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只独角兽核心团队“再出发”,投向具身智能

王非 猎云精选 2024-01-02



上海具身智能大军,又添一员猛将。

文丨猎云精选 ID:lieyunjingxuan

作者丨王非

达闼、傅利叶智能、智元机器人……上海,具身智能(Embodied AI)创企扎堆“雄起”。
11月2日,上海穹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穹彻智能)悄然注册成立。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机器人公司,穹彻智能定位是具身智能方向。而这,无疑为上海具身智能大军,又添一员猛将。
穹彻智能的法人,为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非夕科技(Flexiv)的联合创始人兼CEO王世全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他,在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超过20篇论文,并拥有多项专利,目前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联合导师。
在王世全的带领下,非夕科技成立不到6年已收获美团、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的3轮投资,并于去年跻身独角兽行列。
穹彻智能创始团队中的卢策吾教授,同时也是非夕科技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一样在业界赫赫有名。
斯坦福大学深造时师从李飞飞教授,卢策吾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等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超过100篇高质量论文,目前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大佬带队,再出发

目前,穹彻智能的资料十分有限,仅能从创始团队,“管中窥豹”。
除了担任董事长的王世全,穹彻智能的管理层另有董事卢策吾教授、董事&财务负责人钱佳逸、监事胡晓平,与非夕科技管理层均有重合。
区别在于,非夕科技的财务负责人由公司卢策吾担任,而钱佳逸也在非夕科技的多家关联企业中担任财务负责人等职。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35岁的王世全来自汕头,从小就对机器人自动化感兴趣,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便赶赴斯坦福大学仿生与灵巧操作实验室(BDML)及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方向)攻读博士学位,师从 Mark Cutkosky 教授(斯坦福大学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仿生机器人奠基人)和Oussama Khatib 教授(国际机器人研究基金会主席,人形机器人奠基人)。
读博期间,王世全研究主攻柔性灵巧手设计、仿真建模及控制、传感器设计与融合算法、驱动器设计,以及深度学习在机器人上的应用,研究机器人种类涵盖四足、人形、移动、水下机器人。他的主要研究项目——人形攀岩机器人研究,在国际顶级机器人会议IROS上荣获最佳论文奖。
目前,王世全是上海市高层次引进人才,上海市优秀海创人才,上海市科委35岁以下35位科技引领人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联合导师,全国机器人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来源:非夕科技

穹彻智能董事卢策吾的经历及学术地位,同样“不遑多让”。1982年10月出生的他,先后在重庆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完成学业。
2015年2月,卢策吾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导师为李飞飞教授和Leonidas J. Guibas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李飞飞团队也披露了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大模型接入机器人,把复杂指令转化成具体行动规划,无需额外数据和训练。
学成归国后,卢策吾于2016年9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网站显示,卢策吾于2016年获海外高层次青年引进人才,2018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35位35岁以下中国科技精英(MITTR35),2019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自然》,《自然机器·智能》,TPAMI等高水平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多篇;担任《Science》等审稿人,CVPR,ICCV,ECCV,IROS领域主席。
据介绍,卢策吾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在图像主结构表征、视觉关系学习以及人体行为姿态理解等关键问题上取得多项突破;多项成果在智能安防、机器人、无人车等重要领域得到应用。

来源:非夕科技
此外,穹彻智能的监事胡晓平,也是非夕科技核心成员,在非夕科技担任副总裁一职。
换言之,穹彻智能的创立,正是王世全、卢策吾等几位创业老友的,“再出发”。

非凡科技,新方向

天眼查股权穿透图显示,穹彻智能由香港穹徹通用智能有限公司100%控股,该公司的曾用名正是香港非夕通用智能有限公司。
目前,尚不明确穹彻智能与非夕科技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孵化”,也有可能是“新品牌”。有知情人士称,穹彻智能由非夕科技拆分而来。
为什么能“拆分”,或许可以从非夕科技的发展与积累中,找寻答案。
2016年,认识到现阶段仍有大量枯燥、劳累的工种和作业仍旧只能用人工完成,而现有的机器人方案很难予以取代,王世全及其他联合创始人基于先进的力控和AI技术重新设计、研发出了全新的自适应机器人,创立了非夕科技,并已围绕新技术提交了近三百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在仿人化理念的基础上,非夕科技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力矩传感器、特殊关节设计及高性能力控伺服硬件、类小脑的全身协调算法架构,以及层级式智能控制系统等多元创新技术,解决了多个机器人在核心软硬件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商用落地。
12月12日,王世全参加某活动并发表演讲时,详细介绍了非夕科技积累的诸多应用,以及为合作伙伴们提供的丰富关键应用价值。

