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2期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2-05-17



Q

什么是《中文科幻论文速递》? 

A

《中文科幻论文速递》是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推出的学术交流项目,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中文科幻论文速递》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 

 


往期回顾: 202201期 



202202期导读 

本期共摘选16篇2022年2月份发表的科幻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科幻研究特征、科幻类型本体论、后人类相关理论研究及电影工业等。本期有两篇关注于女性科幻从业者的研究论文,借此我们也向所有女性科幻研究者、从业者以及爱好者送上一份迟到的节日祝福。 


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  


论 文

 详 情 

NO.2

202202期


1

  科幻小说研究   




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特征论

作者:方舟(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发表期刊:《江汉论坛》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JHLT202202014 


摘要:随着科幻小说创作的再次崛起,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逐渐进入主流文学研究体系,呈现出三大新的特征:一是围绕科幻界热点事件,科幻小说研究热潮频出;二是因外国科幻小说中译本和中国科幻作品外译本的增多,科幻小说译介成为新的研究亮点;三是对人工智能和赛博朋克等为主的新兴科幻小说类型的研究,更新、拓展了传统科幻小说研究视野与思想空间。本文对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研究进行了梳理、阐释,揭示出其特征与话语机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方案。 


相关文献: 

[1]陈舒劼.知识普及、意义斗争与思想实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J].东南学术,  2020(06):174-181.DOI:10.13658/j.cnki.sar.2020.06.019. 

[2]维罗妮卡·霍林格,陈广兴.“长城星球”:中国科幻小说的陌生化[J].中国比较文学, 2015(03):27-37.DOI:10.16234/j.cnki.cn31-1694/i.2015.03.005. 





谁是“路易斯讬仑”?——鲁迅译《造人术》作者考,兼论女作家“失踪”之谜

作者:符杰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发表期刊:《现代中文学刊》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ZXZD202201005 


摘要:经过中日学者持续多年的探索,《造人术》的译介源流已经很清楚,但仍留下一些未解之谜。现在已知,鲁迅译文的作者"路易斯讬仑"就是Louise Jackson Strong。但这位作者的身世、观念、信仰、创作经历与文学风格,仍一无所知。对于《造人术》作者的评价是两极的,原抱一庵的解说是"当时在该国读书界颇受宠爱的新晋作家",周作人的看法则是"当系无名文人"。根据相关文献综合推断:露易丝是与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同时代的美国女作家,居住在密苏里州西北部的小城镇奇利科西,是新教路德教派教徒,德国与北欧移民的后裔。目前所发现的露易丝的文学创作,共有12篇,赞美上帝与爱是其基本立场。从女作家的写作立场回头重读《造人术》原作,"恶魔"与"怪物"之谜等许多问题可以获得理解。作为一个为大众杂志、家庭杂志、妇女刊物、儿童读物写作的美国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Louise J. Strong的文学创作及其所遭遇的"失踪"问题,是女性作家的共同命运。 


相关文献: 

[1]刘禾,孟庆澍.鲁迅生命观中的科学与宗教(下)——从《造人术》到《祝福》的思想轨迹[J].鲁迅研究月刊,2011(04):4-14. 

[2]刘禾,孟庆澍.鲁迅生命观中的科学与宗教(上)——从《造人术》到《祝福》的思想轨迹[J].鲁迅研究月刊,2011(03):4-12. 





面对“元宇宙”,科幻文艺怎样保持批判力

作者:陈韬(武汉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中国文艺评论》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ZWPL202202011 


摘要:原文无摘要 

编辑简评:本文从创造了“元宇宙”一词的科幻小说《雪崩》延伸开来,对现在资本市场中热门的“元宇宙”概念进行批判。作者呼吁赛博朋克作品既要回到科技悲观主义,又要克服科技悲观主义,并以西为鉴。最后提倡中国的科幻文艺者要坚持文化自信,探索科幻文艺的新模式,引领世界科幻走出赛博朋克阶段。 





科幻是一种类型吗?——“第二世界”的基因漂变与文化新创

作者:姜振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发表期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WLPL202201006 


摘要:科幻小说的文类特征,是在世界各地科幻传统的追溯和建构中,逐渐得到确立的,但在今天,这种将之视为一种类型文学的观念正在遭受挑战。同一类型的文学往往有着彼此相似的"第二世界"框架,而科幻则因为主题和文类范式的差异,实际上形成了一系列并不相同的"第二世界"。在中国网络文学语境下,原本属于科幻的时间旅行、后启示录等亚类型逐渐走向成熟壮大,以至于纷纷分裂,形成了独立的类型。中国科幻正在打破类型的界限,但未来的走向尚不明朗:它有可能会重走欧美科幻的老路,并最终分裂成通俗与正典两个传统,也可能会最终适应于中国的实际状况,走向文化创新。

 

相关文献: 

[1]陶林.守望未来与宿命逃逸——科幻小说回溯与菲利普·迪克的启迪[J].艺术广角,2020(03):98-105. 

