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工学院共33名全职教授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共33名教授上榜,超我院全职教职人员的30%,入选人数再创新高!这充分展示了我院学者在各自科研领域所具备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体现了学院学科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是对我院教师们卓越成果的肯定和鼓励。


该榜单分为“年度科学影响力(Single Year)排行榜”和“终身科学影响力(Career-long)排行榜”。前者聚焦于科学家在2022年度的学术成就,后者则关注科学家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


向上滑动阅览

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共32名教授入选)


唐本忠教授

崔曙光教授

黄乃正教授

帅志刚教授

张瑞教授

邹志刚教授

黄建伟教授

罗智泉教授

倪维明教授

裴有康教授

王学锋教授

朱世平教授

常瑞华教授

周艳教授

朱军教授

许杰教授

张纵辉教授

赵俊华教授

朱建教授

蔡玮教授

雷顺波教授

丘子杰教授

沈闓明教授

王方鑫教授

王璐教授

解碧野教授

俞江帆教授

张健全教授

张祺教授

赵征教授

郑庆彬教授

涂文广教授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共19名教授入选)


唐本忠教授

崔曙光教授

黄乃正教授

帅志刚教授

张瑞教授

邹志刚教授

黄建伟教授

罗智泉教授

倪维明教授

裴有康教授

王学锋教授

朱世平教授

常瑞华教授

甘培润教授

周艳教授

许杰教授

张纵辉教授

赵俊华教授

朱建教授


其中,理工学院共有18位教授(唐本忠教授、崔曙光教授、黄乃正教授、帅志刚教授、张瑞教授、邹志刚教授、黄建伟教授、罗智泉教授、倪维明教授、裴有康教授、王学锋教授、朱世平教授、常瑞华教授、周艳教授、许杰教授、张纵辉教授、赵俊华教授、朱建教授)同时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分析,使用了六种关键因素的指标来进行打分(总引用量、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Schreiber Hm-index、单独作者、单独或者第一作者,单独、第一或者最后作者的文章引用量),分为22个领域和176个子领域,从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


榜单来源:

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 




上榜教授简介

唐本忠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材料科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医学诊疗等;唐教授是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唐本忠教授于1982年和1988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于1989-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Neos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994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2009年、2017年、2020年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理工学院院长、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唐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和先进功能材料研究。在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这一化学和材料前沿领域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是AIE概念的提出者和AIE研究的引领者。


唐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总引用超177,000次,h因子为185。在学术会议上作了500多场邀请报告,拥有100多项授权专利。现任德国Wiley出版社发行的Aggregate《聚集体》杂志主编以及20多家国际科学杂志顾问、编委或客座编辑等。


2007年获Croucher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奖,2014年获伊朗国家科技部颁发的花拉子密国际奖,2015年获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2014年至今连续当选全球材料和化学双领域“高被引科学家”。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1年获Nano Today国际科学奖,2023年获生物材料全球影响力奖。



崔曙光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

崔曙光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双院院士,全球高被引学者,IEEE Fellow,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深圳市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选人,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崔教授于200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UC Davis等多所美国大学任教至讲座教授。2018年回国后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校长讲座教授、理工学院执行院长、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港中深-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主任。崔教授当前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通信网络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他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400篇论文,曾担任多个IEEE国际会议的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旗舰期刊的编委和领域主编及指导委员会成员、主席,IEEE无线技术委员会的主席。他在2012年获得IEEE信号处理协会最佳论文奖,2013年当选IEEE Fellow,2014年入选IEEE通信协会杰出讲师、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ScienceWatch全球最具影响力科学家名单。崔教授在2020至2022年还获得IEEE ICC最佳论文奖,IEEE ICIP最佳论文列表,IEEE GLOBECOM最佳论文奖,中国ICT创新应用奖,IEEE WCNC最佳论文奖,CCF Chinagraph首个图形开源数据集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在2023年,崔教授获得IEEE马可尼最佳论文奖,并当选新一届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CCF-A核心期刊)主编,是中国大陆工作的学者首次担任。



