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西部史学》第七辑出版(附摘要)

SWUHistory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22-03-17




基本信息


刊名:西部史学(第七辑)

主办:重庆市历史学会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主编:邹芙都 赵国壮 

出版时间: 2021-12

ISBN: 978-7-5697-1230-8

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文章目录


一 冷门“绝学”专栏

董 珊︱谈绛县横水M2055出土楚公逆短剑

陈民镇新出铜器与伯括、南公及曾国始封试探

孙 明技术选择与器物来源——以山西、湖南、四川及河南出土的几件商代晚期青铜礼器为例

胡 宁从北大秦简《教女》篇首看“女诫”类文献的来源

王子今曹操高陵“绒手巾”考议


二 先秦秦汉史研究

刘文强尧放四罪的考古学观察

龚 伟“诸正”与“诸侯”之争:西周晚期王朝政治变迁述论——以金文为中心的考察

程晓峰 罗 媛政治哲学视域中殷周天命观念嬗变的内在逻辑分析

孙家洲秦国内政再探析:有“重臣”而无“权臣”

符 奎︱三杨庄遗址汉代聚落的形成与废弃


三 近代史研究

宋青红性别与政治:刘蘅静女性思想及实践管窥

杜 臻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建筑委员会制度及其历史价值

张秀梅中国银行行员选任路径的转变(1905—1937)


四 世界史研究

张绪强林志纯与崔连仲世界古代史往来信札注疏(上)

伍 斌大数据时代国内美国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石可鑫美国对印尼的官方图书项目及其局限性(1953—1961)


五 历史文化学研究

彭 华时间性·主体性·创造性——禅宗的现代诠释


六 历史教育研究

庞友海名师工作室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重庆市教学专家庞友海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七 会议综述

闫李熠“中共党史研究的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文章摘要


新刊唐侯作随夫人诸器及有关问题

董 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摘要:本文考释了绛县横水M2055墓出土的楚公逆短剑铭文,认为除“楚公逆”器主自名外,其余剑铭当释为“酌(馔)亡(衁)”,并从“”的训释出发,提出四字剑铭可有两种理解。一是读“”为“刏”。“酌”“馔”“刏”“衁”四事为并列结构,即以剑首部搅拌酒以酌酒,以剑刃充作餐刀割肉,以锋刃刺割牲体,取血以行祭祀盟誓之事。二是读“”为“摡”。“酌”与“摡”皆可训为“取”,“酌馔”与“摡衁”为两个并列动宾结构,指取食与取血。



新出铜器与伯括、南公及曾国始封试探

陈民镇 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中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摘要:新出曾公编钟铭文提供了有关曾国先祖以及曾国始封的新史料。铭文所记“高祖”即伯括,他辅佐文武克商建周,相当于传世文献中的南宫括。“皇祖”与“高祖”均可作为受命之君或始封之君的尊称,“皇祖南公”亦指伯括。南公(伯括)受到册命,其子曾侯谏就封,在南土肇建曾国。叶家山M111的墓主曾侯亦为南公之子,他或是昭王时期接受赐钺的曾侯。在春秋时期,曾国公室业已形成较统一的先世叙事。



技术选择与器物来源——以山西、湖南、四川及河南出土的几件商代晚期青铜礼器为例

孙 明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

摘要:商代核心统治区域以外的商式青铜礼器的来源问题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从铜器铸造工艺出发,以工匠的技术选择和铜器使用者的特殊需求为线索,可为探讨边远地区出土的商式青铜礼器来源问题提供新的线索。商王室对青铜礼器铸造工艺进行了严格控制与技术垄断,“爵鋬的铸型设计”“铸铆铸接工艺”等为商王室或贵族所有,晋陕高原、四川盆地及湘江流域等地出土的一些特殊器物即采用了类似设计与工艺,将其与殷墟出土同类铸造工艺器物进行类比,可知相关商式青铜器可能铸造于殷墟。



从北大秦简《教女》篇首看“女诫”类文献的来源

胡 宁  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摘要:近年公布的北大秦简《教女》是目今所能见到最早的“女诫”类文献,其篇首言天帝降下亲生女以教诫殷商妇女,是全篇的引言,这实际上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交代女性社会生活规范的来源,以“帝可施予训诫”和“帝女可降至人间”为观念背景。其虽非史实,却可提示我们“女诫”类文献是如何形成的。关于女性的教诫,原本内在的包含在周礼之中,秉承作为周礼核心精神的天命观,又因为周礼对性别界限的特别强调、女性群体及其文化传承的相对封闭性,有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趋势,从而形成了“女诫”类文献。



