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商产融访谈 | 屈东森:整合商会资源,产业投资打造千亿农创园

湖南财经新媒体 湘江金融圈 2023-02-14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y0741wd21rh

【编者按】物换星移,岁月如歌,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的峥嵘岁月,也书写出一部当代湘商史。


为记录湘商人物的时代面孔,展现湘商产业的投资脉络,由湖南协作异地商会指导服务中心、湖南省股权投资协会、湖南省新三板企业协会、湖南省投资理财学会联合发起,湖南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中南大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学术指导,新浪、红网等主流媒体支持,财英新媒体策划的“2018世界(首届)湘商产业与金融促进发展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通过零距离对话湘商知名企业家、顶尖投资人,深度解码湘商的产业脉络与布局,洞悉价值项目背后的投资逻辑;通过优质表达、经典记录、高频传播展现湘商产业项目的市场价值,促进湘商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合作。

 


人物脸谱:屈东森:湖南省安徽商会会长,湖南异地商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东森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委员, 湖南金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副会长,安徽省阜阳市总商会副会长。

 

撰稿 财经主编 晓清  视频 | 陈仙远

 

他出身于安徽贫困乡村,25年前来到长沙白手起家,从一家几十平米的小建材店做起,发展成拥有20多家企业的湖南省安徽商会会长;


他认为,不论是办企业和做商会,诚信最重要,做男人就该扛起一份社会责任,历年在慈善事业中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


他是农民的孩子,从建材装饰、房地产行业,到转型涉足生态农业板块,投资生农业产业链平台“中部(国际)农创园”等项目,立志打造年销售千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


他是成功的湘商企业家,也是成功的投资人,通过整合商会企业资源,抱团投资了众多创新项目。他坦承,未来的最大挑战是人才稀缺。对于产业与投资的结合发展,还有待长远的规划。

 

办企业搞商会,诚信最重要

 

正如很多60后的创业企业家,屈东森也经历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磨砺。


1994年,在安徽老家开了10年拖拉机的屈东森,背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辆旧自行车,来到长沙开了一家30平米的事达建材店。凭着货真价实的诚信经营,屈东森的生意越做越大,从建材生意扩展到装修、房地产等板块,特别是在专业市场的建设方面,他颇为看重,并重点建设了多个建材商场和农产品市场。 


在长沙的安徽老乡眼里,屈东森是个乐于助人的老大哥。正因为这股凝聚力,2011年屈东森发起成立了湖南省安徽商会。



“在整合社会资源这一块,包括凝聚老乡社会资源,成立商会,都需要讲诚信的,这是搞企业的重中之重。“屈东森说。


据了解,在湖南的徽商企业涵盖服饰、网络传媒、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文化旅游、食品加工、建材、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生物医药、建筑房地产等11个领域。其中,食品加工行业占会员企业中的比例较大,以长沙周边为主聚集了几百家企业。全国70%的小食品制造企业都是安徽人在经营生产。


整合商会资源  最钟情农业板块

 

对于屈东森而言,商会不仅是徽商交流联谊的平台,更是整合资源抱团打天下的平台。


“这两年,我们的商会资源越整合,平台越大。我们和湖南省湖北商会创始会长杨德品先生战略结盟,发起建设国内一流水平的中部(国际)农创园。”屈东介绍说。


紧跟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目前该农创园已有30多个国家在园区设立了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湖南也有40多个县在园区设立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  以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企业、上市企业为主体的园区,所有的农副产品都可以溯源到生产企业。

 

靠建材与房地产业务起家,为何对转型农业板块情有独钟?“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农业比较有情怀。”屈东森的回答如此朴实。


屈东森说,自己在河南、安徽都投了农业项目。其中,在河南当地流转了几千亩土地建立了万头养牛基地;还和云南农科所合作,种植高杆玉米作为养殖的基础饲料,目前也在实施阶段。



