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解了“挖呀挖”为什么能火,你就理解了我为什么会凉

海边的西塞罗 山巅上的加图 2023-05-13


大家都累了,我知道。

在外做签售,没时间写大稿子,就挖呀挖火了的事儿随便聊两句吧。

“头点起来,准备,开始,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

前段时间,这个听起来幼稚到有点侮辱成年人智商的童谣彻底火了。

先是素颜的幼师“桃子老师”在网上发了这个给孩子唱童谣的视频,然后在短短几天内涨粉100多万。

然后,是妆容精致、疑似并非真正幼师,而只是cosplay幼师一下的黄老师做了高仿视频,更火,几天内涨粉400多万。

仅在五一假期期间,这两个视频的全网合计播放量很可能就已经超过了十亿,也就是全体中国人,大约平均每个人都看过这个“挖呀挖”一次。

更会经营的“黄老师”随后就搞了几次直播,每次观看人数都在十万加以上,合计打赏钱数已经超过200万——也就是传说中的“怒赚一套房”。

作为同样在自媒体圈里混的人,面对这个数据,你说让人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但据我观察,很多自媒体从业者在分析这件事的时候,情绪除了蹭热度或酸葡萄之外,更多其实是不解——是啊,大多数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那么多人苦心追逐、穷章摘句、赤着脚也撵不上的流量,怎么就被这样一首幼齿到几乎侮辱成年人智商、甚至一点原创性都谈不上的儿歌得到了呢?

有些读者也拿这个问题来问我,我起初也不太能想明白,但思索了一番之后,我想到了一个同样在近期爆火的现象:特种兵旅游。

是的,你听说过特种兵旅游么?它指的是当下有一群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会利用周末等极短假期时间,用特别少的预算、特别紧的时间安排、尽可能的把所有想“打卡”的旅游景点全部都玩一遍。

一份标准的特种兵旅游行程单可能是这样:

也可能是这样的:

总之突出的就是一个快速、高效和搏命。

特种兵旅游为什么会在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中火爆,其实很好理解的,请你想象一下如今一个在校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如果他2019年大学入学,那么除了刚入学的那半年时间,中间那三年时间里他很可能一直因为疫情被憋在学校里,或者干脆居家上网课,每天过着“从门到窗有七步,从窗到门也有七步”的生活。今年疫情结束,社会总算放开了,可是他的大学本科时代也快结束了。面对所剩无几的半年“学生生涯”和同样快到期、能买半价票的学生证。请问,如果他还想抓住大学的尾巴,多去几个地方,都看看这个世界,可兜里又实在没有什么钱,他能怎么办呢?

当然就只能是“特种兵旅游”呗。把行程中最贵的酒店住宿和高铁车票钱省下来,换成硬座对付一宿两宿,然后把白天的所有时间都用于在各个景点打卡。

“这样旅游苦是苦了一点,但留在记忆中,还不都是一样的,这个地方,我去过了!”——我有一位刚搞完“特种兵旅游”的大学生读者,在跟我聊这事儿的,就是这么说的。

是啊,青春已短,世界很大且很贵,想出去看看的他们能怎么办呢?只能安慰自己“反正留在记忆里,都是一样的。

而我为什么会从“挖呀挖”想到“特种兵旅游”呢?因为听他这么一说,我一下子想到了他们在旅程中的那种状态——请想象一下,一个正在搞特种兵旅游的大学生,当结束一天的赶场劳顿,坐在绿皮车硬座上特别想睡觉,又被周围的香烟、汗臭、喧闹吵得的就是睡不着,要翻手机打法时间的时候,他会选择看什么呢?

我这种行文冗长、动不动就引经据典、说理谈事儿的文字当然就别想了,疲倦至极、昏昏欲睡的他们根本就没心思看这个。

那些稍微通俗一点、之前认为简单易懂的刷剧、记录片视频,他们也不会去看,因为还是有点费脑子。

甚至,哪怕那些漂亮小姐姐跳个舞,满屏胸和大腿的软色情的视频也没办法聚焦流量——毕竟火车上的空间私密性很差,你公开看这个不怕自己社死么?