曹操高陵“绒手巾”考议

王子今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摘要:曹操高陵出土石牌文字“绒手巾”,可以提示社会物质生活史中使用“手巾”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有关“手巾”这一日常用物的历史记忆中,曹操曾经是著名人物。有关“手巾熏笼”的记载,说明“手巾”的使用颇为普及。日常游艺活动中,也有使用“手巾”的史例。通过若干文献记载,可以大略推想“手巾”的通常规格与质料。《续汉书·五行志一》“服妖”条所谓“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记述的社会习俗倾向,显示了民族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交融。曹操高陵“绒手巾”以及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牌文字“白越手巾”,或许也与此有关。“绒手巾”或许也可以看作丝路西来文化影响在民俗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尧放四罪的考古学观察

刘文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

摘要:本文认为,文献所载的发生于尧舜时期的“尧放四罪”事件可以在考古学角度找到相应的痕迹。其中“流共工于幽州”表现为后岗二期文化因素北上燕辽地区;“放驩兜于崇山”表现为花厅类型南下仙霞岭的遂昌好川遗址一带;“迁三苗于三危”表现为石家河文化部分人群迁转今西北地区;“殛鲧于羽山”则是夏鲧被放逐今山东蓬莱地区。以上事件及其相应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动迁,均发生在距今4300年左右,也和“尧放四罪”之前“帝尧代挚”事件反映在考古学文化方面的动向和时间是相符合的。“尧放四罪”是上古文献中五帝时代与夏代之交的一个节点事件,这一事件的厘清,对于五帝时代及早夏时期族群与事件对应、地理研究、年代研究等相关学术问题的解决,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诸正”与“诸侯”之争:西周晚期王朝政治变迁述论——以金文为中心的考察

龚 伟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摘要:西周晚期王朝政局经历了激烈的变迁过程,其主要表现为王权运行明显地受“邦君诸侯”和“邦君诸正”两股势力的影响。“邦君诸正”势力的兴起有更早的渊源,作为西周王朝政府机构运行的中坚力量,他们逐渐掌控朝政,是周王治理国家必要倚重的政治助手。“邦君诸侯”自身实力的抬升与西周分封制度的不合理性有关,加上周王不断推进对东土、南土夷邦的征伐,在形势上也需要地方诸侯的辅助。厉王末,经“国人暴动”后,宣王即位对内避免与“诸正”正面冲突,在外开始扶植大诸侯。自此“诸正”与“诸侯”的矛盾日益凸现、激化,终至“二王并立”时两派公然决裂。



政治哲学视域中殷周天命观念嬗变的内在逻辑分析

程晓峰 重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罗 媛 重庆市南岸区文物管理所馆员

摘要:殷周之际,各族群神权政治下原始宗教信仰的互斥特征,已经奠定了天命观念变革的必然趋势;周人族群政治信仰的人文色彩,基本决定了天命观念革新的德性方向;周初政治建设和天下治理的需要,促发了天命观念循着政治哲学理路的创造性诠释。殷周之际天命观念的嬗变,不是简单的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人神之制向人伦之制的转型,而是在原始宗教信仰形态下,对神秘主义和德性信仰的辩证统一式诠释。这一诠释路向,通天道与人道、由民意配天意,是西周王权在力有未逮的前提下,为建构“普天之下”的一统政治秩序而进行的文化努力。



秦国内政再探析:有“重臣”而无“权臣”

孙家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摘要:战国时期的秦国,奉行“尊君卑臣”的法家政治理念,从制度设计的层面可以有效防止“权臣”秉国局面出现。一度大权在握的重臣穰侯魏冉、应侯范雎,他们貌似拥有的治国之权,其实也仅仅是来自秦王的“授权”,一旦秦王决策废黜其职位,他们都没有与秦王抗衡的实力。他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权臣”。秦昭王处理范雎“公报私仇”的特殊方式,集中体现出秦国君主在处理君相关系时高明的御臣之术。秦国内政的君臣等级森然有序、管理制度的务实高效,对于支撑秦国的崛起和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



三杨庄遗址汉代聚落的形成与废弃

符 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摘要:三杨庄遗址汉代聚落位于黄河由东向转为东北向弯道的凸岸一侧,受河水弯道环流影响,这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从而形成了聚落。从王景治河及现存两汉金堤关系等资料分析,新莽始建国三年(11年)“河决魏郡”的决口地点应该在与三杨庄遗址相对的东郡一侧。决口后,三杨庄遗址汉代聚落的位置由河流弯道的凸岸变为凹岸。这使它成为河水侵蚀的对象,最终导致了聚落的废弃,并被洪水所携带的泥沙掩埋。



性别与政治:刘蘅静女性思想及实践管窥

宋青红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权运动一直保持着活力,既不分党派,也不论身份。国民革命开始以后,女权运动者选择或被选择地加入不同的政治阵营,她们虽然没有放弃女权运动,但是选择了与政党话语或者国族话语合流。在女权与党权、国族之间,她们试图给女权主义留下一点空间。在中共妇女运动者之外,国民党政权体系中的女权主义者中,刘蘅静即为其典型代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刘蘅静是妇女问题的积极关注者和实践者;在国民革命时期她选择加入国民党阵营,出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秘书,并在国民政府教育体系中,积极倡导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在抗战时期的国族话语下,刘蘅静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从事妇女动员和妇女运动。



