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RT021“返场”:一次艺术界的危机管理

张婷 99艺术网 2023-06-22




2022年11月11日深夜11点14分。开幕两天的第十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下文称“ART021”)发出公告,宣布鉴于防疫形势,决定中止举办展会。


34天后,2022年12月15日。一个名为“返场:ART WEEK ENCORE”的展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下文称“返场”),展期至12月底。由ART021带来的这个项目以“三段式”结构,分别于15日和16日在线下和线上先后开放:位于浦东外高桥自贸区的“返场:ART021 X FTZ艺术365单元”展区、位于徐汇区的“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展区和位于ART021官网的“PLATFORM线上展厅”。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外场。

图片拍摄:张婷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入口。

图片来源:ART021


从大型公共文化项目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面对“事件”的发生,如何快速响应,就内容维护、公共服务和媒体传播进行有效地善后处理,并主动评估合作伙伴、资金成本和社会影响所遭受的损失而精准决策,是考验主办方团队应急素质、组织能力和执行速度的关键因素。


三年以来,尽管因为公共防疫政策的不可抗力而导致终止或延期的艺术项目比比皆是,但对于以“十周年庆”姿态隆重登场的ART021和全体展商以及参观者而言,今年的“双十一”依然是个让人感到沮丧的日子。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现场。

图片来源:ART021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开幕现场。

图片拍摄:张婷


所以,此次“返场艺术周”的关键词“返场”则显得非常“提神”。“返场”最初多指表演者在演出结束后,为了回应观众的掌声鼓励而自发进行的额外表演;在现代的演出管理中,它通常成为表演中被事先策划好的尾声单元。用主办方的话说,此次“返场”是为了让艺术“持续发力”;或者说,为了重现艺术的“再生能力”。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现场。

图片来源:ART021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开幕现场。

图片拍摄:张婷


继15日下午3点在“FTZ艺术365单元”展区和当晚8点的线上展厅顺利开幕之后,12月16日下午4点,坐落在徐汇“衡复历史风貌区”衡山路8号园区(下文称“衡8”)里的特别项目向观众敞开了大门。37家国内外一线画廊携百余件品质甚佳的作品安静地陈设在展墙上,恭候结缘艺术的藏家和公众。ART021的创始人之二——周大为和包一峰都出现在现场,接待宾客,指挥工作。带着一系列的问题,99艺术网对周大为进行了专访。



ART021创始人之一周大为。图片来源:ART021



专访.

Q=99艺术网

A=周大为



Q:刚过了34天的时间,“返场”就再次顺利开幕。请问这是一种应急状态下的临时决定吗?如果是,决策的背景是什么?

周大为:

我们团队完全是抱着回馈展商的心态来做这个项目的。今年的疫情形势尤为复杂,无论是“ART021”“JINGART艺览北京”,还是“DnA SHENZHEN”,最终都因为配合防疫政策而紧急取消或临时中止。可想而知,对于我们的前期筹备、物资和人力协调以及资金投入来说,所有的取消和中止必然导致重大的成本损失。但是,从展商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很理解大家共同承担了因为疫情所导致的压力和损伤。

所以,为了维持ART021的本质和初衷,给国内外画廊尽力带来更多的展示和销售机会,在达成“返场”的决定时,我们没有任何迟疑。就像你所说,34天的时间对于项目的筹备、协调和执行来说,周期异常紧张,但我们的团队依然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返场”确实属于一种应急措施,但它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背景。“衡8”是老上海衡山路复兴区的核心地段,我们认为它必将成为上海的下一个热点商区。同时,我们在这里筹备的“食艺复兴”超市餐饮商业综合体“阿珍与大田JOYE&SAM”在今天也同步开张。所以,与锦和商管的项目合作自然就水到渠成。但是,反过来说,因为这个园区的重要位置和它的特别属性,我们投入了全部的场地租金、搭建和展览通期内的维护成本。

就面向展商以及公众的姿态而言,我们认为ART021是一个“有温度”的博览会。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开幕现场。

图片拍摄:张婷

K空间展区中的尹朝阳、周春芽和薛松作品(左),右边何多苓作品来自D空间。

图片来源:ART021


Q:从空间类型上看,“返场”以“三段式”结构涵盖了两个物理空间和一个虚拟空间。虽然这是一种“融合多元艺术业态,延申展陈空间和艺术品销售的模式”,但从项目管理和能效的角度考量,这种模式的维护成本显然更高。请问,这是为了应对不同客户的内容诉求和管理而形成的策略吗?

