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社会新闻

江浙,不配有夜生活

读者 2023-07-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谷趋势 Author 夏虫

文/夏虫
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最近杭州大事很多!


但杭州还为一件小事着急——“凭什么说我是美食荒漠?”最后甚至官方出面。


杭州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不仅没有美食,而且没有夜生活!”


不止杭州,整个江浙都如此。


古人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以寄托理想生活。


而且繁华至今的江浙,不仅经济给力,其文化底蕴、城市规划、产业结构、居民素质、国际化程度等,在国内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可现在,怎么就没有夜生活了呢?


这里的夜晚静悄悄


当凌晨一点的成都灯火通明,路上堵得水泄不通时,凌晨三点的长沙人流如织,吃个麻辣小龙虾都要排队时,江苏的夜晚却静悄悄。


来源网络

今年,一位网友在苏州旅游的时候,发现晚上六点半,街上竟然已经空空如也,还在街上的自己宛如一只游魂,震惊得她忍不住发问:


苏州的朋友,你们晚上是有宵禁吗?


来源网络

没想到,这条视频炸出了无数江苏人。不管是在南京、无锡、南通、扬州还是常州......他们团结一致,赶来评论区只为说明一件事:


不只是苏州,整个江苏都没有夜生活。


有习惯了晚上八点街上没人,十点钟全城漆黑的扬州人,此生第一次在重庆见识到了何谓“夜生活”,凌晨两点竟然可以吃火锅,而且还要排队!


来源网络

有兴致勃勃半夜爬上紫金山观景台的游客,想要欣赏一下南京的城市夜景,却发现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黑灯瞎火。


还有人晒出晚上八点四十分的苏州,力证这里是真的没有夜生活。


来源网络

不少外地游客,还不熟悉这样热衷于早起早睡的江苏:


在这里,夜猫子们吃饭吃到九点多,是会被关在商场的;十点钟上公厕,是会被锁在厕所里的;凌晨两点从棋牌室回家,是会被查身份证的。


来源网络

作为一个纯正的江苏人,八点不准备回家,心里就会发慌;九点不回家,全家都开始着急;十点不回家,管你是事业有成的五十岁中年人,还是二孩妈妈,爸爸妈妈都会准时打电话问你:


是不是被卖了?


来源网络

毕竟,对于江苏人而言,大晚上的不回家在街上晃悠的只有两种人,要么是不正经的街溜子(贬义),要么是游客。


来源网络

有句话说得好:“姑苏蓝氏,家规严苛,作息时间很规律。”


从城市的角度来说,苏州也不是不努力。


前几年,这座城市喊出了一个口号,叫“姑苏八点半”,还搞起了夜市活动,原以为是八点半开始,结果竟然是——八点半就结束......


来源网络

不仅仅是江苏,其实邻近的浙江画风也差不多。


这是九点半的嘉兴,路上的店铺已经关得七七八八,还有网友现身说法,“晚上八点还没到家,别说爸妈了,我自己都着急。”


来源网络

2023年第一季度GDP就超过天津的经济强市宁波,为了拉动夜经济,宣布从2月13日开始一直到七月份,每天晚上八点后地铁不用刷卡,不用买票,统统免费随便坐!


力度之大,堪称当前城市之最。


可谁能想到,即使是情人节当天,八点后的宁波地铁还是空空荡荡,不仅没有你侬我侬的小情侣,甚至连加班的人都没有......


来源网络

《宁波日报》对此还专门做了跟踪报道,他们发现,虽然地铁免费了,但是宁波大多数夜市到了晚上九点十点照常打烊,大家就算想花钱都找不到地方。


杭州,被称为“唯一没有夜生活的新一线城市”,如果硬要说夜生活,或许就是在西湖边上喂蚊子。


有这么一个数据广为人知,商务部曾经针对城市居民消费习惯做过调查,发现60%的居民消费都发生在夜间,而浙江本地媒体2020年披露的数据则是,杭4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

两者之间相差悬殊。


前不久,在“中国城市夜经济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公布的全国“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前十名分别是:


重庆、长沙、青岛、成都、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天津。


江浙无一城市上榜。


通常来说,经济发达的南方大城市,往往夜生活更加丰富,为什么到了江浙一带,大家晚上反而都不愿意出门了?



唯一的夜生活在高中晚自习


有网友出来“拨乱反正”,表示江浙也是有夜生活的,但是这里的夜生活仅限于高中——


“要不是为了接高中生放学,谁晚上十点往外跑?”


