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逆向而行的战疫守“沪”者——农工党党员、漳州市医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杨钊斌援沪抗疫纪实

农工党漳州市委会 漳州农工 2022-07-27
2年前,杨钊斌作为漳州市医院内科ICU医生,在武汉疫情蔓延之时,进驻漳州市医院朝阳应急病房,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并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2年后,杨钊斌再次作为福建援沪医疗队漳州分队的一员,驰援上海,投入到上海疫情保卫战当中。

从“重症医生”到“病毒战士”

“我是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哪里需要我,我就必须去!”

从2020年疫情爆发到2022年驰援上海,杨钊斌始终主动报名、冲锋一线,投入到最需要他的抗疫战场上,此次赴沪驰援,杨钊斌再一次顾不上与家人商量,毫不犹豫报名申请了。

4月9日,福建援沪医疗队正式接管上海世博方舱医院。该方舱是拥有7000多张床位的大型方舱医院,而漳州医疗队监管方舱医院H2区2590张床位,直接管理床位972张,这对于150名队员的医疗队伍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杨钊斌在方舱诊治患者

驰援上海前后,漳州医疗队感控组进行了细致的培训。尽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面对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病毒和方舱内大量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任务的挑战性还是超过杨钊斌的预料。因此,在抗击疫情、救治患者过程中,既要密切观察、认真诊治患者,同时还要防止交叉感染、严防疫情传播。

进入方舱前的防护工作是细之又细,必须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每次进入方舱往往需要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以上,期间保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成了杨钊斌的常态,长时间严密防护还易使人出现头晕、气喘、胸闷等不适症状,但杨钊斌咬紧牙关、努力克服,坚持为新冠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医人”到“医心”

“既要对症治疗,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又要让他们坚定信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杨钊斌回忆起第一次舱内预检分诊病人时,面对两车五十几个从上海各个区转送而来的患者,心里想的都是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新冠诊疗指南,做到应收尽收,而对于有收治禁忌症的患者,则尽力劝说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以对患者身体健康负责的态度完成预检分诊工作。

杨钊斌在预检分诊收治患者


当时有一位患者,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冠脉支架植入等复杂病史,因患者担心到定点医院无朋友陪伴,要求入住方舱医院。但杨钊斌考虑到其过往病史,认为患者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更符合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为此,杨钊斌与患者进行了耐心的讲解与沟通,分析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的利弊,患者最后欣然同意转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而在舱内诊疗岗,面对较多因新冠病毒感染而产生各种不适的患者,杨钊斌总是细心询问病情,做好病情评估,给予合理用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方舱内的部分长阳或者反复复阳的患者焦虑不安的患者,杨钊斌也怀抱着医者仁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告知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和健康防护,并联合中医师进行中药调理,使患者能够较快转阴康复。

从“组员”到“组长”

“组织上给予我的任务,我必将全力以赴完成!”通过约5天白班及夜班的工作,杨钊斌迅速熟悉了方舱内外的各项工作流程,而就在自己为进入工作角色而松口气的时候,医疗组队长李浩主任决定让杨钊斌担任H2舱医疗组第八小组组长,这对杨钊斌来说又是新的挑战。原先作为组员,做好自己的医疗工作就可以了,但作为医疗小组组长,既要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任务,还要和其他组员一起共同完成整个舱内班上的诊疗任务,同时还要时时关注组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好工作安排和团结组员。尽管挑战在前,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责任。

福建援沪医疗组H2舱第八医疗组成员在杨钊斌带领下,全体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组员之间互相帮忙、相互关照,共同完成预检分诊收治患者、舱内诊疗病人、舱内答疑、转诊、舱外协调录入医嘱等医疗任务,成为一个团结的抗疫战友集体。在工作期间,若有队员出现身体不适,其他组员也能互相补位而上,大家共同迎难而上,克服各项困难,较好地完成团队交给的各项诊疗任务。在团队领导和各个小组队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方舱内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井然有序。在全国各省市医务工作者和上海各行各业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上海疫情逐步向好,到5月下旬,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逐渐下降到千例以下,更多的患者顺利出院,部分方舱闭舱。世博方舱医院的患者数量也逐步减少,到5月25日开始休舱,福建援沪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杨钊斌也随福建援沪医疗队漳州分队于5月27日返回漳州。“对于我本人来说,援沪的工作虽已告一段落,但在上海工作的50个日夜,也将成为我人生宝贵的回忆,鞭策我今后更加努力工作,更好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杨钊斌如是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