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企青年U35 | 周江南-启明瞳行

社企青年 社企青年
2024-08-23


 新的觉醒年代,做社企青年!



【前言】今年一月,2021年度社企青年U35榜单正式发布,评选出了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社会企业家。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社会企业家的榜样。近期我们对每位入选者进行了线上访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与心路历程。



本期访谈嘉宾



周江南



🔵深圳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CEO

🔵2019福布斯中国30U30精英榜

🔵湖北省青年创业英才

🔵2019年深圳年度新锐创业者

🔵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

🔵获得谷歌、IBM、百度、腾讯、华为等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比赛奖项

🔵创业项目受到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20余家媒体报道

🔵在参加百度创业家训练营和腾讯夏令营期间,担任过阿里巴巴校园宣传大使

🔵受IBM邀请在IBM云计算深圳站宣讲会演讲,担任IBM云计算专家群成员

🔵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曾经和七位盲人生活交流学习三个月,研发新一代的无障碍用户系统,获得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决赛一等奖。




启明瞳行


启明瞳行助盲系统依托智能手机通过GPS北斗定位导航、人工智能(图像、文字、人脸识别、颜色识别等)、志愿者和由肢体残疾人担任的视频客服三种形式从软件、硬件、服务等三个维度真正解决视障者出行识图等相关问题。启明产品依托AI和AR技术在国际通用交互基础上创造出转盘的快捷交互方式,研发了启明读屏、启明星、瞳、行、听、店、游等系列软件系统,并配套有启明瞳智能导盲眼镜和启明手机,通过软件、硬件和服务全方位多维度为视障者获取出行娱乐学习生活等提供帮助,让视障者平等的参与互联网社会生活。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有了解到咱们启明瞳行是一家专门服务于残疾人的公司,能给我们大致介绍一下吗?

深圳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就是帮助有障碍的残疾人来使用电脑和手机,进而学习娱乐出行生活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核心的产品叫启明瞳行。我们团队本来是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面开始做,18年在武汉注册公司,19年在深圳注册公司,然后20年正式迁入到深圳。


启明瞳行就是替换手机的自带的相机和明眼人常用地图导航软件,启明瞳行让盲人可以通过拍照来了解周围的一些场景,目前我们的智能识别可以解决80%到90%的问题,剩下的10%到20%可以关注“我能帮帮忙”公共账号的志愿者。当然我们公司目前来说也有其他相关产品,包括供盲人无障碍购物的启明店,让盲人了解世界的启明听,供盲人工作学习交流的启明圈等。


✦    






您在社会企业创办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其实从我们公司团队来说,最大的就是人的问题,因为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还有很多实习生,最多的时候有将近有18个实习生,可以帮助我们开发很多免费的一些像盲人使用的小游戏。我们这个科技创业前期是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投入,前几年很难营收,这个行业方向又偏重“公益”,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招合格优秀的研发人员,目前产生的营收,只够基本运营,无法快速发展。



您是怎么界定社会企业的呢?

我个人的看法,从广义上看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是社会企业,像淘宝、OFO、摩拜单车如果从广义上也算是解决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些“大”问题,而且解决这些“大”问题能够产生很可观的经济回报,从狭义上讲,社会问题是指的是与“大”问题相比的“小”问题,解决这些有经济价值但是更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可以认为是“社会企业”,按照我们目前的看法,社会企业更加偏重于后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大”的社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各种相对“小”的问题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去关注去解决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也能够产生社会价值



一个公益组织去做营利的东西,有人认为像是空挂公益名号,容易被大众质疑,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我个人看法,公益组织目的是做相关公益的事情,要想长期做下去必须能够活下去,但是公益组织以公益的名号去骗钱是决定不可以的,会对公益行业发展造成比较大的损害,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社会大众对企业的公益举措是非常认可,去年七月郑州洪灾,鸿星尔克因“自杀式捐款”一夜爆红,销售暴增50倍,有少部分反对这种这种“营销”,但是大众对鸿星尔克公益活动是认可的,很多企业看到做公益活动是有好处的,不是损失,反而能够增加企业的社会形象,对发展企业发展更加有好处。我们公司是要通过技术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覆盖障碍人群的部分问题,和普通区域基本的公益组织,主要是通过服务来服务当地区域的人群不太一样,我们的更加偏重企业属性和社会企业属性



请问您创立社会企业的动因是什么?

