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进水池的床单

万境共生的 一吨计划 2023-10-23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一吨计划作为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可持续合作伙伴,与续水池共同展开公教活动。



“一吨续水池:结网幂存”项目起兴于2022年杭州国际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公共教育特别项目的邀请,最初我们计划践行“一吨”长期关注“展览可持续回收”的愿景来应对这次展览的邀请,未料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机遇了无数次高能碰撞和理念的敞开,伴随着“一吨”在威尼斯的“万境”变幻,“续水池”平台的注水启动,此计划如今已经幻化为一个膨胀着的复杂变体,已然长成一个“大计划”、“大行动”亦是“大愿景”。


“续水池”介于策展批判、个体创作、社会行动和公共美育之间,它企图通过发明“谱系之网”“行动之网”打捞和搅乱“日常之网”将其结构为“非常”与“无常”。项目落地于“内容谱系工作室”课程中,发明、操持、联结、交往、行动与回望始终作为纲领潜在于我们的课程和项目的双向进程中,我们的工作现场时而是编辑部,时而是辩论台,时而是加工厂、仓库间、摄影棚,不断根据外部反馈和新战场接入保持百变战斗姿态。这让“续水池”在基因上首先保有一种面向未来的涌动的知识生产的续力和耐力,这种续力和耐力是通过边界的可塑性来决定的,也是由它们从外部回收新物质、搅拌新内容、吸纳新世界的活泼性、柔韧性来决定的,在那些封闭边界的坍塌之处,我们要让“池面”通过折射、映射、附体其他话语新形式的能力来保持活力与清澈。


无论“一吨续水池”最终显形为一个展览、一个行动还是一个组织,让我们先湿身跃入,鱼贯之。



/撰文:刘益红




续水池“退而结网,缓而幂存”公教项目由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主办,将作为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的特别项目持续展开,并得到了NFCC宁波时尚创意中心的支持。同时一吨计划作为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可持续合作伙伴,与续水池共同展开公教活动。


此次“投进水池的床单”回收活动作为“退而结网,缓而幂存”其中重要环节,计划在毕业季募集一吨闲置床单,进行艺术再创作的活动。后续的展览中将呈现这一吨可供参与者们自由领取的创作原材料,以及围绕床单的一系列开放的创作指南。



“退而结网,缓而幂存”

导言 Introduction


“退”回历史中研究“关系美学”、“观念艺术”、“介入性艺术”、“谱系学”等等,追问源头;“退”回破碎动荡之下的真实生活,“以退为进”,迂回缓存


“结”人类与纤维物最原始的打交道的方式,结是纵横之节点,是关系美学的“会面状态”、是一个超链接、是一场行动、一次相乘和嫁接,是网之所以为网的缘由


“网”——社会关系网络、知识观念谱系,指向一种散点的、随机波动的、自发的、自我修复的结构,是有关“关系”的理想化模型,网之层叠穿透化为共同的未来,网复为“幂”


大布谓之“幂”,幂包罗万物,把一切事物降维、覆盖为不确定;是我们“在一起”、“共在”、“共活”,是我们尚不可见的共同命运


“幂”纤维的柔软姿态,“存”在日常生活中,用纤维的具象和抽象的方法应对复杂的现实状况,用具身的编织、连绵的行动状态织补破碎的现代生活。


驶舵者:浙江美术馆|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同舟者:一吨计划

共济者:NFCC宁波时尚创意中心

策展团队:续水池

展览地点:杭州市西湖区浙江美术馆

展期:2022年10月18日-12月4日






关于续水池:




续水池:           

连续非连贯。


续水池无定形,

且处处是缝隙。


续水池为了松开,

而不是拴紧。



续水池怀藏回音,

放声于水面。


续水池中浮现各种异质物。


续水池往复地建构与破坏,

不停止质疑。






续水池创立于2022年,是一个接纳一切创造性事物的容器/平台——通过发起协同创作,邀请不同领域的你们加入其中,尝试实验性的知识生产模式,形成有启发性的、永续的“池”。我们梳理各种起兴式的或文字、或声音、或图像、或不落明状的事物,编织没有源起的絮语,整理从局部出发的另类知识谱系。