黄乃正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天然及非天然分子合成

黄乃正于1973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一级荣誉理学士学位,随即获蚬壳留英奖学金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进修,于1976年获颁哲学博士学位后,再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1979至1980年,黄教授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任Ramsay纪念研究员,开展独立研究工作;1980至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乃正于1983年返回港中大任教,曾于1995至1997年任港中大化学系系主任。并于2002至2010年7月出任港中大新亚书院院长;2004年至2013年出任研究事务委员会主席,及2009年到2013年任副校长。2012年至2018年任理学院院长,并于2014年1月至2020年底重新出任新亚书院院长。他是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化学讲座教授及研究教授,也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主席和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长期杰出客座教授,并出任多所内地大学的客座及顾问教授。


黄乃正主力研究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之合成,以及合成方法学研究。现为多份国际及内地化学期刊编委、资深评委或学术谘询委员。黄乃正曾获邀于国际及内地各化学研讨会作大会及特邀报告八十多次,迄今共发表文章逾二百七十篇。


黄乃正曾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香港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1999年);并分别于1999年、2004年及2015年分别获选为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前称第三世界科学院)及香港科学院院士。



帅志刚教授

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理论计算化学;理论凝聚态物理;计算材料

帅志刚教授于1983年、1986年和1989年分别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于1990-2001年在比利时University of Mons从事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工作。


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4年结题评优 — 前20%),2002-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担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加入清华大学化学系。2008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先后当选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校长学勤讲座教授。2018年和2022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2021年和2023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执行委员会委员。


帅教授主要从事理论计算化学、理论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研究,提出了有机和碳材料电荷传输的量子核隧穿模型,解决了有机与高分子材料中的导电机理的争端;开拓了量子化学密度矩阵重正化群计算方法,并发展了其含时演化算法处理复杂体系量子动力学;发展了有机分子聚集体和高分子电子激发态的多模耦合速率理论;根据原创的计算方法所开发了计算化学软件MOMAP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帅教授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任《化学学报》、Research期刊副主编,以及10多家国内国际科学期刊杂志编委或顾问编委会成员等。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科学奖,2013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资格,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2018年获法国化学会Prix Franco-Chinois(中-法讲座奖),2019年获清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获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



张瑞教授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研究领域:无线通信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200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2010年在新加坡科技局资讯通信研究院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0至202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讲座副教授/正教授/校长讲座教授。目前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EEE通信学会和信号处理学会杰出讲师,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5年至今)。长期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研究方向集中在智能通信,无人机/卫星通信,无线信能同传,智能反射面以及可重构MIMO。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总共发表450余篇论文,谷歌学术引用次数超过60000次(H指数超过120)。获得2011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最佳青年研究学者奖,201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青年研究学者奖,2020年无线通信技术委员会(WTC)表彰奖以及2021年IEEE通信信号处理与计算(SPCC)技术表彰奖。获得14项IEEE最佳论文奖,包含IEEE马可尼无线通信论文奖(两次),IEEE通信学会海因里希·赫兹论文奖(三次),IEEE通信学会斯蒂芬·O·赖斯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 IEEE通信学会亚太最佳论文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唐纳德·G·芬克综述论文奖等。先后担任30余次IEEE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多个顶级期刊的特邀编委(IEEE JSTSP/JSAC)和常任编委(IEEE TWC/TSP/JSAC/TCOM/TGCN等)。




邹志刚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新能源材料

邹志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科学委员会和太空探索实验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席,深圳市杰出人才。


邹志刚教授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方面研究,在清洁能源转化利用方面做出了系列系统性、原创性成果。10余项发明专利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转化,技术转让费达1亿6千万元。两届国家重点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CSTM 标准委员会)科学试验领域委员会(CSTM /FC98)副主任委员,科学试验综合技术委员会(CSTM/FC98/TC20)主任委员。以第一完成人获2012年、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以第一完成人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大学特别奖,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黄建伟教授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研究领域:群体智能;网络优化和经济学

