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矽智能为什么离不开中国?

药动基团研究院 智药局 2022-05-21


2021年2月24日,英矽智能在上海浦东的发布会上宣布,运用AI技术,他们成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靶点和一个首创的候选药物分子。

 

消息一经发出,几乎震惊了整个制药界。

 

媒体铺天盖地般的新闻稿里,几乎都聚焦于英矽智能在AI药物上的突破,全新靶点、全新化合物、用时仅18个月,花费260万美元。

 

鲜少有人关注这场创新成果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并不似成果那般郑重其事,小小的报告厅内,参会者不过二十几人,人们半放松地凝神听取讲话。

 

仔细一看,出席名单里却有几人来头不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诸旖、上海市张江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常务总裁吴玉华。

 

桌子上的摆放的五星红旗足以说明一切:这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国际型药企,被张江引进到中国后,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7年前英矽智能创立时,它的总部还位于美国马里兰州,按理说美国拥有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市场成熟度远超中国,很少见药企做出如此“逆行”的举动。

 

英矽智能为何要舍近求远来到中国?中国在它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英矽智能又做对了什么?

 


异国的“漂流者”

 

1979年,Alex • Zhavoronkov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

 

这个小小的波罗的海国家曾是苏联的一员,解体后加入欧盟,经济与教育的落后,导致该国人民大量赴欧美国家学习和工作,Alex也是其中的一员。


 Alex • Zhavoronkov


在加拿大皇后大学拿到计算机和商业双学位后,Alex进入了半导体行业,工作几年后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决定追逐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医药行业。

 

2014年,生成式神经网络(GANs)的出现让深度学习革命迎来了巅峰,AI系统开始在部分图像识别领域超越人类,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开始接受并欢迎GAN的到来。

 

扎沃洛科夫看到了生成式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在工业界的前景,创办了英矽智能(Iinsilico Medicine),成为制药业里首家使用该技术的AI公司。

 

接着他拿到了Deep Knowledge Ventures的种子轮融资,这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风投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癌症以及衰老领域的投资。

 

美国总部成立后没多久,他就在俄罗斯设立了分公司,这不仅因为Alex的祖国拉脱维亚曾经是苏联的一员,在语言和文化上天然亲近,更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有着强悍的数学和算法实力。

 

华为就是受益于俄罗斯数学天才的鲜明例子。

 

早在1999年,华为就在俄罗斯成立了算法研究中心,正是这个中心的研究,让华为打通了2G到3G的制式标准算法,此后更是横扫欧洲市场,成为通讯设备的巨头。

 

在世界级的数学和编程大赛中,俄罗斯一直名列前茅,遗憾的是,尽管俄罗斯的编程能力是世界顶尖,却几乎没有国际化的科技公司,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于是Alex一边拿着在成熟美国市场融到的钱,一边到俄罗斯等国成立分公司,网罗AI算法人才研发技术,再和全球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谁也想不到,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80%的员工都在俄罗斯,它落地的科尔科沃,也被称为“俄罗斯硅谷”。


英矽智能早期研发团队 图源:网络

 

两年后的2016年,英矽智能发表了历史上第一篇关于药物发现中生成对抗网络的同行评审论文,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如RF、QSA的SVM,和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生成对抗网络能规避很多限制,预测结果也明显更优异。

 

概念落地后,扎沃洛科夫频繁奔波于各个药企,向他们推荐英矽智能的AI技术,却绝大时候得到委婉地拒绝:“你的想法非常好,但我们需要实验数据来证明。”

 

这时候困扰Alex最已经不是数据和人才,而是如何验证AI预测成果。

 

AI系统最快能在几天预测一个新分子,但它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去合成和验证,包括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等,这一步不可或缺,因为AI公司需要反复的设计—合成—测试—优化,才能获得优质的算法模型。

 

如今包括晶泰科技、Exscientia、BenevolentAI等头部AI制药公司都建立了干湿闭环实验室,即由AI进行模型规划,再有选择性地做实验反馈。

 