我也是来自农村,我本科的时候也成立过志愿社团,做我的公益活动,也专门组织过一个暑期支教,全程基本上是由我策划的。我自己在农村深有体会,基础特别难,我特别佩服我一个师兄,他本来是在华为工作,他可以放弃到五六十万甚至七八十万的一个年薪,去做农业,做一些无公害绿色食品,在湖北、河南、东北那边都有很多相关的一些产业。目前来说,他创造的经济价值应该很大,从他个人收入来说,因为他也坚持了七八年,他赚的钱已经比在华为工作打工要多多了。


我现在做的行业属于障碍人群,我们现在所谓的是残疾人残障群体。我的动机其实是我在本科毕业之后,曾在合肥科大讯飞工作过一段时间,接触过那个渐冻人,或者属于偏瘫,后来想着去一个大城市,就专门考研,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读研,读研期间开始研究国外的一些辅助软件,但发现国外这些辅具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做的,一些针对障碍人群和老人做的软硬件等相关辅具,包括手机APP,包括不同障碍,盲人聋哑、读写障碍,各种人群都有,但是稍微高端的收费非常昂贵,而且不支持中文。我后来去IBM研究院实习开发了好几个手机应用、智能应用,帮助聋哑人和盲人的相关软件和应用,也了解到国外的无障碍规范。国外是发展非常成熟,有相关立法,而国内目前还是一片蓝海市场,这部分人群的社会问题需要得到改善和解决。当初就是坚持这个创业方向,真正解决障碍人群的问题,帮助他们平等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也就是说从17年毕业,专门去了一家做国际市场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它做的是针对健全人,我是要做针对障碍人群的一些手机软件和应用,也属于用户系统级别。真正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如果能坚持到很长时间,坚持到能成功那一天,软件推出的那一天,也能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当初选择这个创业方向,目标就是解决问题,国外比较发达成熟,而国内是比较落后,国内残障人士8500多万,再加上2点多亿的老人,以后需求会越来越大。



你们是如何宣传到目标群体的呢?

我们目前推出免费的软件,其实我们不想宣传或者不敢宣传,因为服务器成本太贵。去年搭建了自己的服务平台,有自己的AI识别库,以前是用别人的,这样就是免费了,可以降低宣传成本,今年我们可能会把这公益软件重点推一下。用户口碑宣传是我们最主要的宣传途径,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以主流价值观来宣传,很难覆盖我们的目标群体,所以没有强烈地推,没有很上心,因为并不能增长用户,采访又可能要花一个下午的时间,还不如在QQ群里推广一下,能收获十几个用户。


我们公司目前还有一个解决盲人出行去超市购物的问题,这一方面的一些电商购物已经占用了我们公司将近80%的精力。到今年我们会有一些推动,把这个公益软件也用上去,免费公益的也会重点推广让服务覆盖更多的障碍人群让更多的盲人来使用



你们的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启明瞳行志愿者识别AI识别我们完全是免费的,但涉及到最后一部分,去年已搭建好基础方案了,就是实时视频客服,因为服务器成本问题,我们不可能自己搭建一个全国有各种各样布局模块的一个识别服务,我们只能用第三方公司的识别云服务,然后进入到我们的APP里面。这些视频客服,每个月只会送给盲人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的一个免费使用时长,就是他每个月求助通过远程实时视频客服求助,超过三十分钟之后,我们要收准一定的费用,因为我们有服务器成本。这个成本我们要覆盖掉,由需求比较强烈的视障者来买单,但是买单的钱不一定是他来掏,有可能当地的残联会采购这样的服务,由残联采购这种服务给我们付钱,然后免费付给当地的一些盲人来使用。硬件也是如此,你可以到我们平台采购,我们给你开发票报销。


