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流之光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向佐兴 清流谷语
2024-08-2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刘兰


浏阳市张坊镇乡村振兴非遗就业工坊(长沙市劳动与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之一


大家好,首先感谢清流之光和向老师的邀请,很高兴认识大家,也很高兴聆听前面两位老师的分享。

刘逸老师是一位实干家,他用行动探索出了“六自”乡村振兴模式,刘玄奇老师给我们做的事情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定位,让我们知道原来自己做的事情可以这样来定位。我能参与乡村振兴,要感谢李峰老师这些年对我的引领。在这里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我们在道官冲所做的事情,尤其是李峰老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理念分享给大家。

我把自己这三年的乡村工作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带给大家去到乡村工作的勇气。

我们在谈论乡村振兴的时候究竟要谈点什么。我分了三个篇题。

第一,就是乡村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我因为什么样的契机才会去到乡村。

第二,是我们现在在做的,我们现在在做的道官冲的典型性,它跟全国各地的其他乡村有什么不一样。

第三,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规划,希望给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先给大家看一个视频。这是道官冲的基本面貌,这也是我们刚去道官冲的时候拍的。

这是村里的一个瀑布,我们给她取名“双帘溪”瀑布。最开始去的时候这条溪水是没有路的,大家只能徒步溯溪,就是沿着溪水一直往上走。这是村里的夯土墙房屋。

这是我们在建设初期做的一些活动,这个是村里最重要的一个文化项目——古法造纸。

道官冲自然风光很美,文化禀赋也非常丰富。

乡村对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在10岁之前都是在乡下和外婆一起长大,我的家乡在江西省宜春市。我的童年在图示的左上角的那样一个村子长大,这里有很多老房子,有一个很大的水库。

这个乡村构成我在农村的儿时印象,儿时的成长经历对我大学毕业后到乡村去,有了情感铺垫。如果说完全没有乡村成长的经历,让我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乡村,也许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我所在的乡村,和众多的乡村一样没有逃脱空心化的命运,乡村的人口外流成为乡村振兴的痛点。

道官冲是一个40多户人的村子,在册的人口只有300多人,我们刚去道官冲的时候,留在村子里面的村民只有30来人。留守的村民基本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只有两个小朋友还在村里,其他的都被家长送到乡镇,或者是到城市里去读书了。村里的老房子也是闲置的,土地农田有很多没有耕种,他们的经济收入就完全靠每年的那一亩薄田,道官冲因为是山地地形,只有梯田,没有办法机械化耕种,只能人力种植,所以道官冲还是比较落后的。


道官冲的典型性有哪些?


用两个方面概括。


一是它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道官冲位于浏阳县张坊镇,距长沙130公里,离浏阳市70公里,交通不便,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是它的自然环境,它的春夏秋冬,村民家门口都或多或少都种了几棵桃树、枣树、枇杷树。这是一个客家村落,很多北方树种。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桐子花,夏天在清凉的溪水中溯溪、游泳,秋天观赏怡人的银杏黄,冬天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道官冲是一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地方。

二是它的文化禀赋。

李峰老师十年前去道官冲发现当地的古法造纸,原本是浏阳的支柱产业,整个浏阳东乡加起来有几百户都在做。到了2012年他去村子的时候,只有这最后一户人家在做。所以,他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关注到道官冲,也在想为这个村做点什么。

2016年我们在长沙市图书馆举办了一次活动——“抢救古山贡纸”保护展。这个展览之后,很多的人慕名而来。

流量来了,怎么留住他们,怎么创造经济收益,怎么把流量转化为村民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

经过反复推敲,我们就提出了一个理念,叫做“非遗在地活肽保护与传承”,在地化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去过雨花非遗馆或者铜官窑古镇?在这些地方我们看到的非遗其实是从全市各地搬过去的,在那里集中展示,那只是一个展示的窗口,可以让更多人知道非遗,但是那个窗口它不一定能够反哺到真正在做非遗的人。为了让非遗人过得更好,不让的手工艺失传,我们决定在道官冲做非遗文化传习。

除了古法造纸外,我们在这几年里,也发现了当地其他的传统文化,如舞龙、舞狮和舞牛——每当春节和春耕前后,村民们牵着牛自动组成表演队伍,或在田间地头,或走家串户用客家话把农事规律唱出来——从一月份到十二月份每个月分别要做什么。

右上的这个图就是浏阳蒸菜,浏阳蒸菜起源于张坊镇,是当地的饮食文化的代表。右下的这张图是当地的建筑形式,是我们看到的夯土墙,我们在进去之后还鼓励村民用最原始的夯土方式重新夯了房屋。相对红砖房而言,夯土墙房屋更加冬暖夏凉,这是道官冲自有的文化禀赋。


道官冲的非遗保护


道官冲的人文风情

我们去了道官冲之后,召集村民开了很多次座谈会,当地村民还是非常淳朴的,开始我们在当地开展的比较顺利。

这是我们正在做的非遗活态保护工作。我们提出了几点,

一是保护传习古法造纸的生产过程。

二是保留原生态的生产环境和土壤,鼓励会造纸的村民恢复古法造纸作坊。这个村以前70%的村民都会造纸。我们就鼓励他们组织传帮带,由最老的师傅带领年轻的师傅共同制作,共同探讨怎么把贡纸做得更好。

三是做好展览。我们规划建设了“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研学馆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乡村调查,发现古法造纸术在道官冲传承了300多年,我们把古法造纸的发展过程转化为课本,让下一代更容易学习。

