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教育学报》2021年第1期目录

教育学报 2021-09-20



目 录


实践教育学的古今之争——以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为范例......李长伟(3)

“抵制”逃离“再生产”?——威利斯和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分野......吴松伟  董 标(16)

“语言——文化”模式:教育不公平的结构与行动——S.B.希斯的语言民族志研究......汤美娟(29)

叙事文本的有效性分析——兼论教育生活叙事的文本编码与解析......刘训华  许光亮(43)



深度学习理论观照下的课堂转向:结构与路径......宗锦莲(59)

公开课场域下教师教学惯习形成探讨......徐 飞  徐琳琳(73)



专题:高考综合改革研究......钟秉林  主持(8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变迁......王新凤(85)

新高考选科“遇冷”的制度主义分析——以物理学科为例......黄凌梅  钟秉林(100)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演变的多重逻辑......杜瑞军(110)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招生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的回溯、反思和前瞻......边新灿(130)



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法治的回应——基于学术史的视角......余雅风(143)

“政策之窗”何以开启:学前教育立法进程透视......吴会会(158)

“教育自由”的法理学分析——以相关国家宪法教育条款为考察视域......何生根(170)



中国民办教育政府干预逻辑的转换——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到社会逻辑......方晓田(180)

学校品牌延伸要素框架建构与案例研究......贾  昂  王 红  梁志坤  赵树新(194)



实践教育学的古今之争——以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为范例

李长伟1,2

(1.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济南 250014;2.湖南师范大学 古典教育研究中心,长沙 410081)

摘 要:实践哲学是实践教育学的理论基石,实践教育学因实践哲学的不同而不同。在实践哲学的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是实践哲学的奠基者,康德则开创了另一种与亚里士多德相对立的实践哲学传统。这两种对立的实践哲学的传统分别塑造了两种对立的实践教育学。两种实践教育学的对立,具体体现为两点:康德的实践教育学的性质是理想性的,与之对立,古典实践教育学的性质则是经验性的;康德的实践教育学采用了“原则—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之对立,古典实践教育学采用了“经验—辩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实践教育学;实践哲学;原则—实验;经验-辩证;辩证法


“抵制”逃离“再生产”?——威利斯和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分野

吴松伟1  董 标2

(1.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2.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摘  要: “再生产理论”开创了批判教育学的新视野,却因忽视了个人能动性而使批判教育学陷入了结构决定论,以威利斯和吉鲁为代表的“抵制理论”应运而生。两种“抵制”都能洞察到教育的压迫,但威利斯的“抵制”不追求社会正义,属于“自寻失败的抵制”,吉鲁的抵制以解放为旨归,属于“转化的抵制”。威利斯的“抵制”以学生为主体,以反智拒学的方式,追求及时行乐与身份认同。而吉鲁的“抵制”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文化斗争,通过对学生读写训练最终跨越边界。教育具有善恶二重性。批判教育学发现了教育之“恶”,而威利斯发现了抵制“恶”的可能,但“抵制”却否定了教育本身,也未能走出“再生产”的宿命。吉鲁以“善”的教育抵制“恶”的教育,肯定了教育的价值,保留了转化的希望。

关键词:批判教育学;抵制;再生产;威利斯;吉鲁;转化性知识分子;善恶二重性


“语言—文化”模式:教育不公平的结构与行动

——S.B.希斯的语言民族志研究

汤美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伯恩斯坦和布迪厄的“语言—阶层”模式以语言为抓手打开了教育不公平的微观运作机制,成为“语言与教育公平”议题的主导分析路径。然而,由于他们将社会阶层视为整体性概念,阶层内部的文化多样性被遮蔽。新读写研究开创者S.B.希斯将民族志引入语言学习研究,以民族志为中心建立了教育不公平的“语言—文化”分析模式和行动路径。这一分析模式强调“文化模式”对语言的形塑,超越“语言—阶层”模式的抽象性,展现了教育不公平微观运作机制的文化多样性。以此为基础,她打破研究者对民族志的“专权”,创造性地将民族志作为教师和学生实现语言文化自觉、学校教育走出再生产的行动工具。希斯的“语言—文化”模式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行动路径层面为“语言与教育公平”构建了另一范式。

