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教育》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导读

语言教育编辑部 大外翻译研究 2022-04-24


1


贯彻《国标》和《指南》,推进商务英语一流专业建设

——专访教育部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王立非教授


赵秀艳  秦丽莉  王立非

(1. 2.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辽宁大连;

3.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北京)


作者简介:1.赵秀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教材研究。2.秦丽莉,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区域国别研究。3.王立非,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商务话语、语言服务等。


摘  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于2020年4月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本文就如何贯彻和落实《指南》精神,专访王立非教授,解读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发展、特色建设、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学生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并提出建议,对推动商务英语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和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商务英语;《国标》;《指南》;专业建设


2


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复语人才培养模式之现实性与学科意义


蒋 平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作者简介:蒋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及应用、英汉对比与翻译。


摘  要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多年的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已促成小范围内的“复语”教学模式,但尚未形成共识。面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明确提出的国际化需求,对照国外高校外语教育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市场需求、国内英语基础教育和英语专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英语专业的学科现状与新的规划得出,我国英语专业可进入复语人才培养时代。这不仅能够积极地体现出办学的国际化,而且具有明确的现实性与学科意义。当前教改应积极倡导这一重要的办学模式,这一模式将在改观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同质化问题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专业;复语教学;本科培养模式


3


基于场域-惯习理论的外语课堂认知对比研究


彭 静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作者简介:彭静,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年院级教研项目“互联网时代以‘产出导向法’为依托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研究以布迪厄的场域和惯习理论为依据,通过调查问卷和SPSS17.0得到的数据分析影响高校外语课堂认知的社会、文化因素,对比高校师生的思维认知现状,发现其存在的显著差异并探讨如何通过重构课堂重塑思维,重构惯习,重塑场域,推动外语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场域;惯习;外语课堂;外语素质教育


4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共同体中教师TPACK发展研究


唐雅琪   夏 洋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辽宁大连)


作者简介唐雅琪,硕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夏洋,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立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师实践共同体中教师TPACK能力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9-18)的研究成果。

摘  要本研究以东北某高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师实践共同体为案例,从活动理论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实践共同体中大学英语教师TPACK如何发展,以及其TPACK发展活动系统中存在怎样的内在矛盾。通过收集和分析访谈、教学反思以及活动观察数据发现:实践共同体的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息息相关,并通过活动系统中各项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教师TPACK的发展。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师TPACK发展的活动系统中,客体与主体、中介工具、规则、共同体、分工之间存在内在冲突。


关键词:TPACK;实践共同体;活动理论


5


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策略及风格差异研究


吴 晶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


作者简介吴晶,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词汇习得、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项目“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外语词汇教学有效性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7BYY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主要调查研究国内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使用及学习风格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对象为某重点高校一年级随机抽取的152名学生。最终的研究数据只包含其中41名实验组学生和43名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主要依据受试的期中英语考试成绩。高分段学生为实验组,低分段学生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问卷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明显比对照组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会采用更加自主的方式学习英语,而且他们还会广泛地使用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风格


6


任务重复与教师指导——对准备行为的进一步探究


秦 洁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广州)


作者简介秦洁,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项目“英汉非论元结构的认知动因及其中介语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YY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关于任务前准备的研究大多只考察一次性任务准备对二语产出质量的作用。为了更全面深入理解准备条件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任务重复和教师指导作为重要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法,探究英语学习者完成一系列看图口头叙事任务时的准备行为和对准备条件的看法。结果发现,重复任务与准备的结合能提高准备时间的使用效率,促进准备内容在产出时的运用和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但教师指导的作用有限,在重复进行任务后其优势更不明显。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课堂教学的启示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任务前准备;准备行为;任务重复;教师指导


7


欧洲顶级院校对国内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以比利时鲁汶大学语言学方向的课程设置情况为例


孟庆楠 罗卫华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

作者简介孟庆楠,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语法学。罗卫华,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全球化与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大连海事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欧洲顶级院校对我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项目编号:2020Z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对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然后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以比利时鲁汶大学为例,对该校“语言学与文学”本科专业语言学方向的课程设置情况以及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全面介绍,并结合最近颁布的《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对国内英语专业在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对未来我国英语专业以及语言学学科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设置;考核与评价体系;比利时鲁汶大学


