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多家餐厅最新回应!

荔视频 2024-03-31

此前,

“3·15”晚会曝光了一些企业

使用的梅菜扣肉原料

是劣质槽头肉,

将预制菜推向舆论风口,

也让消费者对预制菜品质颇为担忧。


央视财经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近期在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发现38元的“佛跳墙”用的都是预制菜,并且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字样,也不会主动告知顾客是预制菜。


媒体报道截图


记者近日走访了广州绿茶餐厅门店,其中天河城绿茶餐厅店员表示餐厅没有预制菜产品,菜单也没有显示佛跳墙这道菜品。绿茶餐厅五月花广场门店负责人表示,所在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预制菜概念的范围,规定净菜、主食类产品、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提高预制菜门槛,规定预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剂、严格使用添加剂;另外,规定在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需要明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为了更深入了解广州餐饮市场

预制菜的使用情况现状,

记者近日走访了

正佳广场、粤海天河城、

万菱汇、广百百货中的

部分餐饮门店。



广州多家餐饮商家称

没有使用预制菜

这几大商城中的多户餐饮商家皆称没有使用预制菜。


盛香亭热卤工作人员称,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店中鹌鹑蛋、豆干都是早上制作的,鸡爪早上配货送过来,都是早上进行卤煮的。

   

龙门花甲店员透露,店中有两道预制菜品,分别是八爪鱼和小龙虾,而扇贝、鲍鱼则是速冻品,其他海鲜食材虾肉、花甲都是新鲜现做。


翠华餐厅工作人员强调店中没有半成品菜,也没有使用预制菜,都是现做现炒。肉类菜品方面,制作牛腩,烧鸭、叉烧和鼓油鸡均有供应商每天将肉制品送货到店,当天处理的。


摩打食堂店员称,店内菜品分几种不同的情况,海鲜制品例如三文鱼是从挪威运过来的,每天在后厨现杀;然后制作寿司天妇罗的蔬菜均拿到新鲜食材后制作。而蔬菜沙拉,根据《通知》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


天河城新开的一家芸山季,主打云南火锅菜,他们表示,他们采用的全部菇类都是当日空运过来的,小吃以及米饭也均为现炸现焖


此外,记者在金港膳牛杂煲店看到,该店厨房人员正在对菜品进行现切,除新鲜的土豆、冬瓜、玉米等蔬菜外,毛肚、牛肉等肉制品也是新鲜现切的。


厨房人员正在对菜品进行现切。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摄


探鱼工作人员也表示店内没有使用预制菜品,都是厨师在后厨将新鲜的鱼用烤盘制作的,然后再加配菜。


湘辣辣直接将“不用预制菜,大师现切现炒”字样打在门店切肉玻璃房的墙上,十分显眼。店内工作人员称,连招牌菜甲鱼也是活杀现做,绝不使用预制菜。


店家将“不用预制菜,大师现切现炒”字样打在切肉玻璃房的墙上,十分显眼。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摄


费大厨相关负责人告诉信息时报记者,费大厨的菜品都是专业大厨现炒的。


潮皇食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旗下的各餐厅都是新鲜现做的堂食菜肴。而针对预制菜品不可添加防腐剂这一细则,潮皇食府称旗下各餐厅出品均未添加防腐剂


西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贝门店有大量现场制作的产品,西贝莜面村的门店也都是明档,向顾客展示了菜品全程的加工过程,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不是预制菜

但也不一定完全现做

《通知》明确了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记者留意到,以上几大商城中,部分餐厅表示,菜品使用中央厨房进行预加工后,再运送到餐厅进行二次加工。


松鹤楼·苏式汤面店员告诉记者,店中鳗鱼,蟹肉蟹黄、酸菜牛肉相关餐品是做好调味再送过来的,广州门店主要是由深圳仓库进行配货。


松鹤楼·苏式汤面门店。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摄


味千拉面工作人员称,鸡翅串、煎饺、奶酪土豆饼等小食由中央厨房制作,而面类主食则是门店现煮现做。


记者向张拉拉兰州手撕牛肉面店中员工询问其麻辣双椒鱼片面中的鱼片是否为预制菜,店员表示鱼片是总部统一配送的真空包装食材,到店后由厨师进行调味烹煮。同时,记者留意到牛肉是该餐厅用作菜品搭配使用最多的,店员也表示,牛肉是由中央厨房做好后送过来加热再切配加工。


歌志轩名古屋拉面店中服务人员也表示有中央厨房,其叉烧和牛肉都是由总部统一配送原材料。此外,使用的肉沫则是早上统一由食材供应商一起配送,到门店再进行制作。


蔡澜点心相关负责人也告诉信息时报记者,蔡澜点心部分产品的馅料是由自有中央厨房统一制作,每日配送到店再现场调味包制,全程是冷链配送的。少部分原料采用的是零下35℃的速冻工艺,也全程冷链配送。

  


商超预制菜如常销售

尚未收到具体指引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商超发现,预制菜品如常在柜销售。

  

在番禺四海城附近某超市的冰柜冷冻区,多种预制菜正在出售,包括佛跳墙、老坛酸菜鱼、蒜香烤鱼、剁椒鱼头、猪蹄等。这些预制菜的保质期为9到12个月不等。记者在冷藏区还发现了许多开封即食的菜品,如小黄鱼、肥肠、夫妻肺片、卤鹅等,这些菜品的保质期相对较短,大约10天。


番禺四海城附近某超市的冰柜冷冻区,多种预制菜正在出售。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摄

  

柜台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收到下架预制菜菜品的通知,因此照常补货。

  

在另一家超市的冰柜中,同样摆放着多种预制菜商品,如牛仔骨、小龙虾、羊蝎子、豉油鸡等。当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是否了解预制菜新政时,他们表示还没有收到具体的通知或指引。


此外,记者在正佳广场百佳永辉超市的冷冻柜内看到,目前有多种速冻调制食品,如豉汁排骨、小炒牛肉、藤椒小排、小龙虾等,这些产品的保质期约在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记者逐一查看了冰柜预制菜品的配料表,发现其中“辉妈到家”的一款1.6kg麻辣小龙虾的麻辣龙虾料中使用了山梨酸钾防腐剂,而其他预制菜商品则未出现使用防腐剂的情况。据了解,辉妈到家是永辉超市的自有品牌,也是超市铺货最多的预制菜品牌。


永辉超市冷冻柜有多种速冻调制食品在售。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摄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 | 信息时报

编辑 | 杨爽

审核 | 吴志恒 梁苑

往期推荐

突袭住所!知名歌手被控性侵

注意,你过去吃到的可能是“假”龟苓膏!

辽宁省大连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长赵红巍被“双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