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极推手发展状况之何喜何忧

太极推手面面观

1961年12月28日在上海体育宫举行了第一次太极拳推手表演赛,顾留馨在次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太极拳的推手》一文中提出了“练习推手可以检验练习太极拳套路的正确程度,推手比赛的举行将提高太极拳的锻炼效果,提高太极拳锻炼方法上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普及,以增进人民健康……” 的看法,至今已过去五十多年,这些年来,太极拳运 动的发展,尤其是太极推手的发展状况究竟怎样?我们可以做一简单的回顾。

据计,在1961年到1966年之间,短短5年的时间里,仅在上海地区举行的太极拳推手比赛就达7次之多。1982年,全国武术对抗项目表演赛中重新恢复了太极拳推手比赛,接着就有了一年一度的全国性太极拳、剑及推手比赛,如此算来,全国性的太极拳推手比赛已不下几十次,这说明太极拳运动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尽管顾留馨关于提倡太极拳推手,想凭借太极拳推手比赛来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技巧,提高锻炼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太极拳运动的开展,增进人民健康的这一主导思想的出发点是好的,总的原则与要求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期望的那样让人感到欣喜。

虽然推手规则几经修改,然而顶牛、抱摔、夹饼流、大铲车等等违背太极拳理的错误现象却经常出现,得到的结论也就自然是“使人看去,推手不像推手,摔跤不像摔跤,柔道不像柔道, 相扑不像相扑,可谓四不像……”。冠军被刚练太极拳不久的其它项目的运动员或专练推手不练套路的重体力劳动者得去,体现不出太极拳推手以柔克刚的特点 来,以致于参加人数逐渐减少,观看人数也索然无味。

所以,针对如上的情形,有人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太极拳推手的发展方向、训练方法、比赛规则、拳 拳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归纳综述,有以下几种意见和问题:

1、  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不够完善;

2、  比赛规则限制得过严、过死,不利于发挥运动员的技巧,例如对个别流派中习用的古老的抓拿、 掷摔等技术;

.3、裁判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4、  缺少专职教授太极拳套路与推手的教师和教练员,况且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本身就没有受过很好的正规太极拳套路和推手的专门训练;

5、  曲解或篡改太极拳经典著作的原理,以致于错误地指导太极拳推手的具体实践方法。

对于以上这些意见和问题,我个人以为有必要进行一番探讨,这对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也将有助于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下面,我谈谈自己对以上几种意见和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一、 谁都知道太极拳的比赛规则不够完善,虽然规则具有原则性,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但它可以通过比赛来逐步修正和补充,使之日渐完善。同时应该认识到规则固然是死的,但掌握规则的灵活性在于人本身,如果比赛中一旦发现有类似于顶抗、丢离、搂抱、夹持等动向,此时的裁判员就应该马上叫停,不然,接下去则必然导致顶牛、散击、抱摔、大铲车等现象产生。

二、 比赛规则是否限制过严、过死,说透了掌握规则的灵活性在于裁判员。我们知道太极拳推手是运动员之间部分肢体(手、腕、臂、肘、肩)相互粘连依靠来进行的,当然粘依都是轻贴而不是紧靠,即所谓“敷”。所以推手中的发放是要在轻贴的情况下, 甩脱开去,难就难在此,否则,丢开了对方肢体,再去冲击对方,这与散打又有何区别。

当然这并不排除太极拳里的散手,而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太极拳的推手而非散手。杨氏老前辈的推手当对方忽然丢开粘连, 想散开打时,他就可以用对方靠粘不住的那部分肢体,乘势打将上去,这就叫“逢丢必打”。这样任你对方身手怎样敏捷,也逃避不及,即“挨打”是也。所以,在太极拳里,发放与打是有严格区别的。而个别流派中习用的抓拿、摔打、绊跤是比较古老的推(打)手法中的用法,有的现在已经属于散手了。