关键词:“语言—文化”模式;“语言—阶层”模式;民族志;教育公平


叙事文本的有效性分析

——兼论教育生活叙事的文本编码与解析

刘训华  许光亮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对叙事文本的分析和提炼是叙事研究的核心功能,叙事分析路径主要有语言分析和逻辑结构两种。在梳理国内外文本分析方法基础上,从国内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叙事研究方法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教育生活叙事“呈现—揭示”模式,借鉴扎根理论、叙事探究、质性研究等理论方法,以文本编码为手段,对教育生活叙事文本进行有效分析。叙事文本的静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微观分析,动态编码多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宏观分析。编码揭示需要追求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叙事文本呈现形式除了文字,还有图片、声音、视频、教育实物等。对叙事文本的一般处理的原则是“视情而定”。叙事文本编码分析的步骤是:明确教育生活的研究问题与指向;搜集教育生活的情境资料;选择编码方式;编码及分析;教育揭示。

关键词:教育生活;教育叙事;质性研究;文本编码;叙事文本;“呈现—揭示”模式



深度学习理论观照下的课堂转向:结构与路径

宗锦莲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南京 210013)

摘 要:深度学习的理论探讨需要得到课堂实践的积极呼应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深度学习与课堂变革的有机关联在前提、条件、载体、过程及目标等维度都应有所体现。深度学习下的课堂应转向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达成,它主要由“情感与动力层”“方法与能力层”“过程与潜力层”三大层次构成。彰显深度学习意蕴的课堂构成要素至少可分为两大维度,其一是课堂进程维度,主要由优结构的目标、深联结的网络、高挑战的课题与多样态的成果构成;其二是课堂保障维度,主要由相协同的组织、全投入的感官、可交互的工具与有意义的规则构成。以学为动力轴,将教的行动融进学的逻辑之中,实现教与学的深度结合,才是深度学习的终极旨归。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结构;课堂教学;教学路径


公开课场域下教师教学惯习形成探讨

徐 飞1  徐琳琳2

(1.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2.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一小永祥小学校,重庆 400038)

摘 要: “表演”“作秀”被认为有损于公开课的价值取向,回归真实课堂便成为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公开课有别于日常教学,具有特殊的场域逻辑和行为惯习。以重庆市Y区优质课大赛为例,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维度分析公开课活动现场,发现三者皆具备剧场要素特质,形成了公开课的剧场效应。公开课场域具有逻辑独特性、资本竞争性、结构稳定性,参与者的“期待”是场域的核心。因此公开课场域养成了教师独有的教学惯习,体现出公开课上教师行为的自觉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公开课;场域;剧场效应;教学惯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变迁

王新凤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招生优先保障工农子女受教育权利,强调对考生的政治质量的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校招生强调效率优先、择优录取,高考政策的公平性更多体现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程序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公平公正成为我国高校招生的首要价值导向,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基础上多渠道促进实质公平,重视对弱势群体的补偿。高考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变迁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变迁、党和国家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新时期的高考改革应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共享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入学机会的城乡、区域公平,构建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保障程序公平。

关键词:高考政策;政策公平性;教育公平观;价值变迁;共享发展


新高考选科“遇冷”的制度主义分析——以物理学科为例

黄凌梅  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摘 要:选考科目改革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选才,推动了高校招生与培养一体化,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学科选考“遇冷”的现象。以物理选科遇冷为例,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来看,在不同行动者与行动情境间的互动过程中,行动者基于其行动偏好,在政策控制权、信息掌握和处理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经过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导致物理“遇冷”这一集体困境的重要原因。从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适应性和问责监督机制四个方面评价选考科目设置,要以群体需求为参照,完善选考制度的顶层设计;以政策落实为目标,保障选考制度的实施条件;以正确理念为引导,营造选考实施的有利环境。

关键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新高考;物理选科“遇冷”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演变的多重逻辑

杜瑞军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高校招生自主权包括招生计划权、考核评价权和录取权,自主评价权因凸显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同时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成为改革的重心。国家通过“试点”方式逐步下放高校招生自主权,给予高校在自主招生政策上进行创新探索的空间。高校自主招生实践在选拔性和教育性,科学性和公平性的功能定位中支绌平衡。国家通过对高校权责限定,对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功能、方向和进程进行调控。高校自主招生需要通过自觉性、主动性和专业性平衡高校、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实践中探索高校自主招生的走向。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演变;试点改革;自主权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招生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的回溯、反思和前瞻

边新灿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 321019)

摘 要:“一考定终身”是驱动新高考改革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广义的“一考定终身”与“唯分数论”交叉。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演进中曾尝试用中学“预选”改变单维评价的“一考定取舍”,用春季高考、多次机会克服“单一机会”给学生造成的过重心理压力,用自主招生、“三位一体”等推进综合评价,弥补“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单维评价的缺陷。新高考朝着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的方向,形成了破解这一顽疾的组合拳,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也遇到困难和问题。中央深改委会议提出破“五唯”为高校招生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注入新的动力。改革要深入推进,必须在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之间求得最大公约数,必须妥善谐调科学选才与公平选才、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考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要把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结合起来,把长远目标“求真”和阶段性目标“求优”结合起来,设计“阶段性最优”或“阶段性较优”方案,通过阶段性努力的积聚实现最终目标。

