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物丨《当代修辞学》2020年第6期目录和提要



当代修辞学

2020


|稽述古今,式昭中外|



2020年第6期

总第222期






目  录



国外修辞学

巴里·布鲁梅特(邓志勇  刘  欣  周思平 译✿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修辞学基础是什么?


■ 隐喻研究

胡壮麟 ✿ 语用学和隐喻研究——西方古典隐喻中的语用学思维

龚玉苗 ✿ 再论隐喻为什么可能——回归现象意识


■ 人工智能与修辞

顾曰国 ✿ 修辞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以人机互动为例


陈昌来  朱   皋 ✿ 评价性构式“X就X在Y”的整合及原因凸显姚双云  刘红原 ✿ 汉语会话互动中的话题结构刘静静  俗语的时空变异和语码翻转
李建新   闪     洪  跨学科视域中的语篇修辞学研究 ——第十一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语篇·语法·认知”学术研讨会述评刘婉晴   黄鸿辉 ✿ 人文与科技联珠合璧,修辞与智能比翼齐飞  ——“人工智能与修辞”前沿理论工作坊述评裴洲司  ✿ 中国修辞学:辉煌之后何以重新出发 ——“纪念中国修辞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评



提  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修辞学基础是什么
巴里·布鲁梅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美国奥斯汀)

邓志勇   刘  欣   周思平  译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提  要:本文认为,由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修辞越来越以文本为中心。在我们的世界中,文本先被创造出来,而受众可以被理解为文本产生的效果之一,而受众是否被文本所吸引可作为衡量文本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文本的策略性创造可作为共同行动和承诺的共同基础,如肯尼思·伯克(Kenneth Burke)所说的“同质”一样,因而成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修辞学  共同基础  文本  受众

语用学和隐喻研究——西方古典隐喻中的语用学思维

胡壮麟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提   要:由于隐喻涉及在使用同样词语情况下,喻义不同于本义,所以不少学者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隐喻,特别是研究希腊罗马古典时期的隐喻。通过从荷马到昆体良等学者有关隐喻的使用和论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从2700多年前开始,不少希腊和罗马的著名学者有关隐喻的使用和论述,已显露出语用学的萌芽思想,特别是强调了语用学的哲学理念。最后,本文指出隐喻研究也推动了语用学本身的发展,如教育语用学、认知语用学、词汇语用学、社会语用学、人际语用学、多模态语用学,以及历史语用学、历时语言学、语用隐喻学和隐喻语用学等。关键词:语用学  隐喻研究  希腊罗马古典时期再论隐喻为什么可能——回归现象意识
龚玉苗(江苏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5)


提   要 :本文通过审思自然主义影响下认知语言学界隐喻研究 “神经相关物”进路的理论困境及可能出路以继续回答“隐喻为什么可能”,发现如下:1)现象类的“隐喻义”不能还原于生物的“神经相关物”;2)隐喻研究的“神经相关物”进路面临两大哲学问题:本体论层面的“意识难题”以及认识论层面的“解释鸿沟”;3)面对这两大哲学难题,隐喻之问必须超越“表征-计算”,回归现象类语义;4)隐喻义产生于现象类的“意义生成”,这种“意义生成”基于生命体和环境之间结构耦合“关系效价”的形成;5)基于“关系效价”的隐喻义释义具有较大的语言解释力。这五点发现可以置于生命自创生理论框架下得以解释,此框架下,隐喻义是基于“生成”的现象意义;这种“生成性”的哲学意义在于它在本体论层面强调心智和生命的强连续性,从而规避和解答了语义研究中的意识难题和解释鸿沟。此框架下,意义“生成”于“活着”的现象经验,意义生成的本质是生命的自创生。本研究结果对“意义为什么可能”也有一定启示。关 键 词:隐喻  关系语义  神经相关物  生成  现象意识

修辞对人工智能+的挑战:以人机互动为例
顾曰国(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9)


提   要:修辞是人类语言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让计算机自动处理此普遍现象是当前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文章以人机互动为例讨论此挑战的复杂性。人机互动从图灵测试始,迄今70年呈现4种基本发展脉络:机器无智能、出现智能、开始智能满足人的需求以及试图琢磨人的心灵与情感。从人的角度,与机器智能对应的是人对机器的依赖程度,也分为四种:人主-机佣型、人主-机助型、人需-机供型以及人依赖机型。文章从机器和人的视角分别讨论了修辞现象的形式化问题。迄今,词法、语音、音系、句法、语义等形式化程度高,计算机自动处理的能力较好。语用/修辞相比之下机器处理能力较差,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修辞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需要跨学科联合攻关。文章最后还讨论了人机互动的伦理问题,提出认知性人机互动依赖需要立法。

关键词:机器智能  人机互动类型  修辞现象形式化  人机互动伦理  


评价性构式“X就X在Y”的整合及原因凸显

陈昌来  朱  皋(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

提   要:“X就X在Y”的构式义可概括为“说话人对某个事物或状况的评价,并凸显评价的原因”。构式义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构件“X”对构式义的贡献,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对构式义的贡献不同;二是遵循因果关系的事理逻辑;三是通过对比焦点,凸显原因“X在Y”。构式“X就X在Y”形成动因是语言的经济原则和交互主观性,形成机制是概念整合和回溯推理。关键词:构式义  形成条件  凸显  动因  机制

汉语会话互动中的话题结构
姚双云    刘红原(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武汉 430079)


提   要:本文基于自然口语语料考察汉语会话互动中的话题结构。研究表明:会话中的话题结构可分为独陈型、合作型和竞争型三类。话题结构在会话分布中表现出话题TCU起始位置分布的复杂性、述题跨话轮的延伸性和话题结构话轮构建的完备性三个特点,它们具有构建言谈框架、提高新信息接受度和控制会话进程的互动功能。会话中话题结构的实现,须遵循信息完整、认知可及和语境顺应三个原则,而凸显话语所指和促进信息流动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关键词:自然口语  话题结构   互动功能  交际动因  

俗语的时空变异和语码翻转


刘静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83


提   要:语言有自然变体,也有社会变体。汉语俗语从古至今存在于汉语词汇中,它们的时空变异存在着规律;也通过语码的转换和变异修辞获得新生,令语言运用妙趣横生。

关键词:俗语  时空变异  语码翻转  变异修辞  


“当代修辞学”

|修古今之辞,融中外之思|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