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瑟瑟发抖!交通局怒斥出租车给创城工作丢了脸!又要“严打”的哥!

的士自留地 的士自留地 2023-03-22
点上方关注
 
诉说的士的声音……
事件起源于河南信阳市交通运输局下发的一份《出租车不礼让斑马线处理意见书》。


在这份处理意见里提到,在8月14日至16日三天期间,市公安交警部门共抓拍不礼让斑马线营运车23辆(巡游出租车占了绝大多数)。而出租车这样的不文明行驶行为,显然让管理部门感到难以接受。

在一份政府性质的正式文件里,用“丢了脸”这样词性浓重,接近于唾骂的用语,这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极为少见的现象,似乎也就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不是说明文件起稿人,没有掌握好用词的分寸,那就只能他对出租车不礼让斑马线这种不文明行为,已经到了“痛心疾首”的程度。


而管理部门针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也专门制定了一套更加严厉的惩罚办法和机制。

对于这种行为,不仅每天都会在行业里进行曝光通报,而且对第一次上榜者,将由其所在企业进行一周的“免费惩戒培训”,第二次上榜则对驾驶员进行为期十五天的“停运惩戒培训”,第三次上榜的驾驶员员则被行业管理部门记入“黑名单”,责令所在公司解除聘用合同,让本市其他公司也都不得录用。——真可谓是遭到全市出租车的全面“封杀”!


首先,我们必须要说,出租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确实应该指责。相比于一般社会车辆,出租车作为营运辆,确实应该体现更高的驾驶水平和驾驶文明。

但是,如果因为不礼让斑马线,就让出租车驾驶员,丢掉了自己的饭碗,这样的惩罚有段未免严重得有些可怕!

不久之前,我们听说过贵阳的出租车在“创城”期间,凡是不主动向乘客出示有效发票的,就要一律取消经营资质、出租车司机在车内抽烟,要罚款500元,停运一个月!


这样的惩处手段也一度让我们感到大跌眼镜。




为什么在“创城”期间,就要对出租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厉的惩罚?

创城”过后,是不是又要恢复常态呢?

“创城”期间,和非“创城”期间的惩罚标准,是不是有着太过明显的区别?这合理、合规吗?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双重标准,以至于多重标准?

“创城”工作当然很重要,全体市民都应该做出力所能及的支持、配合和贡献。但是,正如一些出租车司机所言:为什么对出租车这么一个社会的最底层,也要求他们像圣人一样的纯洁?


而且,一个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理是:只有更高的回报,才能给人更大的动力。各个部门和领导对出租车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出租车又得到了什么更高的回报和收获了吗?

如果枉顾当下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和普遍困难(黑车横行市场混乱),却又以所谓“城市文明的窗口”等等道德枷锁去要求他们、禁锢他们,这于情于理说得通吗?

还是那一句老话:本来就爹不疼、娘不爱,你还要求出租车饿着肚子做雷锋?真的是想太多,想得太美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