彼时英矽智能大部分都是算法人才,缺乏实验建设能力,况且建立实验室的成本非常高,英矽智能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

 

正当Alex焦头烂额之际,一家中国公司救他于水火之中,此后更是极大地影响了Alex的战略布局。

 

频繁穿梭于多个国家,让Alex拥有了多个身份,俄罗斯科学家、英国投资人、美国创业者.....这一次,他将来到中国,继续他的使命。

 

 


到中国去

 

2018年6月,英矽智能获得了由药明康德领投的一笔战略融资,成为药明康德投资的第三家AI药物研发公司。

 

这时候的药明康德,已经频繁向全世界输出其“VC+IP+CRO”的投资模式:即找到投资标的,提供资金支持,提供研发平台。

 

我们曾经分析过药明康德的投资风格,作为一家顶级CRO企业,它偏爱制药上游技术与未来客户养成,在早期布局未来的新锐公司。

 

这笔战略融资称得上是天作之合:英矽智能负责前沿AI技术,药明康德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目的很简单,就是对英矽智能GAN-RL技术进行验证。

 

更重要的是,英矽智能从药明康德获得的远不只资金和实验室,还借由它撬动了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市场的资源。

 

主导这笔融资的药明康德投资总监Lennart H.Lee向Alex建议,为什么不把总部迁到香港?

 

与药明康德的合作关系,让英矽智能更接近大中华地区。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融资环境,特殊的地缘政治,都让英矽智能得以连接全球市场。

 

2019年4月,英矽智能总部正式落地香港科学园。

 

建立大湾区、深化医改、产业升级、融资攀升,都让Alex意识到中国这片土地正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千上万的制药公司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过渡,AI药企必定将在产业链占据一席之地。

 

两个月后,英矽智能正式叩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在上海张江建立研发中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张江药谷已形成了中国最成熟的CRO产业集群,更低廉的人力成本,以及更快的交付速度,让这场产业链跨国转移加速。

 

张江的这个研发中心,正是承担了英矽智能实验测试的功能,由AI生成的药物分子后,交给上海的CRO企业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快速迭代人工智能系统。


 英矽智能上海 图源:网络


至此,英矽智能的几大中心都有了各自的职责,香港作为总部,俄罗斯负责AI算法模型,美国方面负责企业发展与合作,实验部分交由中国内地。

 

英矽智能来到上海,除药明康德的帮助外,另一大推手就是强生

 

像强生这样的跨国外企借由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大部分在中国耕耘超20年,已经吃透本土市场,和政府打过很多交道,在本土企业崛起的窗口期,外企又如何抓住这场机遇?

 

另一边,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却苦于几大高新技术“卡脖子”的困扰,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深水区,必将首当其冲解决问题。

 

总书记来上海考察时,曾亲自做出指示:上海要做好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深化改革开放,鼓励硬科技发展。之后《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等文件都是这些思想制度化的体现。

 

强生和张江便一起做了个局。由张江解决场地和设施设备,协调好营商环境;强生则利用品牌优势和产业资源,引进优质的创新团队。

 

英矽智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引进到了强生JLABS@上海(强生创新),成为它扶持的50家初创企业其中的一家。

 

之后包括罗氏中国加速器、默克上海创新基地、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都是通过“张江集团+大企业创新平台+高新初创公司”的孵化方式。

 

第三届上海进博会上,强生旗下杨森制药与英矽智能签订合作,更少不了强生JLABS在其中牵线搭桥。

 

2019年9月,英矽智能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重磅论文,利用其研发的深度生成模型GENTRL,发现了一种靶向激酶靶点DDR1的有效抑制剂,从选择一个靶点到形成潜在的新药分子,仅仅用了21天

 

药明康德为这项研究设计了临床前试验,并提供了数据库,对于研究成果他们表示很满意。药明康德称,包括实验在内全程不到两个月,行业一般水平是三年。

 

AI模型验证成功后,极大提振了资本参与的信心。2019年下半年,英矽智能获37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参投机构包括斯道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创新工场、百度风投、兰亭投资等。

 

融资金额30%都来自中国境内,足以证明英矽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之深。

 

除中国外,英矽智能很难在一个国家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包括产业链协同、资金募集、政策帮扶、客户拓展、人才储备等方方面面,何况中国还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下高速发展的医疗保健市场。

 

2021年10月,英矽智能顺利南下,在苏州BioBAY新成立了一家研发中心。这个半路来到中国的“洋女婿”,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

 

 


英矽智能做对了什么?

