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ISU文研|语博大讲堂系列二十九:语言与认知


编者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彰显世界语言多样性,汇聚全球知识,融语言本体与语言教育研究于系列学术活动中。为助力实现“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培养目标,2021年春季学期推出语博大讲堂系列讲座,聚焦语言与教育、语言与生态、语言与人文、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哲学、语言与学习、语言与文学、语言与学科、语言与法律、语言与研究、语言与学术、语言与演变、语言与国别区域、语言与知识、语言与外交、语言与语用、语言与教师、语言与教材、语言与生活、语言与汉译、语言与文字、语言与习得、语言与课程、语言与传播、语言与认知等专题,汇聚知名学者,纵论多维语言。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曰:“我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相信语博大讲堂系列讲座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素养,拓展我们的世界。


01

讲座题目

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与个案研究

02

主讲人

张辉 南京师范大学

03

讲座时间

5月11日   18:30

04

线上讲座ID

766 278 419


内容简介

本讲座探讨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研究的融合路径,即批评认知语言学(Crit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批评认知语言学探究与语言使用(usages)相关联的概念结构以及这些概念结构在话语语境中所承担的意识形态或合法化的功能(legitimating functions)。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一方面反映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社会转向”,同时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批评话语研究的“认知转向”。批评认知语言学有三个研究路径:图像图式分析(Image Schema Analysis), 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和话语世界分析(Discourse World Analysis)。本讲座通过一个个案研究,以话语世界分析中的趋近化理论,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话语进行分析,说明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研究融合之道。


主持人简介

张辉,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会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神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熟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汉语惯用语结构的认知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项目“神经词汇学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二语语法加工的神经认知与个体差异研究”。出版《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认知转喻》(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认知语义学研究》和《熟语表征和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Lingua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Second Language ResearchFrontier in Psychology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和《外国语》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


点击查看上一期语博大讲堂讲座链接:SISU文研|语博大讲堂系列二十八:语言与传播

排版|黄兰舒

审核|王雪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