黄建伟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和协理副校长(拓展事务),深圳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和群体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黄建伟是IEEE Fellow,IEEE通信学会杰出讲师,科睿唯安计算机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2005年于美国西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至2007年间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副研究员,2007年至2018年间在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


黄建伟长期专注于网络优化,群体智能和经济学交叉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总共发表了7本英文学术专著,320多篇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论文,谷歌学术总引用超过 15000。他的论文11次获得国际会议和期刊的最佳论文奖,包含2011年IEEE马可尼无线通信论文奖。他获得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青年研究学者奖,2009年IEEE通信协会亚太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奖。


黄建伟现任IEEE Transaction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主编,曾任IEEE Open Journal of the Communications Society的副主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方向的所有A类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的编委。他历任IEEE通信学会认知网络专委会主席,IEEE通信学会多媒体通信专委员会主席,以及IEEE通信学会亚太分会技术委员会主席。他获得2015年IEEE通信学会多媒体通信专委员会杰出服务奖和2010年IEEE GLBOECOM卓越服务奖。



罗智泉教授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大数据分析的最优化方法;

信号处理中的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数据通信

罗智泉教授于1984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他经美国数学学会以及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选拔(又称陈省身项目),获赴美攻读博士资格,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以及运筹学中心学习,并于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成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终身教授。2000年至2003年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以及加拿大国家科研讲席教授。2003年至2014年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以及ADC讲席教授。自2014年5月,罗智泉教授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主管学术和科研。自2016年3月起,罗智泉教授兼任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自 2018年 6月起,罗智泉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腾讯 AI LAB 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2020年9月,罗智泉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华为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主任。


罗智泉教授曾荣获2010年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颁发的Farkas奖,以表彰他在最优化领域的杰出贡献。2018年,他获得Paul Y. Tseng连续优化纪念奖(Paul Y. Tseng Memorial Lectureship in Continuous Optimization)。他在优化、信号处理及通信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曾分别获得2004年、2009年、2011和2015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2011年国际通信大会以及2011年欧洲信号处理学会的最佳论文奖。2021年4月,他被授予2020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银奖)。罗教授同时是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和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会士。2014年他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他入选广东省领军人才。2021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罗智泉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理论、算法设计以及其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他多次被邀请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他是2003年国际数学规划会议大会以及2011年IEEE决策与控制大会特邀报告人、2006年IEEE SAM Workshop的杰出演讲者、2013年IEEE SPAWC会议以及2014年IEEE通信理论国际研讨会的大会特邀报告人。他曾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SPCOM技术委员会主席,曾担任IEEE信号处理期刊主编以及《运筹学数学》(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等国际著名杂志的编委。除了教学科研,罗教授还长期为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以及政府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咨询。



倪维明教授


研究领域:偏微分方程;数学生物

倪维明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执教于理工学院。1972年,他获得台湾大学学士学位。服满两年兵役后,他于1979年获得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博士学位。他曾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助理教授,明尼苏达大学教授。2010年至2017年,他在华东师范大学担任偏微分方程中心主任。


倪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偏微分方程,近十年来专注于生物中的数学问题。他已在相关领域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倪教授为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主编。他的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并被大量地引用,倪教授还是全世界被引用最高的数学家之一。



裴有康教授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麦克奈特杰出教授


研究领域:气溶胶科学与技术,纳米颗粒工程技术以及它们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裴有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讲座教授,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系麦克奈特杰出教授和LM Fingerson/TSI主席。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明尼苏达大学颗粒技术实验室的主任。同时他也是过滤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由20个国际领先的过滤公司组成。他在气溶胶和纳米颗粒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已发表超过300篇论文,获得40多项专利。所开发的PM2.5测试仪器已获得广泛应用。曾获多个奖项,包括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奖(著名德国国家级奖项,1993年)、洪堡高级科学家研究奖(著名德国国家级奖项,2000年)、福克斯纪念奖(美、德、日气溶胶协会授予的最高奖项,2010年)。


