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丁克顺:​越南儒学科举及其对越南文化与教育的贡献

[越]丁克顺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越南儒学科举及其对越南文化与教育的贡献


[越]丁克顺


吉安中国进士博物馆第五展厅“泽被世界”中的“越南科举与进士”展柜(刘海峰摄,202011月)


作者简介:

丁克顺,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汉喃研究所研究员。


儒学科举起源于中国,从越南李朝于1075年开办第一儒学考试,延续至1919年才结束。越南儒学科举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严密的规章制度。它为各朝代造就了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和官吏队伍,也为越南形成科举传统和发展文学艺术作出了贡献,同时为越南当代社会创造了一个好学的精神。本文介绍越南儒学科举的发展过程及其科举文献,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文化与教育贡献。


一、越南的儒教科举概况


(一)越南儒学科举过程发展

源自中国的科举教育制,早在公元二世纪北属时期已传入越南,但越南正规的独立科举教育诞生于11世纪李朝时期。此儒学科举经过黎王朝初期的改革(十五世纪)已成为以后的朝代(莫朝、后黎朝、郑朝与阮朝,从十五至二十世纪初期)的模范。

1.儒家的教育开始:李陈王朝。李朝李太祖(1010-1028)已注重教育,但主要是为了照顾在佛教寺庙的学习,已有较多人才经过寺庙训练而成功,名垂青史如满觉禅师等等,但当时朝廷未举行考试而通过进举制度选人才。

李代李圣宗(1054-1072)扩展教育于民间群众,儒学得以关注。1070年,李圣宗皇帝下令创立学校和树立文庙和祭祀儒家学祖的孔子,到李朝仁宗皇帝(1072-1128),教育更得到关注,朝廷设立科制选士,在1075年设第一次科考,也称为三场考试,其目的是选拔博学通经史的人才,故以“明经”科为名。


《大越历朝登科录》卷一


1076年,李朝仁宗皇帝下令建立在京城的国子监来教导皇室亲卷和官吏的子弟。1165年,李朝英宗皇帝设立太学生科,至1195年设立三教科,目的都是为了选拔通晓儒、道、佛三家经典的人才。由于教学和考试制度都刚形成,因此科考期限还不固定,15或20年才有一科。

李朝就是为越南教育和科考奠定基础的朝代。

陈朝(1225-1400年)继李朝之后仍行试科之制,最初于1227年开科试三教选取精通儒教、道教和佛教者。儒学考试最初举行于陈太宗建中八年(1232)。陈朝首创了在各路的督学官和在各州、府的教授官,其合称为学官、负地方的教学的责任,其中有天长府(今越南南定省市)是陈族的故乡和府第,因此已有较多评文考试。

自此开始形成定制,中选者称为三甲。光泰九年(1396),陈顺宗始分为乡试和会试两级,前一年为乡试,后一年为会试。会试中者可参加廷试,作试策一篇,以定高下。陈代时的科举已出现兴盛局面和成为定例,但受中国唐代宋代科举的影响。

可以说,李陈时期学习与考试已得到重视,逐渐走向正规。

2.黎代教育改革(1426-1527)。黎朝建立后,太祖皇帝(1428-1433)进行重组学制,振兴学风,正规化科考,扩大在京都的国子监规模,恢复了在全国各洲、路、府的学堂。黎代圣宗皇帝在位时再度实行陈朝的乡试、会试。



从大保三年(1442)壬戌科,正式称为进士科。从光顺三年(1462),定3年一试例,头年乡试,后年会试。乡试中者,称为乡贡,会试中者可入廷试按陈朝时的三甲区别高下,但增加了及第和出身的称谓最高的前3名称为“三魁”。一等者称为第一甲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等者称为第二甲进士出身(相应于黄甲,不分名次)。最后是三等者,称为第三甲同进士出身。

此例一直实行到黎末和以后的朝代。

其改革已成为莫朝(1527年至1593年)、黎—郑朝(1600年至1788年)、阮朝(1820至1945年)等以后朝代的标准,但各朝科举都有自己独创的特点。从黎朝到阮朝(15世纪至20世纪),制度上则有效法中国明清的科举。


(二)越南儒学教育和科举的特点

越南教育的建设出现于被中国汉代历代帝王占领与统治而成为郡县北属中国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中央政权派出的地方行政长官已建立学校,传播汉文化。汉字已被广泛使用与成为越南人的正式文字。这就是越南古代教育的初期。从十世纪以来,越南进入了独立自主时期,越南历代王朝仍然统一使用汉字,至 1919年才结束。这样,从中国传来的儒学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成为越南的传统教育。在越南,儒学教育和科举有如下特点:

第一,儒学科举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封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追求儒教理想的人,这一点还在家长送孩子刚去拜师求学时即已明确。读圣贤之书就含有研习做人之道和做人的理想,被简洁地概括为“修、齐、治、平”四个字,以培养一生都追求立功、立言、立德,为成名而奋斗之人。

