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东勃 | “保持社交距离”意味着什么

文汇学人 2022-06-13


社交距离意味着什么
曹东勃 | 文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传播,让“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热词。这些年来,学术界从乌尔里希·贝克的《个体化》到阎云翔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无不是沿着一条我们熟悉的历史传统和脉络,揭示出现代社会中越发普遍的、孤立的、为自己而活的众生相。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遍及城乡的广场舞大妈,还是灯火通明的酒吧、夜市中年轻人的身影,抑或是清明假期顾村公园扶老携幼赏花的人群,又分明提示我们,即便在这个个体化的世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显然比“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境界更值得追求。


个体的成长、“我”的诞生、个人本位的确立,很不容易。“惊险的一跃”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将“我”与“他者”、自身与自然区分开来。婴儿就不具备这种能力。它最初的世界观是混沌的,是主客合一、物我不分的。它们从在母亲子宫时起,就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之中,需要任何营养,都会经由母体而立即得到满足。它们与母体分离来到这个世界,经历了一分为二的断裂感。起初,它们感到了恐惧,它们用大声啼哭表达这种恐惧。但是,父母与亲人的极端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惯,延续并助长了这种主客一体的混沌认知。这使得它们仍然以为,自己依然是世界的中心,周围的一切,都围绕着自己的意志而行动,这个世界就是“作为意志的表象”而存在。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心想事成,只要有任何需求,都会立即得到满足。

婴儿的进一步成长,遭遇了现实世界中的两次划时代事件。一是婴儿的第一次碰壁,往往来自被障碍物绊倒。这之所以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划时代事件,在于它朦胧中感觉到这个世界恐怕并不完全是听从自己的绝对律令的。比如,脚下这块石头就不受支配。它的“混沌世界观”出现了崩溃的迹象。此时,理智的父母应当开始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教其反思自己的责任、改变自身的行为;糊涂的父母则多半会捡起石头假意责打,这重新强化了孩子“物我合一”的原始观念。在第一季《爸爸去哪儿》中,有一天早上因为kimi被闹钟吵醒,他的爸爸林志颖就假意“责怪”闹钟,这显然就是上述偷懒的方式。

第二个划时代事件是使用“我”这个概念。小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我”来指称自己的,它甚至不能完整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逐渐地,它学会了机械地模仿他人称呼它自己的用词,当别人对他说“宝宝”的时候,它便逐渐学会把自己也唤作“宝宝”。它乐于使用叠词,因为它根本无从理解和运用复杂的动宾语法结构,只好名词动用,用“宝宝水水”来表示“我要喝水”。即便在此时,它也根本不知道“我”这一代词所指何“物”。

名词,是对它来说最好理解、最先学会的词,因为其指代最为清晰,一是一,二是二,说到水,那一定就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H2O。名词的清晰性背后,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适性,它是从事物本身中提炼概括出一般性。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里在谈到儒墨之争的部分时,提到了中国古代的名家的一句话“名者,实之宾也”。这种名实之辩的讨论,在西方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就是唯名论、唯实论之争。“名者实之宾”,是说实体的存在关系。比如说,“这是一把椅子”,“这”是代词,是具象化的实体;“椅子”是名,是抽象化、一般化的“理念”,是形式因。名是实的宾语,如果在英语语法中,名是实的表语,这种特殊的“主谓宾”结构,其实是一个“主系表”结构。

动词,就要比名词复杂一些,同一个动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动”法。比如,“喝”这个动词,可以是用吸管吮吸,可以是用舌头舔舐;“抓”这个动作,可以五个手指联动,也可以简化为两个手指的“拎”。你看这有多难?

而代词,对婴儿来说,简直是最难于把握的。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代词还分成了主格、宾格。也就是说既可以作为主体,也可以作为被对象化了的客体,成为一种被指称的对象。第二,代词的指向性非常泛化。他会观察到,周遭的每个人都在理直气壮地说“我”,人人皆可言“我”。“我”指的究竟是一杯水、一碗饭,抑或其他什么确定性的东西?“我”,当真不是个东西!

所以,《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就一直不会说“我”,他的一个口头禅是“你回来了”。当他每次用“你回来了”来表达“我回来了”的意思时,他的母亲都要去尽力纠正。这说明小新的智商仍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程度上,没有产生自我意识。


只有当小孩子第一次明确地说出“我”这个词之后,才表明了他不仅感觉到自身,更思维到自身,能够将自身与外物区分开来,他才从此正式步入一个“我思故我在”的人的轨道,这真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哲学家康德对这一标志性事件的意义早有洞见。他在讲授《人类学》课程时对人性中的个人主义因素做了如下的定义:“人从开始用‘我’来说话的那一天起,只要有可能,他就表现出他心爱的自我,并且毫无止境地推行个人主义,即使不是公开的(因为那会与别人的个人主义相冲突),也是隐蔽的,要用表面的自我否定和假谦虚在别人眼里更可靠地为自己产生一种优越的价值。”

