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信息 | 《英语研究》(CSSCI来源集刊)2022年第十六辑目录及摘要

 



《英语研究》2022年第十六辑
目  录



《英语研究》2022年第十六辑

摘要


做学者型的高校外语教师

——王守仁教授访谈录

何宁 王守仁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本访谈聚焦王守仁教授在外国文学研究和外语教育方面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王守仁教授介绍了自己的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讨论了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的建设和高校外语教师的发展。他指出从事外国文学研究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将个人的研究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外语专业在新文科建设中要积极主动,探索发展 “新外语” 的路径。高校外语教师要确立成为学者型外语教师的发展目标,以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

关键词:王守仁;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新文科;新外语;教师发展


汉译流畅的语义—语境管控机制

——汉译语文研究之一

黄忠廉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 翻译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420; 

延边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摘要:意义与结构的通顺是汉译成文的基础,只有可读才能在语音上保障汉译流畅,达到流水句的程度。汉译的流畅因而受语义和语境的管控,形成了汉译流畅语义管控机制和语境管控机制,前者可以保证语义在逻辑上前后连贯,后者可以保证交流在前后句之间内容显隐得当。

关键词:汉译流畅;流水句;语义—语境管控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重点项目“翻译变化机理论”(20FYYA002)的阶段性成果。


论翻译批评的历史性

——以林纾 “冤案事件” 为中心

刘云虹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作为一种以 “主体在场” 为根本特征的精神活动,翻译批评具有显著的历史属性,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围绕五四运动前后的 “双簧信” 和《林琴南先生》及新近出版的《林纾冤案事件簿》等针对林纾翻译的评论,本文从时代语境、文化立场和翻译观念三个维度考察翻译批评如何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历史性地生成,并指出翻译批评不可能固化地存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批评生成条件的演进,它同样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把握翻译批评的历史发展性,有助于我们对翻译批评自身的本质特征与生成机制有更清晰的理解,从而推动翻译批评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翻译批评;历史性;林纾翻译评论


对外翻译传播的内涵属性与实践路径

——以中国经验为例

吴赟

同济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对外翻译传播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在国家对外交往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着文化外交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即开展对外翻译传播实践,其在历史沿革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经验,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主要从对外翻译传播的文化外交属性入手,论述中国对外翻译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并从跨学科理论体系、多元叙事主体等六个维度指出中国对外翻译传播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对外翻译传播;内涵属性;实践路径;文化外交;中国经验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 (19ZDA33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研究的现状、

问题和发展路径

徐德荣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中国儿童文学外译担负着促进民心相通、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使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有儿童文学外译研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皆有明显不足,如史实不清、以讹传讹、研究同质化,未能有效解决外译中的重要问题。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研究应该从真正的问题出发而非套用理论,解决中国儿童文学外译史、翻译过程和海外传播中的突出问题,以实现有效传播为旨归,逐步构建整体性的儿童文学外译研究体系,实现学术增值。儿童文学外译研究涉及诸多要素,需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切实解决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的重大问题,促进以儿童文学为媒介的民心相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外译史;译介模式;海外传播;跨学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研究” (21BWW011)的阶段性成果。


走进 “它们” 的世界:

《自然》杂志科幻小说中的非人类叙事

尚必武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摘要:1999年,《自然》杂志在创刊130周年之际,新辟 “未来” (“Futures”)栏目,以刊登 “完全原创” “长度在850~950个单词之间的优秀科幻作品”。由此,这家全球知名的科学杂志成为发表科幻文学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文通过考察《自然》杂志刊载的若干科幻小说,审视此类作品对作为他者的非人类的关注。文章循着 “由非人类实体参与的事件被组织进一个文本中” 的非人类叙事之定义,重点考察作品的植物叙事、外星人叙事、器物叙事和机器人叙事等四种非人类叙事样式。在科技命题的外衣下,作品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未来图景,同时也揭示了人类何以借助科技走进非人类的世界,探究未知的秘密。借此,《自然》杂志的科幻作品在凸显文学想象与科技命题之间内在关联的同时,加深了我们对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进而使得人类具有更好地介入生物圈和建构更大有机体的可能。

关键词:科幻小说;非人类;植物叙事;外星人叙事;器物叙事;机器人叙事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 (17ZDA281)的阶段性成果。


末日想象与非自然叙事

——论《斯克里克》中的反乌托邦建构

陈爱敏1 张敏2

1 南京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2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摘要:卡里尔·邱吉尔的《斯克里克》不仅是非自然叙事类型在戏剧方面的具体投射,还是一则反乌托邦寓言,其中隐含着对后现代性进程的警示,引导大众对当下社会的弊端进行批判,并积极参与到现实变革之中。本文聚焦这一部后现代悲剧,从非自然叙事的视角出发,挖掘其中地底女妖、地底世界等非自然元素,探究它们如何通过剧场进一步激发大众的消极情感体验,并最终完成一种反乌托邦式的政治实践。