裴教授研究领域集中在气溶胶科学与技术,纳米颗粒工程技术,以及它们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他开发了发尘、采样和测量颗粒物的系列仪器。他的基础研究包括气溶胶带电和中和,气溶胶采样、传输和沉降,以及空气/气相/液体过滤。裴教授主导的过滤研究中心(CFR)由21个国际领先的过滤公司组成,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空气过滤研究中心。目前,他正在领导CFR的成员公司致力为世界最急迫环境问题(大城市PM2.5污染问题)提供过滤解决方案。



王学锋教授


研究领域: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王学锋教授于2019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此之前,他在杜兰大学工作了26年,2016-2019年在南方科技大学任职。他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从大一微积分到博士生专题课程。王学锋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PDE)。他的一些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典范的例子在简洁的框架下发现新的数学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展示新的方法。其它的课题(例如大范围分支理论和Krein-Rutman理论)是为分析应用中出现的日益复杂的PDE模型提供通用的、易操作的工具。



朱世平教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联合会会士、加拿大化学联合会会士


研究领域:高分子化工;聚合反应工程;溶液法茂金属烯烃聚合;高端聚合物产品开发;可控自由基聚合;聚合过程建模及工业过程数字化;智能高分子材料;材料表面改性

朱教授1982年浙江大学化工系石油化工专业毕业并留校工作,1991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任教该校化工系和材料系,2009至2014年任化工系主任,2015年获“杰出大学教授”最高荣誉称号,2017年入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任讲座教授、副校长、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创院院长。


朱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工与材料教学科研工作,专长:聚合反应工程,在茂金属催化溶液法烯烃聚合、可控自由基聚合、聚合反应过程数学建模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已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160多名,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引用2万余次,H指数80。朱教授热心科普,近年来,走进上百所高校与高中讲授《化工第一课》、《学好理工艺,货与百姓家》,并发表《化工之歌》、《建学科犹如树牌坊》等文章。


朱教授还是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Macromolecular Reaction EngineeringMacromolecular Theory and Simulation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化工进展》、《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等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朱教授先后当选加拿大工程院、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得加拿大化学联合会“大分子科学与工程奖”、加拿大化工学会最高成就奖R.S. Jane Memorial Award;入选“海外杰青”,“长江讲座”;当选加拿大化学联合会、加拿大工程联合会、英国皇家化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会士;现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常瑞华教授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性质和器件;宽带光通信;VCSEL;光学微机电结构

常瑞华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于1987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分校工学院副院长及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Whinnery讲座教授,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共同院长。她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及发明院院士,IEEE,IEE及美国光学学会(OSA现名Optica)会士。


常瑞华院士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物理、设计、材料和应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使得VCSEL确立了在多模光纤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和3D传感应用等领域的统治地位。她曾获得过许多国际大奖,包括IEEE David Sarnoff 成就奖、日本大川奖、国际半导体化合物大会Welker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奖章等。


常院士曾担任全球学术团体领航,领导并推动了多个国际会议和期刊的确立和发展。她曾任IEEE和OSA主办的旗舰期刊《光波技术杂志》(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2007-2012年的总编辑及重要委员会、国际会议主办团成员及主席,美国光学学会(OSA现名Optica)主席。



甘培润教授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亚太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新加坡工程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通讯理论与系统;统计与应用数学

Pooi-Yuen KAM教授出生于马来西亚,在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完成了从学士到博士的学习。在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以教授的身份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职接近四十年。他于2019年五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周艳教授

英国皇家物理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自旋电子学;凝聚态物理;磁性存储材料和器件

周艳,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硕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2009年毕业于瑞典皇家工学院。在瑞典留学期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5年任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并组建十余人的科研团队。2018年起获得长聘教职,2022年升为正教授。