来源网络

江浙人爱学习,是全国出了名的。


就在前几天,浙江本地媒体发了一篇名为《浙江人,没有夜生活?》的文章,底下来自浙江IP的评论震耳欲聋:


晚上在家学习不好吗?建设学习型社会人人有责。


来源网络

这绝对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的形式主义宣言,而是经历过无数现实验证后的真情流露。


在有着“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之称的南通,当淄博的烧烤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成都潮男潮女涌上街头,南通默默举办了一个夜市。


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夜市竟然有人卖高考试卷,从小学的《一课一练》,到《中考全真》《南通小题》,再到《高考最后一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试卷竟然被逛夜市鸡娃的家长们一扫而空,评论区甚至有家长求快递邮寄服务,或许这就是南通旅游最大的卖点:


“南通赶考,保守高考提分5%!”


来源网络

无独有偶,江苏徐州搞夜经济,第一个业态主题就是“夜学”,排在吃喝玩乐前面。


来源网络

为什么江浙人这么爱学习?

教育内卷的压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曾经有机构将全国各省考上985大学的难度做了一个打分统计,发现江苏的985录取率得分仅为55分,逼近河南广东的地狱难度。浙江虽然分数不低,但是浙江卷难度之大,其威名也是全国远扬。



也有网友这样总结典型江浙沪的家庭氛围:


教育是整个家庭的核心,饭可以不吃,衣服可以不买,但是小孩的补课不能停。


来源网络

在这种地方长大的小孩,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夜晚是逆袭成功的黄金时间,而不是享乐松懈的时间。


来源:网络

或者更深一层分析,正如知乎上一位江浙网友所说,江浙地区盛行的实用主义商业思维是:


以我的这一生为度量衡,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赚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



这种思维主导下,凡事都要考虑正面效益,例如晚上出门喝酒吃烧烤,谈一段没有结果的恋爱,不进体制转而做一些不稳定的工作,都是没有赚头的事情。


秉持这种思维的江浙人,他们反对享乐主义,克制欲望、勤劳能干、刻苦学习、努力挣钱。


按知乎博主@宇宙区长孙连城的说法,其本质是儒家思想受到资本主义作用,旧有的乡土结构保留但是基本家族单元坍缩为两代小家庭后的结果,是既传统又现代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江浙人对于所谓的“夜生活”不甚热衷,也是其价值观的体现。



都是“经济发达”惹的祸?


当然,光是教育压力这一点的归因,还是太过简单粗暴。


江浙没有夜生活,也跟很多原因相关,例如天黑时间和气候条件。


江浙沪靠近东边,天亮和天黑都很早,跟成都天黑时间至少差一小时,两地是有时差的,像在冬天可能四点多有些地方的天就开始慢慢黑了。


此外,县域经济发达,市区人口密度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对于别人来说,自己老家可能是贫穷的小县城,是自己要逃离的地方,但是对于江浙人来说,老家是蓬勃发展的富有县城,是刨一刨就能赚钱的肥沃土壤,这里有不断攀升的县城房价,有人流密织的大小工厂,有找不完的工作机会......


因此人们不必挤在拥挤的市中心谋生,这对市中心人口形成分流。财经博主@刘晓博曾经统计过主要城市城区人口密度TOP50,发现江浙城市少有上榜。


西安、重庆、武汉、成都多个城区都榜上有名。



经济学原理表明,城市密度的提高可减少生产和消费服务的成本,换句话说,人口分散对于服务业起着抑制作用。


在共同富裕做得如此之好的江浙,城乡差距小,夜经济的不甚繁荣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情况了。


夜经济不发达,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少了夜晚的热闹喧嚣,江浙自有早起的生机勃勃。


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要深夜吃着烧烤喝小酒,才值得称道一句“会享受”,早睡早起努力赚钱,就已经是江浙人最开心的“夜生活”了。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4分钟爱情短片,刷屏朋友圈:原来,他一直深爱着我

全国最会“睡”的省,两个字

轻则受伤,重则没命!夏天最忌做这6件事,小心留下一身病

他俩终于复婚,冲上热搜第一

14岁辍学修车,23岁创立车企,35岁为国争光,他靠什么逆袭?


作者:夏虫。来源:智谷趋势Pro(ID:zgtrendPlus)。《智谷趋势Pro》: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责任编辑:芝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