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息 | 有趣的汉字解读,深刻的汉字思考 ——《汉字百话》读后

赵堉燊 武大简帛 2023-12-28

有趣的汉字解读,深刻的汉字思考 
——《汉字百话》读后

赵堉燊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名誉教授白川静先生是著名的汉学家、汉字学家。他在汉字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代表作有《金文通释》《说文新义》《字统》《字训》《字通》等。除此以外,白川静先生还十分重视汉字的普及与推广,在日本汉字学的研究以及推广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撰有《汉字》《金文的世界》《甲骨文的世界》等普及性著作,《汉字百话》也是其中之一。

《汉字百话》一书最早于1978年由日本中央公论新社出版,中文简体版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郑威教授翻译。2023年,经过译者的细致修订后,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全新再版。







该书可以说是日本汉字学受到现代西方语言学冲击下的产物,作为并不以表音功能为最重要目的的汉字,被当时的西方语言学者排除在外。不过随着语言学的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汉字的表意作用可与影像语言等量齐观。在文字草创期,这种类似影像语言的、以视觉性的形象固定下来的文字就值得被重视,因此探求汉字的字源、普及汉字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书中设有10个部分,每一部分有10个小专题,共100个专题,讨论了汉字研究的相关问题。第一部分“记号的体系”指出汉字的性质、起源以及发展体系。第二部分“象征的方法”、第三部分“古代的宗教”、第四部分“灵的行踪”分析汉字的形成和本义,多选取在构形上有共同特征的汉字进行解读。第五部分“字形学的问题”、第六部分“字音与字义”更深入地探寻了表意字中的同形字、字形的省略和重复,形声字中的构造、声旁跟字义的关系等文字学问题。第七部分“汉字的历程”讨论了汉字的发展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同时还介绍了《说文解字》《玉篇》、正字之学、古今汉字改革等。第八部分“文字与思维”谈到汉语作为单音节语言,造就了与多音节语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涉及汉语的词性、训释等内容。第九部分“作为日本国字的汉字”、第十部分“汉字问题”集中讨论了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还涉及到日文的文脉、中日翻译、日本政府汉字改革等现实问题。

细读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独有的汉字见解

全书不少内容涉及解说汉字的构造原理,作者注重联系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阐释汉字,尤为重视对字形的分析及相关部首的系联。他认为:“理解文字具体构造的时,必须善于捕捉文字中每个形体素所隐含的那些象征性的意思。”书中常以宗教、巫术的视角去阐释汉字的形体,提出不少独有的观点,这部分内容集中体现在书中第三至五部分。如在甲骨文、金文中作为部首的“(口)”非口耳之口,而是祝告之器,与祭祀祷告等神事相关;“工”字是巫术器具之义;“令”字表现的是头戴礼冠之人跪着接受神明的启示等。此外,作者主张立足汉字的形和义系列化,探寻字音问题,反对以音韵为本的汉字研究。

二、透过汉字认识古代社会

正如作者所言“汉字研究是我探求古代文化的方法之一”,书中在解析汉字的内涵体系时,不但阐释汉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而且尝试从汉字的构形部件去发掘古代的社会文化,体现了作者由汉字观察历史的研究途径。以“盗”字为例,该字所从的“皿”本作“血”,指代同族者之间的血盟,“向族盟之器泼水,谩骂并玷污盟约的行为称作‘盗’,为盗者当然是指氏族的叛离者”,“这些为盗者出现于古代氏族社会的崩坏期,是当时的社会体制的叛离者”。又如,“保”的字形像一人背负小孩,西周金文中有一类“保”字从玉,作者认为玉隐含着灵魂的含义,“保”字的字形表现出新生婴儿的受灵仪式。

作者倾向用宗教、巫术等解释汉字,与他对古代社会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古代社会是以氏族制为基础的,氏族则是以祖灵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依据祖灵这个中心建立起来的氏族组织是维护整个氏族秩序的根本和基础”。这一认识基础在他的其他论著中也多有反映。

三、关注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重视汉字的普及教育

书中第九部分“作为日本国字的汉字”、第十部分“汉字问题”集中讨论了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这也是作者长期思考日本和中国古代文化之间关系的体现。其时日本社会遭遇西方语言学的冲击,日本教育政策推行西化,限制汉字及音训为导向,大幅缩小汉字与汉文在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在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当时日本的汉字改革提出反对意见。以汉字教学方法为例,不少解释实际上都是望文生义,如将(字)解释作孩子在家中写字,将“切”字解释作用刀切成七份等。作者关注现实社会,强调汉字的教育需要尊重正确的字形原则,不能为了记忆的方便而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事实上,作者对汉字教育的观点放在当下依然有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的基础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在教授学生认识汉字时,也存在随意拆解汉字、编造出脱离汉字原义的解释等现象,这种做法无疑是将汉字“工具化”,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把精力集中在认字、写字上,忽视了汉字跟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汉字本身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因而,现代的汉字教育在让学生掌握汉字职用的同时,还要认识汉字独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汉字的角度理解中国文化,深挖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四、译文简明扼要,可读性强

本书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文字简明扼要,行文流畅,阅读起来酣畅淋漓。书中的10个部分各有侧重,反映了作者对于汉字的全方位思考,所论内容点到为止,只保留作者最为核心的观点,所举例证短小精悍,每个专题篇幅分布均匀,显然也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这也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另外,书中讨论到的汉字,侧栏均附有代表性的古文字资料,方便读者更为直观的理解相关汉字的字形结构。

总体而言,作为一本汉字学的普及性著作,《汉字百话》无疑是值得推荐的,该书融合了专业性和趣味性,篇幅适中,阅读起来通俗易懂。作者构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字说解体系,展现了作者文字学的基本观点和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他者”的汉字研究视角。相信读者阅读该书以后,也能走进“白川文字学”之中,得出不一样的感悟。

附带一提,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白川静先生的学术体系和理论已有专门的研究,我们在关注白川静先生的学术时,不能仅从文字学的角度去看待他的释字准确与否,而更应从学术史的角度厘清他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希望日后有更多外文论著可以译介到国内,让国内研究者、文字爱好者了解到海外学者对于汉字研究的理论、方法,深化相关研究。

消息转载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公众号

编辑|张志鹏

审核|鲁家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