关键词:卡里尔·邱吉尔;《斯克里克》;非自然叙事;反乌托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世纪美国都市戏剧与都市精神研究” (17BWW09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后批评语境中的美国戏剧30年研究(1990—2020)” (22WWA02)和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卡里尔·邱吉尔戏剧中的反乌托邦思想研究” (KYCX21_1267)的阶段性成果。


弥尔顿三部曲的政治地理叙事

刘立辉

西南大学 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摘要: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包含着政治意蕴丰富的地理叙事。《失乐园》中,撒旦的北方处所传递出了弥尔顿带有种族偏见的伊斯兰想象,伊甸园里面的奇花异果以及撒旦成功地诱惑夏娃摘吃禁果,暗示了地理大发现引发的全球流通可能导致的恋物消费。参孙和大利拉代表两个民族的空间斗争实则影射了内战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地理政治。《失乐园》的黑暗和光明地理空间表征与《复乐园》的帝国政治相互呼应,表达了弥尔顿对世俗帝国的谴责和鞭挞以及对神圣帝国的向往。英格兰想象是弥尔顿三部曲诸多地理叙事的政治推动力。

关键词:约翰·弥尔顿;三部曲;地理叙事;政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英国16、17世纪文学中的地理意识与国家想象研究” (14BWW045)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欧美文学的前沿性研究” (SWU1709121)的阶段性成果。


哈尼夫·库雷西小说《加百列的礼物》

的成长叙事与伦理建构

王进

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作为当代英国新生代移民作家的杰出代表,哈尼瘙簚库雷西的移民书写重点关注南亚移民群体的族裔经验与社会(心理)问题。库雷西小说《加百列的礼物》围绕少年加百列的成长烦恼,以家庭危机作为叙事焦点,叙述其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的成长经历与伦理困惑。现阶段库雷西批评主要关注移民书写的族裔经验与身份政治,对其成长叙事的伦理话语缺少探讨。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来看,家庭代际关系是困惑叙事的伦理线,社会意识形态则是成长叙事的伦理结,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作为伦理事件的家庭危机、作为伦理动因的阶级意识以及作为伦理悖论的身份政治。

关键词:哈尼夫·库雷西;《加百列的礼物》;成长叙事;伦理建构;文学伦理学批评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 “哈尼夫·库雷西移民书写的(反)成长叙事及其文学伦理研究” (21YJA752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艺术本身” 与艾布拉姆斯的

现代美学批判

王庆1 董洪川2

1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30; 

2 四川外国语大学 党政办公室,重庆 400031


摘要:“艺术本身” 是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所有形式主义文论最核心的概念。艾布拉姆斯对20世纪后期各种激进理论派别的批判,追根溯源,就是从剖析它们共同认同的 “艺术本身” 这一个概念开始的。本文试图梳理和辨析艾布拉姆斯对 “艺术本身” 的观念史阐发,并结合其与当代西方激进理论派别的辩论,揭示艾氏对现代美学的批判。

关键词:艺术本身;艾布拉姆斯;现代美学;批判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 “艾布拉姆斯文学批评思想研究” (2017ZDWX09)的阶段性成果。


论拉康的文化观

——以图示L中的小他者为切入口

赵淳

四川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


摘要:小他者是一个经常纠缠不清的概念,它构成了拉康图示L中想象轴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动力源。在充分审视语言之墙的前提下,通过考察和勘定对象a与剩余快感的等量代换关系以及剩余快感与快感的递进关系,可以判断,小他者是一个介于剩余快感与快感之间的变量,它是体现为象征秩序之大他者的位置投射。当主体与小他者产生认同并构建自我,想象认同由此形成,并以一种富有弹性的方式作用于象征认同,但又受制于后者。在图示L中,拉康对想象轴与象征轴之辩证关系的认知架构支撑了其文化观的基本逻辑,并为新时代下精神分析学更为有效地介入文学和文化空间提供了有益的理论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拉康;文化观;小他者;图示L;象征认同和想象认同;语言之墙;剩余快感和快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精神分析学文论之马克思主义维度研究” (19BWW006)的阶段性成果。


米勒的《黑暗之心》解读

及其文学批评转向

宁一中1 兰秀娟2

1 深圳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1; 