自我意识的出现,并不是一个人成长的终结。“我”并不甘心。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个“我”一分为三:首先是本我(id),这是人的原始情欲和原始本能,饥、渴、性三者皆属此类。本我基于本能,要求立即满足,受快乐原则支配。就人的成长来看,婴儿未形成自我意识的阶段,最具本我色彩,唯我独尊、自我中心。当一个婴儿半夜醒来感到饥饿时,它绝不会思忖再三、犹豫不决考虑如下问题:“我的父母工作一天也很劳累了,他们辛辛苦苦养家,我此时把他们吵醒对吗?合适吗?”它才不会想这么多,它一定嚎啕大哭,马上就要吃奶。当它想拉屎撒尿时,也绝不会琢磨这件事是否有损形象,一定是风风火火、想拉就拉。

其次是自我 (ego),这是人的常识和理性,这是个体出生之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而来的衍生性需求,遵循现实原则。理解自我的关键点在于基于利益的忍耐与迁就。这是婴儿形成自我意识后,懂得了这个世界上有我,也有你,还有他、她、它。这无数个自我意识皆自有其道理所在,不可能任由我来发号施令。于是,他懂得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明白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意义,晓得了很多事情一味“直中取”未必能尽如人意,莫如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学会了退一步、进两步的谋算。他清楚地知道,要得到一种东西,也就要付出另一种东西,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不会从天降。因此,他为了实现目标迎合父母,以乖巧言行获取父母的奖赏,也即赢得自己的利益。说到底,懂得了妥协、退让、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自我是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一种调适性力量,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最后是超我(superego),它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通过不断地借犯罪感和负疚感来惩罚人的行为对理想的偏离,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会逐渐接受社会既定的礼俗、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的教养而逐渐形成一套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当本我的欲望、自我的利益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线时,超我起到一种内在于个体人格的防火墙的功能,对人的行为进行预警。超我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后天、外在的教育。

总结起来,本我意味着人的动物性,指向自私;自我意味着人的理性,指向现实;超我意味着人的社会性,指向道德。从本我中产生自我,从自我中产生超我,这一过程是人的本性由自然的生理遗传上升到主客交互作用,最终达致社会化的过程。而人的困境就在于“一仆侍三主”,在诸多时刻,都要面临着来自三个维度的“我”的拷问和牵绊,难免限于精分。

小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实在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责任。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教师,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影响极大。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父母能够通过恰当的教育让子女习得一套规矩,做了好事有奖,乱拉屎拉尿就要挨罚,这和养宠物是一样的道理。小孩子于是懂得怎么趋乐避苦,免得挨打,懂得怎么取悦父母,而这一切的直接动力完全是基于“自我”的自利本能。但这也无妨,习惯成自然。对小孩子诱之以利,这不能算忽悠,因为小孩子的“自我”就买这个账,恰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好抓手。但是对于成年人,就不能只是诱之以利,更重要的是要晓之以理,要申明大义,讲清原则。

前些年某家卫视有一个节目叫《家庭幽默录像》,有一期“千万别动孩子的玩具”专题。如果我们带着本我、自我、超我的框架来看,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那绝不仅仅是一个幽默,而是深刻揭示了儿童在成长中递次获得这三种人格结构的过程。比如,大多数小孩子都在家长哄骗其说“玩具被拿走了”的时候,表现出强烈的本我的划界冲动,有明确的产权意识,我的就是我的,其他人不许碰,你可以把弟弟的送人,但我的奶酪绝不许动。也有一小部分小孩子表现出一定的自我的灵活性,即争取与家长商谈,谋求对既损利益的某种补偿。

唯有一个小孩子表现出令人惊叹的超我的约束性。一方面他很纠结和难过于自己的玩具被送给别人,他的本我对此是极力反对的;但是当妈妈问他是否难过时,他还要拼命掩饰这一点,他的超我在发力,隐隐地告诉他,不许表现出难过的意思,不许哭,否则就不大气、不像个男子汉了,这种观念必定是在后天的教育中被灌输而内化为一种约束。本我与超我势均力敌、焦灼争斗之际,他走到了墙角,突然下意识地把头碰到了墙上,于是,仿佛刘备听到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时天上打响的那声惊雷,自我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命令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泪水一经洒出,便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泪水,饱含着对消失玩具的惋惜和难过,但当妈妈追问是否是为玩具而哭时,他顽固地一口咬定“就是撞的疼了”。在这个案例中,本我的声音是“不开心、很介意”,超我的要求是“不许哭、不小气”,自我在两难之间的决断则是“学刘备、演场戏”。本我、超我在自我的掩护和掩饰下体面退场。