周大为:

是的,这次的成本投入非常高,我们的团队也分成三个版块,去应对三个不同的空间属性和内容管理。但是,说实话,在这么短的时间和相对局限的空间里,我们很难满足全体客户的诉求。我们只能尽力去通过“返场”项目来传递一种姿态和责任感。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结果更加重要。

“衡8”的空间非常有效,但是和上海展览中心相比,它的容量顶多容纳40来家画廊。所以,我们通过三种不同的空间形式,尽量承接更多的展商伙伴。以“返场:ART021 X FTZ艺术365单元”举例来说,为了避免给跨境的国际画廊增加更多成本,诸如税收或者保证金等等,全体国外展商的展品都布置在自贸区空间里。

从概念上来说,这次的“返场”更基于一种展览的策划逻辑,而不是在传统的艺博会框架下,各个画廊占据独立展位的模式。这也是在此次的项目当中,我亲自参与执行的成果之一。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展区。

图片来源:ART021

Vanguard 画廊展区的王业丰作品。

图片拍摄:张婷


Q:在“返场”的现场中,正如疫情之后出现的“卫星展位”形式,大部分展商并没有安排自己的工作人员“值守”。展期内的维护和销售都是由ART021团队来协助支持的吗?有没有特别设计的服务信息?展商们如何回应这种合作模式?

周大为:

确实,“返场”的决策也出于成本损耗的考量。比如,在确定无法获得来自场地方的租金赔付,以及基于前期各类税收的扣除事实,在难以“返还”展位费的前提下,这是我们主动向展商免费提供的“二次驱动”项目。任何合作都是双向共赢的,出于双方长期和良好的合作,90%以上的展商都表达了充分的支持,我们也非常感动。

我们完全理解对于展商的成本挑战。诸如外地展商难以承担二次投入,难以承受人力和物力的再次消耗。同时,防疫形势也导致地区间人员流动的减少。所以,我们将确保每天都有员工在现场,代表展商值守作品展区,积极推进藏家维护、客户联络、物流运输等工作。我们也会照例向展商推荐各类藏家,协助意向的藏家和画廊后台对接。此外,专业的安保值守和保险协调等工作,都在我们的承诺范围之内。

可以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大量前期的场地沟通和内容协调之外,我们的团队基本上是在最后两周快速完成了各项工作的充足准备,真的很不容易。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琼娜·瓦斯康丝勒(Joana Vasconcelos)作品《空荡地带》。

图片来源:ART021

K空间的尹朝阳作品《秋潭》。

图片拍摄:张婷


Q:在今年ART021的组织和筹备当中,“修复”和“信心”是经常出现的两个关键词。由于防疫政策所导致的意外中止,对涉及如此大规模的空间分配、复杂协约、内容制作、物流运输、形式设计、展陈搭建、宣传推广,甚至政策批文等等的集成平台而言,不夸张地说,是一种正面的冲击和伤害。那么,“返场”是一种针对展商的“安抚”和“慰籍”行为,还是一种大家携手共同面对损失的专业态度,或者说,是ART021在成功举办十年之际,所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

周大为:

我们的心态其实比较平和。一个企业相对顺利地度过了十年的事业阶段,如今碰到困境,在所难免。但是,面临困难的反应和态度,才是判断这个企业能否长久存活的标准之一。对于ART021团队来说,今年的各种挑战都不能算是“彻底”的坏事。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就能举办“返程”,我觉得对团队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学习,一次针对应急和抗压能力的锻炼。疫情持久且复杂,如果消极对待,我们或许将对未来的项目前景非常灰心。但是,在宣布中止举办的两天之后,我们就迅速调整心情,商议应对措施。综合来自ART021团队和展商们各自的前期投入,以及在开幕预展和第二天已经发生的销售业绩考量,于其说是“安抚”或者“慰籍”,我们更愿意通过“返场”的方式,让ART021的“十周年”成为一次令人难忘的“集体闯关”经历,也让我们的团队更加觉醒和凝聚。

我们的团队在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给予了项目最大的支持。非常希望通过这次的应对措施,让更多的同行感受到来自ART021的温度。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现场。

图片来源:ART021


Q:通常来说,大型艺博会都会在展商集中展示的前提下,根据展商类型和展品类型等信息,主动进行学术策划。比如,针对大师和新秀的作品单元,针对作品媒介的专题单元,或者户外主题项目等等。此外,论坛、展映或者“品牌+”的项目等,也都是很常见的艺博会展示策略。除了“三段式”的空间结构安排之外,针对这三个版块的参展内容,“返场”有否植入任何额外的学术策划?

周大为:

只能说,从我个人角度,进行了一点相对仔细的内容策划。时间太短促,我没有机会思考更多的学术逻辑。展览策划和物理空间以及展品内容都密切相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基于画廊和展品的风格类型而进行相对集中的切分。

此外,我们也合作了两个品牌项目,一个是和艺术家陆平原以及Medicom Toy和Be@rbrick的联名展示,一个是我们和设计师王逢陈共同开发的ART021十周年纪念版产品。同时,在“衡8”的户外公共空间,我们还展示了来自艺术家苏畅和斯蒂芬·托宾(Steve Tobin)的两件公共艺术装置作品。

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已经是一种成功。而且,我们还在同期开放和运营“阿珍与大田JOYE & SAM”中的“食艺复兴”概念。从“返场”的展区现场,延伸到更为广义的艺术、文化乃至社群生活方式,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策划。