“合作是一个大方向。现在信息越来越发达。不像以前做传统企业“信息不对称”,物流各方面会滞后。现在信息万变,资源要合理匹配,必须整合一批志同道合的企业。”


正如屈东森所言,在安徽商会的平台上, 他的确整合了一大批好项目。比如,他在安徽、河南投资建设了几个装配式建筑项目。据说其生产技术比远大住工更先进;他甚至还投资了一家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军民融合项目。

 

打造年销售过千亿农创园区

 

在屈东森的产业版图中,基于生态农业产业链平台的农创园是其重中之重。


“中部国际农创园是省市区三级政府的重点项目。我们在整合全国各异地商会会长单位的资源,从中精选每个省的龙头农业企业,邀请他们入驻到园区做展示和销售。”


屈东森介绍,这个项目由长沙市益阳商会吴长云会长,湖南省湖北商会创始会长杨德品先生,以及他三方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3.2亿元。将来这个园区占地600多亩。政府把14.5万平米的门面流转给农创园,预计能容纳下2000多家企业。定位以物联网+农业的O2O模式来打通农产品市场流通。

 

最近,屈东森现在正在策划筹建园区的安徽馆。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此很重视,还准备给园区一些配套资金。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得到了国内很多农业龙头企业的高度重视,来园区考察的全国上市农业企业都有几十家,想参股园区或入驻的企业很多。


据介绍,目前入驻园区国内馆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新疆馆。还有被誉为中国硒都的湖北恩施馆,里面有体验餐厅,吃的富硒蔬菜、大米和水,都是从恩施运来的,其中食品的硒元素非常高。


“湖南最大的上市农业企业现代农业,湖南供销总社都有意向参股园区,包括广州和浙江的上市农业企业也在深度洽谈中,都想参与进来。”


屈东森展望说,希望通过三五年的时间,把高桥片区的农创园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建设现代化的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把国外的农副产品引进来,让国内的农副产品走出去。打造一个年销售过千亿的现代化园区。

 

产业投资占四成 待长远规划


在外人眼中,屈东森是一位成功的湘商企业家,但他也是成功的产业投资人。与专业创投机构不同,他主要通过整合商会资源,采取了抱团投资的方式。在主业之外,其对外投资占整个资产规模的比重达到 40%。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离不开实体经济。大家都在搞互联网+,但没实体经济作支撑是不行的。我想以后还会选择投资一些优质的实体经济项目,特别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长盛不衰的。”


屈东森说,比如,食品行业。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没有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有一年韩国食品博览会,中国70家企业参展,竟然没有一家接到订单。所以他很想在食品行业,立足商会资源,整合几家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龙头企业,进行参股或控股。



谈及作为企业家当前的最大挑战,屈东森认为是人才稀缺。如今转行到农业板块觉得水也很深。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规矩。外行人做内行人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


“这离不开一帮人的智慧,一个团队的智慧。现在农创园也是人才稀缺,运营、招商、物流管控等每个版块需要专业人才。”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近年他参股了几家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但“百样通不如一样精”,未来一些不好做的,压力大的,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企业,他计划逐步退出。


对于湘商如何借力金融开展产业投资,他坦言,商会许多企业家也有成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想法,对投融资新模式很好奇,这也是他们在未来产业投资方面长远谋划的一个大事。


湖南金融圈都在看

湘江金融人物 | 曾盾:爱文艺有情怀,他是暖男气质的银行家

湘江金融人物|于国庆:网点规模不大,人均利润却很高

寻股湘商 | 普济生物:产销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看氨基酸“女王”如何改写日化产业链

克明面业:实业烧虚火,员工持股计划危在旦夕

方盛制药财力不敌对手,三月苦熬收购奇力制药最终落败

湖南省金融办推进企业赴港上市 ,哪些企业跃跃欲试?| 附名单

克明面业:主业不发力,热衷理财大肆举债,社会责任交白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