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民营火箭再遇挫折,“双曲线一号”发射失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AI尼克 AI说热点
2024-09-0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备进行第七次发射任务。然而,火箭的第四级出现了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短短时间内遭遇的又一次挫折。

就在不久前的6月30日,天兵科技在河南巩义进行天龙三号火箭地面试车时也发生了意外起飞事故。除此之外,近期还有其他同类企业的火箭在任务过程中突发故障,导致任务延误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尽管如此,未来仍充满希望。蓝箭航天的全新可复用火箭朱雀三号预计将在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回顾过去,我国民营火箭公司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去年,天兵科技打破了全球新兴航天企业首发液体火箭全败的魔咒,蓝箭航天实现了人类首次液氧甲烷火箭入轨,中科宇航创造了国内一箭多星数量纪录,星河动力的发射次数仅次于SpaceX和火箭实验室,东方空间成功发射了全球最大固体火箭,星际荣耀率先使用入轨级别发动机完成火箭垂直起降试验。

然而,短短半年时间内,为什么这些企业接连遭遇挫折?航天领域一直是挑战人类能力边界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面对高风险的现实。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首枚人造卫星以来,太空飞行已经持续了近67年,但火箭的可靠性仍然只有99%左右。相比之下,飞机在诞生67年后的1970年,波音747已经实现了极高的安全性。

民营航天企业在技术、资金、设施和规章制度等方面与国家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人才队伍为例,某头部民营航天企业拥有博士41人、硕士107人,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则拥有两院院士7人、博士1200余人、硕士超过6000人。因此,民营企业在火箭综合性能和成功率上还需不断历练和迭代。

我国民营航天企业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技术能力相对薄弱。高效率是破局之道,各方应创造条件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快速试验迭代。国外经验已经证明这条路径适合新兴航天企业,但我国仍在大量沿用以“保成功”为目标的传统航天监管方式。如果能够针对民营企业状况,由“保成功”变为“保安全”,将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例如,我国很多发射场地处内陆偏远地区,不但适合执行发射任务,也适合开展动力系统试车等具有一定风险的地面测试。但目前,后者在技术上虽然已基本跑通,但在法理上还有一定障碍。快速试错不等于无效试错,“万无一失”仍然是商业航天的法宝。近年来,有网友对周总理提出的航天十六字方针中的“万无一失”提出疑问,但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万无一失”指的是不接受完全可以避免的人为过失导致任务失败。这在讲究高效的商业航天时代,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愈发重要。无谓的失败轻则错过商机,重则导致企业资金断裂出局。事实上,SpaceX近年频繁炸火箭,也不是因为低级失误,而是为了主动探索技术边界。

回看我国民营航天近期的两次大事,巩义试车和双曲线一号发射失利,前者把地面试验意外变成在大城市边上发射,这完全不应该发生;后者则是一款早在2019年问世、已经飞行7次的产品第4次失利,并且成功和失利交错,表明相关管理和技术一直没有稳定。这些“失误”给企业自身和行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尽管遭遇挫折,发展民营航天仍是我国的必由之路。我国民营航天企业自2014年起陆续出现,目前推动这一行业的最大动力是国家建设大型低轨星座的迫切需求。星链自2018年前后开始部署以来,经过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重大事件验证,已经成功证明了其军事、公共事业、商业和技术上的优势。

因此,无论从国家安全、发展经济还是人类福祉的角度,大型低轨星座都是我国的必选项。目前,分别由国家和上海市主导的星网项目和G60项目都已进入部署阶段。这两个星座规划卫星都在10000颗以上,仅依靠国家队火箭运力根本无法满足要求,运力扩能势在必行。

行业还需要健康的发展环境。最近,国家倡导“耐心资本”,这利好民营航天发展,有助于企业将更多精力聚焦于主业。同时,我们也需要“急事缓办、大事静办、难事细办”的“耐心企业家”。如果资本一味追逐短期套现、企业家一味追求身价提升,那只会进一步分散本来就薄弱的民企技术力量,导致新企业不断涌现但无一做强的被动局面。除此以外,在市场准入、投融资关系等其它方面,也存在可以为民营航天企业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我国民营航天企业,需要“耐心支持”。

推荐阅读

💡添加关注,获取更多AI热点资讯~💡

感谢你的阅读,欢迎 点赞、分享 给你的朋友!
你的 点赞和分享 ,是我最大的动力!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I说热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