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冤狱9年,他曝光被隐藏的历史真相:成王败寇背后,尽是丑陋

独立书馆 2024-01-08

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能爱国到什么程度?

 

学者柏杨,用他的一生,给出一个非常震撼的答案。

 

1968年,48岁的柏杨,被关进号称“鬼门关”的台湾绿岛监狱,开启一段长达9年多寂寞、艰苦的冤狱生活。

 

铁丝网密布的高墙,昏暗潮湿小隔间,他蹲在墙角,在报纸糊成的纸板上,一字一字,写下一部80万字的皇皇巨著——《中国人史纲》

 



这部“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刚面世,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看这本书时,我总能想起鲁迅先生,某种程度上,这就是鲁迅所期待的"中国人史"。
 
作家倪匡评价柏杨是一代文人的良心
 
 
千百年间,人们习惯了“成王败寇”的历史规则,但柏杨在狱中回溯上下五千年时,却把目光放在了和他一样的平头老百姓身上。
 
看得他血泪交织,痛得他怒火中烧。
 
一朝登基,尸横遍野,一将功成,白骨森森,被遗忘的都是叫苦无门的普通人。
 
因此,他咬牙定下自己评论历史的最高准则:“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他在书里撕开历史的端庄面具,直达人性最真处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摧毁人性和人伦,那就是权利和金钱。”

“历史不断呈现一种现象,对国家民族前途忧心如焚的人,往往受到最大的痛苦。而颟顸污秽的既得利益群,反而是最快乐的人。”


带着这种坚持,柏杨在写《中国人史纲》时,大胆抛弃帝王将相的谥号和尊号,直呼其名,视为普通中国人去看待。
 
原本是为了体现平等,但这样写,也让历史变得好读起来
  
有位读者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帝王们姓甚名谁。
 
 
另一些读者,一边感慨通俗易懂,一边被柏杨的胆量震撼
 

 
能赢得这种高评价,是因为柏杨没有人让历史历史事件,反而展现了许多史学家都没有的人文关怀

他带着个性、态度、激情,夹叙夹议。以更人性的视角,关注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悲欢,重新诠释出一部属于中国人的历史
 

如果你对历史有一定了解,这套书会提供一个教科书里从有过的视角,让你看到历史的背面。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却一直没能读完枯燥的史书,那这套书无疑是带你入门的上好选择。
 
甚至有些朋友还说,这是中国历史启蒙的最佳范本
 
 
今天,十点君就为大家带来了这套视角独特、写法创新、文笔犀利的《中国人史纲》。


一张电影票钱,你就能以“人民视角”回顾千年历史,在兴衰中了解深刻的人性。太值得入手了。

把普通人摆在历史舞台中央
一部有态度、有温度、有人味的历史

柏杨非常知道,什么是对百姓最好的时代。

不管一个帝王本人成就多大,他都不会歌功颂德。

“为苍生说话”的坚持下,柏杨创新性地在中国历史上找出三个黄金时代


公元前五世纪开始的400余年,是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大黄金时代。

此时虽然诸国纷争,但思想学术界百花齐放,平民可以重新获得知识技能,当官或积累财富。新的社会形态是:

“一个人的权利,决定于他的思想和能力,不再完全决定于他的祖先成分。”


第二个黄金时代,是李世民治理下的唐朝。近一百三十年间,人口少、土地肥沃、人和平安定,君主明理,百姓安居

第三个黄金时代,是满洲人入关后建立的清朝。名义上是“异族入侵”,但清朝12位帝王,有三分之二的皇帝都了解并努力完成他们的责任。

因此,第三个黄金时代,维持了一百年社会和平与秩序。

“这本是人民最低的要求和政府最低的功能,但他在中国已绝迹了好久。”


同样,柏杨对暴政深恶痛绝对草包恶棍型的帝王嗤之以鼻

我们常见的历史视角: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虽劳民伤财,但也算是很值得称道的贡献。

但柏杨却看清楚,杨广开运河不是为人民兴办水利,而是为了自己乘船到想去的地方。


所以,柏杨用民间形容极端自私、肤浅的“大头症”重新定义他:

“他夺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无限权利。获得无限权力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发泄他的大头症。”

立场鲜明,讽刺辛辣,文笔酣畅淋漓。柏杨这一特殊的历史视角,也让读者们跳脱出原有的历史框架,触及到了更真实的人性。



此外,柏杨是一位很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学者,他会在历史中总结规律:

“任何王朝政权,当他建立后的四五十年,或者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


有满腹学问、有赤子之心,也有独立思考......

柏杨带着这些优点写成的《中国人史纲》,不光触及权利、欲望的黑暗面,也没忘记人民心中的英雄。

这本展现人性的历史,是真正有温度的历史。 


视野宽广、有趣好读
扫清历史和地域障碍

柏杨的妻子张香华女士在推荐序中就说:

“读中学时,历史课对我来说有两大沉重负担:一个是皇帝年号,另一个是皇帝谥号......常常被搞得头昏脑涨。”

《中国人史纲》完全帮她克服了这个困难。

全书直呼帝王姓名,说隋朝,就叫杨坚、杨广,说唐朝,就是李显、李治、李隆基等李氏家族的子子孙孙。

同时,柏杨也抛弃掉很容易让人混淆的朝代,改用世纪纪年,以100年为单位,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事件。
 
读者终于能绕开大多数史书中让人头大的复杂的名号,发现历史的趣味。

书中还贴心整理了很多表格,设计地区分布、年代盘点、制度讲解,大大减轻了阅读历史的障碍。


最惊艳十点君的,是柏杨的另一个创新。

常见的史书,开篇往往某个年份,但柏杨却觉得读历史离不开地理。

提笔先写:“现在,让我们搭乘可以跟光速相当的宇宙飞船,从广阔的太平洋,向西飞航。”

接下来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描述,让十点君觉得柏杨在用文字作画。

“中国版图像一片和平宁静的海棠叶,台湾岛和海南岛,像镶在叶柄下方的两颗巨大珍珠。南中国海诸岛,则是无数散落在碧绿海水中的小的珍珠群。”

紧接着是由北到南四条蜿蜒的大河,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然后三山、五岳、长城、沙漠......最终到星罗棋布的城市。

从轮廓到细节,仿佛是动起来的地图,让读者看见河流奔腾,沧海桑田,文明巨变。

以至于看后面写的每一段历史,都能和这幅脑中地图结合起来。


在每一章的末尾,都有一个东西方发展对照。


对照公元前十世纪的东西方,我们会发现,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吕刑》的诞生,比《汉谟拉比法典》晚一千二百年。

这种全球视角,也体现了柏老对中国社会的“爱之深,责之切”。


细节贴心,装帧典雅
适合送人或收藏

这套新版的《中国人史纲》为纪念柏杨一百年诞辰精心打造。


由柏杨夫人亲笔作序:


腰封采用复古牛皮纸,朴素厚重。


封面设计典雅,两侧金句还凸显柏杨本身深刻的思想性。比如:

“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水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倒。但在浪潮退去后,仍昂然地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永不沉没。”

“冤狱与酷刑,是无限权力政治制度下的产物,此制度存在一日,冤狱与酷刑存在一日。”


几句话看下来,很难不被柏杨内心对祖国深深的爱感动。

也是这份爱,支撑他为那些无法再发生的百姓书写心声。

身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要了解历史,了解祖先们曾经的生活,《中国人史纲》是一本错过就会觉得可惜的书。

但我敢说,它一定比一部电影能承载的内容和感情,要多得多。



一部中国人共同的家史

《中国人史纲》全二册 138 元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