8


外语学习目标与学习者认识对书面纠正性反馈效果的影响


苏建红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

作者简介苏建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写作的外语学习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8BYY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研究采用“前测-(书面纠正性反馈)-(对反馈的加工)-即时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从49名英语专业学生中选出反馈效果良好与反馈基本无效的个案各5例。考察此10例个案对反馈的注意及加工程度,并通过深度访谈,探究影响书面纠正性反馈效果的学习者情感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对各项数据的分析表明:针对相同性质错误的相同方式的书面纠正性反馈,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目标及其对语言使用与外语学习性质的认识,影响其对反馈所引发的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对待反馈的态度以及处理/加工反馈的方式与深度,从而最终决定反馈的有效程度。


关键词:书面纠正性反馈;外语学习目标;学习者认识;注意


9


庞德对中华文化的改编——一个新历史主义视角


崔 放  姚成贺 

(1.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基础部,

河北秦皇岛;

2.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作者简介崔放,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姚成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20NTSS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庞德有关中华文化的译介作品历来被多数学者冠以“不忠”“乱译”,乃至“帝国主义的产物”之名,从而引起学界对其文化身份的争议,即东方主义与汉学主义之争。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出发,在文本研究与历史语境相结合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庞德的译介作品。从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两个维度出发,分别结合经济与政治语境探讨《诗章》《华夏集》等作品中的历史元素,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庞德的文化身份及改编行为的本质。庞德以“汉学”为体,建构起自身的理想王国,自觉地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庞德;中华文化;新历史主义;文本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


10


从目的论看A.E.霍斯曼诗歌的两种中文译本


段异宝   荣立宇

(1. 廊坊市第十一中学英语教研室,

河北廊坊;

2.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作者简介1.段异宝,中学教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英语教育。2. 荣立宇,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典籍翻译、诗歌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翻译出版研究”(项目编号:19YJC740061)的研究成果。

摘  要A.E.霍斯曼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历史将近百年,其间产生的译本比较完备的当推周煦良、刘新民翻译的两种。两个译本具有鲜明的文本特色,从目的论角度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它们各自的优劣得失(其然),另一方面可以挖掘出造成译本各自特色的深层次缘由(其所以然)。

关键词霍斯曼;新诗;格律;目的论

11


《庄子》的生态哲学英译研究——以动物隐喻表述为例


林 琳  佟玉平

(1.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沈阳; 

2.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


作者简介林琳,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佟玉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生态文明与话语实践——框架隐喻视域下的环境话语生态分析”(项目编号:WQ201900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庄子》生态思想英译的译者意向性表征研究”(项目编号:L20CYY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以往研究主要围绕《庄子》英译过程中的文学性、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的呈现展开,其原文生态哲学的还原与凸显是一个尚未涉及的问题。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根据纽马克提出的7种隐喻翻译方法,对《庄子》3个英译版本中的动物隐喻进行对比,旨在探究不同动物隐喻翻译策略对译文呈现源文本生态价值的效果之差异。研究发现,庄子借动物隐喻言说方式表达了其在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维度的生态哲学,几位译者采用的动物隐喻翻译策略主要涉及在译语中再现同样的隐喻意象、使用明喻替代隐喻、或以改写方式译出隐喻含义等,经对比发现,以保留喻体为前提的翻译手段更能将原文的生态意蕴形象地表达出来,这对以生态思想外译为导向的《庄子》英译实践与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动物隐喻;隐喻英译;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12


信息时代“肉体神胎”的命运——小说《果壳》中的后人类困境


陈 莉 吕万英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作者简介陈莉,硕士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吕万英,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律语言学。

摘  要本文以后人类理论为框架,以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果壳》为研究文本,探讨信息时代背景下后人类胎儿“我”面临的后人类困境:身体之困、爱憎之困和命运之困。在《果壳》中,胎儿“我”是信息时代和人类的产物,是一个十足的后人类,然而不论“我”的智力多么超群,“我”都无法摆脱身体、情感、命运的束缚,无辜的胎儿要面临父亲死亡、母亲坐牢的悲惨命运。研究发现,从后人类视角解读有助于把握《果壳》中的人物关系和解读小说主题,能够引发我们对人类本质的反思,重新审视社会价值观和重视人类伦理。