团队围绕基于自旋电子学、纳米磁性材料领域开展研究,致力于解决摩尔定律失效后的电子器件小型化、集成化的问题,寻求革新性的低能耗器件和信息处理方案。


在港中大(深圳)工作期间,指导研究生10余人,指导的一名研究生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杰出研究生奖”,指导的博士后中有3人在站期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周艳教授以项目负责人(PI)或带头人的身份主持包括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本土创新创业团队、深圳市创新创业团队等在内的竞争性科研经费约5000余万人民币。


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团队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者发表JCR 一区论文100余篇,团队成员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RL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12300多次(H-index 53),拥有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40多篇发表论文入选自然子刊封面论文以及SCI物理类前1%高引文章,并多次被Nature自然科研,IOP纳米技术,以及亚洲自然杂志网等深具影响力的科研新闻网站广泛报道。


周艳教授多次获邀在美国物理学会、美国材料学会、国际磁性材料会议做邀请报告,并担任会议组委会成员。周艳教授长期担任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ysic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杂志审稿人。亦受邀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法国国家研究署、德国科学基金会、欧盟基金、深圳科创委评审项目。



朱军教授


研究领域: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芳香性;氮气活化

朱军教授2000年厦门大学本科毕业,2007年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先后在香港大学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从事博后研究。2010年7月底引进至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展工作。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获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2018年晋升为教授。2019年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202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23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长期从事结构,成键(芳香性)和反应性(氮气活化)研究,提出了经典Hückel规则及Baird规则之外的自适应芳香性,将芳香化学由单态芳香推进到两态芳香时代,并挖掘了该概念在单线态裂分材料中的应用。



许杰教授


研究领域:无线通信;无线能量传输;无人机通信;移动边缘计算和机器学习

许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5G/6G 通信、无线能量传输、无人机通信、移动边缘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谷歌引用8700余次,其中,1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曾获得2019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学者奖、2019年IEEE无线通信技术委员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17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青年学者论文奖、2019年中国国际通信大会(IEEE/CIC ICCC)最佳论文奖、爱思唯尔2020/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的编委,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客座编辑,以及2019年IEEE全球通信大会(IEEE Globecom 2019)无线通信分会共同主席。



张纵辉教授

助理院长(教育)、校长学者、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研究领域:无线通信与机器学习中的关键信号处理与优化方法

张纵辉,IEEE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助理院长(主管教育)、广东省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与方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目前与过去分别担任国际信号处理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资深编委,网络信号处理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ver NetworksIEEE Open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编委,IEEE信号处理协会(SPS)通信网络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感知通信一体化工作组发起人与首届主席和IEEE SPS董事会亚太区独立主席。


张纵辉教授专注于面向无线通信、机器学习的关键信号处理和优化方法的基础研究,已发表IEEE国际顶级期刊/会议论文130余篇,包括5篇ESI高被引论文,总计被引6000余次。“以优化及信号处理技术对无线通信的贡献”获得2015年IEEE通信学会亚太区杰出青年学者奖;与合作者在鲁棒波束赋形优化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于2018年获得国际信号处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IEEE信号处理协会最佳论文奖;2021年以高效分布式优化方法的开创性工作第二次获得IEEE信号处理协会最佳论文奖(全球获奖超过2次以上仅10人);他也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首届卓越科研奖。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广东省重点项目、深圳市杰出青年项目以及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横向项目10余项。其中“分布式基带架构的新型信道估计算法”获得华为2022年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



赵俊华教授


研究领域: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智能电网;能源经济;低碳转型;人工智能

赵俊华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副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主任,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研究员。他回国前担任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主任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有11年的电力行业从业经验。长期从事智能电网、电力市场、低碳转型、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超过100篇,IEEE Transactions收录论文50篇。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引用11100次,H-index为52(根据Google Scholar统计)。合著英文著作两部。


