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要发现!长沙再次发现秦简!

长沙晚报 简牍学 2024-02-1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简牍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古井发掘出约200片断简残牍


在29日举行的2023年度湖南考古汇报会上公布了长沙市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2023年度的考古新发现,长沙市考古工作者从一口秦汉古井中发掘出约200片秦末汉初残牍断简,这是继2015年华远考古工地8年之后,长沙地区再次发现秦代简牍。


同时,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还清理出汉代夯土建筑基址、五代末大型木质沟渠等遗址及大量珍贵文物标本,在一口宋代古井中出土了宋元时期造型别致且保存较好的铜质投壶及其他铜器,再现了宋元时期长沙解放西路一带的歌舞繁华、娱乐兴盛。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夏笑容介绍,此次发现秦汉简牍的古井编号为J29,从这些明显带有篆隶体历史墨痕的文字中可辨识出秦始皇“三十一”、“三十二年”等纪年及“苍梧守”等官职,显然是当时的政府档案文书。在这数百枚秦汉简牍中有一枚断简可见清晰汉隶墨书“长沙胡宜受之 ”的六字简牍。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古井发掘出约200片断简残牍


朝阳巷考古工地自2022年6月底开始发掘,已发现目前长沙地区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南宋天井式院落建筑基址,2023年再度发掘,陆续发现多座五代至宋代大型建筑基址、木构涵渠遗址及两汉建筑夯土基址等。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在工地西侧发现的五代具有长沙特色的大型木构沟渠遗址,其建造形制与2004年坡子街考古工地发现的南宋大型木构涵渠完全一致,说明该类建筑从五代末至南宋时期一直是作为长沙古城内大型水利设施而存在,见证了该时期长沙城市的统一规划与繁荣,为古代长沙城建史留下珍贵实证史料。


据悉,朝阳巷考古工地东侧发现的西汉时期夯土建筑基址东西跨度28米,南北跨度在18米以上,“夯土基址南、北受此次发掘区域的限制并未挖到边。”这处夯土基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较纯净的红土,厚度为35厘米至40厘米;上面为黄土,厚度为55厘米至79厘米。考古工作者在上层夯土中发现有西汉筒瓦、板瓦和云纹瓦当等与建筑相关的文物,考古学上一般认为这种夯土基址多属于古代官府或贵族等级的建筑。


2023年的考古工作中除在古井中继续清理出元军攻打南宋长沙城时发射的石球外,还新发现了一大批战国至明清时期的陶器、瓷器、青铜器等重要文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工地西面此次发现有五代至北宋初期具有长沙特色的大型木构沟渠等,这为古代长沙城建史留下珍贵的实证史料。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古井中还发现了一批宋元铜器

其中一件巨大铜投壶为长沙地区首次发现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解放西路朝阳巷考古工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文史优质公众号推荐

语言学”专门发布最新的语言研究资讯、社会热点话题的语言学解析等内容;



简牍学”专门发表简牍学及出土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学术信息;



当代学术”发布与大学生、研究生、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相关的热点话题、高校热点实时追踪;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语言学”“简牍学”“当代学术”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李天虹 |  秦汉墓葬出土简牍的考古学考察——以江汉地区为中心


书讯|《敦煌悬泉置遗址:1990~1992年田野发掘报告》


极其罕见!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有重大发现


新书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益阳兔子山七号井西汉简牍》(附:后记)


重磅!西北师大简牍学2023年十大热点




温馨阅读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简牍学)。


今日文章就到这~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简牍学”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简牍学”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END


编辑:车汶颖

审核:周文辉

来源:“亚洲考古”公众号


扫码关注更多内容

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要发现!长沙再次发现秦简!

长沙晚报 简牍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