经过杨氏改进后的推手,拿不许抓、打,更不能用摔,肢体粘住对方后,在听劲时,那还会给你出脚施绊,一足支撑来唱独脚戏。杨氏老一辈太极拳家大概都是如此。

三、 裁判员的素质应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因为他们不像教师和教练员那样要求高、要求专,但熟悉太极拳规则、推手的基本内容要求则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明确规则条文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判出推手的具体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握比赛的进行,切不可受某种关系利益的影响。

四、 教师和教练员是否专职,牵涉到一个主导思想,那就是“先精一后博众”还是“先博众后精一” 的问题。什么“时代变了,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将功夫练得象上辈人那么出神入化,如果比赛中刻意追求什么不沾不连(?)、引进落空、沾触打人的当代人根本达不到的境界,有意扼制舍弃抓拿摔打、腾闪折空(散手?)、采列肘靠这些太极拳推手中最基本的 技法,无异于让小学生去制造航天飞机,使推手运动变得髙低不成,不伦不类”。

不错,时代的确变了, 变得训练条件比前人好得不能再好了,什么脱产集训、成年累月地不去刻意求精、求真、求专,却只指望出几个所谓的全能(包括长拳类)运动员来得那几个高分,我以为在道理上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同样,运动员的专门训练也和教师和教练员一样,俗话说“不会耘苗看上埭”。所以专职的教师和教练员比起专业运动员更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参加太极拳推手比赛的运动员是不是练习太极拳的,则可通过考评其太极拳套路的熟练程度来判定。

五、 曲解或篡改太极拳经典著作的原理和现象十分严重。例如:

将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我顺人背谓之粘”说成是“人刚我柔的粘”,实际上这还不就是明代俞大猷《剑经》总歌诀二中的“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的变相说法;

将“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说成是“不刚柔相济,则不能阶及神明”;

将“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中的“阴阳”二字之意刻板地解释成“刚柔”,说什么“偏柔无刚,难临强敌”、“只练柔不练刚,发劲时对敌人的威胁不大”,以至于要“惟有五阴与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将武禹襄《打手要言》中的“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理解成“只要运劲如百炼钢,则什 么僵劲皆可摧去无遗”。然而,武氏之言却是将内劲练得象百炼钢一样,那对方虽然坚强无比,也可以将其摧毁。怎么能把它运用到自己身上来摧去自身的僵劲呢?况且自己的僵劲还僵,以僵摧僵,岂不是愈摧愈僵?

将“迈步如临渊(杨氏传本改为‘猫行’),运劲如抽丝”解释为“不刚柔相济,不能运劲如抽丝”;

将李亦畲《起架打手行功要言》中的“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解释为“不刚柔相济,不能神气鼓荡”。

好一个“刚柔相济”!真不知太极拳究竟是属于柔性拳术还是刚性拳术?如果认为太极拳是柔性拳术,那么自身不曾将功夫一柔到底,却非要用刚来作后盾,试问:一旦遇到练刚性拳术的对手,不知还有几分刚能作为自己的所谓“后盾”?

无怪乎有人要把 《打手歌》中的“牵动四两拨千斤”来一个补充说 明,说什么要想以柔克刚,首先要有千斤的力量做基础,没有千斤力,谈什么四两拨千斤,四两加千斤当然大于整千斤,不过想来这个不等式也实在有些过于简单了些,倒是有些觉得老祖宗为何缘故非要弄此“玄虚”,让太极拳的后人们搞不清,只好去寻寻千斤力的由来,如此这般,我倒以为“以后不要再片面 宣传四两拨千斤的言论”,还颇有几分“因噎废食” 的道理。

列举种种,表面看来似乎是太极拳理论方面的琐碎言论,实不知这些言论却的的确确地关系到我们如何来正确地指导太极拳推手训练的具体做法,万不能草率从事,以免误人子弟,更有碍太极拳运动的整体发展。(金仁霖)

本文为“体育与文化”微信号(healthbeing)原创,部分插图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1,浅说杨班侯的太极拳,领悟拳架之变

2,修练太极内功的三步功法

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和推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