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基地国际讲座第九讲预告:徐新建教授主讲 “从语词、语义到语用:现代中国的‘文学’词变”

基地办公室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2022-04-24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国际讲座 预告

09

第九讲


讲座题目:

从语词、语义到语用:现代中国的“文学”词变


个人简介:

徐新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及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执行会长。

徐新建教授先后就读于贵州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曾赴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出版专著《从文化到文学》《西南研究论》《民歌与国学》《全球语境与地方认同》《横断走廊:高原山地的生态和族群》及《多民族国家的文学与文化》等多部。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藏彝走廊的民俗遗产研究》与《西南多民族生死观与民俗考察研究》首席专家,兼任学术辑刊《文学人类学研究》主编。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讲座摘要:

现代汉语的“文学”意指什么?指虚幻世界还是现实人生?文本印制还是口头传统?“文学”的现代词义是如何产生的?

本讲座聚焦汉语“文学”的古今词变,考察其从语词、语义到语用的中西历程,阐述的要点如下:

晚清民初以来,在西学东渐及本土变革的推动下,文学被视为唤起人心、改造国民乃至塑建国家的利器。形形色色的改良派、革命家、“新文化运动”发起人均投身其中,呼唤文学,重建文学,利用文学。

在一百多年的演变历程中,汉语的“文学”渐由“关键词”变成了“工具词”和“结构词”,为本土表述的现代转型发挥了奠基作用。践行者们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新的分类投放到文学“词筐”与“词套”中加以再造,进行各取所需的伸缩调整,组合出“古代文学”“当代文学”;“汉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以及“民间文学”“口头文学”与“大文学”“文学人类学”乃至“网络文学”“数智文学”等新概念体系,继而借此发动一次接一次的社会新变革。

正是在词与事结合的基础上,现代汉语的“文学”一词参与构建了与民族国家对应的“现代文学”“中国文学”以及同世界镜像关联的“文学社会”与“文学中国”。进入数智化的互联网时代后,汉语的“文学”又与人机互动的虚拟现实(VR)相关联,参与到神话与科幻并置的未来表述之中。


评议人:李怡   (四川大学教授)

主持人:梁昭   (四川大学副教授)


时间:2021年03月11日 

            19:00-21:00


参会方式:

         腾讯会议

         会议号:347 512 102

         会议密码:0311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学科在国内外同行的温暖关怀和鼎力支持下,在曹顺庆教授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在全体同仁的深耕细作和奋进开拓下,经过四十余年来内涵与外延之并举发展,现已成长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重镇。团队研究特色鲜明,学科重点突出,著述成就斐然,国际交流频繁,教学成绩卓越,被公认是国际比较文学界“中国学派”最重要的代表。团队一直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持续引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乃至国内整个文学研究的潮流,努力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和学科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全球化”(Inter-national Globalization)路线,推进以“和而不同”为底色的“世界文学”和“文化间性”理念,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中华形象的世界建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团队研究与教学实力雄厚、成果丰硕、誉满士林,且具有远大的发展前程,四川大学校方决定以此团队为基础、并在全球范围内遴选精兵强将组建“四川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要求以体制的形式,锻炼队伍,凝聚实力,组织攻关,再攀高峰,为川大、为中国、为世界、为人类创造更高品质的学术产品和精神价值。

在有关校领导的见证下,基地近期召开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决定,为宣传基地最新研究成果,展现基地专兼职教授风采,进一步提升基地在海内外的美誉度,由基地常务副主任金惠敏教授负责主持筹办“比较文学国际系列讲座”。现特将有关内容公布如下,敬请关注!

主讲人由基地学者担任,包含四位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顺庆教授,西奥·德汉(Theo D’haen)教授,斯蒂文·托托西(Steven Tötösy de Zepetnek)教授(川大全职外籍教授),斯文·埃里克·拉森(Svend Erik Larsen)教授;五位国际比较文学界知名教授:伍晓明教授(新西兰籍,川大全职外籍教授),苏源熙(Haun Saussy)教授,李点教授,西蒙·C·埃斯特克(Simon C. Estok)教授,托马斯·O·比比(Thomas O. Beebee)教授等;七位国内著名学者:张法教授,赵毅衡教授,徐新建教授,阎嘉教授,王晓路教授,金惠敏教授,傅其林教授。

讲座从2020年11月开始,共16讲,每月开讲两次,以中外学者搭配的形式进行。其他场次具体信息,将逐期发布。

诚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学生线上参与。我们云端相见!


比较文学研究基地

  主持:曹顺庆、金惠敏、赵渭绒

  责编:王熙靓、刘诗诗、李歆蕤

  审核:杨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