四是非遗研学。我们组织了中小学生研学和亲子研学,然后也拓展了体验内容,如活字印刷和油纸伞。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还在做人才孵化,培养研学讲师。鼓励青年人去乡下其实特别难。刘逸老师是本乡人,号召大家为改变家乡做贡献,相对来说村民容易产生信任。对我这个外乡人而言,道官冲是我的第二故乡。要吸引年轻人下乡,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人才孵化,需要培养当地的村民参与,帮助他们承担起研学讲师的任务,给他们提供规范化文旅服务标准,让他们也能够参与到文旅建设当中。

第五,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跟一些小众的品牌合作做道官冲的文创。我这里放了三幅图,这个是我们和中南林科大家具设计学院初步研发的一些产品,包括以“送春牛”为主要元素的一套餐具的平面定制,以及夯土画作为展陈,还有纸的雕塑作品。然后我们也很需要市场推广,自媒体推广以及线下推广,这些在活动组织和前期宣传都有做到。

请看我们刚去道官冲的时候的样子。因为村里的老房子都闲置了很多年,其实原来的道官冲还是比较破败的。

这个是现在的道官冲。我们现在除了做研学板块之外,也同步推进了民宿和餐饮运营。图一是我们做的最早的民宿,图二是村民们经营的餐饮,民宿的建设中融入了当地的水资源,这是泳池,在建筑的外观上我们基本保留了夯土墙的机理。这也让大家能够看到这个村子的特色。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吸引了一批村民开始参与到自建过程当中,如果是让当地的村民从外乡回去来做一些建设的话,其实在最初的阶段它肯定是很难的。我们通过了第一期的民宿和研学馆的这种打样之后,也在这三年让他们看到了文旅市场的可行性。这张图是村民自主投资建设,我们指导设计完成的民宿,一共有6间房,五一已经开始对外营业了。这个是以投资人名义做的小栋民宿,因为民宿的建设成本相对会比较高,所以会需要有一些这种小规模的。

以上提到的乡村振兴的几个板块,可以证明道官冲的发展其实是以人的发展为优先的。去道官冲的人(李锋老师、易总、我)都不是本地人。我们是以人才振兴为第一步回到了乡村,然后去探索自己能做的事情。通过第一批的输血,让当地发生变化,然后通过这个变化再带动当地文化的发展。人回去了之后,就是文化保护的工作,通过非遗研学和文创推广,让当地的就业者自己开始觉醒,形成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村里从只有一户村民在造纸恢复到现在有5户村民在造纸,这是一个很大的蜕变。

第三步,我们的产业。

在这个产业里面,我们铺设了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文创的独特路径,通过带动振兴道官冲,带动张坊的文旅产业发展。

其实,我们刚去道官冲的时候,走的是比较艰难的,跟组织的关系是慢慢才建立起来的。最后是它的生态的发展。在今年五一之前,为了迎接五一的客流,全体村民组织和号召起来完成了村里的环境整治,跟刘逸老师做的特别像。通过这种市场的倒推作用,让村民们意识到家家户户有院子,家家户户家门口很干净是必须的。所以,我们通过市场需求去倒逼他们环保意识的养成。


我们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


我们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我觉得在路上比出发前的准备更重要。

在这里很多人给我会有一个标签或者一个定义,比如说大学毕业生,比如说毕业之后建设乡村。我觉得这些标签和定义并不能检视我这三年工作的价值标准,而是说让自己去找到自己的热爱。我觉得回到乡村之后,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可能是你的能力,你的性格,你的专业。对于我而言,我回到了道官冲做的工作,其实是文化的挖掘,跟我学的新闻专业是特别相关的。我喜欢传统文化,所以我来到了道官冲,然后我通过跟村民们的相处交流,了解到他们的传统工艺的可贵,然后也通过梳理帮他们展示,呈现了道官冲的古法造纸研学馆,这也是我能在乡村发挥的作用。

第二,就是设定一个目标。对我而言,乡村还是比较难适应的,因为我只有一小段在乡村成长的经历。从初中到大学,都在城市。这个阶段让我和乡村有点脱节了。如果重新回到乡村之后,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们也需要在乡村的创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去执行,你就找到了方向感和归属感。

最后,找到一个途径,这个途径可能是以村落的方式,我一开始介入道官冲是以研学馆的建设和运营为目标。现阶段,我们开启了一个新项目,就是以整个村的运营和非遗就业工坊为目标。



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能够投身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一份热,谢谢!



嘉许状

刘兰同伴:

你扎根乡土,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大学毕业后把自己的职业童年奉献给了偏僻的乡村,专注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研发非遗研学课程,培育当地村民担任非遗研学助教,在贫瘠的土地上挥洒青春,让几近失传的古法造纸术焕发出新的光彩,让古法造纸非遗馆成为青少年研学的经典课堂。你用青春之火,燃乡村之光,是把他乡当故乡的青年榜样。


清流之光青年论坛

向佐兴

2023年5月3日



- THE END -

文 字 / 向佐兴

排 版 / 何奕霏

责 编 / 向佐兴

录音译稿 / 张璇

图片 / 刘芳、刘兰

......






清流谷语


2023清流之光青年论坛是


活力同伴主办

清流谷语、星光青年共同承办

BIG大设计提供品牌支持

竹淇国茶馆、百约食品、木元素

西西里花艺、麻溪村、道官冲、社企星球

等单位鼎力支持

新老同伴共同营造的

生生不息的学习交流平台

在清流之光

优秀的青年乡村创客与社会企业领航者

同台分享他们的创新思维与乡创实践

他们的创新理念和实干精神

是当代青年的心灵灯塔

清流之光的定位

——“联结热爱乡村,

热爱土地的青年人,

与他们共同营造

自信、担当、纯粹、生动

的精神场域”。

清流之光青年论坛的使命

——“为乡创吹号,为乡建铸魂,

为企业赋能,为同伴导航”。

清流之光的同一心声

——“希望有田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流谷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