对其基本格局和造园特色作进一步的分析;对于其中已经完全被毁的实例(如藏园、桂春宅园等)和只剩少量残迹的实例(如余园、那家花园等),则尽量利用文献、档案和口碑资料以及老照片进行了复原研究,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其原貌特征。下卷“故园钩沉”部分以辑录古今文献为主、调研摄录为辅的方式对300多座北京历代私家园林进行梳理、考证、记录,以留存历史印记。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论述,基本上涵盖了北京私家园林研究的各种问题。

明代北京私家园林中的文官雅集图

其三,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关注人与园林的关系,借助文献资料,记录不同时期的园主、游者的审美感受和造园观点,还原北京私家园林中的园居生活形态,探讨其相关的社会文化属性,避免“见物不见人”的弊病。此外还尽力搜寻了若干园主的画像、照片以及诗文书画作品,以作旁证。

北京西郊礼王园

其四,任何园林的兴废过程都不是静止的状态。因此在研究中同样关注每一实例的演化和更替情况,不但通过文字记述其沿革变化,而且对半亩园、恭王府园、棍贝子府园、朗润园、承泽园、清华园、郑王府园等实例都复原出不同时期的园林平面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其景致格局的嬗变历程。

民国时期,著名建筑学家童寯先生曾经利用业余时间踏勘江南园林,著成名作《江南园林志》,堪称学界之楷模。我作为后生末学,未敢望先贤之项背,但愿意以前辈学者为榜样,竭尽驽钝,草成此书,对北京私家宅园作出一个初步的探讨,略表拯危继绝之意。如果这微末的成果能够为北京私家园林的研究和当前的景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并能够对现存园林实例的保护有一点促进作用,则心愿已足。

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获奖证书

此书出版后,得到前辈、同行和读者的一些好评,并侥幸获得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和201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然而,北京私家园林毕竟是一个涉及很广的领域,囿于个人学力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此书必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缺憾和错失,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近十年来,我本人依然对这个课题保持关注,先后完成《北京私家园林研究补遗》、《北京私家园林研究续补》、《北京私家园林研究再补》三文,共计十余万字,待时机成熟,《北京私家园林志》一书或将修订再版,并期待方家的继续指正。

相关阅读

经典书目 | 失传了三百年的《园冶》明代刻本首度重刊

经典书目 | 周维权先生《中国古典园林史》评述


欢迎关注《建筑史》丛刊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