2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510275


摘要:《黑暗之心》是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最负盛名的小说,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评论家们对它的解读,表现了不同的眼光,展示了不同的智慧。而J. 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对这部小说的解读,则不仅表现出他的深邃烛照与人生智慧,更契合了他的几次理论转向。通过对米勒的这一研究之研究(“意识的意识”),可以看出他辉煌的文学研究生涯的重要轨迹。米勒由意识批评到解构主义批评,再到言语述行理论等文学解读方法的转向,都在其对《黑暗之心》的解读中有迹可循。本文探讨米勒对《黑暗之心》的独创性阐释以及其中的理论转向,也对其批评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黑暗之心》;J. 希利斯·米勒;意识批评;解构主义批评;言语述行理论


主体间性视角下生态身份的话语建构

苗兴伟1 李珂2

1 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875;

2 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生态身份是指人与自然的认同,即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直觉和情感感知。人与自然的认同表明生态身份具有主体间性。本文基于主体间性理论,提出主体间性视角下生态身份研究的理论框架,以自然写作语篇为例,分析并阐释生态身份的话语建构。研究指出,生态身份的话语建构涉及范畴化和视角化策略的使用。其中,范畴化策略用来确立话语中存在明确或潜在的交流互动主体,这是生态身份主体间性表达的根本前提。视角化策略用来建构人类主体和自然主体平等的交流互动关系。总体上,这两种策略都能够将自然主体嵌入人类主体的自我之中,确立人与自然的共性,表达人与自然的共情,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体化。

关键词:主体间性;生态身份;话语策略;共同体化;生态话语分析


语言能力的生态语言学路径

王晋军1 黄劲怡2

1 广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语言能力研究是个古老的话题,而学界对其和环境的关注却从未缺席。豪根模式生态语言学提出的“语言—语言使用者—环境”互动观为语言能力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域。本文阐述了生态语言学视域下语言能力的定义,探讨了相关研究方法:通过采取整合式文献研究法,证实了语言能力与三维环境的密切联系以及生态语言学路径在语言能力研究中的可行性;最后进行了独龙族语言能力个案分析展示,阐明其适用性和解释力。

关键词:语言能力;生态语言学;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基于国家安全的港澳语言政策与语言能力建设研究” (GD21CWY02)的阶段性成果。


含苞欲放的体认语言学

胡壮麟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本文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先生自2014年以来所建构的 “体认语言学” (ECL),具体内容包括:王寅先生如何论述体认语言学与国外认知语言学的传承关系和超越之处;如何基于哲学和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论述体验人本论、体认和功能的互补性、概念整合论、哲学与语言学互为摇篮以及如何将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应用于语言学研究。笔者还探讨了本土化的语言体认观,特别是他的最新成果 “象豹观”。就ECL的应用性而言,涉及象似性和隐喻、音义关系、词汇成因、词法成因、句法成因、话语成因等。最后,本文充分肯定了川外体认语言学团队在理论探索、研究内容、应用实践等领域已取得的巨大进展和受到的诸多好评,并对今后如何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本土化;语言哲学;象豹观


特意隐喻理论:学术假设与学界争鸣

陈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420


摘要:在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开创的概念隐喻理论发轫40余年以来,隐喻已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概念化路径。以荷兰学者杰拉德·斯蒂恩(Gerard Steen)领衔的隐喻学者尖锐地指出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漏洞与不足,提出隐喻的交际性是与认知性同等重要的本质属性,有意识性是首次出现的所有新奇隐喻和其他刻意凸显隐喻身份的特意隐喻标配。本文首先尝试性地回溯方兴未艾的特意隐喻理论的十大理论假设,总结归纳出该理论与其他平行流派之间的差异之处与争议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学术意义、仍然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予以前瞻和预测。

关键词:交际性;有意识性;新奇隐喻;特意隐喻;假设与争鸣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可比演辩话语库及认知神经实验的中国中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隐喻话语能力研究” (18BYY217)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19JZD010)的阶段性成果。




说明:注释信息等细节请参考期刊原文




期刊查询:


《英语研究》知网入口:

http://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ENYJ


《英语研究》官方网站:

http://column.sisu.edu.cn/engstudy/


《英语研究》维普入口:

http://qikan.cqvip.com/Qikan/Journal/Summary?kind=1&gch=88755X&from=Qikan_Search_Index



相关信息回顾

新年礼包 | 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15门文学公开课

新年礼包 | 南师大、同济大学、云南大学等8所高校与科研机构人才招聘汇总

会议信息 | 90余场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外语教育学术会议

科研助手 | CSSCI期刊详细分解资料

科研工具 | 9部学术写作指导用书推荐

学术经验 | 学位论文的论证方法、框架、过程与形式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