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省媒整版聚焦昌江:文旅“出圈”蓄势发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春意盎然,草木萌动。20°的体感温度溶解了封存已久的烦恼,扑面而至带着缕缕花香的微风足以抚平内心喧嚣。

眼下的昌江,传统旅游目的地“繁花似锦”、新晋“网红”目的地“热辣滚烫”、乡村郊野的“春暖花开”,都叫人心旷神怡,人们出游的热情高涨,让整个旅游市场呈现出喜人的态势。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昌江区主要景区备受外地游客青睐,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5.02万人;古窑民俗博览区累计接待游客3.46万人,实现门票收入99.47万元。昌南里文化景区、宁封窑国际陶艺村,游人如织……

文旅消费的增长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加持。近年来,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昌江区在产业、产品、营销、监管等领域上不断发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激活文旅消费,提振文旅市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高品质打造文旅营商环境最优地,不断擦亮国家示范区的金字招牌。



一个班子为营商环境赋能加力

“要围绕一流旅游城市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凝聚强大合力,积极推动各项优化文旅营商环境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助推全区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4月3日召开的昌江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指挥部2024年第二次会议中,区委副书记、区长伊文斌针对假期文旅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因地制宜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4月9日,昌江区召开清明期间应对旅游高峰工作复盘会,对有关工作进行复盘总结,进一步提升应对旅游高峰服务工作水平,持续优化志愿服务、车辆停放等基础保障工作,努力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今年以来,昌江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比学赶超点燃奋斗激情,以亮点实绩凝聚奋进力量,全力打响营商环境持久战,共创营商环境的良好格局。


一支队伍助力提升服务品质


清明假期,昌江区旅游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为有效应对旅游高峰,切实让游客在昌江区旅游期间安心、顺心,昌江区广大党员干部主动穿上“红马甲”,深入各景区景点开展一系列暖心志愿服务活动。



“您好,在您前方100米有个大型停车场,车辆请停到路边停车场。”在古窑民俗博览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等景点,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在人流量较大区域维护秩序、为市民游客提供路线指引服务。“来景德镇旅游的第一感受,就是满满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志愿者帮忙。”来自河北的游客吴先生满意地说。



4月4日、5日两天,昌江区共组织3065人次参加志愿服务,在游客需要的地方为游客保驾护航,设立党员服务站42个,党员示范岗18个,服务游客群众6048人次,真正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昌江“窑火红”闪亮。


一把“利剑”协同联动监督合力

近日,昌江区昌南里长天酒店、全季酒店(中国陶瓷城店)、朗逸酒店等一批酒店登上景德镇市旅游住宿行业规范经营工作红榜。


有旅游市场的安全、诚信,才有旅游消费的安心、舒心。近年来,昌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发布了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组织辖区34家酒店经营者签订《昌江区旅游住宿行业价格诚信承诺书》;在秀美昌江APP开设“畅游昌江”栏目,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建立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督促旅行社做好文明旅游“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工作,全行业旅游诚信经营服务意识和水平得到提升。



“五一”旅游高峰将至,昌江区又将迎来旅游消费旺季,为打好这场硬仗,营造安心、暖心、舒心、爽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昌江区多措并举,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规范酒店、景区、餐饮、住宿等旅游市场价格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旅游行业的好口碑需要精心呵护、细心维护。在昌江,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闭环进一步完善,12345服务热线等信用应用场景逐渐深入人心……


一套服务悦企惠民跑出“加速度”


“原本以为这是一项繁琐且耗时过长的任务,但出乎意料的是,办理过程非常顺利,一次就跑好了。”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黄先生对昌江区提供的优质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近年来,昌江区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文旅资源供给,切实让行政权力走出部门机关,走向政务服务大厅,让企业和群众有事找窗口。同时,推广延时服务和节假日电话预约服务,做到在休息时间、节假日也能办理行政许可,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只要“进一门”“上一网”“跑一次”就能办完事的“一站式”服务,为全区营商环境和城市品质增色添彩。



聚焦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扩大优质文旅资源供给,昌江区精心打造文旅广体“会客厅”公共空间,持续加大文旅品牌宣传,在全区形成了全覆盖、可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格局。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昌江区把各类舞台搬进村(社区),把多彩演出带到群众家门口。各类文艺组织积极文化惠民活动中,开展“送戏下乡”“非遗进校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余场,受惠干群师生近6万人次。

昌江区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首届万亩油菜花旅游节在鲇鱼山镇徐坊村启动;举办“春节商贸旅游消费促进月”活动;新春灯会点亮昌南里……一系列文旅活动的开展,不断激发释放文旅+消费场景新动力,升级打造昌江文旅IP。

文旅的“出圈”“爆火”,靠的绝不仅仅是“资源优势”“天赋异禀”,市场监管、旅游服务、安全保障亦不可少。面对机遇,昌江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过“自塑”和“他塑”,把鲜活的流量“水花”变为长久涌动的发展“浪花”。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昌江区正以营商环境之“优”,蓄高质量发展之“势”。


来源:江南都市报

编辑:刘鹏

校对:刘羽

审核:陈俊绮


点分享

点收藏

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