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建筑委员会制度及其历史价值

杜 臻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摘要:1934年7月,国立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会成立,由建筑专家、学术精英和政府官员组成。在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建设过程中,建筑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来甄选建筑师,在院址选择、建筑经费的使用、建筑师的选聘等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建筑委员会全程参与了建筑方案的征集与评审、施工方案修改与施工图设计,以及建筑施工建造,从而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和功能性。几十年来,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建筑主体作为南京博物院的标志性建筑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行行员选任路径的转变(1905—1937)

张秀梅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摘要:清末以来,伴随新式银行的建立,如何选任行员造就可用之才,成为维系银行运转和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问题。脱胎于大清银行的中国银行起先通过自办银行学堂的方式培养人才。辛亥革命后,中国银行采用公开招考与介绍入行两种办法以适应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国家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和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银行为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转而大量招聘新式学校毕业生作为银行行员。在此之后,介绍入行的惯例被完全打破,公开招考成为中行行员选任的主要途径。可以说,中国银行行员选任路径的转变为中行在30年代初进入黄金时代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林志纯与崔连仲世界古代史往来信札注疏(上)

张绪强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摘要:林志纯与学友关于世界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往来书信,蕴含着丰富的学术史信息。本文选择林志纯与崔连仲关于世界古代史的往来信札,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考订、注疏,以飨学界。



大数据时代国内美国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伍 斌  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传统的中国美国史研究由于受特定时代的资料与视野限制,多基于二手资料探讨宏大论题。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境况,空前丰富的资料使得具有开拓性的精细研究与基于原始资料基础之上的宏大研究成为可能,研究手段也日新月异,数字人文异军突起。同时,由于网络的畅通,国内美国史学界亦可同步跟踪美国同行的最新成果,并与他们通过网络进行联系交流,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其研究趋势。不过,大数据时代也可能导致初涉研究者在浩瀚的数据资料中迷失,进而忽略阅读及史家基本素养的培育。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研究美国历史,研究者更需要养成渊博的志趣,注重史家基本素养与中国情怀的修炼。



美国对印尼的官方图书项目及其局限性(1953—1961)

石可鑫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动用除战争外的一切手段对共产主义实施全面遏制”是冷战初期历届美国政府所遵循的基本战略。在此背景下,图书因能够传递与解释美国外交政策而受到青睐,并被美国政府转化为争夺中间地带国家的意识形态武器。艾森豪威尔执政期间,美国官方机构主要通过经济援助、教育交流,以及赞助伊斯兰政治团体等方式向印尼输出美国图书,以期从思想上拉近印尼同西方世界的距离。然而,囿于美国外交决策者的冷战思维及其对图书进行的政治化处理,项目中“政治宣传—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难以平衡,而这正是冷战时期美国官方图书项目的主要局限所在。



时间性·主体性·创造性——禅宗的现代诠释

彭 华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摘要:本文受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turn)的启发,通过对禅宗进行语言哲学层面的思考,意在寻找佛教语言的现代诠释及其可能出路。文章基于世人对事物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认识,首先将禅宗语言哲学追溯至中国的“言意之争”与印度的“不立文字”。紧接着,从语言与时间性、主体性、创造性角度出发,对禅宗语言进行横向的认识。文章关于“语言与主体性”的讨论,是基于禅宗具有“生活艺术”的特色,目的在为满足其整全性而设。本文在理论阐释之余,引入东西方哲学的对比,在对比之中凸显中国哲学的特色,以及中国传统学术与佛学存在的关联。最后,本文落脚之处在于构建中国哲学之禅学一系,并希望能由此走向世界。



名师工作室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重庆市教学专家庞友海工作室的实践与思考

庞友海  重庆市黔江中学正高级教师

摘要:“三化”(读书习惯化、思考理性化、学习个性化)理念贯穿于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目标管理和目标激励相结合;“读、思、写”为主要手段,促进学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建立教学自信;坚持走科研之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晋级推进相激励,苏格拉底“助产术”激发创新潜质,促使学员快速发展;搭建各种平台,在活动中锻炼自己、证实自己、享受成功、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共党史研究的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闫李熠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1年7月9日—11日,“新视野、新方法与新材料:中共党史研究的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此次青年论坛由西南大学、重庆市历史学会主办,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党校系统的20余位青年才俊、权威专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杂志社的6位资深编辑,以及重庆市社科联领导及西南大学师生共计5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论坛共设四个小组,分别围绕党建理论、军事外事、动员宣传、社会经济等论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热烈讨论。


(本辑所有文章将上传中国知网,欢迎到中国知网下载、参阅文章内容。)




编辑:刘宇轩

编审:李立

审核:苏俊林

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新闻组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