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律嘉谈 | 自由意志(三)——何谓幸福,何谓生活的意义(上)

赵芳 法嘉LAWPLUS 2022-04-11

大律嘉谈

大律师的成长之旅,有哪些风景?

是阅尽千帆后的触类旁通,

还是挑高瞭望下的跨界视野,

专业之外,自有不一样的美丽。

“总法嘉谈”后,法嘉再度推出“大律嘉谈”专栏。

精彩的律界华章,在这里为你展开。

往期链接:

🔗大律嘉谈 | 东京之上 ——奥运无处不在,人生时刻精彩

🔗大律嘉谈 | 也谈自由意志

🔗大律嘉谈 | 自由意志(二)——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大律嘉谈|自由的复旦遭遇不“自由”的隐私保护

自由意志(三)

——何谓幸福,何谓生活的意义

(本文是“自由意志”系列的终章)

前不久参加了黄英老师“开启有觉知的人生之旅”周末活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了很多人生感悟与迷惑。我再次体验到我家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始终深深打动我:“人目光所及处,皆是苦痛。”

所有人的痛苦都是相似的,但每个人追寻的解脱之道不同。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还在追寻。所以,我想把自己在追寻之路上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把从圣贤书中获得的知识,分享给大家,有缘人自取。希望这篇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一点启示和安慰。

《自由意志》系列的前两篇,大家普遍反映比较烧脑。但由于我水平有限,本篇万字长文,恐怕依旧有(shi)些(fen)烧脑。对我而言,最后这一篇也是最难表达的一篇,还望大家海涵。

最后一篇,我将根据古代经典的教导,分五部分来讨论今天的主题:

1.  什么是幸福之路

2.  什么阻碍了我们追求幸福

3.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

4.  如何找到幸福和实现生活的意义

5.  古代经典中值得铭记于心的要义

(一)幸福之路

幸福是什么

如果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生活是为了幸福吗?可能很多人会说,是啊,当然是,谁不希望生活幸福呢?

但是,如果有人说,正是因为大家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才导致了自身的痛苦,大家会怎么想呢?

因为追求幸福而导致痛苦,正是古代众多典籍载明的人生痛苦的原因,例如佛教。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在下浅译:世间万物呈现的外表,都是幻象。如果能够参透万物的表象其实只是虚幻,则能获得解脱。)

《心经》中说:“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 (在下浅译:如果不想获得什么,心就获得自由。)

所以,《金刚经》和《心经》的意思是,世间本没有什么幸福,所谓幸福只是万相中的一种,也是虚幻之相。只有不想获得什么,包括不向往幸福,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人才能通往解脱之路。

但为什么佛陀会这样说呢?

痛苦的根源

在上篇《自由意志》(二)中(点此复习:🔗大律嘉谈 | 自由意志(二)——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我们曾讨论过,古代圣贤视这个世界为Maya,即幻象。

但为什么说这个世界为幻象呢?

《自由意志》(二)中提及,每个生物体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都通过自己特殊构造的感官,因此每个生物认识的世界都并不一样,也没有生物体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正样子。

例如,我们看到一个苹果,但我们看到的,只是这个苹果的外表。这个苹果在我们眼里呈现什么颜色,取决于我们视锥细胞的能力;而苹果的外形大小,以及苹果与其他物的分界,取决于我们视杆细胞的能力。没有一个人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完全一样,所以同一个苹果在不同人的眼里其实是不一样的苹果。而我们也永远没有能力知道他人眼中苹果的具体样貌。更不要说,我们的视觉感官并未赋予我们更高的能力,来区分苹果A和苹果B的“实质性不同”——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苹果里,也并没有任何一个细胞构造一样:它们的甜度、水分、质密也会有差异,但我们人类并没有能力分辨两个苹果内在的不同。

