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红杉将收获一个IPO,估值超140亿

韩文静 猎云精选 2024-01-02



其投资人囊括了中外顶级的风投和CVC,包括红杉、谷歌、腾讯及中国人寿等。

文丨猎云精选 ID:lieyunjingxuan

作者丨韩文静

继今年6月英矽智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击“国内AI制药第一股”后,又一家AI药物研发领域的明星独角兽——晶泰科技,也开始冲刺上市了。
11月30日,晶泰科技正式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在定位上,晶泰科技在定位上更符合AI+CRO(合同研发服务)模式,英矽智能在定位上则有明显的生物科技公司特征。
发展至今,晶泰科技展现出了强大的“吸金”能力,包括红杉、谷歌、腾讯及中国人寿等知名机构投资者,均为公司股东,其中腾讯持股比例达13.66%。
早在2021年,就有传闻称晶泰科技或赴美上市,但此后始终没有新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晶泰科技本次是以18C规则赴港上市,此番晶泰科技也在招股书中对此做出了说明,并指出18C特专科技公司新规的出台是其选择改道港交所的原因。

麻省理工博士,做了个新药研发独角兽

2015年,正值全民“双创”的热潮,三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温书豪、马健、赖力鹏看到了创新药研发的风口,联合创立晶泰科技,专注于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以及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
自成立以来,晶泰科技已经完成从Pre-A轮到D轮8轮融资,展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其投资人囊括了中外顶级的风投和CVC,包括红杉、谷歌、腾讯及中国人寿等。
2015年8月,晶泰科技获得由腾讯领投的2400万元的A轮融资,站在腾讯肩膀上的晶泰制药,开始迅速发展。
2021年7月,晶泰科技完成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当时公司交易后估值19.68亿美元(约为141亿元人民币)。与Pre-A轮融资后的估值相比,翻了191倍。
招股书中晶泰科技也提到,晶泰科技获世界知名私募股权和战略投资者的大力投资与支持,已筹集资金约732百万美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3年6月30日,就透过股权融资筹集的资金总额而言,晶泰科技在全球的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发现公司中排名第一。

来源:招股书
晶泰科技IPO前的股权架构中,温书豪直接和间接持股为16.16%;腾讯通过意像架构持股13.66%,为晶泰科技第一大外部机构股东;红杉资本持股8.25%;五源资本持股7.95%。

来源:招股书

主营两大业务,年营收过亿

从初创公司发展成为赛道龙头,晶泰科技用了仅仅八年。
早在2015年,晶泰科技就开始建立研究固态药物的研究平台。后来,公司利用量子物理学应用及人工智能,建立一个用于晶体形态预测的晶体结构预测平台,并成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在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创新战略的推动下,2017年,晶泰科技推出人工智能赋能综合技术平台Atompai及人工智能赋能药物发现平台Renova,并开始与辉瑞合作,提供多晶筛选与选择服务。
直到2021年,公司在深圳福田建成实验与计算研发中心,在上海浦东建成药物创新研发中心,开发专有的人工智能赋能的下一代抗体发现平台XupremAb。
截至目前,晶泰科技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两大业务。
一方面,晶泰科技主要向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以此换取服务费。此外,晶泰科技还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以换取对手方的股权,并于2020年及2021年自该等非现金交易录得收入。
另一方面,晶泰科技为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主要以服务费的形式获得。
招股书资料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晶泰科技分别收入0.36亿元、0.63亿元、1.33亿元及0.8亿元,分别净亏损7.34亿元、21.37亿元、14.39亿元、6.20亿元,客户留存率分别约为53.8%、67.5%、51.4%及51.4%。

来源:招股书
其中,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币0.13亿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0.87亿元;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收入保持相对稳定,由2020年的人民币0.2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0.457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3年6月30日,晶泰科技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及自动化湿实验室能力的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公司之一。
进入2023年,晶泰科技还开发专有的ProteinGPT,这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医学生成工具,旨在预测和筛选蛋白质序列,并通过将LLM纳入算法,生成符合特定预设标准的蛋白质药物。

展开对外投资

在发展过程中,晶泰科技一方面获得了资本的加注,另一方面,晶泰科技在也孵化和投资了多家公司,包括剂泰医药、默达生物、希格生科、莱芒生物等等。
IT桔子的数据显示,晶泰科技是目前已知投资最活跃的医疗独角兽,从2020年至今投资了 8 家医疗行业公司。
2020年,人工智能驱动药物制剂开发商剂泰医药完成天使轮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峰瑞资本、源码资本、晶泰科技、华兴Alpha。
据了解,剂泰医药是以人工智能驱动药物制剂开发的初创公司,团队结合了突破性的高通量制剂实验平台及前沿计算物理、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技术,致力于快速、精确的智能化药物制剂开发
2021年,晶泰科技与天图投资领投、力合创投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一同投资了癌症创新靶向药研发公司希格生科。
2022年,晶泰科技作为领投方之一,参与免疫代谢靶点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商默达生物的 Pre-A轮超亿元融资。
同年,基于免疫代谢重编程+人工智能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公司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天图投资领投,五源资本和晶泰科技跟投。
此外,晶泰科技还曾与专注RNA药物研发的ReviR溪砾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以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为目标,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加速药物研发,以期解决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不难看出,晶泰科技的对外投资基本上都是围绕自身的业务,通过对外投资,晶泰科技也可以分散业务风险,降低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首图来源:图虫)
- END -

“在看”我了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