2022年获广东省电力科技杰出贡献奖。2020年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获国际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Economics年度最具影响力论文。2017年获澳大利亚达沃斯论坛(ADC Forum)授予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of the Future)。2017年获国家科技部“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中文科技期刊论文”奖。2016年获得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授予最佳审稿人奖。2014年获得IEEE电力与能源大会(IEEE PES General Meeting)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两次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获深圳特区金融学会重点课题评选二等奖。研究成果在工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担任我国首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和首个区域电力现货市场的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国内首个跨境碳交易产品的设计。参与开发的多个软件产品先后应用于纽约爱迪生公司、港灯集团、广东省能源集团、中海油、大唐发电等大型能源企业。


招商银行总部特聘能源行业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展望报告(Australian National Outlook)》特邀外部专家。IEE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 on Active Distribution Grids and Microgrids联合主席。IEEE PES SBLC (Smart Building, Load and Customer) 亚太工作组秘书,国际智能电网联盟(GSGF)“Interfaces of Grid Users/ Focus on EV and Local Storage”专家组成员。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ergy Conversion and Economics等多个国际期刊编委。



朱建教授


研究领域:软体智能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智能材料和结构

朱建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副教授,是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兼职研究员。在此之前,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职助理教授。朱建博士于2008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加拿大NSERC(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博士后奖学金。朱建博士随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方向是人工肌肉的力学分析。朱建博士是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的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的客座编辑(Guest Editor),SPIE EAPAD (Electroactive Polymer Actuators and Devices) conference大会委员会委员。他的研究兴趣在于软体智能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及智能材料和结构。朱建博士2021年两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斯坦福大学根据Elsevier数据发布)。2022年入选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朱建博士关于软体驱动器的工作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高影响力论文。



蔡玮教授

校长青年学者


研究领域:元宇宙;区块链;游戏;人机交互;去中心化金融/游戏金融;用户内容生成;计算艺术

蔡玮教授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软件工程系,2011年获韩国首尔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2016年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并于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该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求学期间曾赴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从事访问研究工作。


蔡玮教授于2018年8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密社群实验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纯白矩阵虚拟空间联合实验室主任。他的研究领域为去中心化系统与交互多媒体,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元宇宙、区块链、游戏、人机交互等,目前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100余篇论文,荣获六项最佳论文奖等。他是现任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的编委,担任ACM NOSSDAV'23共同程序主席、ACM MM'23领域主席等,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艺术分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区块链专委会执委。



雷顺波教授


研究领域:电力与能源系统;灵活智联高能效建筑;基础设施弹性;优化;机器/强化学习

雷顺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于2013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于2017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任访问学者(2015-2017),在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2019),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研究员(2019-2021)和访问研究员(2021)。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韧性综合能源系统、建筑-电网交互灵活性、优化和学习算法;发表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Wiley-IEEE专著Power Grid Resilience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Preparedness, Response, and Recovery,3篇第一作者论文入选ESI Top 1%高被引论文。


雷博士现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现代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英文)、《中国电力》等期刊的编委或青年编委;同时担任IEEE PES Loads Subcommittee技术分委会副主席、IEEE PES TF on Flexible Grid-Interactive Efficient Buildings to Enhance Electric Service Resilience工作组主席;获评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最佳论文奖(2019-2021)、IEEE PES General Meeting最佳会议论文奖(2022)、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Smart Grid/Sustainable Energy等期刊的最佳审稿人奖(2018,2019,2021,2022)、荷兰4TU理工大学联盟韧性工程中心“Young Resilience Fellow”(2021)。