关键词:一考定终身;新高考;综合评价;多次机会



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法治的回应

——基于学术史的视角

余雅风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基于学术史视角,以学科的基本要素为判断标准,发现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自产生以来, 历经萌芽期、初具形态期、迅速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始走向成熟。在教育法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的目标与主题具有高度一致性,对我国教育法治实践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现为:呼吁教育法的制定和教育法体系的建立,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有法可依;强调学生权利保护,推动司法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以及公正司法;关注教育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推进依法治校;全面研究教育立法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良法之治。针对学科理论建构与证成方面存在的缺憾,未来应将教育法学学术史作为教育法学研究的基础,形成教育法学的学术传统与学术规范;着眼提高教育法学研究的学术性,建立教育法学的学术根基和理论体系;注重教育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形成中国教育法学的性格和思想领地;强化教育法学内含学科的融合与联系,探索教育法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理论突破。

关键词:教育法学;学术史;教育法治;教育法学研究


“政策之窗”何以开启:学前教育立法进程透视

吴会会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多源流理论对分析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可以分别解释学前教育立法问题何以被建构、立法进程何以层层推进以及立法的政治环境如何搭建。经过问题流与政治流的“生成”与“嵌入”、问题流与政策流的“漂进”与“漂出”以及政策流与政治流的“吸纳”与“过滤”等一系列螺旋上升过程实现“三流耦合”,学前教育立法的“政策之窗”成功开启。在法律起草阶段,要超越“多源流”,重视“激活”每一源流在法律制度链条上的作用,针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条款,追求学前教育的“良法”之境。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立法;多源流理论;“政策之窗”;“三流耦合”


“教育自由”的法理学分析

——以相关国家宪法教育条款为考察视域

何生根

(中国政法大学 刑事司法学院,北京 102249)

摘 要: 教育自由作为宪法中早已存在的权利概念,有着明确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因其从未被系统地阐述过,故长期处于被误解状态。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教育自由具有主权性、权力性、权利性和人权性四种特性。在宪法中,教育自由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创办私立教育机构的自由;二是父母的教育选择自由;三是接近教育的自由。三种表现形态在国际人权法中都能找到权利渊源。基于教育歧视禁止,教育中立应成为教育自由的一项基本原则;为了保证教育的终极自由,教育目的和内容也应当具有自由性;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对保障教育自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自由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保障教育的自由选择,以防止教育极权。大体上,教育自由是教育权范畴的概念,把它理解成受教育权性质的概念是错误的。

关键词:宪法权利;教育自由;教育权;教学自由



中国民办教育政府干预逻辑的转换

——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到社会逻辑

方晓田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031)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办教育的政府干预逻辑发生了重大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的政治逻辑,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逻辑,最后进入21世纪转换到社会逻辑。政治逻辑追求公有制建立,将民办教育改造为人民教育,支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但也违背了教育规律,伤害了教育多样生态;经济逻辑通过市场化确立,增加了教育供给和增强了教育活力,支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也侵蚀了教育的公益性,导致公共性旁落;社会逻辑凸显公共性走向,追求民办教育高质量和公平发展。在政府干预逻辑的转换中,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均衡不断被打破,社会逻辑越来越受到推崇,追求公共性价值,强调社会理性和协商治理,政府干预的社会逻辑正在形成,中国民办教育政府干预体系日臻完善。

关键词:民办教育;政府干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社会逻辑


学校品牌延伸要素框架构建与案例研究

贾 昂1  王 红2  梁志坤2  赵树新3

(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2.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510631;

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学校品牌延伸是现代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质,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达成高位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均衡化的重要途径。而学校品牌延伸要素有哪些?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如何?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什么?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上都还是未解的难题。为精准量化基本的、主要的要素来阐释学校品牌延伸的实施过程,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校品牌延伸要素理论框架,进行案例研究,对实地采访的一手资料、调研获取的二手资料进行数据编码和分析等处理,多角度印证、完善要素,借助专家评价和层次分析计算出各要素权重。研究发现:学校品牌延伸要素包括母品牌学校特征、母品牌学校管理能力、学校品牌延伸相关性、延伸子品牌学校所处目标市场环境和延伸子品牌学校等5个维度要素及29个子要素;各要素的重要性不同,其核心要素是母品牌学校特征要素;各要素不是孤立的,存在相互影响关系。

关键词:学校品牌;品牌延伸;延伸要素;母品牌;子品牌;案例研究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

联系电话:

010-58805288

投稿网址:

xkjy.chinajournal.net.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