它没有脚,

它的整体本来就是一种移动手段



▼衔尾蛇

古印度教义中的宇宙原型


衔尾蛇(οὐροβόρος,也作咬尾蛇)是一个自古流传的符号,大致形象为一条蛇(或龙)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结果形成出一个圆环(有时也会展示成扭纹形,即阿拉伯数字“8”),名字涵义为“自我吞食者”(Self-devourer)。

 

“衔尾蛇”这个词已经从许多不同的文化中异花授粉。其象征意义源于:季节的回归周期性;夜空的震荡;自我繁殖;解体和重新整合;真理和认知完整;雌雄同体;原始水域;创造火花之前的潜力;未分化的;整体;原始统一;自给自足,开始和结束的想法是一个连续的无止境的原则。它是一个具有生命周期整个动作的单一图像——它产生、结合、浸渍和杀死自己,但在循环的意义上,却不是线性的。因此,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接近它可能真正的样子——一系列重复的动作。

 

近代,部分心理学家认为衔尾蛇反映了人类心理的原型,其是一种宇宙循环观的精神体现:建构与破坏的往复,生命与死亡的交替。而从生态的角度推摩,大蛇需要吃掉尾巴才能生存,而它自己的尾巴又为它带来无限的粮食,这是另一种永恒更生的循环模式。荣格派哲学家诺伊曼(Erich Neumann)曾经表示衔尾蛇是“前自我”阶段(Pre-ego)“混沌状态”(Dawn State)的实际象征,描述出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幼童都存在着的童蒙阶段,比喻自我尚未形成、“七窍开启”前的一片混沌,象征着支配一切的“母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理论浸泡


▼理论饵网




▼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发问

1

感受力从何被开启?

感受力如何激发创造力?


“都市培育了一种独特的器官,是现代都市人免于这种危险而瞬即的都市潮流的意外打击,因此,这种器官必须麻木不仁。这就是冷漠、厌世和对对象的惊人的不敏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Michael Wolf_《A Serios of Unfortunate Events》


2

事物的整体性掩盖了什么?

如何听到不同的声音?


“雅集酬唱应和,以文会友,尽得游戏之乐。更为关键者,雅集于游戏中,容今日所谓之创作与展示、观赏与批评于一体。雅集中的一些重要语素可以作为我们对当代艺术进行反思的起点:兴头(而非主题)、游戏(而非创作)、即兴(而非创意)、亲熟(而非膜拜)、作局(而非作品)、情境(而非空间)、酬答(而非互动)、品鉴(而非诠释)、同仁(而非大众)、参与者(而非作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傅 宋人_《十八学士图》(书、画)

3

异议者能够联合吗?是否存在一种可能的 “另类集体 ” ?


“世界向来己经总是我和他人的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在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


博伊斯1977年在德国卡塞尔市举办的第六届文献展上就举办了一个历时100天的国际研讨会,完全对公众开放。发言的不仅有演员、音乐家和艺术家,也有工会人士、律师、经济学者、政客、记者、社区工作者、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等。


约瑟夫·博伊斯“自由国际大学工作坊”_1977


4

谱系是什么?感性事物可以在谱系中被编辑和整理吗?


“尼采的谱系学并不信誓旦旦要挖掘普遍性和连续性的种子,它的目的要卑微和琐细得多,

它将目光投向灰烬、微末、痕迹、偏差、错误,投向断层、裂缝、伤口、沟壑……”

 

福科说:“让我们用‘谱系’这个词来代表冷僻知识和局部记忆的结合。”

“……它(genealogy)的真实的任务是要关注局部的、非连续的、被取消资格的、非法的知识,以对抗整体统一的理论,这种理论以真正的知识的名义和独断的态度对之进行筛选、划分等级和发号施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邱志杰_《技术史地图》_草稿局部


5

当下的参与式展览应该重复既定的社会关系,还是创造新的社会关系?


“艺术在其商品特质和语义价值之外还展现为一种社会中介……当艺术体现为一种社会中介的时候,艺术就成为超越商品交换状态之外的人际关系的纽带。”

 

“在这里,行动就是生产,就是让被锁定在各个关系单元中的消费主义个体,重新焕发出生产的潜能、主题的动能,催生出自我创造和自我解放的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Santiago Sierra_《付费将133个人的头发染成金色》

2.Rikrit Tiravanija_《无题》_1996


6

公众、群众、大众、分众、诸众、人民、市民、公民……

在理想的社会形态中,对象如何定义?关系又是如何?