关键词后人类;《果壳》;后人类困境


13


艾薇菊·丹提卡《锄骨》中的记忆之河


舒进艳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作者简介舒进艳,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文学地理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项目编号:16ZDA1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当代海地裔美国女作家艾薇菊·丹提卡(Edwidge Danticat)(1969-)因历史题材小说《锄骨》荣膺美国国家图书奖而蜚声世界文坛。该小说传承了兰斯顿·休斯与托妮·莫里森书写黑人与河流的历史传统,续写了黑人生存与迁徙的故事,诠释了作者对海地当下与未来的关注。小说中的河流代表的不仅是个开放的地理空间,而且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使其凝结成为一个独特的记忆空间。在文化地理学的启示下,论文将地方与记忆理论结合以探讨该作品中河流所具有的文化与历史记忆功能,并揭示这条“记忆之河”蕴藏的海地文化的精神旨归,既是海地与多米尼加协作与共融的前进动力,亦是海地积极面对未来、走向世界的指路明灯。

关键词艾薇菊·丹提卡;《锄骨》;记忆;大屠杀河


14


视觉的衰退与联觉的登场

——爱默生语境下狄金森的感知诗学


张 珊  殷晓芳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


作者简介张珊,硕士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殷晓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现当代诗歌的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当代诗歌的差异性审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BWW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狄金森的感知诗学,在爱默生的语境下分析其诗学中视觉的衰退与联觉的登场及其哲学意义。狄金森早期诗歌创作深受爱默生视觉中心主义影响,以视觉为主导感知自然并以此为诗学基础,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尽管狄金森的视觉感觉机制来自爱默生,二者对视觉手段的偏爱却有所不同,并有着分歧和不同的发展方向。爱默生始终以视觉为主导知觉,认为眼睛可以取代自我,变成身体的主体。而在视力衰退、认识到真理的多样性之后,狄金森摈弃了爱默生式单一的诗学感知策略,采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联觉的诗学策略。本文历时分析了狄金森自然诗歌,发现狄金森早期以视觉为中心而后期结合听觉与触觉创作联觉式诗歌的诗学转变、转变的原因及其诗学与哲学意义。狄金森感知诗学中联觉机制的建立,使被黑暗遮蔽的真理得以显现,从而让诗人达到对真理的多方认知,并最终走向反理性、去中心化的诗性哲学意蕴。

关键词狄金森;爱默生;视觉;联觉;去中心


15


中华典籍外译与传播的立体经纬多层结构范式研究

——以《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2018)为例


焦鹏帅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四川成都)


作者简介焦鹏帅,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获教育部201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多模态视阈下中国诗画英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YJA740022)、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中央高校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阈下的彝族文学英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SYB14)、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校极教改公共基础项目“‘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振兴本科教育目标下的少数民族外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231119019)、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招标项目(项目编号:CTS201808)和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摘  要中华典籍在异域旅行不是直线,也不是平面,而是由最初的一个点,籍由漫长的译介与传播过程,渐成立体经纬多层复杂结构。本文以李伟荣著《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2018)为例,从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篇章结构和中华典籍译介与传播研究几个方面,提出中华典籍外译与传播研究的立体经纬多层结构范式——既需历时纵向译介史研究,也需分层对中华典籍与国外文学、文化、思想进行横向共时互动关系研究,还需对外译传播过程的变异行为进行本体和成因探索。该著的意义不仅在于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易经》在英语世界的外译和传播史,更在于其“一体两翼”的结构安排、“三个视角”的研究思路、层层建构,体现出立体经纬多层研究思想,为中华典籍的外译与传播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关键词中华典籍;外译与传播;立体经纬多层结构;研究范式;方法论


扫码了解更多

欢迎关注《语言教育》外语类学术期刊!





大外翻译研究
知识  思想  传播  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