[2]詹玲.中美科幻小说中的个人与族群价值观比较——以《冷酷的方程式》及其改写为例[J].中国比较文学,2017(03):173-182.DOI:10.16234/j.cnki.cn31-1694/i.2017.03.016. 




名词科普



第二世界(Secondary world):著名奇幻小说作家托尔金(J. R. R. Tolkien)于1938年提出了“第二世界”的概念,这是一个不受现实约束的独立世界,在托尔金研究中一般被翻译为“次生世界”。托尔金认为:“作者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抱有敬意,通过构建故事内在的一致性以赋予它们生命。”也就是说,虽然读者通过常识就可以判断这个世界不可能存在,但在故事发生的场所中是逻辑自洽的。这个世界的地理地貌、角色关系、语言系统和发展时间线都应该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这样故事才能承载整个人物和事件,也会让读者沉浸其中。所有的幻想世界理论上都属于“第二世界”的范畴,但某些幻想世界想要逃避现实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大家想象中的固定的世界。而如果提到“第二世界”这个术语,就代表这个世界不抗拒和现实世界相似的变化。对于一套完整结构化的设定来说,变化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概念现在更多地被称为“XX世界”或“XX宇宙”,但大多数都不具备基础的一致性,只是噱头。 


 



《以太通道》中的科技主题:乌托邦母题与反乌托邦倾向

作者:董文慧(哈尔滨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今古文创》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JGWC202208003 


摘要:普拉东诺夫一生经历坎坷,其作品也大都在其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和发行。因作家本人在电气化和土壤改良等科技领域均有所研究,所以其作品中的科技主题也较为凸显。《以太通道》是普拉东诺夫早期科幻作品之一,更是其科幻三部曲的集大成之作。普拉东诺夫早期分别创作了《太阳的后裔》(1921)、《月亮炸弹》(1921)以及《以太通道》(1926—1927)这三部科幻小说,因其在《以太通道》中暗示了前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而将这三部作品联系起来,而《以太通道》作为这三部科幻作品中的最后一部,也凝聚了普拉东诺夫对科幻作品的全部理解和对科技的无限热忱。 


相关文献: 

[1]王敬雪. 普拉东诺夫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21.DOI:10.27348/d.cnki.gscwc.2021.000639. 

[2]翟梦云.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以太通道》叙述者形象分析[J].北方文学,2019(03):88-90. 





文化翻译视域下《三体》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作者:郑玉斌(淮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JMSD202201037 


摘要:《三体》小说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作为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其文化翻译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三体》的海外传播,为使海外读者正确感受与理解《三体》中的中国文化元素,需对其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恰当翻译。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三体》的文化翻译背景,进一步论述了《三体》在文化翻译视域下的翻译手段,并在文化翻译视域下,展开《三体》文化负载词翻译实例探析。 


相关文献: 

[1]张芸丽,杨玉.高低语境文化视角下科幻小说翻译策略探究——以《三体》英译本为例[J].汉字文化, 2021(S2):162-163+169.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1.s2.063. 

[2]卢冬丽,邵宝.《三体》在日本的生态适应——英日间接翻译与汉日直接翻译的交叠[J].中国翻译,2021,42(06):95-102. 