第二,服务这一目标,很多教科书都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编纂的。在初学阶段,越南人所编纂的教科书如《一千字》《五千字》《初学问津》,到中国人编纂的《千字文》《明心宝鉴》《明道家训》等都有关于伦理的章节,教学生要守义向善,遵守孝道,学会待人处世。至深入阶段,各教科书中儒教道德说教的内容大量增加。学生拜师就学之初即要学习这些教理,而且一生都要不断学习,即使离开学堂,事业有成,仍要不断修炼,并在实际生活实践这些道德原则。

儒学教育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文章操作。所以,除了要把握好四书、五经的内容之外,学生还要熟练写作的风格及技能。

以为国家机关培训出一批官员队伍为目的,儒学教育还关心到学生对行政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所以,考试的内容常常联关到诏、制、表、诰文字等。



黎圣宗(1460-1497年)已经强调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择人才,想选人才首先要选有学的人,而想选有学的人考试就是前提的。1484年文庙进 士题名碑文曰:“贤材国家之元气。元气盛则国势强以隆。元气馁则国势弱以污。是以圣帝明王,莫不以育材取士培植元气为先务也”[1]


二、儒学科举对越南文化与教育的贡献与影响


(一)儒学科举对越南文献的贡献

越南儒学科举过程发展已为越南形成历史上的科举文献作出了贡献。在越南,此文献常叫为古籍,或汉喃资料而其大部分今得到保存在河内的汉喃研究院博书馆。

本资料库为该所编印《越南汉喃古籍文献目录提要》及《补遗》二目录之数位化成果。目前系统收录汉喃古籍文献目录共 5,023笔,分别为经部147笔,史部1,665笔,子部1,527笔及集部1,684笔。检索时可设定数据范围并选择书名、作者、神号、地名等字段输入查询,所得详目信息包括书名、作者、版本、页数、版式、提要、分类及馆藏等。



此汉字喃字文献成为越南珍贵的文化遗产。数量多、内容丰富、体类繁多。从内容方面、这些古籍可以分为各种各样类种,其中特色的经典材料和举业文章材料。

越南汉喃研究院目前所留存的儒学典籍文献总共有1686种,其中涉及讨论、解释《四书》《五经》的有122种。此文献使用汉字及喃字两种文字;体裁方面也包括韵文及散文两大类。这些类著作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儒家经典的义理、记录作者研究儒家经典的心得、或提出个人对经典的了解。另外,也有一些著作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论述,提供科举及考试的工具。

这些文献反映了越南儒者对于儒家思想的见解及接受方式,同时也显示越南儒者如何将儒家思想运用于修身治国等方面。

实际上,举业文章材料包括各种各样的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是廷试文策材料。廷试因为只有文策试是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所以称廷对文。文策资料还不太完备,特别是早时期如黎代只有一部分还保留至今作为代表。因此我主要是介绍黎朝时廷对文策库。

培养出儒教的官吏为了治国。当官是享皇帝颁发的俸禄同时管理国家事务。所以文策考试题目都清楚地反映这个观点,如“皇帝的治国道”“皇帝治天下”“君臣道”“理数”“宋朝用儒士”“治国道”“人才,王政”“知人才,安民”等。

为了选取人才所以文策都由皇帝出题目和记分。文策题目比较长,是“文策目”,包括很多小题目。比如,黎太宗时壬戌年(1442)的题目虽然只谈到选人才问题, 但是已提出很多具体问题。文策廷对具有语文价值,还具有历史、思想价值,反映皇帝与朝廷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提出当时知识者的见解,朝廷对那些见解的评价。



儒学科举为了国家形成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对保护和建设国家作出最多的贡献,特别是文化艺术领域等。实际上在封建历史中留下最多诗文著作的时期。在创作诗文,正文书套或国家正史的领域中,不单只有儒士,官吏,皇亲国戚或由国使馆来编撰,留下给今天非常多的诗文著作数量。以渊博学问,他们对于文章典章特色库藏的国家文学有大贡献。


(二)儒学科举教育在现代越南社会的影响

儒学科举教育经过历代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越南传统文化,形成了“好学”的传统。

“好学”的传统包含“学”和“问”两种精神,即重学习,提高知识,尊师重教。“好学”的人要求一生向学,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勤勉于学。不断学习,精通业务,即可“行行出状元”。

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古时越南人即便家境贫寒,也要送儿子去读书识字,学习做人的道理。历史上,曾有很多德行高尚而好学的人成为国家贤材,德高望重,如李公蕴、陈兴道、朱文安、莫挺之、梁世荣、黎圣宗、冯克宽、黎贵惇等等。如今,好学的家族、村社遍布全国。

“好学”传统的另一个表现是重视学习,尊重有学问的人。在人们观念中,普遍认为儒家读书人清高。学习时态度诚恳,提高智慧,方能学有所成,即民间关心认可的“玉不琢,不成器”。

