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丨公务员年终绩效奖有多少,怎么评、怎么发?(工资系列)

明窗邀华月1 明窗邀华月1 2022-05-01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

今各各业谈到收入,往往喜欢谈谈年终奖。而且年终奖多数不是元旦前发放,特意选择春节前发放,以其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自从八项规定、阳光工资之后。公务员收入中是没有年终奖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在春节前,很多地区的公务员会有一笔收入打入账户,或多或少、叫法不一而已,比如称之为绩效考核奖、效能考核奖、目标考核奖,当前选择叫绩效考核奖的地区占了多数。

今天就来聊聊,公务员一般在年底才会得到的那笔“绩效奖”。

一、不同地区的公务员,年底绩效奖哪里多?

不同地域之间,体制内绩效奖有个段子:东部高于中部,中部不一定高于西部,较少的是中西部和东北部。

在绝大部分省市,数额多少完全和当地经济正相关。若地方经济发达,税收增长,自然是有钱有动力用于奖励政府系统的工作人员。反之若当地经济一般,税收增长困难,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那么想发也是有心无力。

这其中,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属于例外,毕竟,某些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大力发展经济条件不具备,但地缘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常重要,所以,中央财政必须适当的补助这些地区。

很多人肯定想问,多的地区能发多少?少的又是多少?

这个嘛,富裕地区十万起步,贫困地区据说一分不发的也有。

比如苏南地区,公务员的年终绩效就曾高到引发网友举报

(2017年某地网友举报苏州公务员绩效奖过高的截图)

因此,公务员考试,一直公认苏南浙北珠三角的上岸性价比最高,这种口碑背后,当然少不了一笔可观的年底绩效。

相反,有些经济落后又非边疆地区的公务员,这个年终奖励,真的非常非常骨感了,本文就不点名了,有被戳中玻璃心的地区公务员欢迎留言哈。

二、同一城市的公务员,年底绩效一样多嘛?

当然不一样,因为各层级公务员各自隶属的财政不同,要根据各级级财政收支状况而定。

比如几个经济大省的省会:南京、杭州、广州公务员年底绩效的段子是:

中直不如省直,省直不如市直,市直不如城区,城区不如街道办,街道办不如开发区。


而不发达的省市中,很多城市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上面的排序不再适用。比如有些地市连省直都达不到,有些省连中直都比不了。

而到城区和县一级,财政差距更是非常大。有的城区经济条件不错,地皮也贵,这些城区做到比市直高很容易。

但有的城区就不同了,条件一般,历史包袱重,关键本身一些好的税源和地皮又划给开发区了,这种城区的财政在同城比较中处于下风,绩效也常常低于市直。

不过同一城市之间,各城区会有差距,但不会差距过大,差距过大不但不能调动工作积极性还会起反作用。

因此地级市这一级要做出平衡,会通盘考虑后设置一个基准,市直公务员就按这个基准来发,各城区可根据实际上下浮动,但有比例限制,比如规定上浮不能高于基准的15%,下浮不能低于基准的15%,俗称限高、稳中、托低

同理,省直也是按这个算法设置基数,各市的基数在省直的基数上下浮动。这就是省会城市中,省直低于市直的原因,毕竟省会的经济水平肯定处于全省前列。

看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这像极了木桶原理,其实决定一个地级市公务员年底绩效基准的,不是经济最好的城区,而是经济最差的城区,最差的城区经济不搞上去,大家的标准都不会高到哪去。

所以,体制内各级都对经济发展看得最重,这不是个别领导图政绩,真的是上下齐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三、决定奖金多少的绩效考评是怎么回事

简单的说,就是绩效办对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然后打分排名,分出上中下几档,各档的绩效奖不同。


举个栗子(这个基准和比例只是比方,不要纠结数字)

某地级市,今年年底确定绩效基准是2万一人。

那么绩效考核排第一档的单位,人均是2.2万,大概30%的单位可得第一档

绩效考核第二档的单位,人均就是2万,大概40%的单位可得第二档

绩效考核第三档的单位,人均就是1.8万,剩下的单位大部分是第三档

极个别单位第三档都没有,这叫做绩效考评不合格单位,按规定是没有绩效奖的,一般是这个单位今年出了比较严重的大问题。

所以,绩效考核这件事整体上肯定是利大于弊,因为极大了调动了公职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公职人员工作失误的经济成本,促使好好工作不出纰漏成为体制内目前最基本的主流共识