超我的压迫性力量之大,令人惊叹。其实,不只是正面人物,即便是反派,也总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受完美原则支配的超我结构存在。比如电视剧《潜伏》中的谢若林和李崖,这两位情报系统中的老特务,其敬业精神丝毫不弱于余则成。且不必说李崖为了抓到余则成的把柄、揭穿其真实身份,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就是那见钱眼开的双面间谍谢若林,到最后也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一个钱字,不是出于本我和自我,而是作为情报人员对真相的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洁癖,使得他不惜赔本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也要一查到底。

“我”的生存与发展仰赖于他人和社会的襄助。这种依赖性并未随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而有所改观,反倒是益发强化起来。无数个小“我”自发无序地扩展自己的行动空间,必然发生冲突和矛盾。解决这种交往障碍,是人类社会建立规则与秩序的基本功能。将人与人之间“每个人反对所有人”的丛林法则转换为相互依赖关系的媒介,是劳动与交换。这也正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劳动赋予并不断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使人的自然属性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并最终成为人的本质属性。劳动,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劳动、分工与市场的共同作用,更促成了身处不同地域空间的陌生人之间由于“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紧密相连,成就了人的社会性本质,造就了伟大的人性。比方说,一个农民和一个工人,一个身处农村,一个身处城市,一个生产粮食,一个生产水杯。这两个人,本是相隔千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在现代市场体系的分工与交换作用下,工人买到了农民生产的粮食,农民用到了工人生产的水杯。他们通过各自的劳动、心血与汗水所凝结而成的劳动产品,将彼此紧密连接起来,建立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生命是相互生成和证认的,在劳动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内在联系。人在劳动中生成,不仅生成从事劳动的人,也生成劳动联系中的他人,进而通过劳动产品生成整个社会。

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也有不少进化论学者进行过别开生面的探索。以色列的奥菲克,是一位经济学家,研究领域包括农业史、生物史和演化经济学。1999年,他出版了专著《第二天性:人类进化的经济起源》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运用了大量的考古材料和生物学证据,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人类的进化,说明它背后的经济动力。这个第二天性(the second nature),主要是指人这一物种内部的分工、交换、合作与竞争,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进程。


距今180万年前到200万年前,人类进入了狩猎和根块采集的时代,实现了由完全的食草动物向杂食动物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社会组织和生理结构支撑。首先,人学会了使用火。火的使用背后,意味着某种高超的分工与合作水平。因为火种的获得,起初是偶然的,可能是一次雷电击中了树木。人们为了薪火相传,就需要有专门从事保管火种的工作,另一部分狩猎者则必须将带回的猎物与他们分享。这样的分工合作机制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性和社会信任水平。其次,人建立了“中心-四周”的辐射状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进而,告别了逐水草而居、边走边吃的起居习惯,逐渐开始少食、多餐、定点定餐,建立定居模式,改变食物结构,形成更复杂的分工合作模式。最后,人的生理机能变化与其合作水平的提高保持了同步。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在捕猎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少——因其静止不动,但在消化过程中消耗能量较大——因其富含毒素,因而从功能上讲,食草动物需要相对强大的肠胃来反刍;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则正相反,它并不需要很大的消化器官来分解有毒物质,却需要相对强大的脑来设计追捕猎物。考古学家的发现表明,原始人类大脑容量的骤增与肠胃容量的骤减也大致发生在这一时期。生理结构的改变,提高了心智的复杂程度。

此外,原始人类开始了无亲缘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大规模交换与合作,形成了情感、语言和社会认知之间的交互作用。原始人的这种商业性交换与一般生物的共生性交换相比,更能够激发智力的扩展。分工、交换、合作,成就了人类在生理进化速度骤降乃至定型之后的进化转向。人类放弃了通过基因突变进行横向演化的能力,但是作为回报,人类通过市场交换,建立了纵向演化。也就是说,不再是物种之间的横向种际竞争成为演化的主轴,而是物种内部的互相竞争和促进,将物种的生存优势超常地演化到极深程度,“甚至可以把大脑发展到大到不必要的程度”。如何理解这个不必要的程度呢?一个类似的例子是红杉树,为了竞争阳光,同一树种之间“比学赶帮超”,以至于普遍长到200多米的高度,这完全是一个不必要的高度。其他树种早已不是对手,但是红杉树之间的竞争继续加剧,导致出现了这种自我激发式的生长。这种自激式生长的例子,除了红杉树、长颈鹿外,就是人的大脑。