艺术家陆平原和设计师王逢陈与品牌联名开发的合作展区。

图片拍摄:张婷

户外公共装置作品展区来自艺术家苏畅和斯蒂芬·托宾的作品。

图片来源:ART021


Q:当疫情在2020年春刚刚爆发的时候,香港巴塞尔紧急开发的“线上展厅”部分缓解了展会无法在现场实施的困局。但是,由于仓促应对,所以“线上展厅”的用户体验感遭遇了不少负面的评价。三年疫情以来,大家往往会调侃,说“线上展览”无非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ppt展览”。昨晚8点钟,我准时上线ART021的“PLATFORM线上展厅”,去进行观察和体验。老实说,从数字策展、或者技术呈现和线上体验的角度来看,“PLATFORM线上展厅”也处于一种同质化的状态。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周大为:

说实话,我个人不避讳这个问题。从技术的角度上说,我们的线上展厅也处于一种“ppt展览”的模式。首先,我们应对展商的内容协调和后台上线的准备时间非常紧张。这个出发点基于一种实操的运营角度,而不是学术研讨的角度。目前“PLATFORM线上展厅”里有一百多家展商,每家提供10件作品,一千多件作品全是我们的团队在一个星期之内上传完毕的,而我更关注这些细节。其次,线上展厅的主要目标是协助展商,将他们的展品信息清晰地传递给客户。

在很多行业中,当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的时候,它的体验成本应该更低。但在艺术行业里,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支持线上的超级体验感,我们主要还在依赖线下体验。在这个阶段,盲目投入技术成本的意义并不大。虚拟现实或者增强现实也好,人工智能或者机器算法也好,只有当所有的技术边界都能够完美支持线上体验,甚至达到比线下体验更为优质的时候,我觉得才是需要打磨效果的时候。


“返场:ART021 X 衡山路8号”特别项目展区现场。

图片来源:ART021


Q:作为一级市场,博览会除了在短时间内以集中爆发的方式汇聚优质的艺术品,提升当地的艺术生态和学术品质之外,来自展商的销售业绩是其最核心的业务目标,以及判断项目成败的标杆。请问“返场”的模式是否能够达成展商在销售层面继续发酵和增益的目标?从未来时态看,这种模式有可能固化下来,并成为每一届的常态项目吗?

周大为:

如果从销售的角度考量,首先,这是一次尝试,所以我们只能在展期结束之后进行判断。其次,我个人感觉,从现场的参观体验来说,我自己就蛮有购买欲望的。这说明展览的整体品质不错,展商提供的都是精品。

通常,从纯粹的商业逻辑角度来说,为了抵消成本,我们有理由通过向展商提供服务而获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但在艺术圈的行业规则里,博览会主办方不可以收取佣金。而且,我们也非常明白,即使ART021的临时中止源于不可抗力,但对于展商而言,他们的参展成本和回报预期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落差。

所以,如果“返场”在未来能够固化为常态项目的话,我们可能会考虑和展商探寻提取销售佣金的可能。我尊重艺术行业的规范,但我不避讳这样的话题。商业合作应该在一种民主的前提下发生。因为在这样的项目场合中,除了客户服务和技术执行之外,很多的藏家资源也都是我们提供的。所以,或许我们的付出可以唤醒业界的思考,探讨未来是否还有更加多元的合作模式。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固定的“返场”项目。当然,要先看这次项目的成效,也要听取业界同行与合作伙伴们的反馈。



12月中旬的上海,冬雨瑟瑟。一周多之前,国内的防疫政策首度放开,全国各地开始进入病毒感染的高发期。整个专访过程非常简洁,周大为一边迅速地把口罩戴上,说着“还是尽量防护,避免感染”,一边向当天开业的“阿珍与大田JOYE & SAM”超市走去。在陪着笔者离开的路上,ART021媒体部的刘艺也无奈地说:“上个月我们的项目临时中止,人们来不了。这个月我们以“返场”回馈公众,但政策放开了,人们又不敢出门了。”


听起来,现实依然有些残酷。但是,无论2022年冬天的这次“返场”结果如何,对于所有从事项目策划、运营管理和技术执行的同行来说,能在如此短期的时间里,导向一次危机管理的决策,并将其执行到位,相信个中滋味,都会感同身受。


用“返场”这个词作为项目主标题,既透露出来自展商的肯定,也意味着主办方必胜的决心。毕竟,“只要坚持,就是胜利”,已经成为疫情三年来的社会共识。





end



往期回顾 / REVIEW


  1. 梁铨×吴杉:橘和柑皆甘之于口,但细味不同

  2. 3.61亿!中国嘉德秋拍二十世纪及现当代艺术专场成交火热

  3. 新展预告 | “行走的枫林”—当代艺术展

  4. 李艳锋:回归本土本位,核心作品是王道

  5. 从“千禧粉”到“千禧后”,艺术的迭代又加速了吗?

  6. 今年香港秋拍季,又有谁破纪录了?

  7. 吕澎:艺术、旅行与观察,两月欧美行,大展计划启动中

  8. 王光乐:一道阳光,一根火柴

  9. 终于轮到她登场了!琼·米切尔的市场号召

  10. “四王吴恽”和“四僧”:明末清初的画学朋友圈

  11. 观点:中国潮流艺术市场的产业现状和收藏前景

  12. 惊喜or失望?纽约秋拍季的喜与忧


99ART

当代艺术收藏投资专家

长按上方二维码,轻松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