丘子杰教授


研究领域:有机功能材料;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

丘子杰,目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青年学者,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德国洪堡学者(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兼任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MPIP)客座研究员。于2014年以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身份,获得复旦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14年-2018年获得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奖学金(HKPFS)资助,于201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化学专业),随后加入MPIP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2020年4月晋升为项目负责人(Scientific Group Leader)。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Matter, Chem.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共26篇,撰写Springer和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专著章节2章,共发表论文60余篇,总引用超过2700次,H因子26,获授权中国专利3项、美国专利3项,主持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5项。近年来,在环太平洋学会国际化学大会(Pacifichem)、美国材料研究协会年会(MRS Meeting)、中国材料大会(C-MRS)等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十几场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获2023年美国材料研究协会年会的早期职业生涯奖(Early Career Award),Mater. Chem. Front.评选的新锐科学家,同时担任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聚集体材料青年论坛的分会主席之一,以及Frontiers in ChemistryChemosensors、Next Materials期刊的客座编辑,《亮了亮了!我让万物发光》科普书籍编委。目前研究兴趣为聚集诱导发光和手性有机光电磁功能材料的精确合成,及其在光电器件、智能传感、能源等方向的应用。



沈闓明教授


研究领域:优化;多用户信息论;无线通信;数据科学;机器学习

沈闓明2011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辅修数学),2013年和2020年依次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自2020年起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他致力于优化理论和信息论方向的基础研究及其在无线通信、数据科学、机器学习领域的实际应用。



王方鑫教授


研究领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系统及应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

王方鑫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多媒体网络与系统、边缘智能、分布式机器学习等,并在IEEE INFOCOMACM MultimediaIEEE VRIEEE/ACM TONIEEE TMCIEEE TNSEIEEE T-ITSIEEE IoT-Journal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50余篇论文,近5年来论文引用超1000余次,H-index指数为19。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的编委,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s编委,IEEE Satellite 2023程序技术委员会主席(TPC Chair), IEEE/ACM IWQoS国际会议出版主席,IEEE ICC、WOCC等国际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先后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计划”,入选2022斯坦福大学“世界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得IEEE Satellite 2022最佳学生论文奖,西蒙弗雷泽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当年全系唯一),SFU Michael Stevenson卓越研究生奖(当年全系唯一),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海外自费留学生奖。



王璐教授


研究领域:光热催化与电催化

王璐博士于2007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材料系获本硕连读学位;2016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20年,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于2020年6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王璐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光催化、电催化、光电催化、表面化学等。他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包括JouleNature CommunicationACS NanoAngewandte ChemieAnalytical Chemistry等。



解碧野教授


研究领域:凝聚态拓扑理论;人工经典波系统;光、声拓扑材料

解碧野教授于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物理系,2018-2022年分别在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和香港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22年3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解碧野教授的研究方向为人工凝聚相材料(Artificial condensed phases materials),包括拓扑光子学,拓扑声子学,高阶拓扑理论,非厄米拓扑系统,人工缺陷态和涡旋态,拓扑态的动力学演化和人工结构中的涌现物理现象等领域。解碧野教授同时致力于将理论成果应用在设计新型功能器件上,比如拓扑LED, 光学芯片,激光器,光通信和量子计算上。解碧野教授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包括共同)在国际高水平期刊Nat. Rev. Phys.Nat. Comm.Phys. Rev. Lett.Light: Sci. & Appl.Adv. Photon.Laser & Photonics Rev.等国际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 并担任APS系列期刊和OPTICA系列期刊的审稿人。



俞江帆教授


研究领域:微/纳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生物医学

俞江帆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校长青年学者,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研究员、微纳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他主持国自然、科技部、广东省、深圳市的多项人才及科研项目,是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科学家、中国微纳技术学会微纳米机器人分会及微纳执行器分会理事。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纳米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至今发表了50余篇顶级期刊及会议文章,包括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IJRRT-Ro等,数篇期刊论文被ESI收录为高引用论文,并被Science、Nature、CNN等国际机构报导。他获得了多个有影响力的奖项,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百度全球华人AI青年学者、3M-NANO Rising Star Award、Nature Communications物理学50强文章、T-Mech最佳论文奖入围(2020、2023)等。他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会评专家、IEEE RA-L及多个国际会议的编委,以及包括Science RoboticsScience AdvancesTROTMECH在内的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