“在整合化、自动化的社会中生产出困惑与异质的空间,开辟出通往可能世界的道路。把单数的社会重新分成复数的社群,将统一的‘大众’转化为感性迸发、各自成章的‘分众’。”


7

审美文化

是如何在社会中流动的?


丹尼尔·布伦1973年的作品《框架内外》,悬挂的横幅从窗口向外延伸出去,冲破了美术馆可见的边界、内部的封闭空间,描绘了一场从有限的博物馆“室内”到无限的公共“室外”的逃脱。


Daniel Buren_《框架内外》1973


8

艺术与日常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解放日常生活?


“在尼采这里,美学的现代性观念被强行挪用为哲学的出发点:审美不仅仅发生在艺术领域中,而且发生在现世的生活领域。要以审美的方式——非理性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和人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欧文·沃姆《室外雕塑阿彭策尔》1998




参考文献

汪民安_《现代性》_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高士明《没有展览的时代—我对策展工作的思考》

汪民安_《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肖黎_《福科的启示_ 比较研究如何通达“异质性”》

Nicolas Bourriaud_《关系美学》_2013版_第8页












床单是……

在不可预见的隔离时间里,所有日常的空间、物品、声音、材质……无一不与生活的各种琐碎相连。我们的感知可能从未如此的指向自我,指向心灵。


千丝万缕的细线生长出来,因隔离而起的自发感受与连接在缝隙中穿透,如同一张自我修复的大网,密织成大布,时隐时现。


床单,作为隔离时期最常接触的日用物、最亲密最私人的纺织品之一、滋生艺术时刻的温床……在续水池中浮现。





床单可以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床单募集进行时























八仙行动花絮






⍨对话创作团队



「 ONE TON 」Q1

续水池在可持续上的理解和践行目前做了哪些相关工作?

团队之间如何分工?



「 八仙 」A1

续水池践行可持续性之八仙八“续 ”:


1日常物之续——化缘:

“化缘 ”是收集物的方法,也指示了看待日常物的目光。续水池与同舟者共同回收“一吨旧物 ”,向大家募集它们的同时,更希望以物的流转交换人际因缘,化而为缘。


2感受力之续——美育:

“美育”作为本次展览活动的社会性延展的末端,是感知力的启发,更是创造力的激发。我们试图延续某些感性体验,打通一些受阻的通道,让被隔开的层次与关系重新链接起来。


3 社会关系之续——缓行动:

“缓行动”作为本次策展项目中社会关系延续的题词,指向一种缓慢、松散的公共性——自觉分离又自觉联系的社会关系。


4知识方法之续——共辑典:

“共辑典”在本次展览行动中作为知识方法的延续。我们用谱系化的方式辑合引起审美触动的事物,整理成为感知艺术时刻的一系列工具,其呈现为一个可供检索查阅的方法库。即将启动“100个回收纤维创作方案”作为临时性纲领。


5 发声之续——同舟者:

“一吨计划”是一家回收废料进行艺术再造的可持续环保机构,独创了按吨回收、按公斤数认领的机制,在这次的活动中,“一吨计划”作为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可持续合作伙伴,我们与“一吨计划”合作,共同执行回收和展览计划。


6周转之续——共济者:

续水池在项目进程中得到了NFCC宁波时尚创意中心的支持。


7观念之续——使舵者:

本次项目作为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Being Theoria》的特别项目持续展开。


8 生命力之续——续水池:

续水池作为一个接纳一切创造性事物的容器/平台,不间断地反思结构性、框架性的谱系,持续性地关注艺术领域前沿知识和各种另类审美观,发起协同创作,邀请不同领域的人们加入其中,形成有启发性的、永续的“池”。


在续水池中,漂浮着八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我们戏称自己为“八仙过海”,其实是“八仙泡池”。八仙们基于不同的实践经验与多维创作语境,探索社区实践、艺术介入社会等多个场域交融与创新的可能。


八仙们试图寻找一种更高效自由的协作方式,在协作中大致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是展览小组:负责展览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展览活动配套图书的编辑,以及相关的会议组织等;空间小组:负责空间规划及展具的设计与制作,根据活动需求进行机动调整等;宣发小组:负责与展览相关的媒体宣传,管理续水池的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对接高校等;视觉小组:负责前期的拍摄记录,把握整体视觉风格,负责视觉设计和设计规范,包括公众号、海报,及画面拍摄设计等;新媒体技术小组:负责与展览相关的网站、编码等技术支持。


其中既有分工也有协同,工作在相互咬合中推进,就像小红老师曾说的那样:鸡飞蛋打,发光发热。



「 ONE TON 」Q2

开展前你们还有哪些核心要做的工作?



