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记者到自媒体人,我坚持10年以上的8条写作方法

云宇say 云宇的异想国 2024-03-29
💛

大家好,我是云宇。

高二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学新闻。彼时的我没有想到,16年过去,我仍在从事文字工作。

从对自己的文笔不自信到如今会“厚脸皮”地把链接发到朋友圈、写作群,粗略一算,我居然已经坚持写作超过10年。

在这10年里,我一直坚持下来的有8条写作方法。

1、随时记录

经常写作的人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坐在电脑前码字死活憋不出一个字,等吃饭睡觉时脑子里却自动冒出各种想法。

它们总是突然冒出来,又很快消失,像一道虚无缥缈的烟。

每次有灵感出现时,必须第一时间打开手机里的备忘录记下来,并在坐到电脑前时整理内容,以便下次写文时更顺畅。

随时记录的习惯是写文重要的灵感来源。

除了备忘录,也可以用纸笔或语音转文字记录类APP代替。

2、观察生活

灵感来源于生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不管是写小说、评述还是散文、诗歌,生活都是最佳灵感来源。

打个比方,怎么用通俗易懂的说法来解释某些高深的概念?最好的方法便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做比喻。

怎么才能找到最贴近的比喻?多多观察生活。

再打个比方,当你想要描写天空,只会写万里无云、蓝天白云之类的词显然不够。但具体该怎么写,只有真的观察过天空才会懂。

每次出门时,多多观察身边的环境、周围人的状态,它们都将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3、建素材库

想要提高写作效率,素材库少不了。

素材库的类型因人而异,就我个人来说,有图片库、标题库、选题库、金句库等。

图片库按照图片类型建不同的文件夹,其他类型我一开始会用Excel,但后面觉得还是不方便,就直接用平时码字用的“印象笔记”来收集了。

每类素材各建一个文档,平时看到不错的内容就分门别类复制黏贴进去。

要用的时候,直接在搜索框搜索关键词即可。

4、日常积累

对于写文这件事,我认为文笔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者的观点、知识面、思考深度等维度。

只有日积月累的输入,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为了有话可说,少不了日常积累。

书、纪录片、辩论赛、脱口秀、播客甚至综艺等都是积累的渠道,看到觉得有用的内容,就记到素材库里,一举两得。

另外,我还很爱看微博上的bot投稿,它们经常成为我的灵感来源。

离奇的现实故事,永远超乎你想象。

5、列提纲

作为INTJ型人格,我对文章的判断是逻辑比文笔重要。

文笔只是锦上添花,但如果一篇文章连逻辑都不通顺,读者看完甚至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那就太失败了。

因此从刚开始写作起,我就有写文前列提纲的习惯。

列提纲不用太正式,列出123点,把想表达的观点用某种逻辑简单写几个关键词和关键句即可。

有了提纲加持,写文按照预定的逻辑走,效率也会提高。

6、反复读

作为作者本人,写完一篇文后很难察觉出这篇文章的问题。但现实是,初稿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有可能是句子不够通顺,有可能是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我的习惯是写完文章后多读几遍,读的时候最好能发出声音。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刚写好热乎的文放凉一晚上,第二天再读。

这时候对文章的记忆已经没那么深,更像是作为旁观者来阅读,会更容易发现问题。

7、坚持写作

身边有一些朋友表达过要写点东西的想法,但当你鼓励ta行动时,ta又会说自己文笔不好不知道怎么写。

没有人是从刚出生就会写文的,从小学时的散装日记到高考时的800字作文,我们也用了超过十年时间来练习。

写作是一门需要时间沉淀的技能,除了稀有的天赋型选手,大部分人都是在坚持写作的路上不断提升的。

对新手而言,坚持输出是提升文笔最直接的途径。

写日记、写随笔、写思考……一步步来,然后会发现,写作真的不难。

8、勇于分享

曾几何时,我也认为分享文章是一件很羞涩的事。

但事实是,不在意你的人根本不会打开链接,而在意你的人,不会嘲笑你的文笔。

大胆分享文章,让它们被更多人看到。

一方面,当文章的问题暴露给更多人,也就有了更多提升的机会;

另一方面,当文笔被更多人看到,也就多了更多未来合作的机会。

最后,用村上春树在其自传中的一句话来结尾。

所谓写作,就是“在想写的时候,以想写的方式,写下想写的东西”

以上。

往期精彩内容:

东亚父母图鉴

公众号【云宇的异想国】征稿,稿酬30-100元,长期有效

“曾经的我,从民间写作人到大学教师”

作者介绍:

云宇,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