当然,一分为二的来看,绩效考评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


比如,负责绩效考评的是绩效办,根据各地制定的标准对各单位量化评比打分。这个标准不是全国统一的,很多具有一些地方特色。

其中有些评分标准,角度不同,会有争议。

笔者有位战友转业去了一个城市,该市对单位的绩效考评扣分中有专门设有一项,叫群众投诉扣分,投诉多扣分多,零投诉不扣分。

这个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当然是正确的,政府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嘛,如果群众不满意投诉就应该扣分。

但实际执行起来,有些部门和群众直接打交道很少,一般不会被投诉。而有些部门,是以执法者身份和群众打交道,被投诉的可能直线上升,其中还有被执法对象恶意投诉的可能。

每年考评,该市总有两个单位这一项扣分最多,一个是城管局,一个是公安局。这下大家看明白了吧,就是一线执法单位丢分最多。

我那位战友去的是城管局,据说连续三年拿的都是该市第三档绩效,毕竟各个单位都在努力得分,基础分往往差距不大,你多扣一分,就会比别人落后多,每每谈及此事,战友都是一副生生被憋出内伤的表情。

注意,这个故事还没说完。

同样因投诉过多而扣分的公安局,连续三年拿的都是该市第一档绩效。

为什么?

这绩效办的评分出来后,并不是最后的结果,最后的结果还要上会研究讨论,综合评定。

这种研究讨论的过程,自然会呈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

比如,公安局和城管局同样因扣分而总分很低,但市领导研究讨论之后,一般要把公安局提到第一档来,而城管局就按初始分排名来。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每个单位都很重要,上级领导都很重视,但对市领导而言,对一个城市治理而言,公安局显然更重要,重要到任何人当市领导关键时候都必须替公安局说话。

当然还有另一个因素,市公安局一把手一般是副市级,有些还是市委常委,这一点城管局是远远比不了的。

这又引出了绩效考核的另一类现象,同为机关单位,如果是常委部门,即单位一把手是市委常委的,绩效考评结果一般不会太差。具体来说,就是评到第一档是正常的,评到第二档算是很失面子了。

对此,可以这么理解,市委领导站位更高,要求更严,所以领导本部门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得分更高并不奇怪。

也可以这么理解,谁都不甘人后,但排名总会有先有后,那么绩效办主任组织考评最后的排名肯定会得罪人的,横竖都是得罪,你选择得罪弱势部门还是得罪强势部门?

四、罚款多的单位年底绩效多吗?

八项规定之前,罚款多的单位年底绩效多是一种普遍现象。后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这方面规范多了,但是依然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比如市场监管局,个别地区依然有罚款任务,完不成任务,绩效考评肯定靠后,完成了任务,一般是靠前的。

比如公安局交警支队,个别地区同样也有罚款任务……

最后再八卦一点:为什么公务员绩效奖内部讨论多,外部知道少?

刚刚也说了,同一个城市的公务员,拿到的绩效奖会分成很多种情况,外人不了解其中规则,得到的碎片化信息肯定是零散而混乱的,这样的传播因为基础数据缺乏说服力,自然不会被其他人信服。

同时,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恨人有笑人无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目前社会确实有部分人对公务员带着很深的成见,对此,知乎上有条回答是这样的:

公务员是纳税人养活的,我就是纳税人之一,现在你的收入还比我高,所以我心理不舒服。

相反,那些高收入群体就不会在意公务员的收入和绩效奖有多少,只是希望公务员群体为自己所提供的政府服务能越来越好。

希望本文的读者,都是希望政府服务能越来越好的那一类人。

我是明窗邀华月,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字,记得分享出去哦。

银行VS公务员,到底算金饭碗还是瓷饭碗(工资系列)  (点击即读)

聊聊部队待遇,40岁军官退役后每月上万退役金,性价比如何?  (点击即读

长按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等你解锁


明窗邀华月:资深写手兼段子手,擅长深度剖析官场规则与社会热点。原创的公务员报考指南、公务员晋升、选调生系列、体制内相亲、体制内干货、职场杂谈等系列文章视角独特,语言诙谐,观点犀利,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即可查阅


作者个人微信  zx30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