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委书记点赞的这5个地方,做对了什么?

云南发布 2023-11-27



11月23至24日,全省学习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五级书记”为民办事解难题现场会在曲靖市会泽县召开。


会上,官渡区、会泽县、景洪市勐龙镇、牟定县高平村、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交流介绍了养老服务、信访工作、农村污水治理、农民增收等做法经验。


省委书记王宁对基层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作归纳点评。他指出,各地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进步,以为民造福的实际成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这五个地方做对了什么?
有什么启示?
一起来看↓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
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官渡区这样做

昆明市官渡区经济总量在全省县城中首屈一指,同时,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常住人口162.31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2.07万人。


如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官渡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官渡区为全省打了样——


一是建设服务设施。从规划抓起,新建小区按照3%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4个,打造“老年幸福食堂”。


二是提供多样服务。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


三是推进医养结合。建设了9家医养结合机构,提供体检、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



官渡区养老服务的启示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


以“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调查研究直奔问题而去,注重“小切口”,实打实拿出具体对策,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昆明市官渡区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有量更有质。


未来,要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官渡区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为民办实事,要用心,善于发现本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要用情,把群众当家人,从家人家事的角度想办法;


要用力,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工程。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
会泽县这样做

会泽县有107万人,是云南省第三人口大县,脱贫攻坚期间,在县城就集中安置了8.2万人。随着城乡发展步伐加快,群众的新期盼新诉求增多。在信访工作方面,会泽县下了一番功夫,把工作做在前,把问题抓在小。


一是领导带头接访。由县领导牵头组成6个接访组,定期接待来访群众。


二是推动关口前移,建立25个乡级、380多个村级联合接访调处中心,95%以上矛盾纠纷调解在乡村、化解在源头。


三是定期跟踪回访,对信访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回访,不是“一化了之”。



会泽县信访工作的启示

领导干部“四下基层”,这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是信访部门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会泽县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坚持领导带头、源头治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有效方法。
“信访接待下基层”,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曲靖会泽县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大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勐龙镇这样做

勐龙镇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78.39公里,常住人口8.3万人。目前,勐龙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高于西双版纳州平均水平2000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勐龙镇把沿边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组织起来,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把特色产业做起来。种植小糯玉米,远销日本、欧美,产值近1亿元,带动10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万多元。


二是把边境贸易做起来。依托口岸,成立边境贸易合作社,发展边民互市,组建跨境运输队和劳务队166支,人均增收1.5万元。


三是把乡村旅游做起来。发展生态茶山游、特色美食游、农耕体验游等,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


图片来源:景洪发布


勐龙镇促农增收的启示

田间地头话发展、农家院里谋振兴,景洪市勐龙镇绘就了产业兴旺好“丰”景。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培育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全产业链条,才能充分释放乡村产业的巨大潜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力推动边境村寨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勐龙镇的案例说明,农村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同样大有可为。




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
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
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牌坊村这样做

三年前的高平村委会牌坊村“脏乱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最真实的写照,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改变这一现状,牌坊村探索实践了“五个三”污水治理工作机制,让“干净美丽宜居”变为了现实。


牌坊村民小组“五个三”污水治理经验,是把群众发动起来,自我建设、自我管理的典型。


一是做到了因地制宜。实施“小三格”“大三格”,花钱不多,简便管用。


二是调动了各方力量。通过支部发动、党员带动,大家一起动手,体现了较强的组织力。


三是建立了长效机制。通过评比、积分等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管护的主动性,做到了可持续。



牌坊村建设宜居乡村的启示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牟定县高平村让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一片美”,“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久美”步步转变。


产业“兴”起来,乡村也要“美”起来。牌坊村 “五个三”工作法,是农村污水治理的好经验,各地要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探索形成更多务实有效的创新做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孟连县这样做

2023年,孟连县牛油果种植面积达10.81万亩,鲜果产销量预计达1.73万吨,产值6.4亿元,农户每亩可分红7000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闯出了一条“产业选得好、分配模式好、组织化做得好”的致富路、连心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牛油果之乡”。


孟连怎样做到的?


体现为“三个好”:一是产业选得好。充分发挥气候、土壤等独特优势,选择牛油果这个人无我有、独具竞争力的产业,是示范发展云南农业资源经济的代表性案例。


二是分配模式好。当地建立的“334”利益分配模式,让企业、农民、村集体都有收益、都有积极性。


三是组织化做得好。县委、县政府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没有因循守旧,而是主动思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组织编制规划、建设基地、培育企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把牛油果发展的各要素、各环节串起来,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一条产业链。



孟连县牛油果的启示

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立足本地种质资源、地理特点等独特资源禀赋,积极开发本地区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种养等,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是找准乡村产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孟连在“特”字上做文章、下功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要铆足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孟连的做法告诉我们,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组织化,做好“三农”工作、发展农业资源经济,必须用好组织化这个武器。



事实印证了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
深入基层看到的都是办法”

接地气入民心
化矛盾贴民心
解民忧暖民心
为民想知民心

既要“身入”,更要“心到”
既要结合实际,更要注重实效
省委书记点赞的这5个地方
值得全省各地学习借鉴


策划:谢炜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设计:张琪

编辑:戴菲 段冯媛 郭婉亭






推荐阅读




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将于12月1日开幕

促进汽车消费!云南出台20条具体措施→

11月28日开启预约!云南新一批四价、九价HPV疫苗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