人类的“认知”水平非常之低,从未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正模样。

我们无能力认知世界真实模样(实相)的这种缺陷,很多学派,例如瑜伽、吠檀多、佛教等等,均称之为“Avidya”。“vidya”的意思是“真知”,字首的A是对词义的否定,所以Avidya也就是“缺乏真知”,即“无知”。佛教称之为“无明”。但这里的无知或者无明,并不是没有知识、文盲的意思,而是缺乏对“真理”的认知,无法“明辨”世界真理之意。

“Avidya”是痛苦的根本来源——因为无法辨明真相,人类在虚幻中生生世世地瞎扑腾,不断轮回,这是一种终极痛苦。如果能一举克服这种终极痛苦,则人类就能获得解脱。

“无明”导致对幸福的追求

人类的“无明”是有后果的,如同投石入湖,涟漪会围着中心一波一波扩散开来。

借由“无明”,另外四个使人遭受痛苦的原因产生了,分别是:私我(asmita)、喜好(raga)、厌恶(dvesa)和畏死(abhinivesha)(见《瑜伽经》2:3)。

私我(asmita)

因为“无明”,每个人无法认识世界真相,不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不知道世界的本源并不是万物万相,而是无相无物的“道”。

人类虽然无法认识真相,却基于“无明”,按照自己感官的粗浅感知,把自己的世界一分为二:一个是外在世界,另一个是内在世界。而两者的分界线,就是“私我”asmita(私我又称小我、自我、我执)。

“私我”之外的,我们就以为是外在世界;“私我”以内的,我们就以为是内在世界。但如同我们在《自由意志》(二)中已经讨论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我的界限”存在,“我的界限”是人类一种虚幻的认知,两个世界的分割也是错误的分割。

因为“私我”,我们有了“我”这个概念,时时刻刻都在区分什么 “是我的”,什么 “不是我的”。

把外物变成“我的”,我们就高兴;把我的变成非我的,我们就不高兴。

因为有了私我的概念,所以我们根据所得所失开始或喜或悲。

所以私我是痛苦的第二个根源,“私我”由“无明”而生。

喜好(raga)和厌恶(dvesa)

喜好和厌恶都由“私我”而生,但喜好和厌恶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相互标记,相互影响和转化。

因为人类无法认识世界真相,同时不知道世界真相其实藏在“内在世界”之中,所以大部分人总是向外探索,不断追求外在世界的认可,以为能获得真相和幸福。

在追求真相的途中,在生活中的每一刻,我们都不停作出选择(为什么我们不停选择,见《自由意志(一)》点此复习:🔗大律嘉谈 | 也谈自由意志)。在我们作出每一个选择之际,我们会把所选择的对象区分为两种:“喜爱的”和“不喜爱的”。如果所有被选择对象都喜爱,我们依旧可以作出排序,分为:“更喜爱的”和“不那么喜爱的”;被选择对象都不喜爱,也可以分为:“不那么讨厌的”和“更讨厌的”。

最终我们选择的是“喜爱的”,拒绝的是“讨厌的”。

实际上,在我们选择“喜爱”之物时,已经自动标记其余所有物为“非喜爱物”,即“厌恶之物”。

举个例子,我如果最喜欢咖啡,那么如果要我在咖啡、茶、白水之间选择一种来喝,我会选择最喜爱的咖啡,而不选择的就是我所厌恶(或没那么喜欢)的茶和白水。在我选择咖啡的那一刻,我已经自动把三种物品分为两类:我喜欢的咖啡,和我拒绝的茶和白水。

在内心标记“我最爱咖啡”这种印象的结果是,我得到咖啡就会高兴,而得到“非咖啡”——比如茶或者水就没那么高兴。所以我总是希望能得到咖啡——有咖啡叫做幸福,没有咖啡就不算幸福。

在世间所有饮料里,咖啡只是一个种类,远远少于“非咖啡”的种类。所以,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总是比喜欢的更多。所以我们“不幸福”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幸福”的可能性。因为,当我们在标记“喜欢”的东西之时,我们已经自动创造了更多“不喜欢”的东西。

