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下)

范承祚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范承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大使、诗人、高翻、教授。1957年毕业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人文学院。同年入外交部工作。曾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的阿尔巴尼亚语主要译员,是新中国授予和表彰的首批50名"资深翻译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先后任中国驻阿、希腊使馆参赞和驻阿尔巴尼亚特命全权大使,中华诗词学会首届理事。


音频

前文



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上)

正文


/

/

1972年,中国接待美国总统访华引起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的强烈不满,他们不同意中国的这项政策和中美两个大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为此,阿报对华发表了一系列从措词到内容极不友好的言论。中阿关系从此进入“秋季”,直到70年代的中后期。

1960年国庆期间,在招待来访的阿尔巴尼亚副总理凯莱齐为首的阿中友协代表团时,周恩来即席致词,范承祚现场翻译。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阿对中国先进行内部指责,继则公开影射,进而发展到发表不点名的攻击文章,不仅把反对的矛头指向中美接近,而且在70年代中期公然批判中国的“三个世界”理论。阿主要领导人还蓄意中伤中国插手阿尔巴尼亚内部事务。

在1974年公布以国防部长巴卢库为首的“反党集团”时,阿党第一书记竟然就巴卢库1972年底访华和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借题发挥,胡说巴的修正主义路线沟通到“遥远的地方”。

在经济合作领域里,中方对于阿提出的得寸进尺的过份要求再也不可能一一应承了,新的援助相应减少,在建项目速度放慢。

中国援助的战机被废弃在一旁


阿则对中方供货、派专家等问题不断挑剔,对援阿的中方技术人员进行刁难,将由于阿方的差错而造成的某些损失的责任推卸给中方,从而就出现了接二连三的主要是阿方挑起、旨在恶化两国关系的“照会战”。多数情况下,属阿方对中方的有意责难和无理挑衅。中方则据理反驳。如此反复,争吵不已。这进一步加速了两国关系恶化的过程。

回忆起7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地拉那的情景,令人感觉到当时的中阿关系已经是秋风飒飒、落叶萧萧了。

/

/

1978年下半年,由于阿方不顾后果地日益恶化两国关系,中方被迫停止对阿援助,从阿撤回专家。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长时间的反华浪潮,中阿关系进入了持续好些年的“多雪之冬”(原苏联的一部小说名)

其时,阿反华的敌对态度往往表现在那种精心策划的攻击型的大块文章和其主要领导人习以为常的冗长讲话。这些措词尖刻、用语恶毒的文章和讲话连篇累牍地在报刊上登载,在电台上广播,给中国扣上了多达十顶“大帽子”。

尤有甚者,还是那个身居高位、左得出奇的头面人物一再亲自披挂上马,对我国当时的内政外交进行全面攻击、全盘否定,对已逝世和在职的主要领导同志都指名道姓地一一进行诽谤。其攻击面之广,就连主管东欧事务的中国副外长、驻阿大使和使馆参赞都不放过。

中国驻阿使馆的一位参赞为捍卫本国尊严,曾经在中阿双方“照会战”中坚决驳斥阿方对敬爱的周总理的诬蔑。驻在国的“伟大领袖”居然在一次讲话中,荒唐地称这位参赞“也变成了阿尔巴尼亚党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之一”。如此胡言乱语令人啼笑皆非!面对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中方骂不还口,不与纠缠。

在上述文章和讲话中,还有一个突出内容,就是阿方反诬中方给阿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这种颠倒是非的目的在于赖掉欠中方的百亿元人民币债款。阿方的此种诬蔑,显然不攻自破,连阿老百姓也不相信。

对阿断援之初,中方尚留有余地,主张同阿继续进行文化、贸易、科技交往,甚至表示援阿的文化领域专家不在撤回之列,但未果。稍后,阿方不仅使这些交往一丝无存,就连中国大使馆同阿外交部之间正常接触也被其基本搁置。阿中两国仅剩下“表面的外交关系”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在1981年举行的该党“八大”上的报告),真是岌岌可危了。

至此,曾经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结成的中阿特殊关系,在70年代后期终于结束。

没有不散的宴席。特殊关系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机遇而形成、存在的。进入70年代以后,中阿双方在国际上的共同政治需要开始淡化,特别是跨60年代的、一度具有时代特点的世界“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大气候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文化大革命”于1976年结束,而阿尔巴尼亚主要领导人的一套极左想法和做法非但未加收敛,而且变本加厉。这一切使中阿特殊关系赖以存在的条件不断减少和接近消失。在此情况下,阿主要领导人还企图把自己大量食古不化的观点强加给中国,这当然是行不通的。

应该说,中阿“盛夏酷暑”般的特殊关系和“多雪之冬”似的凛冽气氛都属不正常。事实上,中国同包括阿尔巴尼亚在内的东西欧广大国家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中国一向反对国家关系中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尤其注重同小国搞好关系。

过去如此。在中阿关系1978年发生破裂后这一态度亦未改变。正因为这样,从1983年起,鉴于阿领导人的反华高潮有所回落、阿自身困难渐趋明显,中方不咎既往,又主动同阿联系,恢复了一些贸易往来。这是“冬末”的一种征兆。

被砸毁的霍查雕像


1985年5月,恩维尔·霍查逝世。1986年9月,阿尔巴尼亚国家主席阿利雅对我作为中国新到任的大使表示,阿愿意同中国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这一年,经中阿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外贸部门签署了双边关系恶化后的第一项重要协议:中方向阿方出售一座年产10万吨尿素的成套设备工厂。这是中阿经贸交往中第一个体现真正“互利”的项目。“隆冬”已过,阿方称上述尿素厂为两国关系的“破冰船”项目,这个比喻堪称适当。

80年代中后期,中国对阿尔巴尼亚采取“向前看”的方针:政治上求同存异,经济上平等互利,态度积极,顺乎自然。这一方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基本上使两国关系步入国际间的正常轨道。

稍后,中国像对待其他建交国一样,也向经济上十分困难的阿尔巴尼亚提供了一笔适当数量的商品贷款和一些无偿援助。霍查以后的阿领导人最终摒弃了其前任一度奉行的反华政策,主动承认了阿方的不是,同我国一道积极发展双边友好关系。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变化中,阿尔巴尼亚也于1992年春出现政权更迭。中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尊重阿自己的选择,同阿尔巴尼亚民主党政府继续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

1993年6月,阿政府副总理科普利库访华和同年9月我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访阿,以及双方进行的友好会谈与表达的合作愿望,便是中阿间平等互利新型关系的一个例证。

历史经验表明,不管哪个党派在阿尔巴尼亚执政,中阿两国都应保持正常的友好关系。在几十年经历的比较分明的“春、夏、秋、冬”中,十几年的两国“亲密无间”和近十年的阿反华敌对,按正常逻辑说,都是不可思议的。

四个政治“温期”中的“夏”和“冬”作为往昔的两个插曲,在两国关系中已经时过境迁。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国与国的关系中,也再难找到像当年中阿间的那种旷日持久的特殊现象了。

结论是:炎夏高寒不足道,郁郁葱葱才是真。



- END -

出处 | 《外交风云——外交官海外秘闻》(1995年4月出版)

作者 | 范承祚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怀念在摩洛哥的时光(上)

怀念在摩洛哥的时光(下)

伟人毛泽东的语言艺术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下)

范承祚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