2

  科幻影视研究   




图形、运动与光:抽象绘画、抽象实验电影与新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宇宙空间美学

作者:周冬莹(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电影》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DDDY202202015 


摘要:现代科学颠覆了人们对于世界真实/现实的认知,也改变了艺术表达的方式。艺术不再以遵从和复制自然为最高任务,而是去创造一个高于自然的自然;对于人的理解也被提升到宇宙层面去看待。20世纪抽象艺术家的表达野心超越了地球,走向了宇宙,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于宇宙天体及不可见的世界的表现,这意味着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背离物质之具体而走向抽象图形表达和光的表现。以《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星球大战4:新希望》(Star Wars IV,1977)和《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Kind, 1977)为代表的新好莱坞科幻电影建构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宇宙空间美学:关于图形、运动和光的表现甚至发现,这些对其后乃至当下的科幻电影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20世纪的抽象绘画、抽象实验电影入手,追溯这种宇宙空间美学的基因来源,探讨人们对于图形、运动和光之本质的理解和新发现,分析科幻电影在美学上的发展和创新。 





现代化·社会化·历史化:当代中国科幻电影中“父子”意象的文化内涵

作者:黄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电影》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DDDY202202024 


摘要:原文无摘要 

编辑简评: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引子,梳理了从“十七年”时期到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中角色之间的血缘尤其是父子关系的文化内涵流变,并认为这样的文化流变是揭示当代中国科幻文化流变的重要线索。 


相关文献: 

[1]黄鸣奋.我国科幻电影创意中的共同体观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2(01):106-115.DOI:10.13438/j.cnki.jdxb.2021.01.012.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超科幻宇宙视角——从“索拉里斯星”思考外太空格局和国际化影像再造

作者:杨俊蕾、王嘉玮(复旦大学中文系) 

发表期刊:《当代电影》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DDDY202202014 


摘要:波兰科幻大师莱姆的创作往往具有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思想价值。其代表作之一《索拉里斯星》前瞻性地开启了宇宙视角的想象,接连被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和美国导演索德伯格改编为同名电影。这些影片不直接表现现实层面上的美苏太空竞赛,却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关于外太空格局的理解,并揭示出此类电影制作在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化影像再造问题。 


相关文献: 

[1]雷蒙德·费德曼,冯道如.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专访[J].译林,2022(01):202-208. 

[2]陆楠楠. 波兰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无法定义的越界者[N]. 文艺报,2021-11-26(004).DOI:10.28817/n.cnki.nweyi.2021.002407.





中国科幻电影需要什么样的“想象力”——论“想象力消费”视域下的《沙丘》 

作者: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发表期刊:《世界电影》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SJDY202201002 


摘要:原文无摘要 

编辑简评:该篇文章从电影工业“想象力消费”的视角出发,以新版电影《沙丘》为核心,将这部电影与传统欧洲戏剧及《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经典科幻电影做横向对比,阐述了科幻电影在世界观架构和想象力上的“强”与“弱”,对《沙丘》的寓言性进行说明,并按照影像、故事与现实的远近对科幻电影进行了想象力强弱的区分。最后,作者通过对《沙丘》的分析,得出了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尤其是原著改编科幻电影的启示性结果。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元年的类型开拓与女性的缺席

作者:陈琳(山西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大众文艺》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DZLU202203044


摘要:电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获得一边倒的赞誉。影片对中国科幻类型的开拓,对电影工业美学经验的累积,对中国情感的有效表达,为之后电影创作提供积极的启示。另外,影片对女性主体无意识的规避也值得深思。文章关注中国式科幻片的讲述,也对影片文本的局限性进行观照,认为中国科幻片的创作应该立足传统、观照现实、关怀女性,在此基础上讲述好中国故事。 





以《流浪地球》为例分析中国科幻电影视觉元素

作者:单麟哲(兰州大学) 

发表期刊:《戏剧之家》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XJZT202206068 


摘要:中国在2017年后虽然有很多以科幻为背景的电影上映,但其大都以轻科幻或伪科幻形态出现,真正能与西方好莱坞《复仇者联盟》《阿凡达》这样宏大的科幻宇宙媲美的作品并未出现,直到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给予我们震撼一击,让国人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曙光,人们更是将2019年定义为中国的科幻元年。《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人文深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献: 

[1]万紫欣.《流浪地球》: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的现状与原因——基于“编码/解码”理论探讨[J].新纪实,2021(34):94-96.

[2]刘宇清.中国科幻电影的诗和远方[J].上海艺术评论,2019(02):28-30. 





基于便捷生活的边界消融——科幻电影中的城市生活空间呈现

作者:龚斌、夏正伟、孙霄笛(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发表期刊:《华中建筑》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HZJZ202202006 


摘要:当前智能与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之中,在更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不断重塑着城市日常生活空间。在新兴技术支撑下,如何更好地塑造城市生活空间环境对未来城市发展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对科幻电影中的城市生活空间与行为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便捷生活的空间边界消融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特征,以更好地应对万物互联时代下的城市生活需求。

 

相关文献: 

[1]曹巍,李芝也.科幻电影视角下的巨构实践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12):167-169.DOI:10.19875/j.cnki.jzywh.2021.12.062. 