来源:非夕科技
在这次活动中,王世全就有提到具身智能。他认为,无论是人形机器人、大模型还是具身智能,目前一个共性特点是,它们的逻辑可以做到非常复杂,举例来说,人只要给一个大概模糊的指令,它可以分解成一个逻辑上非常成立的步骤,但到真正工作的时候,每一个动作它都要提前去做一些设计。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
大约一年前,李飞飞在美国文理学会会刊上撰文,指出计算机视觉发展的三个方向,除了具身智能,还包括视觉推理、场景理解。她认为,具身智能不单指人形机器人,任何能在空间中移动的有形智能机器都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形式。
显然,非夕科技作为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天然拥有“具身智能”底层基础。如今,核心创始团队乘着新一轮AI热潮,聚焦具身智能领域,也就不难理解了。

来源:非夕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据AI 科技评论消息,穹彻智能正处于第一轮融资状态,融资金额千万级别。
再看非夕科技,该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云锋基金、招商局资本、高榕资本、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
2022年6月,伴随B+轮最新融资的完成,非夕科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新晋独角兽企业。
可以预见的是,穹彻智能的融资进展,难度应该不会太大。

为什么,又是上海

前有达闼、傅利叶智能,后有智元机器人,再加上新成立的穹彻智能,上海正在悄然成为具身智能赛道,孕育和发展的一片热土。
为什么,是上海?
首先在政策层面,2023年10月,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到2025年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
11月14日,上海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临港峰会上,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未来,临港新片区将围绕机器人整机、AI芯片、AI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智能算力、应用场景、研发科创平台、产业基金、高校院所、园区载体10大要素持续发力,进一步筑牢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底座,构建智能机器人应用标杆示范区。
近年来,上海临港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而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重点应用赛道。新片区正加快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通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及特种机器人、AI技术4大领域,已集聚产业链相关企业近40家。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两款人形机器人引人注目——傅利叶智能研发的GR-1高1.65米,重55公斤,拥有模拟人类体形的头部、躯干和四肢;智元机器人展示的远征A1高1.75米,重53公斤,分为足式和轮式两种形态。

傅利叶智能 GR-1正在进行快速行走 来源:企业供图

智元机器人 远征A1 来源:智元机器人

傅利叶智能和智元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赛道,两个耀眼的明星,无疑正是上海科技创新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其次回到穹彻智能本身,选择继续扎根上海的关键原因,或许可以从非夕科技的发展中,找到解答。
在王世全看来,非夕科技的总部设在上海是理所当然——上海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城市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广泛的资源,这使得创业者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资金、人才、合作伙伴和客户,有更大的机会实现商业成功。
此外,上海政府的支持也让他和团队获益良多。“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创业初期,我们就获得了上海市经信委最高额人工智能专项资金资助,以及上海市闵行区海创团队政策支持。这些都是雪中送炭,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帮助。除此之外,上海还有许多税收和租金上的优惠政策,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加码”的政策支持,再加上成功的先例,穹彻智能与上海,怎么不算一次“双向奔赴”呢。
事实上,不只上海,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在机器人领域作出了相关布局。例如11月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机器人创新产业园正式成立,拟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原型、人形机器人通用大模型等5大重点任务攻关。
据2023年5月GGII发布的报告预测,预计到2026年,人形机器人在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中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3.5%,市场规模超过20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参考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25%的数值测算,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
未来,非夕科技王世全、卢策吾等人,聚焦具身智能的“再出发、新方向”,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外界正翘首以待。
(首图来源:图虫)
- END -

“在看”我了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