那能看什么呢?当然就是“挖呀挖”这种视频,这样的视频几乎完美符合了这个场景——它在公开场合看并不特别显尴尬,简单幼稚而又洗脑,看起来几乎完全不用费脑子,而且考虑到甚至还有一定的催眠效果,某音等视频是可以反复播放的,而我打赌,一定有很多人,是在听着他们手机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播放“挖呀挖”当中成功的疲倦与嘈杂当中浸入梦乡的。在那个梦里,他们也许又成了幼儿园里听阿姨弹琴、跟着唱歌的小朋友,不再有奔波劳苦、成年人的压力,而只有简单、无忧无虑的“挖呀挖呀挖”……

司马迁曾说:“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在辛苦的特种兵旅游当中,那些奔波的旅者们需要的并不是深刻、高大上、甚至激烈的感官刺激,而是简单、幼稚、催眠式的重复与洗脑,甚至是一种“类母性”的关怀。而这些东西,刚好都被“挖呀挖”能全覆盖的。所以这东西火了,是个偶然,但难道只是偶然么?

其实又何止是“特种兵式旅游”的学生们呢?全面放开后这几月,我自己也出门跑了不少地方,我有一种感觉,这是时节大家都在代偿性的出来旅游、工作、为生计而奔波,不仅有特种兵式旅游、更有特种兵式出差、特种兵式面试、特种兵式跑生意、特种兵式创业……

总之,所有人似乎都在奔波而操劳的旅途中,这种时候,把东西写多了、写深了,不仅仅是文章安不安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没有人愿意看。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上个月主号休假以来,移植到本号这边,不仅文章的点击量下滑,读者也几乎停滞的原因,如果一个社会在一个时期的整体氛围是忙碌而疲倦的,那么“反深刻”就会成为大众审美趣味主流,美国上世纪20-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文化氛围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像我这样吭哧吭哧一写大几千字的人在这会儿是不合时宜的,有不少读者其实已经劝我,“小西,别写那么长了,简单点,浅白点、快餐点吧。”

我能理解他们的好心,说实话,这些日子一边旅途奔波,一边咬着牙写没人看的长稿子,我自己也挺累的。但我发现我自己是个挺倔强的人,越是到这种时候,我反而越想不合时宜一下,继续把长文章坚持到底。

这个道理我想就像“特种兵旅游”与真正的旅行度假有区别一样,在“秀朋友圈”时代,你的确可以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在不同的地方拍照、打卡,然后告诉大家这地方我去过了!但这种赶场式的旅游,跟你真正静下心来,在一个城市里住上一段时日,用心体会一个地方的日出日落是不一样的。甚至当所有人都沉迷于打卡拍照时的速成与高效时,那种看似很笨的长居与体验反而会成为一种独特的价值。

我想自媒体其实也一样。是的,“挖呀挖”火了,如今自媒体的流量风向标就是“浅白者生存”,甚至“幼稚者生存”,写长文没人看将会是一种常态。

但我还是想试一试,在大多数人都在每个新闻热点“打卡拍照”,给越来越疲惫,没心思看长文的人提供快餐式体验的潮流中,做点不一样的东西。不仅告诉您有这件事,而且告诉您我觉得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我自己对它的观点是怎样的。

当然,我知道这样写很难,很冷,很不易于传播,我知道。

但我还是想试试,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写文章,读这样的文章,才会在读者脑中留下真正印象深刻的划痕,以至于若干年后,他们还能再想起这件事,这篇文。

我公号的后台经常有读者会留言说:小西,想起你之前评述某事的文章,想再看一遍。每当这种时候我都很开心,以为这才是对我文字最高的赞许。

我想把这种感觉持续下去,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写字,是费力不讨好,且不合时宜的。

但我坚信它有意义,因为我总觉得若干年后,我或你想起这段岁月,不能只剩下“挖呀挖呀挖”。

所以虽然旅程困顿,我也很累,但在短文与长篇之间,我仍要选择长文,在浅白与沉思之间,我仍要选择沉思。在轻松的幼稚与疲劳的成熟之间,我仍想选择成熟。

要去准备今晚上海的读者见面回了,就写到这里吧,行笔匆匆,结束了这段旅途奔波,我会继续按我的节奏为您写文。

理解我这些选择,记得我成写过给您的文章,并还愿意在这忙碌的疲惫中一直读下去的朋友,请跟上我,只要您愿看,我就会一直写下去了。

虽然很累很忙,但让我们一起拒绝幼稚,坚守深刻。

只为了给这岁月留下一点真正的划痕与回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