“好学”还体现在尊师重道,所谓“一字为师,半字亦为师”。时刻都要尊重老师,自此形成“敬师方可为师”的道理。甚至在“三纲”中,古人将敬师的精神置于敬父之前,即“君—师—父”。儒家将“好学”和“求是”视为有知识的人的最重要的两个品质,“好学”主要是学习圣贤之道,即民间理解的“学吃学说”,如十五世纪越南著名的文学家阮廌指出:“学习是所有事业成功的基础,人业于何事,即有成于此:为匠为师仍当学,有吃有穿乐其事。”

现代“尊师重道”体现在奉祀前贤和科榜名人。京师文庙奉祀孔子和四配,地方上有斯文会尊崇先贤和科榜名人。地方上置学殿、学田以保障教学。永安河安乐县知止社的《知止村学田碑记》于1824年曰:“舍置学田以延儒师焉。知止之乡老曰民有先人之田玖亩五篙池一口公为利也。今愿取学田三之一。田六亩八为学俸。”[2]


越南科举南定省乡试入场(1897年)


“好学”传统的另一个内涵是勤勉力学,万事成功皆须学与行。古代,读书学习是为了出仕做官。除了读书以外,下层人民没有改变穷苦状态的其他方法。因此父母和妻子竭尽全力供儿子或丈夫读书成才,希望能够博取功名,状元、进士、举人、秀才等。状元和进士即可“荣归拜祖”,名重乡里。若有人屡试不中,放弃科举在家乡教学授徒,其人及家族在乡里仍然以教师的身份获得尊重,并寄家庭科榜的希望于将来。

人们学习不止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所以学习知识的时候,也要提高道德品质和为人之道。

这样,“好学”的传统自古传承至今。尽管一些人的家庭没有这样的传统,但在学校受到了优秀教师的影响,又从书籍中继承了“好学”的传统,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无数好学而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镜,激励后学。

儒学科举要求人们的汉字能力。所以汉字和汉字文化对越南的习俗、信仰也有最大影响。古人的信仰是“天、地、人”之间的有机联系。无论是在家庭里奉祠祖先的神桌、或是在寺庙、祠堂里都书写着醒目的汉字,汉字的内容都出于饮水思源,表达了对祖先或民族英雄的崇拜,或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越南河内文庙进士题名碑亭


直到现在,越南的名胜古迹、寺庙的横匾、对联、家庭的祠堂也都是沿用汉字。多年来,过春节是越南每年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人们都要张贴福、禄、寿、喜等吉利字以及对联、门画、年画。春联内容大都是表现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愿望。特别在河内市的文庙地区,每年春节期间,都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包括典礼、书画展、象棋比赛等等文化活动。在文庙和地方名胜,学生都会去求字希望学有所成,往往是书法的汉字“登科”,意思是学习优秀,成为贤材等等。这是古代科举教育留下的生动的一笔。

一般城市、乡村的寺庙前都有一些老人用纸、墨、笔、砚,依据张贴人家的职业、社会身份、家庭情况和愿望,拟写相应的内容。现在人们还想自己发财,于是就写发财、进宝、金玉满堂之类的词语。


三、余论


越南科举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严密的规章制度。有机会学习和试中者相当多,为各朝代造就了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和官吏队伍,也为越南形成科举传统和发展文学艺术作出了贡献。同时,教育和科举制度已经给在越南乡村的人民创造了一个好学的精神,对现今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大宝三年壬戌科进士题名记》,汉喃研究院博物馆拓本号码﹕1358.

[2]《知只村学田碑》,汉喃研究院博物馆拓本号码﹕15025.

 

其他参考资料:

[1]《大越史记全书》,越文翻译板,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吴德寿.越南科榜录[M].河内:文学出版社,1993年.

[3]《国朝乡科录》胡志明市,1993年. 

[4]阮世龙.越南的科举与教育[M].河内:教育出版出版社,1995年.

[5]邓金玉.黎初(1428-1527年)培养与选用官吏制度[M] 河内:史学院,1997年.

[6]阮翠峨.越南登科录的文本学研究[M]. 河内:汉喃研究院,1997年.

[7]裴春锭.河内升龙科榜录[M].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4年.

[8] 阮朝科榜与科举[M].顺化出版社,2000年. 

[9] 杜文宁编辑.河内国子监碑刻,河内,2000年.

[10]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   

[11]阮友未.越南劝学碑刻研究[M].河内:汉喃研究院,2005年.

[12]丁克顺.越南的黎朝儒学教育[M].河内:社会科学出版,2009年.

[13]丁克顺.越南儒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8-44.


‍(原刊《教育与考试》2017年第1期,46-49页)‍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韩〕朴贤淳:朝鲜时代的科举应试法

2.水上雅晴:琉球“科试”制度浅论

3.王迎春‖ 烛光里的科举:明清科举考试用烛研究

4.宋巧燕:晚清西学书院文学与科举教育探析

5.冯建民 陈会玲:清初“辟王尊朱”经学思潮的形成及其对科举考试的影响

6.[日]三浦秀一:明代宣德、正统期乡试解额制度的影响

7.海峰随笔 || 里面的世界很精彩



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