社会化进程,既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百万年来演化的历史经验,也是就每一个体而言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有人说,也有未经社会化的人啊,比如说狼人、狼孩。这其实是人为中断人的社会化进程,将之放置于一个与人世隔绝的环境中造成的后果。这样的人是否还能称之为人,是很成问题的。前些年有媒体报道一对自从上世纪80年代隐居深山的兄妹,他们始终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被当地村民称为“野人”。妹妹已不会说话,见到生人,就紧张地额头冒汗,双拳紧握缩在胸前,由于常年重复这个动作,掌心已被手指甲挖出了四个小坑。双手则变得犹如鸟爪一般,丧失了基本功能。这对兄妹,即便重新回到社会中来,也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再社会化,才能开始新的人生。

从上述考察回到当下的这场疫情,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各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人们提出的防疫指南中,都赫然列有“保持社交距离”一条。保持社交距离,也就是保持社交疏离。当我们看到意大利罗马的一位长者以自己为圆心横跨一个半径超过一米的圆盘在商场中平移,美国电视台两位主持人在直播间手持米尺现场量度1.8米的安全距离意味着什么,以及张文宏医生的那句并非玩笑的提醒“吵架天昏地暗的时候,如果不戴口罩,1.5米的距离是不够的,可能5米都不够,需要6米”……凡此种种,见得越多,我们可能越会哑然失笑。
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也使得居家隔离成为一种常态。这在确保了对病毒隔离的同时,也必然将一个人从原本广泛而深刻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物理隔离”开来,对人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况产生连带影响,形成一定程度的焦虑。

其一,物理空间的封闭对人的心理空间的窒闭。当物理空间一旦变成有限且封闭式的环境,人的活动范围受限且与外界的直接互动减少,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窒闭。幽闭恐惧症即是一种封闭空间所带来的焦虑症,自闭症患者则倾向于将自己锁闭于封闭环境中,陷入一种内卷式的死循环。人们面对现代社会的空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加感到既有知识的应对乏力,对于病毒来源、传播过程、疫情周期等方面也有着更多的掌控预期,对于彻底认识未知领域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反而会加剧精神压力和思想焦虑。长时间、小范围、封闭式的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其二,社会交往空间的限缩对人的社会性的抽离。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现实的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居家隔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中止或人的社会性的暂时抽离。以在校大学为例,居家在线学习的新模式让师生从传统课堂转向网络课堂,从面对面转向键对键。而原有较为丰富的各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则不得不中止,即便转变为线上模式,其效果也会大受影响。那种互相激发的“多对多”模式,不得不转为单调的“一对多”灌输。

其三,完全的互联网生存状态下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单向度局限。人毕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客观现实而寄居于网络世界。“千禧一代”虽是互联网时代原住民,但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得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探究兴趣更为广泛。疫情防控所采取的居家隔离措施将学生从相对的网络化社会带入绝对的网络化场域,以微信为代表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大学生每日沟通外部世界的唯一渠道。长时间欠缺人与人之间真实交流带来的真实体验,这种单向度的网络化生存和被动接受信息轰炸的状态,习惯性地刷微博、微信、短视频,也会导致想象的匮乏和思想的浅薄。

敝校“复工复产”(主要是部分教师正常上班)一段时间以来,也有不少直观的体会。能不开的会,也就不开了,但凡开会大都开短会,但凡开会必定戴口罩。有一天拿一份材料去找同事签字,我想了想还是戴个口罩去(我们自己在办公室就不用带口罩),走进办公室,他本是不戴口罩的,见我戴着,便也马上戴起来,气氛很是怪异。类似这些社交场景中保持“社交距离”的小动作,不知是否会成为未来岁月中的新常态(new normal),根本性地改写人类社会交往的规则。惟愿我们能早日结束这场疫情,不然,天长日久之后,可能会根本性地改写社会交往的很多传统规则和人的生存状态。有些反思是应当的,有些改变是必要的。不过,如果从物理区隔的社交距离,转向社会基础结构的社交疏离,进而通往内在心理层面的社交恐惧,那恐怕真的就是一种永久的“文明缺憾”了。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更多相关文章:



高晞 | 地理大发现后的“中医西传”

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新”在何处

江南文化审美风尚的流变

让创新更有温度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正当其时

新就业形态如何摆脱“成长的烦恼”

苏德隆与上海公共卫生往事

喻军 | 再思云间二陆

顾农 | 陶渊明开独酌之风

于赓哲 | 疾病一起,谣言和骗子如影随形

艾俊川 | 傅山书信中隐秘的古代社会刑案细节

赵秀荣 | 近代早期欧洲乡村的“女性治疗者”

赵晶 |《天圣令》读书班十年杂忆

郭永秉 | 孔子对子路究竟有何不满

曹东勃 | 以提高效率为初衷的PPT,何以本身成为了负担

曹东勃 | 当我们消费时,消费的是什么

曹东勃 | 每天晚上约有1700万人逛淘宝,但是什么都不买




《文汇报·文汇学人》 曹东勃 | 社交距离意味着什么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wenhui_x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