「 八仙 」A2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系列基础的工作以外,八仙们仍然对探索针对床单、床品这类日用物的社会属性饱有兴趣;也想要深度探寻床单这一类织品作为工业革命第一期产物与当下web3.0时代的“网”的潜在关联。


在实践调研的同时,持续跟进理论研究,不断更新对于日常和日常物的理解,于池中搅拌融合,渗入新的缝隙里。



「 ONE TON 」Q3

本次展览做了很多特殊的展陈考量,在可持续搭建上做了哪些特殊的考量?



「 八仙 」A3

三轮车

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到本地高校回收毕业生的床品,开始时我们想如何能让回收活动更亲切、更有趣,就想到了小时候很常见的、但今天的城市中几乎消失了的三轮车——那种“吆喝”式的回收方式、还有小摊贩自发改造成流动“厨房”的三轮车。于是我们选择学习这种民间的设计方法,改造旧三轮来作为我们最主要的展具。

除了用于存放一吨的回收纤维旧物,和在回收过程中承担系列的操作的工作台,我们回到三轮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最基本的流通功能,“流通”也是流变,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类型的空间中,三轮车的使用方式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也是从户外空间活动到展厅空间展示的流动。


铝型材

展具三轮车结构材料经历了多次迭代,最早计划用简单的木结构,但是木板材有“一次性”的特点,裁切成固定的尺寸后就不支持反复地拆装和再造,不可持续。

在寻找材料过程中,我们小组所在的社会策略研究所正在筹备毕业展,展具统一使用了铝型材,这种材料的规格和组合方式都是可定制的,还由多种可变的连接件,相同规格型材在多次展览中可循环使用,而且便于随时运输及安装,可以反复利用,又和三轮车的结构有一定的相似度,我们就决定用铝型材来搭建展具的框架。


松紧带

框架的封面选择了纤维材料,我们参考了姜珺老师策划的2014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山外山”的立面体结构,其立面用一种由服装松紧带改造成的绷带而成,和型材同样可以反复利用,理想状态下这种松紧带也是回收的。

现成的松紧带用魔术贴固定,在型材框架上经纬编织。一方面是弹性纤维本身可变动的性质,一方面编织本身是一种包容度极强的展示方式,可以编出纹路图形、可挂、可夹、可捆、可吊,有极多可能性可被发掘。


总体来说,虽然到现在展陈方案还不完善,但对材料的运动和对结构的考量都希望能达到随时搭建,随时行动,循环使用的状态。





「 ONE TON 」Q4

你们对公教的理解是?

这一次的展览在公教部分做了哪些突破?

将为参与方呈现哪些议题或实践?



「 八仙 」A4

我们希望以散点的启发和协同创作去破解传统“公教”中的“说”与“听”。在以往的经验中,“美育”这个词更常被提及,对于“美育”的理解,我想引用一段戴锦华老师的话:

“我们经由美育,是要打破在不同时代特定政治文化结构塑造的公共审美观,让我们真正去获得享有美的能力。审美始终是被驯化的,美育给予我们超越这种驯化、突破这种驯化的可能。”


续水池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立场,没有针对具体社会问题的批判与对抗,也不是“审美观”的迭代;而是在共同情感和处境下,提供一个汇集、储藏、生长的容器,我们希望审美的体认在彼此交往间,由外部转向内部,心动天下动,从心而发、目击道存,获得感性面对危机的能力。


“参与方”不仅仅指最终前来现场参与的“观众”,学院、创作团队、企业、社会机构、设计师、市民都可以是参与方,在同舟共济中互相参与。这次行动主要围绕对“关系美学”、“谱系学”、“艺术与日常”、“社会美育”、纤维物和纤维方法、当地纺织业、现代生产等议题展开讨论,希望在往后的实践中可以实现真实的协同创作。




「 ONE TON 」Q5

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工作和呈现?

对续水池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考量?