所以,“喜欢”和“厌恶”相互标记。不仅仅“厌恶”才是一种排斥行为,“喜欢”才是更大的一种排斥行为。因为通过“喜欢”,我们拒绝了世间的巨大多数人和物,给自己扣上了更多、更重的枷锁。

当我们追求一种特定的情景,把“它”标记为幸福,则所有“幸福情境”之外的人事物都无法让我们幸福了。我们在设定幸福目标的时候,就同时拒绝了可以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其他情境,也就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不幸福境地,让自己的心感受到了更多“天不遂人愿”的痛苦。

所以,不仅仅幸福是自己设定的,痛苦也是。通过设定幸福的范围,我们同时扩大了痛苦的范围。

幸福的概念越狭隘,所面临的痛苦也就越多越广越深刻。

畏死(abhinivesha)

畏死是无明导致的最后一层痛苦。畏死与私我、喜好和厌恶直接相连。

因为有“我”的概念,所以任何赞同“我”的人事物都被我热爱,而任何否定“我”的人事物都被我拒绝。

而死亡是对“我”的最终极否定。

因为“喜好”和“厌恶”,我们恋生畏死。

我们害怕“私我”死去,害怕我们喜欢的东西消亡,害怕别人对我们的赞许因为我们不存在而消逝,虽然这些东西和我们根本毫无关系。  

我们拒绝“私我”死去,却并不知道真正的我其实无生无死,根本不受红尘世界的限制。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超越生死的真真正正的我们。但是这个真真正正的我们藏在我们内心世界的最深处,不向内找寻的人永远找不到。

——所以,只要无明存在,“幸福之路”就不存在。因为无明导致了私我产生,私我让我们标记喜欢和厌恶的人事物,而喜好和厌恶导致我们畏死。

我们畏惧死去的,是私我。但只要有无明,私我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一个死循环。

所以,只要无明存在,我们就会向外寻找“幸福”,也会时时刻刻被挫败。因为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抵达终点之前,我们遇见的全是不幸福。就算幸运地获得了一瞬间的幸福,一瞬间过后,我们的心又开始不满,又开始寻找新的幸福,内心又充满了缺乏幸福的失落感和不幸感。这样的道路,生生世世,没有尽头。

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二)幸福之路上的路障

“幸福”是一种感受,于内在发生。所以讨论幸福或者不幸福的问题,需要向内探求。

我们的思维比我们的身体精细,在身体采取行动之前,与行动相关的内心活动早就发生。所以上师斯瓦米·拉玛所说“外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已先在内在世界发生过”

古代典籍中,内在世界由“心”控制。而“心”分为四个层面的功能:

我执(ahamkara):维持“我”这样一个自我意识,该意识无时无刻存在。我执是“我”这个感受的来源。

心智(buddhi):心的层面中唯一有智慧的部分,具有“分辨力”,分辨的目的是为了作出选择。

心意(manas):连接心智和心藏,从感官接受所感知的信号,向心智输入,同时接受心智的选择,将决定输出。

心藏(chitta):潜意识,所有“心印”和与“心印”有关的感受和情绪的储藏地,“心印”产生欲望。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喜欢”和“不喜欢”(幸福与否)的感受,是由心的四个方面来决定的。

在瑜伽典籍中,“喜欢”和“厌恶”感受的根源,是“心印”,梵文叫做“samskara”,英文译作imprint。

如果我们详细分析“心印”的产生、功效和对“喜欢”与“厌恶”的影响,也会发现业力——因果的形成。

还是以咖啡为例。

我第一次喝咖啡,喝下去的一刹那,我的感官感到愉悦。于是“咖啡=愉悦”的感受和情绪被输送到“心藏”部分,成为一个“心印”被储存下来。这个“心印”记载了我喝咖啡的愉悦感受。