这个费用不一定是由残疾人来买单,可能是政府买单,但是如果当地没有购买这种服务的话,那只能残疾人自己买单。但自己买单没有关系,每个月会员费,我们计划是九块九嘛,你可以使用一百分钟的通话时长,这国外已经有成熟的案例,国外是收99美元,每个月服务一百二十分钟,但他是明眼人来服务的,是专业的客服,还有人工成本。而我们现在服务人员,我们是招募肢体残疾人,在家里面做实时视频客服。解决盲人下公交车出租车之后,去到陌生场景的几百米出行问题,你一定要需要一个专业的客服来。每个月掏九块九,虽然自己掏了钱,其他人没买单,但你不用担心,九块九还有用另外一种形式返给你,就是我们启明店有一个电商平台,再送你九块九的优惠购物券,你可以在我们电商平台里面买这个无障碍的相关辅助的产品,像我们刚刚在上架的供盲人使用的削皮器。


另一个原因,也是盲人要求的,免费的软件他们不会长期维护,一般不会轻易用这个软件,因为他软件学习成本是非常高的。我们明眼人,尤其年轻人可能看看几眼就行了,但我们爷爷奶奶使用这些软件可能要培训好多次,盲人使用起来比这些老年人使用起来还更加麻烦。


所以我们要收取费用,但费用也会想方设法给你减免,或者政府来买单,或者我们通过启明店的购物券来减免,做到长期可持续。



我们生活中,盲道被占用这样不友好现象挺多的,您怎么看?

其实主流媒体宣传盲道应该是比较多一些,很多盲协一些协会也会推这个盲道,盲道被占用是以主流媒体的眼光,或者是一个明眼人的眼光来报道的。据我了解,少部分盲人他们是不用盲道的,出行靠敲路沿,因为路沿旁边很少有停车。现在问题是,中国盲道覆盖率最高,但使用率很低,很多盲人不用盲道,一部分原因是盲道被占用,另一部分原因是辅具设施不足、盲童教育、定向行业培训等配套设施不完备,所以应该站在盲人角度,思考如何提高盲道使用效率。



您这个行业同行多吗,他们发展得如何?

有很多企业尝试这样做,但大部分坚持一两年就退出了,因为养不起研发人员,前期需要大量投钱,而我们团队本身就是做程序的,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不像其他公司不懂技术不懂研发,前期投入后,后期就不敢投了,所以他们只能坚持两年,前两年没有成效,一百万投完之后,就不敢再投入了,长期维护还要钱,很难坚持下去。


我们的优势在于懂技术懂研发,懂国外产品,研发人员不全职做,还可以选择兼职来做。我们公司已经成立五年了,我们一直坚持在做,因为我们的最终愿景和目标还没有实现,我们的产品还没有达到我理想的要求,所以我一直坚持把这些东西做下去。目前市面上没有一个够盲人使用无障碍化比较好的导航APP,但我们启明行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单手拿手机,结合我们的交互方式,路线弯曲多少度,我们都会给你实时提醒,这个我们也申请过专利,站在盲人角度设计产品。



现在考研越来越卷,您对大学毕业生有怎么样的建议?

这两年中小企业发展比较难,都不敢招人,很多人觉得就业太难了,很多时候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学校,考研后就业更难,没有必要读研,大部分的人如果有能力,可以去搞比如乡村振兴,创造的价值更大,目前社会领域更缺人。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有补贴支持,就算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找不到工作不如去创业,还可以解决社会问题,如果能沉淀一两年,一定比在大城市打工一个月两三万多。大学生创新思维更强,没有思维局限,也许你做个电商就能成呢,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考研之外还有很多路,创业对人生体验,对事物的看法都有很大提升。



您公司目前的股权架构是怎样的?如何看待“三三制社会企业模式”?或者说企业有1/3利润是回馈给社会的?