[2]刘健.科幻产业及其对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3(04):39-44.DOI:10.16297/j.nuaass.202104008. 



3

  后人类相关研究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后人类主义困境——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

作者:常照强(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ZRBZ202202010 


摘要: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是当代STS的主流范式,其倡导的本体论转向极具后人类主义意蕴。尽管ANT与马克思主义同为唯物主义取向,二者在方法论与意识形态上却大相径庭。人类世挑战下,ANT与马克思主义在话题上多有重叠,在话语权的争夺上呈白热化,故厘清二者相持不下的关节点,兹事体大。鉴于此,围绕ANT的三个论域,即科技、经济、生态,全面呈现其后人类主义立场之症结,廓清该立场何以促成STS研究陷入反历史唯物主义和去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困境,从而揭示此一事实:在这个资本主义嵌入科技与网络的巨变时代,马克思主义仍是批判不公平权力结构、推动STS研究纲领守正创新的根基。  




名词科普



行动者网络理论(英语:Actor–Network Theory,ANT):是社会理论的一种理论和方法论方法,其中社会和自然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的关系网络中。它假定在这些关系之外再无他物。社会状况中涉及的所有因素都在同一水平上,因此,除了网络参与者当前的互动之外,没有外部社会力量。因此,该理论认为物体、思想、过程以及任何其他相关因素在创造社会环境时与人类同等重要。行动者网络理论认为社会力量本身并不存在,因此不能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相反,应该进行严格的经验分析来“描述”而不是“解释”社会活动。只有在此之后,才可以引入社会力量的概念,并且只能作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概念,而不是世界上真正存在的事物。尽管其最知名的是认为非人类有行动或/和参与进入系统或网络中的能力这一有争议观点,但除此之外,行动者网络理论也涉及了对传统和批判社会学的激烈批评。——摘自维基百科





弥合、分离与重组:后人类电影中的人机身体研究

作者:许孝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电影》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DDDY202202019 


摘要(原文无摘要,取正文第一段):身体作为一种构成,不啻简单的物质质料,而是联结到意识与生命,关涉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对话的复杂系统。本文通过对90部后人类电影的统计分析发现:第一,依照人体与机器的结合程度,后人类电影中的人机形态大抵分为三类,即技术具身的赛博人、意识离身的超人类以及拟身化的机器人;第二,后人类的生理性征依然具有显著的男女之别,但男女的社会性征却在相互渗透;第三,后人类一面挑战、侵蚀人类的中心性与优越性,一面又竭力保卫、巩固人类中心主义,企图构建一个人与技术博弈常在,但友谊长存的后人类乌托邦。 





西方后人类主义理论探析

作者:向林、田海霞(湖北警官学院) 

发表期刊:《今古文创》 

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JGWC202209018 


摘要:20世纪90年代晚期,后人类主义这一重要"后学"逐渐占据学术话语阵地,其承接了后结构主义理论家们对启蒙理性的质疑,又不同于后结构主义对人类理性中心地位的解构。后人类主义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语境中将"科技"作为一个中心议题,探讨赛博主体性的哲学问题,其最直接的理论贡献就是模糊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界线。 





由于我们能力有限,以及科幻研究和其他社科研究之间的边界也逐渐在模糊化,所选内容难以完全涵盖2022年2月发表的所有科幻相关研究论文,如有错误和遗漏,欢迎各位师友补充和批评。也欢迎广大科幻研究者、订阅者提供更多信息渠道。同时,《速递》栏目刚起航不久,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有对该栏目的任何意见和建议,如有对该栏目的任何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各位师友在交流群中反馈。 





欢迎关注“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是一个以推动中文科幻学术发展为宗旨的学术项目,致力于为使用中文或以中文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幻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平台,目前主要有两项活动:

  1. 定期邀请科幻学者举办线上讲座,分享他/她的最新研究成果;

  2. 定期制作与刊发《中文科幻论文速递》,报道最新的中文科幻学术成果。 




栏目主编:拉兹、天洛_奇

本期编辑:子旋

美      编:沉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