下一次,我来到一个餐馆,服务生问我说,“请问您要咖啡吗”,即使这时我还没看到咖啡也没喝到咖啡,我的“心藏”就已经开始波动,之前储存下的与咖啡有关的“心印”已经浮上意识表面。我的意识提取了之前的“心印”,而这个“心印”告诉我,咖啡会给我带来愉悦的感受,所以感官这个时候也根据“心印”发动:我想喝咖啡,可能会咽口水。而随着意识和感官的波动,我产生了“喝咖啡”的欲望,然后感官就把这种欲望传输给心意。

我的“心意”接收了信号后,应该把“我想喝咖啡”传递给“心智”,让心智作出决定:to be or not to be,喝咖啡还是不喝。如果我的“心智”是健康的心智,它应该有“分辨力”,也就是能够判断这个时候我适合还是不适合喝咖啡,喝下去对我有没有好处。

如果我身体健康,喝咖啡对我有益,我的“心智”可以作出判断,让我喝。但是如果我是个有心脏病的人,喝咖啡会导致我心动过速,我的“心智”就该决定我不能喝。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智”并不那么健康和有“分辨力”,这时“私我”和“心意”会占据心的大部分功能,并且会联合起来代替心智做决定。“私我”会说,既然我才是身体的主人,我想要喝什么,由我决定。既然我的感官觉得喝咖啡高兴,那么我就应该满足感官,去喝咖啡。

“心意”接受到私我的决定之后,再把信号传给感官,于是我开始向外表达:“好的,我要咖啡。”

对于“私我”和 “心意”来说,满足“我的需求”是更加重要的,而这种需求是否有益,是否需要根据情况分辨,是不重要的。未经分辨的选择,会导致不符合真正需求的行为,也就导致痛苦。

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喝一杯咖啡,在作出要咖啡的决定之前,人的内心都会经历非常复杂的一系列变化。我们的任何其他行动也皆是如此,无一例外。

但是,我之所以作出我要咖啡的决定,是因为我之前曾经喝过咖啡。如果我没有喝过咖啡,没有关于“咖啡”的“心印”,或者我不喜欢咖啡,则我可能不会要咖啡,而是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咖啡是什么,我不想要。”

这其实就是一种因果关系,我们过去的行为会导致现在的行为的倾向性,业力正是如此开端的。

人生中,我们每采取一个行动,就会在“心藏”中留下相连的“心印”,这些心印将根据我们的感受和情绪左右我们的未来。“心印”是不会消失不见的,心藏所储存的心印永生永世存在。所以每个人生生世世所累计的“心印”不计其数,一个个的心印结成一个个结,进而拧成一股股绳,终于密密织就一张网。

我们每个人都要承受我们曾经的选择所导致的心印给我们造成的后果。我们的心印之网和别人的心印之网相互交织,遮天蔽日,密不透风,把每个人层层包裹。

这张网叫做业力之网。

所以,虽然我们拥有自由意志,能不停作出选择,我们的选择却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我们作出的选择受到之前所有选择的影响,因而是一种缺乏真正自由的选择,而这种不自由,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

走在这样一条不自由之路之上,我们又怎么会幸福呢。

所以,不幸福的路障是我们每个人自己设立的。只有消除这些路障,才能走向真正幸福的境地。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赵芳 

允正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

争议解决领域的斜杠青年。票圈评价她既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她养很多猫,常年练习瑜伽,在跳大神的领域例如印度教和占星等方面也有深入爱好。她的理想是专注尽力做每一件事,但同时做一个佛系青年。


近期热点活动

成长不走弯路,才是真的减负

企业VIP法商内训定制服务


走跨界先锋之路,让别人内卷去吧!


未来已来!法嘉助力进博,聚焦数字化转型

近期热点文章

免费|“沪航”贸易高质量发展系列培训——中国对外投资回顾与展望主题培训

总法嘉谈 | 美国堕胎权问题大转向——这不是民意,而是政治


【实务导师胶囊课】《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及合规挑战-上》第一讲:常见的数字营销场景及消费者保护

《威尼斯商人》:“合法”的割肉精神

总法嘉选丨钱理群: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