其实因为我们每个月在亏钱嘛,所以说我们还没有考虑到这一步,这个问题我思考的也不深刻。三三制我个人看法,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包括大公司。目前发展比较好的公司,创始人可能只占33%的股份,绝大部分利润是投资人有好多投资公司,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利润都被他们分走了,员工可供分配的就非常少了,员工能拿到的钱其实我感觉还不到33%呢。很多大公司一天就几个亿的利润,胜过小公司一年的收入,他们完全可以按这种方式来分配,保证股东和员工基本利益后,剩下的钱就可以投入社会领域了,这样才符合社会企业,因为你前期也是靠很多资源包括政府的支持做起来的。但中小企业可能还做不到,因为一直在赔钱,没有利润。有利润后33%是要给员工的,因为让员工有钱了才更有动力,家庭更有钱了,也能带动社会消费,也是一种社会投入,也是变相扶持其他行业,变相回馈社会。


我个人感觉还是首先要保证员工和股东的基本利益,你赚到钱足够生活花销,也能够家庭的一些成长,剩下的就没有必要再挖掘更多利润在创始人或者股东身上,你剩下钱可以投在社会领域,当然这是我自己个人看法,并不成熟。



您认为核心团队应该是怎么样的特质?

我认为不要招那么优秀的,因为他们会有更多的选择,他们不会坚持下来,把它当作一辈子事业,他们有很多其他行业可以选择,招一些普通的,之前是五六千,现在也是五六千,他们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后面会发展下来,他们可以坚持做。如果是那种特别优秀的人,工资以前是三四万,现在五六千,他们肯定不能长期留下来,压力比较大,成家立业,还要还房贷车贷。我们有个技术合伙人家庭压力不大,好几套房,来这工作他收入没有降低,经济压力也不大。我们之前很多实习生通过这个当作跳板,因为要写进出国的简历里,他们可以在这认真待上一两个月,也确实产出了一些东西,但如果说核心团队,不光要考虑能力,还要考虑是否能坚持下来。优秀是相对的,那些发展目标很明确的人,就是在这图一个简历推荐信,图一个体验,这样的人可以做,但不能培养成合伙人,他们只在这待一两个月,不可能发展成合伙人。



关于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的关系,您怎么看?

我本科是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纯公益性质的,我发现我做这样的活动,我比如盲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或者去养老院,我一次最多只能服务一两个人,就像很多本地的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啊,他最多只能覆盖本地的人,政府也有针对社区不同的采购,但非营利组织能覆盖的服务人群是很有限的,他们也能支持,因为可以申请政府的资金,社会企业作为公司是没办法申请的,不符合资质。非营利组织和社企可以合作,你用我的软件产品技术,而你去申请采购,对接服务。社企的话不光可以服务某个区域,某个社区,它可以无限扩展做大,创造的价值会更大,非营利组织想做大会受区域限制,所以非营利组织和社企应该相互扶持。


合作请联系:

电话:18515399610(周江南)邮箱:zhoujiangnan@accessible.org.cn

记者:罗宇 王君(南京大学)

整理:王君

推文编辑:崔凤至(黑河学院)

 审核:姚克俭 许优(黑河学院)




与社企青年同行,共推中国社企发展!









社企本源 | 推动者 | 社企展望 | 创青春

联合发起人 | U35榜单 | 志愿者招募

 | 姚克俭 | 黄琦宇 | 谢珍宝 | 吕学文 | | 杜娄莹 | 白煜琦 于擎天 | 丁旸嘉 | | 蒋清全 | 郑丹妮 | 赵培烜 | 张振华 | | 陈豪 | 夏晔 | 陈龑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企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