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底发钱:湖南这些村靠实力分红

侃财君 侃财邦 2024-03-24
临近年关,不少打工人还在小心揣摩今年是否有年终奖时,湖南一些村民的年底分红,已经到账了。

🍮 一、排面走起,有图有真相

话不多说,来个视频,先感受一下氛围:
再来组图片:
(1月23日,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湖村分红现场,现金整整齐齐地铺开。图片来自网络)
(1月23日,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湖村分红现场,数钞机不能少。图片来自网络)
(2023年年底,湘潭县云湖桥镇新联村分红大会,红旗、红牌一应俱全,“仪式感”不能少。图片来源:新湖南)
(1月25日,永州市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青皮源村分红现场,村民的喜悦溢于言表。图片来自网络)
(2023年11月18日,怀化市会同县若水镇翁顶村分红现场,村民笑得合不拢嘴。图片来源:新湖南)
(除了分钱,还有分肉的。2023年12月30日,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跳石子自然村分红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  二、这些村,靠实力分红

每到年底,村里的分红情况,总能引发一波关注。毕竟,分红的多寡,决定了今年过年是派“华子”,还是发软白沙

有多金的“土豪”村民直言拿到了19万余,怪不得有人调侃,“有车有楼不如有农村户口”。 
侃财君随便带大家看几个村子的分红情况——
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湖村:分红511万余元 
1月23日,在梅田湖村劳动与实践教育基地,一摞摞现金整齐铺开,数钞机上红票子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过。
当天,共为村民分红511万余元。其中,分红最高的村民领到了191264.5元! 
2017年,梅田湖村通过推行“公司+村级+农户”的运营模式,村民以房屋入股,家中农田、厨房、餐厅、卧室,都成了发展研学旅游的资产。
2023年,梅田湖劳动与实践教育基地接待学生14万余人次,入股的51户农户分红均收入超过10万元,创历史新高。
(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湖村松山屋场研学实践基地,学生卷起裤腿扎到泥里摸鱼。图片来源:长沙晚报)
湘潭县云湖桥镇新联村:从零元村到两百万元村 
2023年年底,湘潭县云湖桥镇新联村70名脱贫户从村委会领回了产业分红金。
而在2016年,该村村集体收入为零。2017年村集体收入“破零”,2018年10万元、2019年13万元、2020年27万元、2021年53万元、2022年107万元,2023年突破200万元…… 
不断增加的村集体收入背后,是一个个入驻企业带来的效益。
新联村原有学校、老村部、关停企业厂房等多处闲置资产。该村对闲置资产进行盘点,发挥乡贤人脉资源优势,提供“保姆式”服务,吸引湖南锦恒电力等20多家企业纷纷落巢新联村,该村接着又创办了高湖洗消中心等村办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600余个就业岗位,也为村集体经济打造了新的增长点。
(湘潭县云湖桥镇新联村,村民在村里引进的企业上班。图片来源:新湖南)
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跳石子自然村:贫困村变百万元村  
2023年12月30日,在海拔800多米高的深山瑶寨里,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跳石子自然村热闹非凡。村民一手拿着钱,一手拎着黑豚肉,喜笑颜开。
2015年,跳石子村引进种养专业合作社,依托邻近莽山风景区和丰富的山林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黑豚养殖和民宿旅游,村民以土地等入股合作社。 
今年合作社总收入220万元,创历史新高,合作社拿出15万元分给入股的村民,每户村民获得分红6000元。
(跳石子自然村莽山黑豚养殖基地,受访者供图)

🍮  湖南乡村,越来越好  

村民分红越来越多,根源在于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好。细看这些日渐富有的村子,背后是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实施“一村一策”,推动薄弱村提升、一般村壮大、富裕村做强。 
村集体致富,离不开能人带动。电视剧《大江大河》里的领头雁雷东宝,带头创办村集体企业,带上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在湖南,这样的领头雁不少。 
湖南培养出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近十年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7.6万人,一批乡村振兴“领头雁”成为乡村致富的带头人。 
(2023年12月27日,浏阳市永和镇皇庭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花农忙着修剪苗木。永和镇种植花木1.5万亩,花木总产值30多亿元。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王文 摄)  
有能人带,还要因地制宜,发扬特色、走创新路子。打开《湖南集体经济百村案例》,全省重点推介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股份合作型、资产盘活型等10种典型模式,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采取人才培训、以奖代补等方式,湖南已累计支持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重点村、强村2199个。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一轮扶持计划,安排资金6亿多元,扶持125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
用地、用电、减税降费、融资等方方面面,也强化了配套支撑。通过大力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唤醒沉睡的资产。全省共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478个,交易总额超38亿元 
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超2.68万个,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逾30亿元,每个村平均收入接近12万元

欢迎关注新湖南客户端“生态环保直通车”专题,并监督举报你身边的环保问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上车”!

生态环保直通车

END

作者 | 胡盼盼 周嘉莹编辑 | 胡盼盼一审 | 胡盼盼二审 | 曹   娴三审|李伟锋
湖南日报经济频道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商务合作:hnrbkcb

分享、点赞、在看,再看不迷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