张健全教授


研究领域:功能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光电器件;太阳能转化

张健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张健全博士201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及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2019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获香港政府奖学金及香港科技大学卓越研究奖。随后入选香港政府创新科技基金博士后人才计划,于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6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健全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光伏及发光方向)、材料聚集态结构以及电子过程、有机光电器件及生物医药应用等。迄今在化学/材料/能源领域期刊累计发表论文 68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发表论文28篇,包括Nat. Energy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Joule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CS Energy Lett.等国际顶尖期刊,被引总计6000余次,h因子为39;其中13篇论文被评为ESI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文章单篇最高引用超过800次;获美国专利授权1项。2023年入选斯坦福大学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纳米科学与技术)。



张祺教授


研究领域:智能高分子;聚合反应工程;胶体与界面科学

张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助理院长。中山大学本科,浙江大学博士,加拿大 McMaster大学博士后。2018年3月起任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研究方向:聚合物产品工程、智能高分子、高性能粘接材料等。迄今,在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Macromolecules等高分子材料相关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拥有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2项,授权美国专利3项。担任深圳市先进材料产品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技术总监。入选“未来化工学者”(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青年学者”。



赵征教授


研究领域:聚集诱导发光;刺激响应材料;生物医学成像

赵征,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医学院客座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青年学者、深圳市分子聚集体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AIE临床转化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检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医工整合专业委员会委员、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新锐科学家、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新锐科学家、2021-2022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首届中国化学会朱道本有机固体青年创新奖。2014年07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并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01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09月加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展独立研究工作。2021年3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前研究方向为新型聚集体功能材料、有机光敏剂、近红外二区光学材料的生物医学医用等。截至目前已在Nat. commun.Matter.,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er. Ed.Adv. Mater等国际期刊公开发表SCI收录文章90余篇,引用7500余次,H index: 48。包含13篇ESI高被引论文和2篇ESI热点论文。目前兼任科学出版社聚集诱导发光丛书编委, 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青年编委,Aggregate期刊青年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集成技术青年编委、Smart Molecules期刊青年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客座编辑,Bio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等,Next 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作为共同主编编辑出版英国皇家化学会高分子专著一本、AIE专著一本。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海外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深圳市面上项目、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深圳市抗疫专项项目、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平台项目等。



郑庆彬教授


研究领域:纳米碳材料;透明导电薄膜;多功能柔性传感器;材料表面与界面;纳米复合材料;分子模拟

郑庆彬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校长青年学者,德国洪堡学者,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博士。郑教授曾任德国德累斯顿莱布尼茨高分子研究所“洪堡学者”,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及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青年学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德国洪堡基金等项目。郑教授长期从事纳米碳材料与集成器件的先进制造加工及其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如多功能复合材料、柔性显示、柔性传感和柔性电磁屏蔽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已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Toda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Nano-Micro LettersMaterials HorizonsCarbon等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文章80余篇,论文总计被引用8000余次,H-index为45。



涂文广教授


研究领域:低维光电半导体材料表界面结构调控 ;太阳能驱动下的小分子转换

2015年获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学位。2015至202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6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当前研究方向为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精确设计与构建,实现小分子转换为太阳燃料。目前已在Nat. commun.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Energy Lett.ACS CatalysisJoule等国际期刊公开发表SCI论文90余篇,SCI被引超过11000余次,H指数为49。2016年度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五完成人)。2021年入选科睿唯安度“高被引科学家”。



再次向入选教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期待他们在未来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同时,学院也将继续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各学科的发展。





排版 | 卢梓涵(2022级理工学院 逸夫书院)

原文转载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SE"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更多精彩: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硕士2024年招生简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硕士2023年生源质量报告


入学记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理学硕士2023级报到


活动回顾| 华为-通信工程理学硕士专场交流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硕士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