 

截至目前,英矽智能已经硕果累累,它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靶点,两款该靶点全新化合物,两个PHD2临床候选化合物,以及靶向QPCTL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前不久公司宣布,首个由AI发现的抗纤维化候选药物已进入I期临床,总历时仅32个月。

 

英矽智能也站到了资本的聚光灯下,2021年6月,C轮融资高达2.55亿美元,此次融资机构多达18家,均为顶级基金。

 

从发现全新靶点,化合物合成与筛选,分子优化,再将其推进到临床研究,英矽智能将原本传统手段4-5年的研发时间缩短至两年多,英矽智能到底做对了什么?

 

首先,英矽智能的“端到端”AI平台是实现新药发现的基础。它支持整个药物研发周期,而大部分AI制药企业则集中在靶点发现和化合物合成阶段。

 

公司目前拥有三大核心技术平台,涉及药物研发的全流程,基于多组学信息和深度生物学分析的靶点发现平台PandaOmics,用于分子生成的Chemistry42,以及用于临床试验设计和预测的InClinico。


英矽智能三大平台 图源:官网


靶点发现平台PandaOmics和分子生成平台Chemistry42已经在商业化上取得显著的成效,全球排名前30的药物公司中已有7家在使用Chemistry42软件。

 

如今,英矽智能已确定了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其营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

 

1、向外售卖其软件平台,让合作方感受和接触AI平台对于工作流程的提升,从而尽量达成项目上的合作;

 

2、与药企达成项目合作,获得里程碑付款和后期销售分成,合作伙伴既有辉瑞、杨森制药、大正制药这样的跨国药企,也有Teva这样的仿制药龙头,近两年中国企业也频繁出现在合作名单中。

 

3、将内部自研管线进展到一定阶段后license-out,英矽智能希望尽量把管线推至临床I期,公司得到的收益会更高。

 

公司已有三十多条自研管线,集中在热门的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领域,以及肺纤维化和肾纤维化。内部管线推进中的反馈,能帮助英矽智能形成独有的数据,更好地迭代AI平台。

 

名气大增后,英矽智能项目合作开始逐渐代替软件售卖占营收的比重,相较软件服务,英矽智能在项目合作中能掌握更多自主权,获得的利益也更丰厚。

 

最后,英矽智能成就离不开全球化战略的成功,让资金、技术、人才、数据、产业配套等各类要素资源在各国发挥最大的效用,中国正好在各要素满足英矽智能的需求,帮助英矽智能快速发展。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为首批“张江AI新药研发联盟”的一员,英矽智能也在积极和各研究所、跨国CRO巨头,以及本土AI公司共同构建产业生态。

 

除了英矽智能做对什么外,我们还可以期待,将为中国医药行业带来什么新的机遇?

 

不应止于地方政绩,或者资本的高额回报,而是成为一把利刃,用AI助力更多中国药企寻得药物研发的破局之道,甚至实现对欧盟弯道超车。

 

未来,就让我们期待更多AI+制药的火花在这片土地碰撞。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443073

2.https://sk.ru/news/skolkovos-newest-resident-looks-to-combat-aging-us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

3.https://www.drugdiscoverynews.com/a-meeting-of-the-minds-12570

4.https://www.36kr.com/p/1723430928385

 

—The End—


推荐阅读 


2021全球细胞疗法融资年鉴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靶点发现?

320亿!2021年全球基因疗法融资盘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