「 八仙 」A5

续水池即将把我们的小车骑向校园,在高校开展线下回收活动,也同步进行展览的准备工作。

八仙在不间断的研究和反思中,将绳子拴紧又松开,于往复的过滤与回流中形成续水池最初的一池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续水池在未来会持续地注入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鲜活的观念、点子、一分子,期待更多的同舟共济者,注水的回声也会传到更远的地方。我们不根植于哪,我们游离、潜藏于社会大布中绵密的隙缝间。









如何参与活动

投递方式说明


STEP 1

你闲置、废旧的床品简单清洁,折叠或卷起来。



STEP 2

果手边刚好有绳带,可以将它捆绑起来。



STEP 3

私信“续水池”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我要参加”,获取详细地址,并开启一次你的专属访谈。我们将谈及旧物的来源、你和它的故事,共同探索它的可能性。


STEP 4

打包快递,把你的旧物放心交给我们吧!


STEP 5

稍等!在邮寄之前请扫描二维码,填写表单,参与活动。或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链接。



注意事项


募集时间:

2022年5月22日 - 2022年8月31日


邮寄地址:

收货人:续水池

手机号:18694080421

详细地址:浙江省 杭州市 余杭区 良渚街道 古墩路2849号


活动声明:

1、若投递,即默认参与者同意将相关信息和物品在展览和公众平台发布。

2、出于各方面因素考量,此次活动仅接收床单、被套、枕套等系列床品,其余暂不接收。

3、前100件邮递所需费用由我们承担,在后台填写表单,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4、如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关注“续水池”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输入“床单+你的问题”,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5、策划及作品版权归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所有。





第四届杭州纤维三年展展览期间

你提供的旧物将作为创作材料出现在展览中

 

欢迎返回现场寻找自己的旧物,进行再创作

同时您的旧物也可能被其他朋友选中改造

 

我们将收集再创作后的作品美图

在公众平台发布,或在展厅展出

最终以明信片或者书信的方式回到你们手中

 

诚邀“布施者”们前来参与

共同感受“日常物”的潜在生命力

 


*欢迎各大企业/校园与我们联系合作

*欢迎各大媒体与艺术平台与我们联系合作

一起为可持续生活助力




关于续水池:

游于容器,池中显现,灵光不断,

Zing——



驶舵者:

浙江美术馆|第四届杭州纤维三年展


同舟者:

一吨计划


共济者:

NFCC宁波时尚创意中心





持续注入




设计艺术战略合作平台:


ADM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

ADM以设计驱动为核心立场,以中国和亚洲创新资源为基础,整合全球创新设计资源,致力于成为新思想、新产品、新品牌、新消费、新场景、新生活的引导者、推动者、传播者与参与者,最终服务于中国整体的产业创新、城市创新和生活创新。




可持续社群伙伴:


紫竹可持续实验室

紫竹可持续实验室发起于上海紫竹国家高新区,由幸福五号青年服务紫竹可持续实验室旨在通过创新形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促成,致力于为多元社群搭建对话、参与社会责任的平台。




可持续纺织品回收合作伙伴:



宝贝爱蓝天

宝贝爱蓝天,一家关注环保议题的公益组织。我们聚焦废旧纺织品再利用及可持续生活理念的倡导与实践,使命是帮助更多人有效发挥闲置资源的价值,激发更多人参与环保行动的力量。品牌项目是宝贝爱蓝天精准捐衣,该项目促进了八成新捐衣的有效性、解决了捐衣去向透明可追溯的问题。




可持续材料合作伙伴:

材料馆

材料馆通过线上材料数据库与线下实体创新材料馆相结合,汇集全球知名企业的创新材料,目前可以提供多种行业的材料选择及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同时定期开展设计师开放活动和沙龙,从而为材料企业和用户提供交流的平台、应用开发与协同创新专业服务平台,高效链接材料端与设计端。致力于新材料应用开发 、 新材料协同创新(上下游产业链、工业设计创新链、产学研用生态圈)。




可持续合作社区:


湖畔公社

湖畔公社,坐落于美丽的淀山湖,是一个以社群为驱动的生态项目。我们的使命是通过自然和本土文化的学习体验/手工产品,培养并疗愈人类与其自然根源的连接,并鼓励个体去重新思考我们与大地的关系和我们在其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编辑:刘亦池、石羽晨

/摄影、海报:杨敬一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